苗医临床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编写说明

苗医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抗疾病的经验总结,是以远古原始神话、苗族古歌等形式传承下来的,有苗族特色的理论和内容。苗族医学研究作为民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得到良好的发展。贵州苗医总结出“两病”“五经”“三十六大症”“七十二小症”“两纲”治则等苗医学术特点。

苗族医学的发掘整理,是通过当代苗医的传承与总结。主要由各地苗医口述,然后通过汉文的方式记录加以整理而成,其中难免存在整理者的取舍和提炼。本书是在挖掘整理近年苗医药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编撰而成。苗医在生理上把人体划分为九个架组(脑架、身架、窟架、肾架、心架、肺架等),总体上来说,这九个架组基本涵盖了人体的各个部位和器官,是苗医对人体结构的独特划分方法,因此本书的编写主要是运用“九架组学说”为框架;疾病的命名、辨证分类治疗等方面参考了陆科闵等编著的《苗族医学》一书,将疾病分为冷病、热病,称两纲,冷经、热经、半边经、快经(包括哑经)、慢经,称为五经,疾病有三十六大症、一百零八小症、七十二疾,基本上形成了苗医的两纲、五经、三十六症、七十二疾的纲、经、症、疾理论模式。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成立了由贵州、云南、湖南等地的苗医专家组成的“苗医理论及临床专家组”,对本书的编写进行了指导。我们力求去伪存真,求同存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突出民族特色。《苗医临床学》全书共分为总论两章及各论十一章,对苗族医学的发展概况、苗医理论基础、苗医对疾病的认识及病证分类辨治进行了阐述。疾病病种涵盖内科、外科(皮肤、骨伤)、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各科疾病病种的选择重点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并按概述,苗医症疾,成因,病由,诊查要点,鉴别诊断,病、证分类辨治,预防调护等几个方面编写。本书主要适用于中医药院校本科生或民族医学专业研究生,亦可作为其他医学专业学生学习的参考用书。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2019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十五个少数民族医防治常见病特色诊疗技术、方 法、方药整理与示范研究”(项目编号:2019YFC1712500,课题编号:2019YFC1712505)、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苗弩药针防治癌性疼痛的示范基地建设及推广应用”(项目编号:黔科合后补助〔2020〕3003)和2022年贵阳市科技局联合基金(项目编号:筑科合同〔2022〕4-3)项目支持。本书在编撰过程中邀请了贵州中医药大学2015级卓越中医师班全体49名和2018级5+3尚义班58名同学进行了校对,并从本科生的学习角度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本书涉及内容广泛,但是可供参考的文献及书籍较少,编写的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阻力。本书中的苗药名主要参考陆科闵等编著的《苗医病方集》,有些苗药与中药同名,有些中药有至少两个苗药名,针对这种情况主要采用使用频率较高的苗药名。对于病名,引用了拉丁文标注,除参考以上书籍外,还参考了张永祥主编的《苗汉词典》和王春德主编的《汉苗词典》,但一些疾病如经期前后诸症,是众多症状的总称,对于其中的症状苗医有记载但没有拉丁文标注。苗医病因病机方面主要通过对气血水理论进行阐述,其具体机理的阐述较表浅,这是以后我们将着力改进的地方。由于我们编写水平有限,时间紧迫,书中难免存在欠妥之处,期望各位同仁及广大师生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完善。

编 者

202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