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4章 做戏要做全套(上)
人群里的闹剧并没有影响大多数人看热闹的心态,反而让他们内心的复杂情绪又减少一分。
苏州府的水灾淹了吴县全县大半的农田,如今已经三月,也该到了育苗插秧的时节,但重修水渠,归垄田土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在这个科技落后的时代,平常百姓唯一可以依靠的大型器械,就只牛、骡子之类的牲畜,但这对多数人而言,拥有这样的牲畜,简直就是天方夜谈。
官府的招工告示贴满了菜市口,城外的粥棚每天都有差役强行抓着那些能干活的汉子送去城郊的荒地,但凡是能卖一把力气的汉子,哪个不是拼了命的再干。
以工代赈,着实让那些无所事事的流民有了正事,虽然日子一天天过的辛苦,但至少不会担心自己再会被饿死。
灾情的威胁逐渐平息,百姓虽然对耽误的农事多有言辞,但却并没有表现出慌张。
只要能赶在端午之前,一切都还有转机。
鞭炮声接连不断,噼啪作响的响动犹如一曲华丽的篇章,不多时,空气中便弥漫着一股浓烈的硫磺味。
戏曲班子的精彩表演俘获了一大批的热情观众,不少有着闲钱的汉子甚至大胆的往台上抛来了铜钱。
一曲作罢,现场的气氛被人抬到高处。
“知府大人到。”
人群外一声高呼,让暴涨的热情得到抑制,赵大人如今的名望已经到了闻声止沸的地步。
众人听到铜锣声,立刻让出一条道来,各个屏气凝神的望着府衙的官轿。
赵贞吉的官轿稳稳落下,威武高壮的差役自行朝两边排开,给赵大人创造出一片足够实战的空间出来。
赵贞吉下了轿,扶了扶头顶的官帽,迈着步伐缓缓走向人群中央。
望着四处不断传来的拥护,双手下压,示意众人安静。
“商铺管事何人,上前回话。”赵贞吉双手背后,看了一眼头顶的巨大烫金招牌,轻喝道。
张掌柜闻言,立刻急忙上前来,战战兢兢的回答道:“草民张伯秋,回知府老爷的话。”
“此刻乃危急之时,苏州府县灾情如火如荼,何故弄出如此动静。若有奸人趁机作乱,尔如何处置。”
赵大人义正言辞,望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张伯秋,厉声质问。
“回大人,草民商铺开业已上报吴县县衙,地契税文一并俱全。为确保万无一失,特地请了衙门差役维持,县令大人便在此地。”
张伯秋表现的不卑不亢,但依旧有些难以招架,抬头望了眼面前的赵大人,脸色不由一惊。
“哦。吴县县令何在?”赵贞吉惊讶一声,一脸严肃道。
“卑职王文玄,见过知府大人。”
“王县令,此时乃多事之秋,如此举动可有过错。”赵大人语气缓和一分,但依旧表现出一脸的担忧道。
“卑职闻赵知府青天之名,如饮之甘露,故此举有效仿大人之举。”王文玄客气的拱了拱手,沉稳喊道。
“不过商贾之事,何有利于百姓?”赵大人假意沉思片刻,不解质问道。
“今日之商铺有别于其它,卑职实地考察,也是佩服不已。”
“有何不同,如实回话。”
看热闹的众人此刻安静无比,一个个目光焦急的看着人群中央的阵仗,迫切想知道这个得到县尊大人夸奖的铺子有何神奇之处。
“大人,此商铺奥秘有三。一是专营存银储藏之路,凡事在此存银,凭借存票便可在苏州府任何一县的钱行对等兑换。
二是存银附有分润,一千钱定期存满一年,便有三十钱的利息。
三是借款利息微薄,可解百姓之难。”
“果真如此!”赵大人惊呼一声,半信半疑道。
“回大人,卑职敢以身价性命担保,句句属实,绝无半句虚言。”王文玄不慌不忙道,气势如虹。
“知府大人,小民也愿发毒誓,若有违背,人神共击之。”张掌柜立刻大声高呼道,表情慌张急切,生怕自己办砸了这场直飙演技的大型真人表演。
“好!既然已有王知县考校,本官也信你一回。来人,笔墨纸砚。”赵贞吉斩钉截铁道,颇有几分豪迈。
两名在一旁等候多时的张府家丁立刻便送来笔墨纸砚。
张伯秋接过笔墨,猛吸一口大气,内容一气呵成,字迹工整优美,颇有大家风范。
鲜红的指印盖在落款处,再从怀中掏出一方私印盖上,才小心恭敬的递给赵贞吉。
赵贞吉接过纸张,细细端详片刻,便小心收入自己袖中。
“本知府今日亲自见证,诸位乡亲父老可一同作证。若他日,此人违反誓言,诸位可持一纸诉状,擂鼓鸣冤,若有阻拦着,与其同罪。”赵贞吉见众人正眼巴巴望着自己,不由高声喊道。
众人见知府大老爷开口,不由感动万分,有些以前不相信这位赵青天为人的,此刻也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
赵贞吉见目的已达到,便开始了自己最后的表演。
小心摘下自己的官帽,从怀中掏出一小钱袋,目视一圈后,缓缓说道:“本官现已摘下官帽,便与诸位乡邻无异。现拿出积蓄,特地与诸位一起见证。”
两位衣着得体的钱行柜员,小心接过赵大人的钱囊,在众人的瞩目下拿出其中的碎银。
一杆秤砣缓缓抖动,最终静止不动。
一旁记账的钱行柜员飞快拨弄手中的算盘,便将这碎银按照市价换成了铜钱。
“共计四千六百五十钱。”
记账的柜员沉稳的账本上记下这第一笔数字。
一旁的同伴打开身后的木箱,各式各样的存票看的人眼花缭乱。
“大人共存钱四千六百五十钱,这是存票。存满一年便可在本钱行的任何一家分行支取四千七百九十钱。”报账的柜员一字一句的回道,关于两处数字,更是慢之又慢。
“若是本官突有急用,想提前支回,该如何处置。”
“回大人,若是提前取出,则可办理灵活存票。随取随用,持灵活存票,可不限次数、不限地方的兑换银钱。”
“灵活存票,本行皆以存票为准,只要持票,便可兑换。”
钱行的柜员关于这套准则早已背的滚瓜烂熟,日常工作皆根据钱行准则办事。
“本官现已知晓。将此钱存成定期,一年之后,本官亲自前来兑换,若有差错,大明律法行事。”赵贞吉义正言辞的喊道,将递过来的存票依据收入怀中。
“青天大老爷。”
一声声高呼顿时爆发开来,百姓齐刷刷的跪倒一片。
不少人甚至掩面而泣,感概天道公允,特地派赵大人拯救苏州的黎民百姓。
有了知府大人第一个以身入局,大多数百姓此刻便已经信了七分,有不少闲钱的人影,已经开始跃跃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