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经济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引言

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十七个章节。这三个部分按年代和主题进行划分,每部分都选取了相应时期内,关于不同主题的文章。第一部分聚焦20世纪70年代,主要讲的是印度推进工业化发展的十年。在此期间,印度大力推行行业许可政策,出台了许多法规和行政制约措施,实施了高度管制的经济体制。鉴于印度长期被殖民的历史,以及战前工业国家与非工业国家之间不平等的贸易和投资模式,印度在独立之初形成了对经济体制的这种共识。不论是被殖民经历还是战前外贸形势,都促使印度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选择由国家主导的内向发展战略。第一章“印度的工业化发展”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第二章讲的是“探寻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第一部分的剩余章节,围绕如何保持印度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针对新产业政策和总体发展战略,提出了一系列建议。第一部分各章的主要思想是,要改善印度经济的发展前景,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降低对经济活动的政府管制和公众监督,而是意味着各项管制措施应当对实现国家的发展目标起到积极的助力作用。在发展中国家,行政管理能力的匮乏不亚于物质资源的匮乏,因此,必须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如果对管制措施的监督管理不得力,不到位,那么继续管制下去将毫无意义。

第二部分 “自由化和全球化的十年”关注的是20世纪80年代的印度。在此期间,印度经济发展的政策框架经历了从贸易保护主义向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的巨大转变。本部分利用两章的篇幅,重点讨论了1988年印度国际收支出现严重危机期间的经济管理,以及在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危机之后,印度推行新经济战略的必要性。剩余章节则讨论了印度金融监管体系中的具体问题,以及全球化背景之下印度面临的各种挑战,希望能为读者提供新的思考角度。

在1991年以前,印度金融系统发挥的作用是极为有限的,资源配置由中央政府统一掌控,金融市场的调配作用毫无用武之地。20世纪90年代之后,局面发生了剧变,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开始尝试市场经济策略。与此同时,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各国都开始意识到,主管部门对金融市场的密切监管是必不可少的。东亚的一系列事件深刻诠释了金融部门与国家的工业化发展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关系。正因如此,我们应该对那些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例如巨额财政赤字)的经济发展政策予以高度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在资本充足率、信贷投放、收入及银行拨备要求等方面均采取了国际通行的审慎原则和做法,对金融体系和企业外部债务也设置了相应的审慎经营规则。

20世纪90年代,印度谨慎推进经常项目可兑换(current account convertibility)和汇率市场化,开始全面系统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印度对短期债务进行了严密监控,对贸易债务和非贸易债务加以区别,并规定了不同上限;通过明确不同期限利率及利率上限,加强了对海外印度人外汇存款的管理。总体来说,印度的金融体系管理开始逐步与国际接轨,并被主要国际机构普遍接受,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都准备好必要时给予印度贷款援助,以弥补其国际收支赤字。

第十二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管理挑战”讲述的是:印度自独立之后实行了长达几十年的行业许可和管制政策,当印度开始逐步清理并取消这些管制时,遇到了哪些问题,政府又采取了哪些应对政策。印度一方面放开了国内经济,另一方面又降低了关税,从而减少对国内经济的保护,致使国内工业部门同时暴露于内部和外部竞争当中。印度有能力通过落实产业激励政策,同时利用本土科技优势和成本竞争力,来应对上述挑战。久而久之,企业管理者为了扩大自身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份额,在重视消费者偏好、制定前瞻性规划和研究公司具体战略等方面的态度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与历史趋势相比,这些新政策的效果是积极而显著的。从1992-1993财年到1999-2000财年,印度的年均经济增长率接近6.5%;国际收支情况日渐好转;经常项目赤字适中;外部债务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占比和偿债负担也比20世纪90年代初期有了实质性下降。还有证据表明,印度的企业部门进行了大规模改组,更加重视产品的成本竞争优势和企业的财务生存能力。

第三部分“21世纪的印度”的各章关注的是21世纪的前25年中,印度在经济和治理结构等方面的热点问题。与1980年至2000年这20年相比,在2000年至2019年这20年中,印度的治理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0年至2014年,印度共经历了三届政府的完整任期,其中两届由印度国大党执政,一届由印度全国民主联盟执政,但他们都只得到了少数党派的支持,在议会当中并不占多数席位。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想要推进基础性改革或改善治理结构,难度都会非常大。

在过去的2014年到2019年,印度人民党上台,执政党也首次占据了议会的多数席位,印度有多项迟迟未能推进的长期基础性改革,现在也具备了重启的条件。这些改革措施包括开征商品和服务税(Goods and Services Tax),尽管存在一些瑕疵,但这是印度自独立以来,经济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此外,政府还采取了其他积极措施,包括通过直接利益转移(Direct Benefit Transfer)计划向穷人发放补贴,大幅增加对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推进劳动力改革,发起“数字印度”倡议等。

第三部分的第一章是“汇率经济学”,主要讨论了与印度的过去和现在都息息相关的汇率管理问题。在当前的全球背景下,印度储备银行(Reserve Bank of India)的汇率管理政策一直都是媒体热议的话题。截至2003年,印度的外汇储备大幅增加,目前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之一。实际上,在印度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绝大多数项目都趋势向好,这既反映了印度的经济竞争力越来越强,也说明了国际社会对印度经济增长充满信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在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之下所采取的汇率政策,已经逐步向一些国际普遍接受的观点靠拢,例如:(1)汇率应该是浮动的,而不是固定或与其他汇率挂钩的;(2)如果短期内市场走势不稳,国家应该有能力对汇率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和管控;(3)外汇储备应足够应对资金流入流出的波动,抵御流动性风险。

第三部分的“银行业的伦理道德”一章强调了从央行层面对银行业开展有效监管的重要性。银行在处理客户存款时,应该完全透明并严格落实问责制,这一点至关重要。银行应确保自身操作符合国际规范和行业准则,应公开披露其贷款业务,特别是那些通过重新安排债务为大型企业客户提供的优惠贷款。

除了银行业的伦理道德,本章还谈到了制定公共政策时涉及的伦理问题。关于伦理道德,大量文献都传达了一条中心思想,那就是在评判道德与否时,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但不论情况如何,有三点是可以确定的:

(1)在民主社会中,坚持“法治”是对道德行为的最低、最基本的要求;

(2)如果政策措施或决策可以在不损害任何人利益的前提下,增加一部分人的福祉,就可以被认定为是“道德”的;

(3)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应该为“最多的人争取最大的利益”。

“公共管理与社会治理”一章强调了一个事实:在21世纪,印度虽然拥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能力,但是在减轻贫困程度和提供最低社会保障方面,印度所付出的实际行动并不足够。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提供的人类发展指数(HDI),2011年,印度在187个国家中排名134。为了提高印度的HDI排名,“公共管理与社会治理”一章讨论了新一届印度政府在未来几年中适合开展的几项公共管理改革与社会治理措施,例如减少用《反叛党法》分裂政党的内生动机,降低有犯罪记录者的从政概率,根除印度的官僚机构政治化,将落实政府公布的扶贫政策的权力下放给公共部门机构,等等。

如前文所述,多年来,印度在为穷人提供社会服务方面的进展相对落后。自印度独立以来,印度中央政府和各邦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大基础民生设施建设,向全体印度人民,特别是穷人提供包括教育、医疗和营养健康在内的各项社会保障服务。然而,一些实地调查显示,中央和邦政府所发起的社会福利改革在执行的过程中,政策红利却大量流向了社会中的非贫困阶层。“繁荣的悖论”一章分析了印度社会机构的工作表现,讨论了印度政府对公共服务的预算支出等政策性问题。

与预算中的其他支出项目相比,印度中央政府和各邦政府在社会服务方面的支出一直相对较低。从2012年到2016年,该比例一直保持在GDP的6%左右。除了增加社会服务支出,同时减少财政赤字,有人还建议,在落实社会服务时,政府应当遵循三项一般原则:第一,政府应该将社会服务优先分配给穷人;第二,政府应该向穷人发放“现金券”,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第三,政府应该让非政府组织(NGOs)参与农村和城乡接合部地区的拨款工作。此外,本章还就如何在食品、教育、医疗等社会民生关键领域让穷人受益最大化,提出了相关建议。

最后一章“展望未来”列举了本届印度政府可以在第二届任期的头几个月中启动,并有望在2-3年内全面实施的一些长期改革。在处理一些长期问题时,印度现在具备一个很大的优势,因为印度的经济基础非常强,而目前的经济形势比过去30年中的任何时期都要好。展望未来,印度政府应该遏制官僚主义,精简审批流程,让印度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基本上能够“凭自己的本事”发展。另外,印度政府的决策过程应该完全公开透明。顺着上述方向改革,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强制要求各部委主动将政令公开,通过媒体或网站,向公众直接公布政府决策。

另一个当务之急就是重新界定印度政府在经济中的主要作用。尽管印度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重要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放开了国内生产和国际贸易,但印度仍旧是全球管制得最严的经济体之一。事实上,虽然印度推行了经济自由化,但其政府(包括邦政府)在各经济领域中发挥的作用其实越来越大了。

由多部委联合宣布的所有政策,都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落实,尤其是在印度农村和不发达地区执行时,相关资金拨款需要在印度中央政府、邦政府、区政府之间层层划转。

在印度议会中占据着多数席位的印度人民党作为印度的执政党,就应从宏观经济层面采取措施,确保稳定的发展环境,鼓励竞争,打造强大的对外部门和透明的国内行政体制。印度政府所宣布的各项政策,都应该交由自治监管及执行机构负责落实。同时,印度政府在商业企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也应当逐步减弱。

正如最后一章提到的,以上是为连任后的印度政府提供的一个相对简单的议事清单。如果在未来3-4年,这些政策改革可以成功启动,印度的经济增速和扶贫成效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