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章 打架
我喜欢她不可一世的态度和倔强,却也知道这些需要我们拥有不输人一等的底气,然而底气来自于我们的能力,能力越强,越可以拥有与人争夺的底气,可以为自己声辩的底气,季韵霖还年轻,她拥有犯错的底气。
在季韵霖长大到,足以与所有的不公,构陷和谣言对抗的时候。叶隐志在她14岁这年,举办擂台比试,将多年前定下的规则再次搬上擂台。
其实这多年以来,他们一直不愿相信,这个小女孩可以比得过临安的达官显贵,比得过那些打小就有机会学习各种琴棋书画,射箭骑马的公子小姐。她只不过是,打小对舞刀弄剑感兴趣就去找自己爹的好友拜师。
她的师傅为了帮她解决谣言和辱骂,亲自负责教导,举办擂台。希望这个孩子知道身边一直有人信她。
比赛分早中晚三场,早上比文史,中午比对诗,晚上比武术,一天进行完毕,大家可各自找出城中,最厉害的三人上台比试。望将来各位向季韵霖道歉。
时光流转,穿梭于大街小巷,来来往往的人群。
擂台边,迫切又期待,好笑又玩弄的人们,总龇牙咧嘴,丑陋成片;也有的嬉笑打闹着跑远,从来不在乎是否与自己有关;还有的带着些懊恼和自悔。画面里呕哑嘲哳,平仄杂乱,让我分不清好坏善恶。
如果是你,你希望她的比赛胜利吗!朋友。
临安城远近闻名,曾一度想要拜入叶隐志门下的才女楚旬之,她自然是第一个在擂台上下达挑战书的人。
有些看不起武术世家的,踩上擂台“呵!一个小将世家而已,能有什么出息,诗句又能有什么文采。”一甩鹅黄色的荷叶袖袍,本是儒雅万分,可她说这话的样子,反而显得她额外笨拙,傻气。
其实也挺可爱的,思想也还正些,她对于那些谣言是一点也不信的。不过是带着些好奇心,被人选举着上了台,想的也不过是随便比比,让她赢了去,也就好了,可不曾想却在她的身上学到了不得了的东西。
因为要避嫌,他们的裁判并非叶隐志,而是为与叶隐志交好,在文学上德高望重的学者,总留恋于各国的文学擂台比试,是公认的文学家。
很快,时间来到辰时,文人墨客,才学武将,平民百姓都渴望见一见这位总被谣传的季家小姐。于是有人早早地等在擂台下,紧张又期待的等着。
这场擂台于季韵霖而言并非小事。
风带来久远的消息,欲走过人间的季节。自此迎接她来临。
青衫窄袖着襦裙,外披云杉广袖衣,表情淡淡的,冷冷的,但眼睛里却还残留着半分清明,也许在期待这时间仅存的善意。那份清明里似乎还有一股子倔强和固执,企图赢得人们的尊重。一步,两步......三步......一点一点,走上属于她的擂台,对学者道:“开始吧!”好像不太在乎输赢。
楚旬之被她这种冷静,沉着的态度吓了一跳,然后又慢慢静下来,准备认真对待这次擂台比试。
文斗开始,共三场比试,一场一次,知道比出输赢。比试一对对联。
楚旬之看着台下的人声鼎沸,又转而看着台上空荡荡,于是对出上联:“台上刀光剑影,你争我夺,演人间百态。”
季韵霖她温婉一笑,朗声语:“台下人潮暗涌,说长话短,看世间无常。到我了,几度上书,丹心难达天听,终隐青山埋壮志。”
楚旬之自然知道她说的是谁,于是很快对出下联:“一朝肩负,赤胆再行社稷,不负苍生挽狂澜。”
你们知道,他都帮着皇帝收付失地了,为什么皇帝从不召见,因为自他上书的那一刻起,被驳回很多遍之后,他早就对朝廷失望了,于是与将军约定,不要在皇帝面前提起他。不过皇帝虽然听说,却从未提起过。
第一场平局,比试二诗词。请根据时间一词写一首诗,准备笔,纸桌子,巳时交卷。上香。“一起开始吧!”
两方焦灼的提笔,谁都不服谁,时间在指缝间溜走,台下的人渐渐离去,都想要早些回去制作午饭,人基本少了大半,香快要燃烧殆尽,剩下些文人墨客喜爱摆弄书画文字的他们仍然期待楚旬之能赢,谁让他们这版喜爱搅弄风云,真是臭虫,没有意思。
香已然燃尽了,随着一声锣响,他们停下手中的毛笔,几乎同时,道:“请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