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最大的底气是什么?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女孩,我认识她还是在上大学的时候。当时我们都是刚刚从自己的城市来到同一个陌生的城市,被分到了同一个班级,起初我们并没有什么交集,她个子中等,长着一张大众脸,刚开学的那段时间她经常缺课,所以自然地,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她都没什么印象。
后来有一次我上课忘记带课本,那时旁边正好坐着她,她很自然地把自己的课本向我这边挪了挪,于是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几句,但我们的交集也仅止于此。
第二个学期她没再逃课,我们碰面的次数也明显变多了,我渐渐觉得她其实是一个特别好相处的人,因为她跟人说话的时候从来没有那些不必要的客套,总给我一种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年的感觉。她身上有一种既沉稳又明媚的气质,好像没有任何事情能难倒她,以至于很多时候她都能在课堂上充满自信地说出一个错误的答案,引起同学们夹杂着不解或嘲笑的窃窃私语。随着这种情况次数的增加,她变成了班上很多同学眼里的“奇葩”,大家每每私下谈起她的时候,都会配上一个颇有深意的笑容。
即便大家都知道当时我算是和她关系不错的人,可在很多有我在场的情况下,他们也会毫不避讳地随意调侃她。有时这些同学甚至会在她发言的当下默默交换眼神,然后了然地撇撇嘴。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这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女生却那么自信。
我不知道她当时有没有感受到那种微妙的气氛,但在我看来,同学们那些不怎么光彩的小动作并没有对她造成任何影响。她似乎不太在意有没有人跟她一起吃饭,也不太介意是不是有人在背后议论她,她从来不觉得独来独往是什么令人无法忍受的事。也许她天生就不追求“合群”这种事情,当然也不会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许做出一丝一毫多余的“努力”。这让当时年纪尚轻的我意识到,她一定是出现在我人生中为数不多的特别的人。
一个传统伤痛文学的“霸凌”范本被她的强大自我硬生生地改变了最终的走向:只要你觉得没被伤害,那就没有人伤害得了你。
而我也是不久之后才知道,她之所以对那些戏谑嘲讽视而不见,是因为当时的她正在经历着巨大的痛苦。
她后来跟我讲,其实她比我们大一岁,她之所以来到了这个班级是因为复读了一年,而她复读的原因是为了和先她一步来到这个城市的男朋友相聚。没想到考试前夕,她的男朋友告诉她,他喜欢上了一个刚认识不久的女生。
她给我描述了她当时听到男朋友爱上别人的反应:“我第一次知道原来人们说心痛是心真的会疼,生理上的那种疼,当时我坐在浴室里,整个左半边的身体都是麻的,过了好一阵子,才慢慢地缓了过来。”
她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浑浑噩噩的,尽管知道他们曾经朝夕相处的美好诺言都因为对方的不忠化为泡影,但她还是鬼使神差地来到了男友的城市。她也曾经在无数个伤心的日子里在这个城市里漫无目的地游荡,甚至期待着在某个街角刚好碰到那个曾经深深爱过的男人,而这,其实也就是她在大一的第一个学期总是旷课的原因。
她说后来男友还是断断续续地找她聊天,但她知道那个人已经不爱她了,所以她的态度总是淡淡的,没有向男友表现过任何崩溃或歇斯底里,因为有了那次濒死的经历,她发誓再也不能让任何一个男人伤害到自己的身体健康。
她很喜欢做饭,在那个我们都不怎么会做饭的年纪烧得一手好菜。她说自己喜欢做菜,也很努力不断学习新的菜品,她希望有一个自己的小家,给自己喜欢的人做菜,把一家老小都喂得饱饱的。她觉得这就是她理想中的生活。在听她描述这样的场景时,我是真的能看到她眼里流露出的幸福和温柔。她在半年后渐渐走了出来,也开始试着去接触更多的人,后来如她所愿,她真的找到了那个总是夸她做饭好吃的男人,现在已经有了两个夸她做饭好吃的可爱的宝宝。
她当年对我说,尽管被那个男人甩了,但她其实并不恨他,因为他曾经真的对她很好很好,后来他也没有选择欺骗,而是在爱上别人的时候清楚明确地告诉她,向她道歉。即便当时经历了巨大的打击和伤痛,但她并没有变得自怨自艾,而是始终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她总是乐观地认为自己不会被任何困难绊倒,就像她总觉得自己知道正确答案;可如果被绊倒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爬起来从头来过,就像她说出错误答案的时候也不会感到尴尬,下次还是会大声说出自己的答案。
我后来见到过很多人,也听到过好多他们的故事,但这个女孩子仍然是我认为很特别的一个,因为我始终认为她其实活得很高级,她一早就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己适合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相信自己一定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为过上那样的生活而努力。至于无关紧要的事,无足轻重的人,她从来不会放在心上。
当时班上的很多人都很疑惑“她凭什么这么自信,甚至自大到有些讨人嫌”,其实恰恰说明了很多人的自卑,大多数人都想为“自信”找一个理由,比如她可以因为成绩好而自信,可以因为外形出色而自信,可以因为家世出身好而底气十足,却很难接受这种“没来由”的自信。
一直以来,很多女孩子似乎都觉得要不停地向别人证明自己某方面的优秀,才配得上别人的青睐和另眼相看,否则一个在各方面都平平无奇的人,必然是不配拥有爱情的。也正因如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些女孩子都不知不觉地活在了男性的审视之下:学着去化让男孩子喜欢的妆,努力让自己变得再开朗一点,或者再温柔乖巧一点,再瘦一点……
我知道这都是长久以来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区别对待造成的,作为一个男人,我从小被灌输的观念是我们生来就要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尽管这条路极其艰苦,却非常可靠。因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们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相信并依靠自己是无可厚非的,因此当我们大方展现自己的自信时并不会觉得有任何不妥。
而这个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又是什么呢?成为一个好女儿、一个好妻子、一个好妈妈,这在有着千百年历史的父权社会里是没什么问题的,因为在过去,如果女性没有生存的技能、收入,就没有在这个世界上立足的资本,只能依靠父亲、丈夫、儿子去维持基本的生活。
但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女性拥有了傍身的技能和财富,即便她们完全是靠自己在努力地生活,很多人却依然羞于展现自己。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白手起家的成功女性和一个同样白手起家的男性相比,必然受到更多的揣测和更少的赞美。而除了外貌等先天条件以外,一个女性要获得和男性相同程度的赞美,她付出的辛苦或做出的牺牲在大多数情况下会比那个男性多得多。
我们先天拥有怎样的容貌、智商,出生在什么地方,拥有怎样的家世,这些都是我们无法自主决定的,它们会影响我们的价值吗?答案是肯定的。
现实生活中,好看的人容易得到更多的机会,收获更多人的好感;聪明的人会轻而易举地解答出我们无法解答的问题;家世好的人会有更好的环境和资源。
拥有这些优质的先决条件固然是值得庆幸的,而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甚至在后天的比赛中也没有占据优势,那我们就不配拥有自信吗?
我有时会想,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和我们究竟能不能成为一个有力量、有底气的人是必然相关的吗?
我们似乎一出生就会把学习更多的知识、赚更多的钱、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当成竭尽所能去追求的事情。当社会的发展让我们对事物评判的标准变得扁平,把“白富美”“高富帅”这样的标签贴在了让人向往的“成功”之上时,一切就变得更加简单了,只要我们能努力让自己无限地贴合这些被人认可的标准,我们就可以变成人生赢家了。
不可否认,在我们追求商业和经济繁荣的今天,“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与有钱、有资源相关联。我们用自己的体力、智力和其他能换来财富的资本去兑现自己的价值,相信只要能出让自己更多的时间,我们就能离成功更进一步。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被卷进了这套逻辑里,并被困在一个庸庸碌碌的怪圈里逐渐迷失,放弃了思考,模糊了自我,慢慢变成一个个只能被动接收,没有自我的精致皮囊。
一腔壮志未酬的家国情怀,一幅千古流传的经典画作,一段励精图治的太平盛世……古往今来,人们对成功的定义莫衷一是,但有些东西一早就注定超越了“成功”的存在:它们穿越了时空的阻隔,依然能带给人们无限震撼,那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的燃烧不仅仅是因为充满对现世成功的渴望,他们之所以被铭记,更是因为他们热爱着自己所相信的东西,并愿意为他们的信念奉献一生。相反,当我们的个人意志遭到扼杀,我们根本不在乎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热爱的究竟是什么,不管我们在别人眼里多么成功,还是会感到虚弱和匮乏。所以,有时成功只是命运眷顾的额外馈赠,如果只把它当成毕生追求的幸福终点,那我们的人生必然就失去了它原本应有的厚度。
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变成一个真正有力量、有底气的人呢?
首先,我认为要富有想象力。
我们经常说要积极地思考,并不是要对过往的经历进行简单的回想和整合,然后再不断地重复和强化固有的意识,形成一套固定的思考方式。我们之所以要学习知识,读书,要去远方,都是为了点亮自己,不断地拓宽脑子里旧有的版图,构建出一个以外在世界为蓝本的独特的精神世界,在这个只属于你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存放的一定都是你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相信你一定或多或少地听说过“吸引力法则”:当你的思想集中在某一个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它吸引过来。当一个人拥有丰富而强大的内心世界时,他一定是会发光的。如果仅仅依靠自己就能构建出一个宇宙的话,那么毫无疑问,他一定是一个蕴藏着无穷能量的人。所以,千万不要让日复一日循规蹈矩的生活侵蚀掉我们的好奇心,静下心来多观察这个世界,我希望在每一个平淡的日子里,我们都能因为自己富足的精神世界成为一个有力量而自知的人。
很多在精神上匮乏的人其实都是希望被别人照亮的。在他们的眼中,你富足的内心世界是会让人想要走进一探究竟的。而内心丰盈的人,也喜欢听发生在别人身上截然不同的故事。所以大家都喜欢一个好的讲述者,我们甚至希望别人能为我们造出一个梦来,这也许可以简单地被概括为“有趣”,而这样有趣的你,也一定要相信你可以拥有无可替代的独特魅力。
其次,自信、乐观,拥有坚定的自我是很重要的。
所有健康的关系都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不要为了维持一段关系不断退让,让自己卑微到尘埃里。如果一开始我们就像忠实的信众一样把对方奉若高高在上的神明,那么我们可能就只剩被挑剔的份儿了。这样下去,对方会越来越任性妄为,而你就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打破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尽管这么做可能会换回对方短暂的开心和感动,但对方的期待阈值会在无形中慢慢升高,直到有一天,两个人中有任何一方感到厌倦,就会头也不回地离开。
最后,在和别人的相处中,不轻易被人改变是一种对自我的成全,而不总想着改变对方则是对他人的温柔。
我们必须承认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而在大多数的亲密关系中“我是爱你的,你是自由的”是我认为最舒服的一种状态。我们要接受在大部分时间里,成长都会伴随着各种跌跌撞撞。少数聪明的人会少走一些弯路,而大多数人的生活经验都是自己去撞了墙,踩了坑,才长了记性,至于别人的劝说和告诫,只要不是自己亲身验证过的,别说吸取教训,我们有时连感同身受都做不到,更不要说能在一开始就有所警醒、有所改变了。
所以,事实就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别人已经告诉我们晚睡不好、喝酒伤身,可我们偏偏就是没有办法按照别人的告诫去过更健康的生活。那么,换位思考一下,既然我们自己都做不到轻易改掉自身的小毛病,又何必再用一些正确的废话去唠叨别人,甚至有时只是因为自己不喜欢,就想让别人改掉他们一直以来的习惯呢?管好自己本来就是很费时费力的事情,如果我们再把精力浪费在对身边人的约束上,那确实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