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突围](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34/43940134/b_43940134.jpg)
第9章 无论什么时候,说话都要谨慎
第二节 避免沟通“陷阱”,发展得又好又快
很多人说话常犯错误,有的人说话不分场合,有的人说话抓不住要点,有的人说话不懂利弊分析……只有避开说话陷阱,做起事情才能更顺畅。
2010年春晚,郭冬临和牛莉演了个小品叫《一句话的事儿》。小品中不厌其烦念叨的台词是这句:“一句话能成事儿,一句话能坏事儿。”这句热门台词没毛病,特别是在职场中。
某年某地某单位入职考试,小伙子甲和乙分获笔试前两名,面试时惺惺相惜、颇为投缘。特别是乙,对甲颇多恭维,态度诚恳甚至有些恭敬。面试成绩揭晓,甲果然高中,乙以0.3分之差屈居第二。乙给甲发微信,热情祝贺之外,盛情邀请甲出来小聚。甲这会儿春风得意,对乙的印象也非常好,于是欣然同意。酒桌上,你吹我捧,俩人越喝越高兴,甲的警惕性也就逐渐放下了。乙谈起工作话题,试探性地问甲的态度。甲口无遮拦,讲了几句过头话,特别是有这么一句:
哎呀,工作嘛,就是务虚,表面的事情做好最关键。不然你做得再好,领导看不到也不行。
酒足饭饱,甲、乙各自高兴回家。过了两个星期,一切都很顺利。甲这边工作交接、散伙饭都吃了几顿,眼瞅着就要到新单位上班了。结果等来等去,等来考务人员一个电话,取消岗位录用。为啥不合格,不说。甲郁闷得要死,却毫无办法。
到底为啥?很简单,就为那顿饭、那句话。考试结果尚未确定,就出来大吃大喝,可见不成熟、不稳重、不讲规矩。酒桌上口无遮拦,发表错误言论,特别是对自己要从事的工作缺乏正确认识,可见不适合从事这项工作。这样的人,能录用吗?
当然,甲的这种对待工作的态度不可取,千万别拿这种态度来对待工作。虽然你可能认为自己的价值观没问题,但是,你在外面口无遮拦,是很容易被抓住把柄的。
实际上,这种事情在职场、商场都不罕见,只要是有人的地方,话就不能乱讲,嘴巴就要把住门。讲话是不是谨慎,本质上是个人修养的体现。如果缺乏对这方面的重视和修炼,再小的河沟都可能翻船。
再讲个我亲历的真事。
某著名宾馆,整天开各种重要会议,大堂里拍一下桌子,回头的肯定有身家百亿级的企业老总。电梯口,两个姑娘负责接待:一个是会务组的年轻人K,刚入职没几个月;另一个是宾馆的服务员。
午后报到的人少,K忙了一上午有点蔫儿。这边过来一个60多岁的老头儿,夹个包自顾自地往里走,与其他人的前呼后拥形成鲜明对比。K一看这人也没太当回事儿,表面上还是笑脸相迎,送进电梯。恰好这会儿,大堂另一侧守电梯门的宾馆服务员小声喊K,意思是你这边情况怎么样,一会儿有领导要用电梯。
K随口就是一句:有个老头儿刚进去。
听到这话,旁边的服务员吓得赶紧使眼色,但已经晚了。刚闭上的电梯门又开了,夹包的老头儿转身出来了,铁青着脸,大声质问:“你是哪个单位的,什么素质?”几句狠话直接把K说哭了。
后来多亏宾馆服务员经验丰富,好言好语劝了半天才把场圆下来。但这事第一时间就被会务组领导了解了,K迅速被调整岗位,去文件室点数去了。会议结束,原本要安排她到综合部门进行学习,最终被调整到行政部门去管物资了。
讲了这么多,有心的年轻人估计已经懂得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