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上焦
一、巅顶
巅顶部位经络归属:
属足太阳膀胱经。《灵枢·经脉》曰:“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
又属足厥阴肝经、督脉之会。《灵枢·经脉》曰:“肝足厥阴之脉……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针灸甲乙经·奇经八脉考》曰:“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上巅循额,至鼻柱。”
又属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灵枢·经别》曰:“手少阳之正,指天,别于巅,入缺盆,下走三焦,散于胸中也。”《灵枢·经筋》曰:“足少阳之筋……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
病例1:从上焦督脉肝血不足治疗脱发
周某,男,48岁,2010年5月26日初诊。
主诉:
头发脱落1年余。1年前,头发开始脱落,逐渐加重,用各种偏方治疗无效。后又到大连某医院皮肤科治疗,没有好转。今来我处,要求中医治疗。查:头发脱落近全秃,以头顶部位为重,时有瘙痒。伴有腰痛、畏寒、眼花眩晕、记忆力减退。舌苔薄白,脉弦细。证属督脉虚弱,肝血不足,风邪外袭。
治宜祛风养血,补肝养督脉。方用四物汤合右归饮加减。
熟地25g,当归20g,白芍15g,川芎10g,山药20g,山萸肉15g,枸杞子15g,旱莲草15g,鹿角霜20g,羌活6g,防风10g,藁本6g,丹参20g。7剂,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
二诊:
服药后,头发脱落无明显变化,头皮瘙痒、眩晕眼花减轻,舌脉无变化。上方继服14剂。三诊:服药21剂后,头发已不脱落。头痒、腰痛、眩晕均减轻,记忆力有所恢复。舌脉无变化。前方又服14剂。四诊:服药后,全身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头发长出细小白色绒毛。取前方14剂,熬膏常服,以巩固疗效。
诊疗思路:
脱发以头顶为主,头顶为上焦,又为督脉、肝经所主。督脉空虚则腰痛、畏寒、记忆力减退,肝血虚则眼花眩晕,外感风邪侵入巅顶,则头皮瘙痒。舌苔薄白、脉弦细,为肝血督脉空虚,又感受风邪之舌脉。辨证定位为上焦肝经、督脉空虚,风邪外袭。四物汤是治疗肝血虚之主方,方中熟地、当归、白芍、川芎亦入奇经八脉。右归饮不用附桂之辛燥,改用鹿角霜、枸杞子、丹参直入督脉。羌活、防风、藁本祛太阳之风邪而止痒,并有引药上行及助头发生长之作用。诸药合用,虚实兼顾,直达病所,使脱发得到治愈。
病例2:从上焦足太阳膀胱经风寒湿治疗银屑病(参见彩图1)
图1 从上焦足太阳膀胱经治疗银屑病
曹某,男,48岁,2006年4月26日初诊。
主诉:
头皮白色鳞屑斑片瘙痒半年。2年前感冒发烧后,皮肤出现红斑点,瘙痒。大连某医院皮肤科诊断为“寻常性银屑病”。经内外多种方法治疗,病情得到控制。仅头皮有少量斑片一直不愈。2个月前,因感冒,头部皮损增多,瘙痒加重,外用药膏治疗不效。检查:后头枕部、头顶至前额发际满布白色鳞屑斑,浸润肥厚如牛皮,鳞屑多如米糠,抓痕累累。平日嗜酒,喜辛辣肥甘食物。舌红,苔腻稍黄,脉濡数。身体健康,无其他不适感。证属素有湿热,新感风寒,风寒引动体内热毒,内外合邪,循足太阳膀胱经上行所致。治宜祛风、散寒、祛湿,疏通足太阳经脉,兼清内热,方用九味羌活汤加减。
羌活15g,防风10g,麻黄10g,白芷10g,苍术15g,川芎10g,藁本15g,黄芩10g,生地30g,甘草10g,厚朴10g,陈皮10g,生姜10g,葱白15g。7剂,水煎服。
嘱其忌食酒肉肥甘、鱼虾发物。服药后,发其汗,微微似欲汗出者为宜。要保证出汗时间2小时以上。
二诊:
服上方7剂后,头身汗出,皮损处无汗,瘙痒减轻。上方再服7剂。无须再行发汗,随其自然汗出即可。
三诊:
头皮已不痒,皮损部变薄,汗出。上方减麻黄、生姜、葱白,加当归15g、白芍15g,14剂,水煎服。
四诊:
服药近1个月,头部皮损已经平坦,局部少量鳞屑,舌苔薄白,脉缓。上方减陈皮、厚朴。再服14剂以图临床治愈。
诊疗思路:
病在上焦者,属风火热毒也。风善上行,火性上炎故也。后头枕部属足太阳膀胱经。银屑病的两次发病,都在感冒之后,说明外邪侵袭,束于足太阳膀胱经,是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皮肤色白不红,为风寒湿邪,尚未化热之象。病人平日嗜酒,喜食肥甘,舌苔腻黄,舌质红,脉濡数,为内有湿热郁结。内外合邪,发为本病。九味羌活汤具有发汗祛风祛湿,兼清内热的功能。加陈皮、厚朴,与苍术合用为平胃散,具有燥湿健脾行气的功能,与黄芩同用,清体内湿热。羌活为太阳膀胱经的引经药。张洁古曰:巅顶痛,非藁本不能除。此足太阳经本经药也。三诊时由于病人已经汗出,为防止汗多伤阴,故减麻黄、生姜、葱白等发汗药,加白芍、当归以敛汗补血。夏少农在《中医外科心得》中介绍用四物汤加发汗药治疗银屑病,此案也师其意。
二、额部
额的部位:在发际的前方,阙庭的上方。
额部经络归属:
属足阳明胃经。《灵枢·经脉》曰:“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 中。”
又属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之会。《灵枢·经脉》曰:“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针灸甲乙经·奇经八脉考》曰:“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上巅循额,至鼻柱。”
病例:从上焦足阳明胃经毒火治疗前额部位银屑病
焦某,男,30岁,2006年4月26日初诊。
主诉:
面部红斑片2月余。2个月前,面部无明显原因出现红色斑片,不痒,擦糠酸莫米松乳膏好转,停药后复发加重。近1周来红斑增多。查:红斑位于前额、鼻唇沟处,浸润,附有白色鳞屑,剥之见薄膜现象、点状出血。仔细追问,15年前患过银屑病。半年来,一直为工作问题上火。经常口干口渴、口苦、尿黄、大便干燥,舌红,脉滑数。证属足阳明胃经火热化毒,循经上炎,发于颜面,透于皮肤而发病。治宜清泻胃火、凉血解毒。方用清胃散加减。
升麻15g,黄连10g,当归10g,生地30g,丹皮15g,生石膏30g,大黄15g,栀子10g,连翘15g,赤芍15g,水牛角30g,竹叶10g。7剂,水煎服。
二诊:
皮损无明显变化,口渴、口苦、尿黄、大便干燥均有好转。身体无不适感觉。舌质红,脉滑数。上方减大黄,加葛根15g、白芷10g。14剂,水煎服。
三诊:
上方服20剂后,未见新皮疹出现,原有皮疹鳞屑减少,前额较大片皮损中心已经有消退趋势,面部皮损少见白色痕迹。前方再服14剂,嘱其少食辛辣油腻发物,定期复诊。
诊治思路:
此例病人以面部红斑来诊,无痛不痒,只是影响美观。经过仔细检查和询问病史,诊断为银屑病。其发病部位都在前额及面部的阳明胃经上,头面属于上焦,上焦多火热,可见胃火炽盛是其主要原因。斑片高于皮面,有浸润,颜色鲜红,是为火热侵入血分的表现,治疗时应在清胃火的同时,清热凉血。清胃散是治疗面部足阳明胃经皮肤病的首选方,因此病兼有血分毒热,因此加犀角地黄汤清热凉血。以水牛角代替犀牛角,但用量必须大。大黄通腑泻热,使气分、血分毒热均有出路。也是取凉膈散治疗上焦火热的用意。
三、头角部
头角部位:在额的两旁,耳上方突起的骨部位。
头角部位经络归属:
属于足少阳胆经。《灵枢·经脉》曰:“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
又属足太阳膀胱经。《灵枢·经脉》曰:“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病例:从上焦少阳经郁火治疗头两侧多发性脂溢性角化病(参见彩图2)
图2 从少阳经治疗头两侧多发性脂溢性角化病
石某,男,66岁,2015年6月6日初诊。
主诉:
头角两侧黑斑块,逐渐增多增大2年余。2年前头角两侧出现小黑点,无痛痒。逐渐增多,近期出现瘙痒。到某医院诊断为“脂溢性角化症”。经冷冻治疗3次后,皮疹平坦,间隔2个月后又复发。近1个月来,黑斑块增多,出现痒感。来我院欲用中药治疗。查:两侧耳上前方与额头之间,有多个黑色斑片。稍高于皮肤,表面粗糙。边缘清楚,大者如指甲大,小的如米粒大。伴有烦躁易怒,胸闷,失眠多梦,善太息,舌苔白,脉弦数。
证属肝胆郁结,络脉阻滞。治宜舒肝利胆,疏通少阳。方用小柴胡汤、逍遥散、温胆汤加减。
当归20g,白芍15g,黄芩10g,柴胡15g,白蒺藜15g,人参10g,白术15g,半夏15g,甘草10g,陈皮15g,茵陈20g,乌梅15g,茯苓15g,木贼15g,竹茹10g,枳实10g,炒栀子10g。7剂,水煎服。
二诊:
胸闷烦躁减轻,皮损处已不瘙痒。无其他不适。效不更方,上方再进14剂。
三诊:
黑色斑块平坦,表面光滑,皮色变红。
诊疗思路:
头角属上焦,多火多风,风火可以夹痰,瘀于上焦。头角归属于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结合病人胸闷、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善太息、脉弦数等少阳经脉郁滞的表现。辨证为“肝胆郁结,络脉阻滞。”方用小柴胡汤、加味逍遥散、温胆汤加减。脂溢性角化症,高出皮肤表面,有疣状增生者,从中医角度都可以用治疗疣的药物治疗。乌梅、香附、木贼三药可以外洗治疗扁平疣、跖疣,今用于治疗脂溢性角化症,是因为此三药不但能治疗疣状疾病,还都具有入肝胆经,祛肝风,疏通少阳经阻滞的作用。此案方药用于治疗面部少阳经的扁平疣,也有很好的效果。
四、枕骨部
枕骨部位经络归属:
属足太阳膀胱经、少阴肾经、督脉之会。《灵枢·经筋》曰:“足太阳之筋……其直者,结于枕骨。”又曰:“足少阴之筋……循脊内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灵枢·本输》曰:“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
病例:从上焦足太阳膀胱经风痰治疗脑疽
柯左,脑旁属太阳,为寒水之府,其体冷,其质沉,其脉上贯巅顶,两旁顺流而下。花甲之年,气血已亏,加之体丰多湿,湿郁生痰,风寒侵于外,七情动于中,与痰湿互阻于太阳之络,营卫不从,疽遂成矣。所喜红肿高活,尚属佳象,起居调摄,尤当自慎。
生黄芪三钱,青防风一钱,生草节八分,苦桔梗一钱,陈广皮一钱,仙半夏二钱,大川芎八分,大贝母三钱,炙僵蚕三钱,羌活一钱,小金丹陈酒化服一粒。外用金箍散、金黄散、冲和膏,陈醋、白蜜调,炖温敷。
二诊:
脑疽偏者较正者难治,前方连服三剂,根盘略收。疮顶高突,有溃脓之势。今症位虽偏,形势尚佳,所喜疮顶起发,胃纳健旺,人以胃气为本,有胃则生,书有明文。再拟消托兼施法:
生黄芪三钱,全当归二钱,京赤芍二钱,陈广皮一钱,仙半夏三钱,生草节八分,大贝母三钱,苦桔梗一钱,炙甲片一钱五分,皂角针一钱五分,笋尖三钱,炙僵蚕三钱,香白芷八分。外用金箍散、金黄散、冲和膏。
三诊:
叠进提托之剂,得脓甚畅,四周根盘渐收,调养得宜,生机有庆。
生黄芪三钱,全当归二钱,京赤芍二钱,紫丹参二钱,陈广皮一钱,仙半夏三钱,云茯苓三钱,制首乌三钱,生甘草八分,红枣二枚。外用金箍散、金黄散、冲和膏。
(《丁甘仁医案续编》)
述评:
此案发病部位为上焦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经为寒水之府,花甲老人,气血虚弱;形体肥胖,易生痰湿;“风寒侵于外,七情动于中,与痰湿互阻于太阳之络,营卫不从,疽遂成矣。”所喜红肿高活,用消散的治疗方法已经过时,因此用消托兼施的方法治疗。方中黄芪、当归补益气血;半夏、陈皮、僵蚕、穿山甲、皂刺软坚散结、化痰排脓。羌活、防风引药直达膀胱经。桔梗载诸药归于上焦。头部的痈疮、疖肿、毛囊炎等,如发病部位与此案相同,都可以参考此案治疗。
五、面部
面部的经络归属:
统属足阳明胃经。《灵枢·经脉》曰:“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 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皆焦,发始坠。”
又属手足太阳小肠、膀胱经。《灵枢·经脉》曰:“小肠手太阳之脉……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 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灵枢·经筋》曰:“足太阳之筋……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网,下结于 。”
又属手阳明大肠经。《灵枢·经脉》曰:“大肠手阳明之脉……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灵枢·经筋》曰:“手阳明之筋……其支者,上颊,结于 ;直者,上出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颔。”
兼属手少阴心经。《素问·六节脏象论》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灵枢·经别》曰:“手少阴之正,别入于渊腋两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
面部的脏腑归属(见图2-1-1)
《灵枢·五阅五使》:“五官者,五脏之阅也……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以官何候……以候五脏”。
《灵枢·五色》中论述了面部周身脏腑组织的分布配属:“庭者,首面也;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挟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颧者,肩也;颧后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内眦上者,膺乳也;挟绳而上者,背也;循牙车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胫也;当胫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里也;巨屈者,膝膑也。此五脏六腑肢节之部也。”
图2-1-1 面部的脏腑归属
另外,《素问·刺热篇》把五脏与面部相关部位划分为:左颊为肝;右颊为肺;额为心;颏为肾;鼻为脾。以上两种方法,原则上以前一种为主要依据,后一种可作为参考。
病例1:从上焦足阳明胃经毒火治疗痤疮(参见彩图3)
图3 从上焦足阳明胃经毒火治疗痤疮
王某,女,20岁,2016年6月28日初诊。
主诉:
面部红疙瘩反复发作半年余。经某医院诊为寻常性痤疮。症见右面部及下颌角部位红丘疹,小米粒至黄豆大,尖部有白色脓点,皮疹密集,触之疼痛,伴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中医诊断:粉刺,属胃火上攻之证,为肠胃有热,不能下达,反而上逆,阻于肌肤。治宜清热泻火,方用清胃散合泻心汤加减。
黄连10g,黄芩10g,大黄10g,升麻10g,当归10g,生地黄15g,牡丹皮15g,石膏30g。
嘱其不食或少食油腻及辛辣食物,多予新鲜水果及蔬菜。
复诊:
14剂后,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皮损消失30%以上,大便通畅,上方减大黄,继服1周,皮肤损害消退,自觉症状消失。
诊治思路:
上焦诸病,风热火毒为多。发病的部位为右面部及下颌角颊车穴处,这些部位为足阳明胃经所属。丘疹红肿疼痛,丘疹尖部有脓点,火毒炽盛,为实证。内证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因此辨证为胃肠有热,不能下达,反而上逆,阻于肌肤的胃火上攻证。部位辨证为上焦足阳明胃经毒火。清胃散是其首选方。方中除当归一味为辛温药,其余均为苦寒、辛寒之药。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治疗时可以用攻泻药,故与泻心汤合用,加强清泻之力。二诊时大便已通,减大黄,恐其苦降太过。本方药物大多都入足阳明胃经,升麻更能引药入阳明经,故无须另加引经药。
病例2:从上焦足阳明胃经气虚治疗痤疮
桑某,女,23岁。2001年2月28日初诊。
主诉:
面及脖子反复起红疙瘩1年余。患者面色淡白无泽,舌淡苔白,脉弱,自感乏力,伴有多梦,注意力不集中。下颌及脖子两侧出现结节,囊肿状痤疮,时轻时重,缠绵1年余。为胃气不足,气血亏虚,有失濡养所致。治宜补益胃气,健脾化痰。
方用补中益气汤合二陈汤加减。
当归20g,黄芪20g,党参15g,茯苓15g,白术12g,白芍15g,赤芍15g,川芎10g,升麻10g,柴胡10g,半夏10g,陈皮10g,甘草10g,白蒺藜15g。7剂,水煎服。
二诊:
症状有所缓解。守原方续进14剂。
三诊:
脖子两侧结节及囊肿消失,遗有色素沉着点状斑。其他症状也都有所缓解,原方加生地20g,再服7剂,以巩固疗效。
诊疗思路:
患者脖子两侧有结节及囊肿性痤疮,缠绵不愈,看似实证。但病人面色淡白少华,舌淡苔白,脉弱,自觉乏力,为一派虚象。颈部结喉两旁动脉,为足阳明胃经所属,虽然多为实,但虚证也占十之一二。脾胃互为表里,脾常不足为虚,胃常有余为实,因此,虚证常责之于脾,实证常责之于胃。该患的痤疮虽然发病于胃经,却是由于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聚而为痰浊,胃气不足,浊气不降,痰浊循阳明胃经停留于颈部所致。治疗时要健脾益气,和胃化痰,恢复脾胃的升清降浊功能。补中益气汤有补中益气,升举阳气的功能,脾胃运化功能正常,水谷化生成气血精微,消除滋生痰浊的源头;二陈汤有化痰健胃的作用,恢复胃气降浊的功能,脾升胃降,中气得以升清,浊气得以下降,足阳明胃经经脉得以通畅,痤疮自然会治愈。《续名医类案》薛立斋治疗一男子面生粉刺,服消风散疮益甚,服遇仙丹加遍身赤痒。仍服前药,发热焮肿。又服旬余,溃而出水,形体骨立。先用四君子、当归、桔梗四剂饮食稍进;又用八珍汤,数剂而痊。与此案有异曲同工之处。
病例3:从足少阴肾经虚火治疗痤疮
王某,女,39岁,2001年2月17日初诊。
主诉:
下颌部位反复起红疙瘩半年。患者两尺脉沉细,面色灰暗,下颌处及前胸部出现较多的干瘪状丘疹,色暗红少泽。自觉头晕腰酸,时有耳鸣,月经量少,色淡,头屑多,脱发,记忆力下降。证属肾虚精亏,血海不足,虚火上炎而发为痤疮。治以补肾益精,填充血海。处方:六味地黄丸合四物汤加减。
生地黄20g,山药20g,山萸肉15g,泽泻10g,茯神15g,丹皮10g,炒当归15g,龟板15g,川芎10g,赤芍15g,白芍15g,何首乌20g,鳖甲15g。14剂,水煎服。
二诊:
面部症状明显改善。因自觉服药后稍有内热,减山萸肉、川芎,加女贞子15g,旱莲草15g,再进14剂。
三诊:
丘疹消失,遗有炎症后的色素沉着。其他自觉症状也明显减轻。嘱其服知柏地黄丸以巩固疗效。
诊疗思路:
痤疮反复出现于下颌部位,即承浆穴。为足少阴肾经所主,前胸中部为任脉所主。病位在上焦,应是火邪所致,但此证为虚火而不是实火。肾藏精,任主血海,精血不足,不能制火,虚火循经上炎,发为痤疮。头晕腰酸,耳鸣脱发,均为肾虚、任脉亏损之表现。月经量少,记忆力下降也是血海不足之佐证。用六味地黄丸合四物汤大补精血,龟板、鳖甲除有滋阴降火的功能外,还能软坚散结,加快消除痤疮结节。
广东中医院老中医禤国维先生认为:肾为脏腑之本,十二经之根,呼吸之本,三焦之源。肾在内,皮肤在外。生理条件下,肾之阴阳通过脏腑经络供给皮肤营养和能量,使皮肤发挥正常的功能,病理条件下,肾之阴阳虚衰可以影响皮肤的开合功能,使其易遭病邪入侵。另外,肾之阴阳虚衰,则人体正气难以激发,皮肤病久病不愈亦影响及肾,称为“久病及肾”。许多皮肤病,尤其是难治性的免疫性皮肤病,常表现为中医肾虚证,恰当运用补肾法,往往使沉疴得愈。他运用补肾法治疗重症痤疮,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病例4:从上焦手太阴肺经火盛治疗痤疮
李某,女,27岁,2015年6月9日初诊。
主诉:
面部发生痤疮1月有余。外涂药膏,内服维生素等药,痤疮有增无减。因其在公司任公关工作,外观不雅甚为痛苦。查:面部散在红丘疹,面颊部为多,特别是右面颊最为严重。可见白头粉刺,炎性丘疹呈密集分布,部分成脓疮。小者如小米粒,大者如黄豆大,疼痛或触痛。问其大便秘结,常常是二三日一行。口干,脉象弦数,舌红,苔薄黄。辨证为肺胃湿热,外感毒邪,毒热蕴结而成痤疮。治宜清肺胃湿热,凉血解毒,软坚散结。方用泻白散合黄芩清肺饮加减。
桑白皮15g,地骨皮15g,黄芩10g,生栀子10g,枇杷叶15g,野菊花15g,丹皮15g,夏枯草15g,炙甘草10g,金银花15g,地丁10g,黄连5g,连翘15g。5剂,水煎服。
二诊:
服药5剂后,皮损减轻,结节囊肿缩小变平,部分开始消退,无何不适。再进14剂。
三诊:
服上方19剂后,皮损大部分变平,未起新疹,囊肿缩小,舌质红,苔白,脉弦数。上方减黄芩、黄连、地丁,加丹参15g,红花6g。再服10剂。
四诊:
服药后,皮损消退,残留色素沉着及少数浅表性瘢痕,达到临床治愈。
诊疗思路:
面部位于上焦,辨部位求因,风火热毒最为常见。此例病人皮肤损害两颊部严重,面颊左侧属足厥阴肝经,右颊为手太阴肺经。此例病人右侧面颊皮损严重,且有白头,脓头,并伴有口干便秘,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等火毒体征,应为肺火炽盛,化毒成疮而无疑。《外科正宗》:“肺风、粉刺、酒渣鼻三名同种。粉刺属肺,渣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所谓有诸内,形诸外,宜真君妙贴散加白附子敷之,内服枇杷叶丸、黄芩清肺饮。”此例的治法,也是按陈实功的方法,用黄芩清肺饮加减治疗。由于粉刺白头较多,毒火较重,加金银花、野菊花、地丁等清热解毒药。三诊时大部分丘疹、囊肿已浙消失,减少寒凉药,加丹参、红花活血化瘀,既防止寒凉药损伤脾胃,又能促进痤疮愈后遗留的色素沉着,使斑点尽快消失。
病例5:从上焦足厥阴肝经郁火治疗痤疮
刘某某,女,26岁,2006年11月2日初诊。
主诉:
面部起红丘疹反复半年余。半年前行人工流产术后,面部开始起红丘疹,经外用药膏,到美容院敷面膜,服中草药,效果不明显。查:两面颊红斑,毛囊性红丘疹,脓疱、囊肿,色暗紫,左侧明显重于右侧。伴有痛经,经前情绪烦躁,两乳房胀痛,面部丘疹加重,月经后有所缓解。舌质紫黯,苔薄白,舌下脉络紫暗怒张,脉弦,两关脉明显。证属肝经气滞血瘀,郁而化火,循经上炎,发为痤疮。治宜疏肝理气,化瘀解毒。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10g,当归15g,赤芍15g,川芎10g,栀子15g,莪术10g,郁金15g,红花10g,黄芩10g,陈皮10g,甘草6g,薄荷10g。7剂,水煎服。
二诊:
服药7剂后,痤疮疹变平变软,部分消失。面色紫黯减轻,无其他不适感。上方再服7剂。
三诊:
双侧面颊痤疮已平,遗有褐色斑点,此次月经来临前烦躁、乳房胀痛减轻,月经颜色比较以往鲜艳,痛经减轻。嘱其月经后服加味逍遥丸,下次月经前一周再根据临床证候服汤药,调节几个月经周期,以期痊愈。
诊疗思路:
面部的部位诊断,左颊为肝,月经前痤疮加重、烦躁易怒、痛经、乳房胀痛,都是肝气郁结,气血瘀阻的表现。疏肝活血汤出自《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药物由柴胡、薄荷、黄芩、栀子、归尾、赤芍、红花、莪术、陈皮、甘草组成。经大连皮肤病医院多年应用,该方治疗肝气郁结,瘀血阻滞而有郁热的皮肤病,有明显的疗效。此方是在逍遥散的基础上,减去健脾药,加清热活血化瘀药组成。具有疏肝清热、活血化瘀的功能。柴胡、薄荷、黄芩、栀子疏肝清热;归尾、赤芍、红花、莪术活血化瘀;陈皮理气和胃;甘草和中。其治疗的皮损部位在中焦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用于治疗痤疮在肝经所属部位,月经前加重的痤疮,效果也比较好。
病例6:从上焦手少阴心经火盛治疗痤疮
潘某,女,27岁,2006年6月5日初诊。
主诉:
面部红疙瘩反复发作1年余。1年来,面部反复起红疙瘩,自用芦荟胶软膏外用,时好时坏。停药后复发。检查:面部红丘疹,小米粒及黄豆粒大,散在分布。印堂穴下方两眼之间区域特别严重,可见丘疹尖部有脓点,时常有两三个较大的囊肿,挤出脓血。伴有心情烦躁,失眠多梦。月经前期,舌尖红赤,脉左寸数而有力。证属心火炽盛,上炎面部,发为痤疮。治宜清心泻火,凉血解毒。方用导赤散加减。
生地黄20g,淡竹叶10g,黄连10g,甘草10g,黄芩6g,连翘15g,金银花10g,丹皮15g,水牛角20g,皂刺15g。7剂,水煎服。
二诊:
服药7剂后,未有新疹发生,眉间下方的囊肿变小,呈黯红色,烦躁减轻,睡眠有所改善,没感觉有其他不适,前方再服7剂。
三诊:
囊肿性痤疮进一步缩小,小粉刺已消失。行经前少腹有微痛感,上方减黄芩,加当归15g、川芎10g、炮姜15g,再服7剂。
四诊:
经行6日已完,此次月经腹痛较轻。睡眠正常,心情舒适。皮损恢复正常,未见明显瘢痕。嘱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忌食辛辣食品,保持舒畅心情,防止痤疮复发。服黄连上清丸一盒,以巩固疗效。
诊疗思路:
上焦面部出现红肿性痤疮,宜清热解毒泻火。两眉间下方,属于手少阴心经所辖,伴有心烦失眠、舌尖红炽、左寸脉数等证,都是心火炽盛的表现。导赤散有清心泻火的功能,是治疗心火炽盛首选之方。方中木通有报道对肾功能有害,为避嫌用黄连代替,且黄连在清心火方面胜于木通。月经提前为血热,加丹皮、水牛角与生地清热凉血;囊肿较大火毒较盛,加黄芩、金银花、连翘以清热解毒。皂刺、水牛角、连翘还有活血及软坚散结的作用。三诊月经来临,小腹有微痛感,恐寒凉药有碍月经,加当归、川芎、炮姜温经散寒止痛,也有利于痤疮的消除。
病例7:从上焦足阳明胃经治疗头面赤肿
牛经历病头面赤肿,耳前后尤甚,疼痛不可忍,发热恶寒,牙关紧急,涕唾稠黏,饮食难下,不得安卧。一疡医于肿上砭刺四五百针,肿赤不减,其痛益甚,不知所由。罗诊视其脉浮紧,按之洪缓,此症乃寒覆皮毛郁遏经络,热不得升聚而赤肿。《经》云:天寒则地在水冰。人气在身中,皮肤致密,腠理闭,汗不出,血气强,肉坚涩,当是之时,善行水者不能行冰,善穿地者不能凿冻,善用针者不能取四厥,必待天温冰泮冻解,而后水可行,地可穿,人脉亦如是也。又云:冬月闭塞,用药多而少用针石也,宜以苦温之剂温经散寒则已。所谓寒滞腠理,以苦发之,以辛散之,宜以托里温经汤。麻黄苦温,发之者也,故以为君;防风辛温,散之者也,升麻苦平,葛根甘平,解肌出汗,专治阳明经中之邪,故以为臣;血留而不行者则痛,以香白芷辛温,当归身辛温,以和血散滞。湿热则肿,苍术苦甘温,体轻浮,力雄壮,能泻肤腠间湿热,人参、甘草甘温,白芍药酸微寒,调中益气,使托其里,故以为佐。依方服之,以薄衣覆其首,厚衣覆其身,卧于暖处,使经血温,腠理开,寒乃散,阳气发,大汗出后肿减八九分,再服,去麻黄、防风,加连翘、黍黏子,痛肿悉去。经言汗之则疮愈,信哉。
(《名医类案》)
述评:
此案的发病部位在头面,属于上焦。“面部诸疾,取之阳明”,因此把治疗重点放在阳明经上。上焦多为风火湿毒,临床表现也为头面赤肿。依常理,应该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一疡医于肿上砭刺四五百针,肿赤不减,其痛益甚,不知所由。细察病情,病人除了红肿热痛,还有恶寒表现。“有一份恶寒,便有一分表证”。罗氏诊其脉浮紧,按之洪缓。属于寒气束表,郁而化热的脉象。认为此证乃寒邪外侵皮毛,郁遏经络,热不得升,聚而赤肿。治疗应该用苦温之剂温经散寒则已,用托里温经汤。其中升麻苦平,葛根甘平,解肌出汗,专治阳明经中之邪。恐药力不足,履加衣被,卧于温热处,以助发汗。结果大汗出后肿减八九分。二诊时为了防止过汗损伤气阴,减去辛燥之麻黄、防风,改用辛凉平和之连翘、牛蒡子,服后痛肿悉去。经书上说,发汗的方法也可以治疗疖,经过此案证明,这是可信的。在上者,汗而发之,这是治疗上焦病的一个重要方法。
病例8:从上焦足阳明胃经风热治疗面热
杨郎中之内五十一岁,身体肥盛。己酉春,患头目昏闷,面赤热多,服清上药不效,请予治之。诊其脉,洪大而有力。《内经》云:面热者,足阳明病。《脉经》云:阳明气盛有余,则身以前皆热。况其人素膏粱,积热于胃阳明,阳明多血多气本实,则风热上行,诸阳皆会于头,故面热之病生矣。先以调胃承气汤七钱、黄连二钱,犀角一钱,疏利三两行,彻其本热。次以升麻加黄连汤,去经络中风热上行,如此则标本之病邪俱退矣。升麻加黄连汤:
升麻、葛根各一钱,白芷七分,甘草炙、白芍各五分,芩连酒制各四分,川芎、生犀末各三分,荆芥穗、薄荷叶各二分,黄芪七分,右咀,水半盏,先浸川芎、荆芥穗、薄荷作一服,水二盏半,煎至一盏半,入先浸三味,同煎至一盏。食后温服,忌湿面、五辛之物。
(《卫生宝鉴》)
述评:
本案病人面赤热多,发病部位为上焦。根据《内经》云:面热者,足阳明病。故定位在上焦足阳明胃经。阳明胃经多气多血,实证为多。先用调胃承气汤加黄连、犀角通阳明腑实而清热解毒,使其大便通利,每日两三次。以彻其本热。再用升麻加黄连汤去经络中风热,如此则标本之病俱退矣。方中升麻、葛根、白芷、荆芥、薄荷清上焦阳明经风热为君;黄芩、黄连清上热火热、清热解毒为臣;川芎、犀角末活血凉血,黄芪补气升阳为使药。诸药合用,使上焦阳明经风热清,经络通则面不热。此案煎服方法有特点:先将川芎、荆芥穗、薄荷用水浸,待其他药煎好后合在一起服。因此三味药辛温轻散,不耐煎服,水浸不破坏其药性,使药物直达上焦面部。
病例9:从上焦足阳明胃经虚寒治疗面寒
真定府维摩院僧,年六十余,体瘠弱,初冬病,头面不耐寒,气弱不敢当,风行诸法不效。予诊其脉弦细而微,且年高,常食素茶果而已,此阳明之经本虚。《脉经》云: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又加诵经文损气,由此胃气虚,经络之气亦虚,不能上达头面,故恶风寒。先以附子理中丸数服而温其中气,次以升麻汤加附子,行其经络。方以升麻、葛根各一钱,白芷、黄芪各七分,甘草炙、草豆蔻仁、人参各五分,黑附子炮七分,益智三分。作一服,连须葱白同煎,数服良愈。
(《卫生宝鉴》)
述评:
本案发病部位在上焦面部,属于足阳明胃经。定位为上焦足阳明胃经。其人年龄已高,经常吃茶果素食,导致足阳明经虚弱,不能上达头面,所以恶风寒。治疗应该用附子理中汤温补中气,然后再用升麻汤加附子,温通其经络。这是上焦足阳明胃经虚寒的治法。《万病回春》介绍用升麻附子汤治面寒,药物与本方相同,药量稍有出入,可能出自本方。我在临床上遇到面部单纯糠疹、不红不热而自觉面寒的面部皮炎,用此方加减治疗,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病例10:从上焦足阳明胃经风热脾胃虚弱治疗面部皮炎
徐某某,女,36岁。初诊日期:2003年4月16日。
主诉:
面部反复红热丘疹痒痛1年。去年春天,脸上起红丘疹,如小米粒大,自己买药膏涂擦,面热红丘疹消失。以后反复发作,擦药膏后即消失。1个月前面部再发红丘疹,擦药膏至今皮疹不消,红热、干紧、瘙痒难耐。到医院治疗被诊断为“激素性皮炎”。查:面部红丘疹、红斑、少量鳞屑。小丘疹如小米粒大,挤不出分泌物,自觉面部干紧、红热。平素脾胃虚弱,形体消瘦、食欲不振、大便溏泄。证属脾胃虚弱,风热毒侵入阳明。治宜:疏散阳明经风热,调补脾胃。方用升麻加黄连汤加减。
升麻10g,葛根10g,人参10g,黄芪10g,炙甘草10g,白术10g,苍术10g,白芷6g,防风6g,薄荷5g,白豆蔻6g,益智仁6g,黄芩5g,黄连3g。7剂,水煎取200ml,分早晚两次服。
二诊:
上方服7剂后,面部红热干紧感消失,红丘疹减少,大便正常。前方再服14剂。三诊:上方服21剂后,面部红斑、红丘疹消失,见毛细血管扩张。再服上方7剂以巩固疗效。
诊疗思路:
面部属上焦,足阳明胃经所属,部位辨证为上焦阳明经风热。因病人平素脾胃虚弱,阳明经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入,郁入化热,堵塞毛窍而出现红热、红丘疹。治疗应祛邪兼以扶正,用升麻汤加减。方中升麻、葛根、白芷、防风、薄荷、黄芩、黄连为祛邪部分;人参、黄芪、炙甘草、苍术、白术、白豆蔻、益智仁为扶正部分。邪去而正安,面部皮炎得到治愈。
病例11:从上焦足厥阴肝经毒火治疗带状疱疹
洪某,女,29岁,2008年3月29日初诊。
主诉:
右侧头额部疼痛1周,出现红肿水疱4天。初起时右前额出现红色丘疹,伴有针刺样疼痛,形成簇集状水疱,向头顶及右眼睑蔓延,右目红肿,夜不能寐。经某医院诊断为“面部带状疱疹”,经注射维生素及更昔洛韦等治疗,疼痛不减,口渴口干苦,头痛头晕,大便秘结,小便黄赤。检查:右侧颜面从额部、眼睑大片潮红肿胀,并见高粱粒至黄豆粒大红色丘疱疹,簇集成片。上下眼皮水肿,难以睁眼。舌质红,苔黄,脉弦数。证属足厥阴肝经火盛,夹湿热上壅,化火化毒所致。治宜清肝泻火、凉血解毒。方用清肝解毒汤加减。
柴胡10g,龙胆草8g,栀子15g,蒲公英20g,石膏30g,黄连6g,生地黄30g,玄参20g,牡丹皮15g,紫草15g,大青叶10g,金银花10g。7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二诊:
药后红肿减轻,部分皮疹结痂,疼痛减轻,未见新皮疹出现,上方继服1周。
三诊:
皮疹已全部消退,仅遗有少量淡褐色色素沉着,无痛痒,嘱其服加味逍遥丸10天以巩固疗效。
诊疗思路:
带状疱疹大都缠腰而发,因此又称缠腰火丹。发于头面部,尤其是眼部的病情较重,疼痛剧烈,甚至影响视力。《灵枢》曰:足厥阴之脉,连目系,上出额,其支者,从目系下颊。左升右降,左肝右肺,该患者的发病部位属足厥阴肝经所属。伴有口干、口苦,头痛头晕,舌红苔黄,脉弦数,也为肝火上攻的表现。急需清泻肝火、消肿解毒。方用清肝解毒汤中的龙胆草、栀子、蒲公英、石膏、黄连清肝泻火,生地黄、玄参、牡丹皮、紫草凉血解毒,大青叶、金银花轻轻上浮,更利于消解上焦之毒。患者为壮年,平素身体强健,因此用药量比较大,清肝解毒消肿的力量强,7剂后就出现明显效果,红肿消退,部分皮疹结痂,无新生皮疹,病情得以控制。尽管方中苦寒药数多量大,患者身体无不适反应,效不更方,前方又服1周。加味逍遥丸具有清肝健脾之功,利于肝火消退后的恢复期服用。
六、耳部
耳部位经络归属:
统属足少阴肾经。《灵枢·五阅五使》曰:“耳者,肾之官也。”《灵枢·脉度》曰:“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属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南方色赤,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灵枢·经别》曰:“手心主之正,别下渊腋三寸,入胸中,别属三焦,出循喉咙,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
属手少阳三焦经。《灵枢·经脉》曰:“三焦手少阳之脉……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
又属足少阳胆经。《灵枢·经脉》曰:“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
又兼属足厥阴肝经。《素问·脏器法时论》曰:“肝病者……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取其经,厥阴与少阳,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
又属手太阳小肠经:《灵枢·经脉》曰:“小肠手太阳之脉……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灵枢·经筋》曰:“手太阳之筋……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
又属于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经。《灵枢·经别》:“手阳明之别……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素问·通评虚实论》曰“: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
病例1:从上焦肝胆之火治疗耳疳
童幼,耳疳流脓痒痛,肝胆之火挟湿热上蒸,风邪外乘。宜柴胡清肝汤加减。
薄荷叶(后下)八分,银柴胡一钱,赤茯苓三钱,连翘三钱,六一散(包)三钱,熟牛蒡子三钱,生甘草一钱,通草八分,黑山栀二钱,淡黄芩一钱,象贝母三钱,滁菊花三钱,天花粉三钱。
原按:
耳疳,系指一种耳内漫肿,时轻时作,常流黑色臭脓的耳疾,类似于今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足少阳胆经入耳中,肝与胆互为表里,肝胆之火挟湿上蒸,又复感风邪(当有轻微表证),遂致耳疳发作,流脓痒痛。柴胡清肝汤出自《医宗金鉴》,由柴胡、生地、当归、赤芍、川芎、连翘、牛蒡子、黄芩、栀子、天花粉、生草节、防风组成。本案方药于上方去生地、当归、赤芍、川芎、防风,加薄荷、菊花、茯苓、通草、象贝、六一散等,以加强发散利湿之功。
(《丁甘仁临床医集》)
述评:
耳疳发病部位在上焦耳中,足少阳胆经入耳中,肝胆相表里。肝胆之火夹湿上蒸,又复感风邪。符合上焦多风、多火的特点。故用柴胡清肝汤清肝疏风利湿,柴胡、薄荷、菊花入少阳经,清上焦风热;连翘、牛蒡子清上焦毒热;六一散、通草清上焦湿热;黑山栀、黄芩清上焦火热;象贝母、天花粉清上焦痰热;甘草调和诸药而解毒。诸药配合,使耳疳得愈。
病例2:从上焦手少阳经湿热治疗耳部湿疹(参见彩图4)
图4 从上焦手少阳经湿热治疗耳部湿疹
梁某,男,15岁,2005年5月6日初诊。
主诉:
左耳垂红肿,流水1周。继而蔓延到外耳道,刺痒不适。就诊时发现左耳红肿,渗出、轻微糜烂,附有大量白色鳞屑,烦躁不安,脾气暴躁。脉象细数,舌红苔薄黄。证属肝胆湿热,循经外溢于耳。治宜清肝泻火,化湿解毒。方选柴胡清肝饮加减。
柴胡10g,黄芩10g,甘草10g,焦山栀10g,生地黄20g,茯苓15g,茵陈15g,赤白芍各10g,防风10g,蝉衣6g,车前子15g,连翘10g。7剂,水煎取300ml,早晚分两次口服。
二诊:
耳部肿胀和渗出均有减轻;烦躁不安有所缓解,脉象细数,舌红苔薄白。上减防风,加苍术15g。再服7剂。
三诊:
14天后,耳部皮损基本趋于正常,仅有部分干燥脱皮。嘱其服加味逍遥丸巩固疗效。
诊疗思路:
耳垂在上焦,为手少阳胆经所属。部位辨证为上焦手少阳胆经。症见红肿、渗出、糜烂,为湿热熏蒸所致。治以柴胡清肝饮清泻肝胆湿热。方中柴胡入肝及少阳胆经,小剂量用之则清轻升散,引诸药入上焦少阳而清热泻火;黄芩、焦栀子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生地黄、赤芍凉血活血;茯苓、车前子、茵陈清热疏肝、渗利水湿;蝉衣、防风祛风清热止痒,诸药合用,上焦少阳之湿热得清,风热得除,耳部湿疹遂愈。加味逍遥丸具有清热疏肝解郁、健脾养血的功能,多用于肝胆经湿疹的恢复期。不但服用方便,而且有防止湿疹复发的明显效果。
病例3:从上焦肝经湿热治疗耳后间隙湿疹
唐某,男,28岁,2011年10月9日初诊。
主诉:
左耳红裂瘙痒流黄水3个月。3个月前,左耳后缝间红肿、瘙痒,搔破流黄水。西医诊断为耳部湿疹。口服抗过敏止痒药、外用激素药膏时好时坏。证属肝胆湿热上扰少阳经。治宜清泻肝胆经湿热,祛风止痒。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10g,炒栀子10g,黄芩10g,柴胡6g,生地20g,车前子10g,泽泻10g,黄连6g,当归10g,青蒿10g,菊花10g,生甘草6g,丹皮10g,赤芍10g。7剂,水煎取300ml,早晚分服。
诊疗思路:
病在上焦耳后,上焦多风热火毒,今患处流黄水,为夹有湿热。耳为手少阳经所属。部位辨证为上焦少阳经风湿热。龙胆泻肝汤有清泻手足少阳经湿热的功能。加菊花、青蒿疏散手少阳三焦风热;丹皮、赤芍清热凉血。湿热得清,血热得除,湿疹得愈。
附病例:从上焦厥阴少阳风火治疗头痛引耳
王某,男,45岁,2008年6月20日初诊。
头痛引耳,有如锥刺2周。1个月前,左额部受过外伤,缝合五针,现已拆线愈合。2周前出现头痛,晚上出现一阵冷,一阵发热,口服止痛药缓解,之后又反复发作。查:左侧偏头痛,牵引左耳内疼痛,有如针刺,皮表未见明显皮损。西医诊断为“三叉神经痛”。证属上焦少阳风火。治宜清热祛风,镇肝潜阳。
羚羊角6g,炙僵蚕10g,甘菊花炭10g,酒黄芩6g,薄荷6g,丹皮15g,柴胡6g,桑叶10g,生甘草6g,嫩钩藤15g(后下),茅根25g,夏枯草6g,石决明25g(先煎)。7剂,先煎石决明,后煎钩藤,煎取300ml,分早晚两次服。
复诊:
服药后头痛耳痛缓解,原方又服10剂。结合针灸治疗而愈。
诊疗思路:
发病部位在上焦左头部及左耳。部位辨证属于上焦手少阳三焦经风火。毒结上焦,多为风火。近来又出现了头痛牵引耳痛,犹如锥刺样。晚上出现忽冷忽热,连及牙龈强紧。西医诊断为三叉神经痛。耳及面的侧面属于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循行部位,足厥阴肝与胆相表里。肝阴不足,阴虚则阳亢,厥阴少阳风火不宁。治疗应以镇肝息风、泻火解毒为主。方中羚羊角、嫩钩藤、石决明、炙僵蚕镇肝息风止痛为君;黄芩、夏枯草清泻肝火为臣;菊花、桑叶、薄荷、柴胡疏肝散风,牡丹皮、白茅根清热凉血共为佐药;甘草解毒,调和诸药为使。此案虽非皮肤病,但也是笔者三焦经络纵横辨证思路的验证,谨录之,以供读者参考。
七、鬓角
鬓间处古时称作颁,孟子所说“颁白者”之颁即是。
鬓间部位经络归属:
属手少阳三焦经。《灵枢·经脉》曰:“三焦手少阳之脉……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
又属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之会。《灵枢·经脉》曰:“胆足少阳之脉……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灵枢·经筋》曰:“手太阳之筋……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眦。”
又属足阳明胃经。《灵枢·经脉》曰:“胃足阳明之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
病例1:从上焦少阳经火毒治疗鬓疽
南某,男,65岁,2010年6月10日初诊。
右耳前鬓角处生疮半月余。半月前右侧鬓角起一肿块,初起时红肿焮热,有粟粒样脓头,境界清楚,逐渐中央凹陷,溃破后脓汁稀薄,新肉生长缓慢。经西医输液治疗,效果不佳,要求中医治疗。证属风温湿热之毒,郁于手少阳三焦经,致使营卫不和,气血凝滞,经络阻隔所致。治宜和解少阳,清热解毒。方用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15g,人参15g,姜半夏15g,生甘草10g,黄芩15g,生姜5g,大枣10g,连翘15g,金银花15g,花粉15g,桔梗10g。7剂,水煎取300ml,早晚分两次服。
二诊:
已无脓汁,疮面新活,见较多新肉生长。上方又服7剂而愈。
诊疗思路:
病位在耳前鬓角处,属于上焦手少阳三焦经。少阳忌汗吐下,只有和解一法,小柴胡汤为和解少阳之祖方,加金银花、连翘、天花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桔梗载药上行,以助透发,使鬓疽2周而愈。
病例2:从上焦肝经湿热治疗鬓疽
一男子患此五日,顶高根若钱大,形色红活,此肝经湿热为患。用麻子大艾灸七壮,以栀子清肝汤二服,肿势稍止……更以柴胡清肝汤加白芷、黄芪、天花粉数服,脓溃肿消,半月收敛。
(《外科正宗》)
述评:
鬓疽为上焦肝经湿热为患。用清解上焦肝经火毒的栀子清肝汤内服,外用麻子大艾灸七壮。由于用药定位正确,二剂则肿势稍止。后改用柴胡清肝汤加白芷、黄芪、天花粉内服,外用蟾酥饼膏,半月后基本痊愈。为什么栀子清肝汤只服2剂就要改服柴胡清肝汤呢?因为服药后红肿稍止,再用栀子清肝汤因苦寒太盛,药过病所,徒伤脾胃。柴胡清肝汤中苦寒药较少,又加用白芷、黄芪、天花粉补气透托,更切合病情。说明同一部位的病证,在部位用药的同时,还要注意整体虚实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
八、眉
眉部的经络归属:
属足太阳膀胱经,《灵枢·口问》曰:“人之嚏者,何气使然?岐伯曰: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故为嚏,补足太阳,荣眉本。”《灵枢·五音五味》曰:“美眉者太阳多血。”
又属足阳明胃经。《灵枢·经脉》曰:“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 中……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又属手太阴肺经。《灵枢·五色》曰:“阙者眉间也……阙中者,肺也。”
关于眉部位的皮肤病证,临床亦不鲜见,惜著之时未检寻到积累的病案,此处只能暂缺。古有从上焦阳明胃经风火治疗眉棱骨痛(《得心集医案》)、从上焦阳明经气血虚弱兼痰毒治疗眉棱骨结毒(《王旭高医案》)医案,虽症状与皮肤病无涉,但理实一贯,读者可参考。
附病例1:从上焦阳明胃经风火治疗眉棱骨痛
壬子冬,临治林用礼,心腹气痛,牵引头巅,绵绵半载,犹可治事。偶因用椒炒鸡两块下咽头痛如破,神昏气喘,不敢稍动。诊得脉如平人,不疾不徐,惟眉棱骨内痛如刀刺,天明痛发,至午如刺,至夜如失。余临证十余载,未常一遇,即平日所读书中,亦不见载,惭愧实甚。勉从厥阳上冒,鸡性助肝之旨,且痛甚于左眉骨,用熄风和阳,两剂不效。更进清肝凉血之剂,亦如故。窃思痛发天明,正肝木旺于寅卯,显属肝火为患,治之不中肯綮,其理安在。复将三阳头痛疆界辨别,计眉棱骨属阳明,阳明者,胃府也。经曰:葛根阳明药,柴胡少阳药。于太阳有何涉乎。此三阳之药,治三阳之病,稍逊毫厘,尚无干涉。今眉棱骨痛,果阳明冒火,而主治厥阴,宜乎罔效。乃疏以石膏、石斛、生地、丹皮之属,佐以葛根为使,服之果获全愈。余其愕然怪甚速愈也。一日,检阅诸书,适见《张氏医通》于头痛门中,集有眉棱骨痛一条,分虚实两途,并用选奇汤,虚加归、芍,实加葛、膏。又曰:虚而痛者,天明时发,实而痛者,昼静夜剧。此虽与余治验痛发天明属热稍异。足征先贤纂述,用心颇苦。想张氏当日集头痛诸症,特拈出眉棱骨痛一条,多属阳明风热之语,以一时之心裁,启后人之端绪者多也。
(《得心集医案》)
述评:
眉棱骨属上焦,胃足阳明经“循发际,至额颅”,行于眉的上方,此案应定位于上焦阳明胃经。上焦多风多火,阳明经多气多血。一般实证、热证为多。此案在清肝凉血不效的情况下,改弦易辙,用清泄阳明胃经而治愈。说明定位辨证的重要性。选奇汤见于《兰室秘藏》:
选奇汤 治眉骨痛不可忍。炙甘草(夏月生用) 羌活 防风 以上各三钱 酒黄芩一钱,冬月不用此一味,如能食,热痛倍加之。
右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粗,食后服。
附病例2:从上焦阳明经气血虚弱兼痰毒治疗眉棱骨结毒
朱。结毒穿破不敛,在于当额眉棱,俱属阳明部位。已及半载,当养气血以化毒。
大熟地,党参,川芎,皂荚子,茯苓,土贝母,黄芪,当归,生甘草,银花,土茯苓。
(《王旭高医案》)
述评:
眉棱骨属于上焦的阳明经循行部位,结毒于此,多数为火毒炽盛。但此例病人结毒已经破溃半年久不收口,当属足阳明胃经气血虚弱,不能生肌长肉所致。“当养气血以化毒。”方用八珍汤减白芍之酸敛和白术之甘腻;加皂荚子、土贝母化痰浊以祛腐生肌;银花、土茯苓清解余毒。全方消补兼施,祛邪毒而不伤胃,补气血而不壅滞。眉棱骨部位的痈疽结毒,久不破溃属气血不足者,都可以仿效此案治法。
九、目
目部位经络归属:
统属足厥阴肝经,《灵枢·五阅五使》曰:“目者,肝之官也……肝病者,眦青。”《灵枢·脉度》曰:“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灵枢·经脉》曰:“肝足厥阴之脉……连目系,上出额……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
又属手少阴心经。《灵枢·经脉》曰:“心手少阴之脉……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灵枢·大惑论》曰:“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
又属足太阴脾经、阳明胃经。《灵枢·大惑论》曰:“肌肉之精为约束。”《灵枢·经筋》曰:“足阳明之筋……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网,阳明为目下网。”
又属足太阳膀胱经。《灵枢·经脉》曰:“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灵枢·经筋》曰:“足太阳之筋……其支者,为目上网。”
兼足少阳胆经。《灵枢·论疾诊尺》曰:“诊目痛,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从下上者,阳明病;从外走内者,少阳病。”
《灵枢·大惑论》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瞳子属肾),筋之精为黑眼(黑眼属肝),血之精为络(眼中之络属心),其窠气之精为白眼(眼白属肺),肌肉之精为约束(眼胞属脾)……故瞳子黑眼法于阴(属下焦肝肾),白眼赤脉法于阳也(属上焦心肺)。”
病例1:从上焦肝经风火治疗胬肉攀睛
乾隆二十年十月十二日,定贵人患“努(胬)肉攀睛之症,以致左目瘀肉侵于黑睛,不时胀痛,身弱头晕”“脉息沉弦”,御医李肇墫认为系“肝郁阴虚,心胃湿热”,除点拔云散外,内用疏风清热饮(蔓荆子、木通、枳壳、生地、丹皮、归尾、川芎、防风、菊花、天花粉、赤芍、云连,引用竹叶)调治。
原按:
中医学认为“风气通于肝”,风药多入肝经,故方中疏风之药兼有疏肝之用。且方中菊花、赤芍为肝经药,力可疏肝柔肝;枳壳功能行气解郁;生地、天花粉效可滋阴养肝,故全方虽以疏风清热为主,但疏肝解郁也居重要方面。据此日之脉案载“昨服疏风清热饮,诸证俱减,努(胬)肉渐消”可见疏肝解郁法在治胬肉攀睛症时也有相当之作用。
(《清宫医案研究》)
述评:
病位在目,目位于上焦,上焦多风多火,部位辨证为上焦肝经风火。目为肝之窍,治目病用药时要随时注意肝经的虚实变化。疏风清热饮具有疏风清热舒肝的功能,治疗胬肉攀睛,是不可多得的内治验方。方中的大多数药物都入肝经,且药物大都清轻上扬,药力集中于上焦,故能取得如此好的疗效。
病例2:从上焦肝经风热治疗眼角赤痒
宣统十五年八月二十三日,张仲元诊得九格格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沉滑。肺胃蓄有湿热,稍受风邪,以致眼角发赤作痒。今用清热散风之法调治。
南薄荷三钱,菊花三钱,荆穗三钱,黄芩三钱,中生地四钱,赤苓一钱五分,玉竹仁三钱研,引用木贼三钱。
八月二十四日,张仲元诊得九格格脉息左关沉弦,右寸关滑数。上焦浮热未净,眼角仍觉不适。今用清热祛风之法调治。
南薄荷三钱,甘菊三钱,荆穗二钱,黄芩三钱,中生地三钱,赤芍三钱,连翘三钱,玉竹仁三钱,引用酒军一钱五分。
(《清宫医案研究》)
述评:
颜面位于上焦,病因大都为风热火所致,所以用清热祛风之法治疗。方用南薄荷、甘菊、荆芥穗、连翘清热祛风;生地黄、赤芍清热凉血;黄芩、酒军清热解毒燥湿;因肝主目,脉左关弦数是肝经火盛的表现。引用木贼,一是疏散肝经风热,二是引药归属肝经。加玉竹一味,一是可以防止诸药燥热伤阴,另一方面眼周皮损大多数由于搓揉,皮肤表面粗糙。玉竹可以滋润肌肤,驱除燥裂。只服一剂,眼角发赤作痒减轻为眼角仍觉不适,说明治疗效果比较明显。效不更方,二诊与初诊用药基本相同。眼角发赤作痒,根据不同皮损表现,可以诊断为神经性皮炎、湿疹、皮炎。这些皮肤病都可以参考此医案加减治疗。
病例3:从上焦肝经风火治疗目赤肿痛
王左,风温时气客于上焦,引动厥少之火升腾,睛珠肿焮痛,左目合缝,寒热苔腻。宜普济消毒饮加减。
薄荷叶(后下)八分,熟牛蒡子二钱,荆芥穗一钱,甘菊花三钱,苦桔梗一钱,轻马勃八分,金银花三钱,连翘壳三钱,生赤芍二钱,炙僵蚕三钱,板蓝根三钱。犀角醒消丸一钱,吞服。
原按:
本例风温时毒外袭,肝胆之火升腾,以致眼珠(即案中所云“睛珠”)肿痛,寒热苔腻(提示尚有湿邪夹杂),治用普济消毒饮加减以疏风散邪,清热解毒。是方出自《东垣试效方》,原书主治“大头天行”,即后世所云“大头瘟”,亦今之颜面丹毒、流行性腮腺炎等。丁氏借本方之意而略作化裁以治外感眼疾。本例方药由普济消毒饮去黄芩、黄连、陈皮、玄参、柴胡、升麻,加荆芥、菊花、赤芍而成,并另用犀角醒消丸以增强解毒消肿止痛之功。该丸主要由麝香、牛黄、乳香、没药、雄黄等组成。
(《丁甘仁医案》)
述评:
很多病都能引起目赤肿痛,包括结膜炎、睑腺炎、虹膜炎等,大多都用降火的方法治疗,特别是泻肝胆之火,因肝开窍于目,肝经毒火上炎,则目赤肿痛。但也有用清肝泻火的方法治疗不效的病人,对于这样的病人,应该用养肝活血的方法治疗。如戴复庵用四物汤,熟地黄改为生地,白芍改为赤芍,加酒蒸大黄、赤茯苓、薄荷叶,治疗效果就很好。对于脾胃壅滞,积热生痰,积痰生热,辗转相因,气冲头目,昏痛不已的目赤肿痛的病人,不但要知道用养肝活血的方法治疗,还应该知道用化痰的方法治疗。须用半夏、石菖蒲、黄芩、枳实、茯苓、陈皮、菊花、白蒺藜等药物治疗,这是尤在泾提倡使用的方法。不论用什么方法治疗,目属上焦肝胆风火的部位辨证是不变的。
病例4:从上焦胃热脾湿治疗眼睑湿疹
于某,男,30岁,2011年11月14日初诊。
双眼睑及颜面红肿赤烂10余日。10天前,双眼睑红丘疹瘙痒,有散在性小水疱,黄液渗出,伴有头痛,便润,脉细数。西医诊断为湿疹。证属脾胃湿毒。治以清热燥湿、凉血解毒。
银花30g,蒲公英30g,连翘12g,胡黄连12g,苍术12g,赤芍10g,羌活10g,白芷10g,丹皮15g,生地15g,枳壳9g,甘草3g。7剂,水煎取300ml,早晚分两次服。外用红霉素眼膏涂患处。
二诊:
湿疹已见平滑,但皮色仍稍发红,继以前方加减服用,眼睑及颜面皮肤渐渐恢复正常。
诊疗思路:
双眼睑及颜面红肿赤烂,属于上焦湿热邪毒。在经络属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灵枢》曰:肉之精为约束裹缬,脾则主肌肉也。颜面属阳明,目之下方承泣穴是胃经离眼睛最近的一个穴。定位为上焦脾胃经,结合临床皮损表现为红肿赤烂,并有散在性小水疱,黄液渗出,脉细数。诊断为湿疹。治宜清热燥湿,凉血解毒。方中金银花、蒲公英、连翘、胡黄连清热解毒;赤芍、丹皮、生地清热凉血;苍术、羌活、白芷、枳壳祛风燥湿止痒;甘草调和诸药。
病例5:从上焦肝脾经风火治疗神经性皮炎(参见彩图5)
图5 从上焦肝脾经治疗神经性皮炎
刘某,男,19岁,2012年10月23日初诊。
左上眼皮内则红肿、起皮、瘙痒2周。2周前左眼皮瘙痒,用手揉搓后逐渐变红增厚,少量鳞屑,瘙痒加重。自擦“皮炎平软膏”好转,停药后更严重。近期因学习压力较大,心情烦躁,易怒,口干口苦,眼屎多。舌尖红,脉弦数。查:左上眼皮红斑,皮肤增厚,附有少量鳞屑,皮肤纹理加深,呈苔藓样变。证属肝气抑郁,肝火上炎。治宜清肝泻火,祛风止痒。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栀子10g,黄芩6g,柴胡10g,生地20g,车前子10g,黄连3g,当归15g,赤芍10g,香附10g,白蒺藜10g,木贼10g,菊花10g。7剂,水煎服。
二诊:
药后瘙痒减轻,口苦口干烦躁消失,局部皮损颜色转淡,变薄。上方再服7剂以巩固疗效。
诊疗思路:
眼位于上焦,多属于风火,应清火祛风为治。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阳胆经都经过眼部,但从患者学习压力大、心情抑郁、烦躁易怒、眼屎多、舌两边红的临床症状分析,应属于足厥阴肝经病变。《素问》曰:肝风之状,诊在目下,其色青。因此定位、定性为上焦肝火夹风,治宜清肝泻火、祛风止痒。龙胆草苦寒燥烈,一般适用于渗出较多的皮疹,对于干燥的皮损,应当忌用。白蒺藜、菊花、香附、木贼草,既能引药归经,又能疏肝祛风止痒。《清宫医案》中有治疗眼周皮肤瘙痒的病例,可供参考。
一〇、鼻
鼻部经络归属:
属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督脉之交会。《灵枢·经脉》曰:“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 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又曰:“大肠手阳明之脉……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又属足太阴肺经。《灵枢·脉度》曰:“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素问·金匮真言论》曰:“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
兼属手少阴心经。《素问·五脏别论》曰:“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
又属足太阴脾经。《素问·痿论》曰:“脾热病者,鼻先赤。”
病例:从上焦肺胃积热治疗脂溢性皮炎
姜某,女,30岁,1975年6月8日初诊。
5年前鼻两侧和眉毛间经常发粟粒大疖子,有时成脓溃破,有时自行消退,反复不断;之后鼻部毛孔变粗,皮色变红。曾诊断为“脂溢性皮炎”,多次治疗,效果不显。经常大便干结,口干唇燥。查:两眉附近有油腻性鳞屑。鼻尖两翼毛细血管扩张,毛孔开大,可挤出油腻性粉汁。面颊散在红色丘疹,有两处毛囊炎。苔薄黄,舌尖有红刺,脉弦细数。阴虚之体,肺胃积热上蕴。拟养阴清热通腑。
玄参四钱,生地五钱,蛇舌草一两,黄芩三钱,生石膏四钱,制大黄三钱,侧柏叶四钱,生山楂四钱,桑白皮三钱。
外用颠倒散洗剂。
上药用1个月,皮损减少,红色变淡。2个月后已痊愈。
原按:
脂溢性皮炎、酒糟鼻、痤疮,皆是阴虚火旺,肺胃积热,血瘀凝结而成。上方蛇舌草清热解毒,近年实验证明可能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我们用此药配山楂、虎杖、侧柏叶活血祛瘀兼去油腻,治疗皮脂腺分泌过旺的皮肤病,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疗效。
(《外科经验选》)
述评:
治疗部位在上焦肺胃二经。鼻位于上焦,与多个脏腑经络有关,常见的就有手太阴肺、足太阴脾、手足大肠胃经、督脉所主。《外科正宗》:“肺风、粉刺、酒渣鼻三名同种。粉刺属肺,渣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所谓有诸内、形诸外。”本案从上焦肺胃积热入手,用养阴清热通腑之法,使病得愈。方中生石膏、制大黄清降阳明胃火;黄芩、桑白皮清泻太阴肺火;玄参、生地、侧柏叶、生山楂清热滋阴、凉血活血散结;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诸药合用,上焦郁热得清,肺胃二经毒火得散,酒渣鼻得愈。
一一、颊部
颊古代指的是面部的旁边。在耳的前方,颧骨的外面部位。
颊部位经络归属:
属手少阳三焦经,胆经。《灵枢·经脉》曰:“三焦手少阳之脉……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痛。”《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若饮食汗出腠理开,而中于邪。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素问·厥论》曰:“少阳之厥,则暴聋,颊肿而热。”
又属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之会。《灵枢·经脉》曰:“小肠手太阳之脉……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 抵鼻。”《灵枢·经筋》曰:“足阳明之筋……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
兼属手太阴肺经、足厥阴肝经。《素问·刺热》曰:“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灵枢·经脉》曰:“肝足厥阴之脉……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病例:从上焦少阳经火毒治疗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参见彩图6)
图6 从手少阳胆经火毒治疗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
胡某,女性,28岁,2005年6月12日初诊。
主诉:
面颊四肢红斑结节6月余。半年前,四肢和面颊发现多个斑丘疹,伴有发热、关节肌肉酸痛。在大连某医院确诊为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给予泼尼松、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10天后病情稳定,皮损逐渐平复。1周前与他人发生口角,原皮损部位斑块再次红肿,灼热疼痛。检查:左面颊两块拇指甲大小肿起斑块,色鲜红,表面周边似有水疱,中间稍凹陷,状如环形。左颈部及左手背也有类似红肿皮损,口干咽痛。症见左侧偏头痛、烦躁易怒、失眠、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证属手少阳经风热化毒,郁阻经络,血毒外透肌肤而发病。治宜清泻少阳之火、凉血解毒。方用柴胡清肝饮合犀角地黄汤加减。
柴胡10g,黄芩10g,焦栀子10g,金银花10g,连翘15g,生地黄20g,赤芍10g,茯苓15g,茵陈20g,丹皮6g,羚羊角粉1g(分2次冲服)。7剂,日1剂,早晚分服。
二诊:
服上方7剂后,灼热疼痛感消失,红肿斑块消退,基本平复,遗有色素斑。上方减羚羊角粉、栀子。再服1周。
诊疗思路:
本案病发左颊、左颈、左手痛,为手少阳三焦经循行路线。故定位为上焦手少阳三焦经。柴胡清肝饮清上焦手少阳胆经火毒,与金银花、连翘合用,增强清热解毒之力,辛甘质轻,药力升散于上焦。生地黄、羚羊角、赤芍、丹皮清热凉血,茯苓、茵陈利水消肿。此次因吵架生气引动肝胆之火而诱发,嘱其平时保持心情愉悦,防止复发。
一二、人中
人中在鼻下,鼻唇沟处,又称水沟穴。
人中部位经络归属:
属手足阳明大肠、胃经,督脉之会。《灵枢·经脉》曰:“大肠手阳明之脉……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又曰:“胃足阳明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
又属足太阴脾经。《灵枢·经脉》曰:“足太阴气绝者,则脉不荣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
病例:从上焦风热任督虚治疗人中红肿作痒
焦某,男,38岁,2006年9月16日初诊。
上唇与鼻之间红肿瘙痒3天。1周前,眼睛周围皮肤瘙痒,用手揉搔而未在意。3天前,人中穴处红肿瘙痒,自擦药膏病不解,更严重。病属肝肾阴亏,风湿热邪客于上焦,治宜清营祛风而化湿热。
生地20g,丹皮15g,赤芍10g,菊花10g,大贝母10g,生甘草10g,芡实10g,泽兰10g,山药15g,丹参15g,桑叶10g,王不留行10g。7剂,水煎300ml,分早晚两次服。
二诊:
药服7剂,人中穴红肿瘙痒痊愈。前方又服5剂防止复发。
诊疗思路:
人中属于上焦,为任督二脉交接之处。部位辨证为上焦风热任督不通。红肿为风热湿外袭,瘙痒为任督脉本虚。故用山药、芡实、丹参、王不留行、泽兰五药入任脉,补任脉而活血通络化湿消肿;生地黄、赤芍、丹皮、大贝母清热凉血滋阴解毒;菊花、桑叶解外来风热之邪,轻清上行引药入上焦;生甘草调和诸药而解毒。凡经脉交接外之病,治疗时除了常规祛邪扶正治疗外,还要使两个经脉交接顺利,气机通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三、口
口部的经络归属:
属于足太阴脾经。《灵枢·脉度》曰:“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素问·金匮真言论》曰:“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
又属足阳明胃经、阳 脉之会。《灵枢·经脉》曰:“胃足阳明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灵枢·经筋》曰:“足阳明之筋……上颈,上挟口,合于 。”
兼属手太阳小肠经。《素问·气厥论》曰:“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
又属足少阳胆经。《灵枢·经脉》曰:“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
病例1:从上焦足阳明胃经火毒治疗口周水疱(参见彩图7)
图7 从足阳明胃经治疗口周水疱
吕某,女,31岁,2012年11月6日初诊。
主诉:
口周起水疱,结黄痂,瘙痒干紧1周。1周前,口周见红丘疹,位于口角下唇较多。自涂擦狼毒软膏,皮损进一步加重,在原有的基础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红肿,瘙痒加重。少量黄色渗液,黄色结痂。伴有口渴,便秘,舌质红,脉数。证属足阳明胃经火热毒盛,外感药毒,内外合邪,随经上炎,发为口周皮炎。治宜清火祛湿、凉血解毒。方用清胃散加减。
黄连10g,升麻15g,当归15g,生地黄20g,石膏30g,连翘15g,金银花10g,丹皮15g,白茅根15g,滑石30g,甘草10g,竹叶10g,大黄10g。7剂,水煎服。
二诊:
服药7剂后,口周水疱消失,渗液减少,覆有黄色结痂,大便通畅,舌脉同前。上方减白茅根、竹叶、滑石。继服7剂。
诊疗思路:
《灵枢》曰:足阳明之脉,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所生病者口 唇胗。注:胗,唇疡也。足阳明胃经是十二经中唯一多气多血之经,实证最为常见。该患平素喜食辛辣、膏粱油腻,致胃火炽盛,循经上炎,发为口周皮炎,自己涂擦狼毒软膏,药不对证,旧疾未愈,又增药毒(过敏性皮炎)。红肿、水疱、渗液蜂拥而起。故用清胃散清胃火;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大黄清胃火的同时,清大肠实热,便通则邪有出路;在治疗水疱、水肿明显时,要注意利水消肿,水从尿消。故加入白茅根、六一散、竹叶。二诊时水肿消失,故减去消肿药。
病例2:从上焦足阳明经胃火治疗口周皮炎(参见彩图8)
图8 从上焦足阳明胃火治疗口周皮炎
王某,男,39岁,2012年10月30日初诊。
主诉:
口角皮肤干燥起皮皲裂10天余。10天前,无明显诱因,口角皮肤干燥起皮,自擦油膏未见好转。因大便干燥,某医生让服防风通圣丸。2周病情如初,口角出现皲裂,张口时疼痛。查:口角皮肤干燥起皮,地仓穴处裂小口。舌质红,苔白,脉细数。证属足阳明胃经火热上行,足太阴脾经津不上承。
治宜清胃泻火,健脾润燥。方用清胃汤加健脾润燥药。
升麻10g,黄连6g,生地黄20g,丹皮10g,黄精15g,沙参15g,当归10g,防风10g,玉竹15g,麦冬15g,苍术15g,玄参15g。7剂,水煎服。
二诊:
服药7剂后,口角裂口消失,干燥鳞屑减轻,张口已不疼痛。舌脉同前。前方再服7剂。
三诊:
口角皮肤基本恢复正常。原方又服7剂而病愈。
诊疗思路:
口角外二分为地仓穴,为足阳明胃经所属,胃火循经上炎,火盛则燥,故皮肤干燥裂口起皮。胃与脾相表里,脾津不足,不能为胃敷布津液,则胃经缺少滋润,进一步加重皮肤干燥。治疗清胃火、滋脾津并治,故效果较好。一般的治疗原则:初诊时以清胃火祛邪为主;后期以滋脾津补虚为主。清胃火用清胃散,健脾润燥用清燥汤(玄参、生地、麦冬)加沙参、黄精、玉竹、苍术等。
病例3:从上焦胃火肝风治疗儿童口周皮炎(舔嘴癖)(参见彩图9)
图9 从上焦胃火肝风治疗儿童口周皮炎
李某,男,9岁。2000年3月24日初诊。
主诉:
口唇干裂10天余。10天前,经常舔唇,挤眼。渐渐舌头舔到的部位红肿,干裂。家长涂擦皮炎平软膏,开始有效。近1周肿裂疼痛。查:上下唇及口周红斑,干裂,边缘清楚,流少量血水,结痂。证属“舔唇癖”,属于脾经湿热,胃火积热上壅引动内风所致。
治宜泻脾胃伏火、清心息风。方用泻黄散合导赤散加减。
生地黄15g,黄连3g,淡竹叶5g,生甘草5g,天麻10g,钩藤5g,防风10g,黄精15g,石膏15g,藿香叶10g。5剂,水煎服。
二诊:
服药5剂后(3月30日),红肿减轻,裂口愈合。隐约可见色素痕迹。上方减石膏、黄连,又服5剂而愈。
诊疗思路: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四白”。若脾胃有火,熏蒸于上则口唇生疮,火热内扰则心烦,脾热津伤,其外不荣则口燥唇干。舌为心之苗,脾脉连舌本,散舌下,心脾有热,“令舌络微紧,则时时舒舌。”其口舌干燥,亦必时时吐弄以自润,故为弄舌。《小儿药证直诀》中的泻黄散,专为脾热弄舌而设。在临床上发现,凡有舔唇癖的儿童,多半是挤眼弄鼻多动的男孩。多动不但是有火,还属于风,因此合用导赤散清火,天麻、钩藤息肝风。关于舔嘴癖一症,多伴有挤眼弄鼻多动现象,应属于胃火所致。《素问》中有“胃热则口澹”的论述,又曰:“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妄言。”口目动作,就是指两眼挤动鼓动口角腮颔,类似于舔嘴癖。因此从脾火胃热治疗舔嘴癖是符合《内经》宗旨的。
病例4:从上焦肺脾湿热治疗口周皮炎
李某,女性,26岁,2005年4月8日初诊。
近半年来,在口唇四周常有红斑、丘疹发生,若进辛辣之食,灼热、痒感更为明显。检查:在鼻唇沟上下唇狭窄区可见红斑、丘疹、丘疱疹和脓疱等。自觉局部灼热刺痛不适,伴口干喜饮,轻度大便干结,通常是两三日一行。脉数,舌质红,苔少。证属肺脾湿热,循经上壅。治宜宣肺清解、凉血止痒。方用凉血五花汤加减。
红花、凌霄花、金莲花、焦栀子、黄芩、升麻各6g,金银花、生石膏、生地黄、赤芍、鸡冠花各12g,青蒿、茵陈、白茅根各15g。
服上方7剂后,口周红斑丘疹明显减轻,丘疱疹、脓疱和少量糜烂尚未控制。步上方加野菊花10g,又服10剂,诸症俱平而愈。
按语:
本病首次由Frumess等(1957年)描述,当时称之为光感性皮脂溢出症,以后,又陆续被称为酒渣鼻样皮炎、口周酒渣鼻、口周脂溢性皮炎、口周综合征等。鉴于病变部位发生在“口罩区”,我将其病变的脏腑定位在脾、在肺,前者湿邪为害,后者风热易袭,两者互参,致使湿热化毒,外溢于肤。证见红斑、丘疹、丘疱疹甚则脓疱丛生。对此,辨证在于认识脾与肺两脏受邪的孰轻孰重,若肺经郁热偏重,拟进清宣肺经郁热为主,方用凉血五花汤加减,若脾经湿热偏重,宜用清化湿热为宜,方用泻黄散加减。凉血五花汤以花类药物为主,这类药物质地轻扬,大多能升能泻,能宣能透,既能治六淫外客于皮毛的疮疡,又能治火邪抑郁于血分的肤疾,泻之散之。泻黄散乃钱仲阳所制,是清脾泻火的名方,近代名医冉雪峰赞曰:“全方之妙,培补中土水谷精气,进而增强中气旋转斡运的生理功能,使之中热得泻,伏火潜消,自然能够收到不清之清,不泻之泻的效果。”
口舌生疮,皆心火移热于小肠,上为口糜。盖小肠者,心之腑也。诸经之热皆应于心,心脉分部于舌上,心火上炎,故口舌为患,外用利口丹加黄连,内服导赤散。脾脉布舌下,脾热生痰,热涎相搏,亦生疮者尤多,宜泻黄散。二者,诸凉剂皆可用。若口疮连年,手足逆冷,肚腹作痛,中气虚寒,当以理中汤;小便频数,肾水有亏,又宜八珍加减,不可概用寒凉而伤生气。赤痛发于胃者,喜冷而恶热,宜清胃散加葛根、薄荷、荆芥;发于大肠者,多喜热而恶寒,宜调胃承气汤,或六郁汤。若虚火上炎,经致牙痛,右尺无力,非八味丸不效。
(《中医临床家徐宜厚》)
述评:
本案发病部位在上焦口周,在皮肤见“鼻唇沟上下唇狭窄区可见红斑、丘疹、丘疱疹和脓疱等。”部位辨证为上焦、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湿热。体内则“口干喜饮,轻度大便干结,通常是两三日一行。脉数,舌质红,苔少。”综观表里,证属肺脾湿热,循经上壅。治宜宣肺清解、凉血止痒,用凉血五花汤治而愈之。其治疗重点在上焦脾、胃、肺。这是口周实热证的治法。如果出现虚寒等证,还要根据不同临床表现随证治之。徐老列举的各种治法和方剂,都行之有效,应仔细学习应用。
一四、唇
唇的经络归属:
统属足太阴脾经,《素问·五脏生成》曰:“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灵枢·五阅五使》曰:“口唇者,脾之官也……脾病者,唇黄。”
又属足阳明胃经。《灵枢·经脉》曰:“胃足阳明之脉……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又曰:“是主血所生病者……口㖞唇胗。”
又属足厥阴肝经。《灵枢·经脉》曰:“肝足厥阴之脉……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又属冲任二脉。《灵枢·五音五味》曰:“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
病例1:从上焦足太阴经脾火治疗唇炎
周某,女,23岁,2013年4月18日初诊。
主诉:
口唇肿胀干燥起皮1年余。1年前,无明显原因口唇肿胀,少量小红疹,不甚痛痒。自用皮炎平软膏涂擦,2周后消失。以后每月间均有2~3次发作,每因考试或上火加重,口唇木胀灼热,外用药膏只能减轻干燥。查:口唇肿胀,唇黏膜干燥,细小皲裂、附有一层薄白鳞屑,下唇皮损较重。舌质红,脉关滑数。近日胃脘胀满,恶心嗳气,大便秘结,性情急躁。证属足太阴脾经湿热,循经上炎,熏蒸脾窍所致。治宜清泻脾经湿热。方用泻黄散合二陈汤加减。
黄连5g,栀子10g,黄精20g,防风15g,姜半夏10g,茯苓15g,甘草10g,玄参30g,当归10g,苍术15g,薄荷6g,陈皮10g,生地黄30g。14剂,水煎服。
二诊:
14剂后,口唇肿胀消失,白色鳞屑减少,痒痛灼热感减轻,时有干燥紧裂感觉。胃脘胀及恶心嗳气消失,二便正常。前方再服2周。
三诊:
诸症进一步好转,口唇已趋正常。上方合补中益气汤以升举清气。升降适宜,诸病自愈。
黄连3g,栀子6g,黄精15g,防风15g,陈皮6g,姜半夏6g,炙甘草6g,玄参20g,生地黄20g,当归15g,党参15g,黄芪15g,升麻6g,柴胡10g,炒白术15g。再进7剂。
诊疗思路:
本例患者口唇肿胀,灼热麻木,皲裂脱皮,为热灼津枯之象。唇为脾之外候,部位辨证为上焦脾经湿热。钱仲阳的泻黄散,为泻脾火之专方。脾胃互为表里。脾火循经上炎,带动胃气上逆,出现胃脘胀满,嗳气恶心。气有余便是火,进一步加重脾火上行。故用二陈汤和胃降气。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火盛灼津,口唇干燥皲裂,故用生地、玄参、黄精滋阴养液。二诊出现瞌睡头昏,记忆力差,乏力,为苦寒降泄太过,伤及脾阳,清阳不能上充及脑所致。故合补中益气汤以升举清气。升降适宜,诸病自愈。
病例2:从上焦足太阴脾火治疗下唇红肿糜烂
赵某,男,87岁,2014年8月9日初诊。
主诉:
下唇红肿糜烂疼痛1月余。1个月前,下唇起红丘疹,红肿、疼痛。到皮肤病门诊诊治,经治红肿不减,丘疹破溃,糜烂流水。寻求中医治疗。查:下唇露出部位现深浅不一的糜烂、有黄黑色血痂、脓点,干裂渗出少量血液。肿胀疼痛,夜间加重。口干、口渴,大便干而不畅。虽然年事已高,平素并无他病。舌质红,苔少。左右寸脉数有力。证属:阴虚毒盛,循脾经上炎于唇。治宜:滋阴解毒、清泄脾火。方用泻黄散加减:
黄连6g,炒栀子10g,黄精20g,防风10g,生甘草10g,玄参20g,生石膏20g,升麻10g,桔梗10g,连翘15g,金银花15g。5剂,水煎服。
二诊:
5剂后,大部分皮损消退,左唇靠嘴角处遗有拇指甲大血痂。肿胀疼痛消失,大便通畅。再服5剂而愈。
诊疗思路:
唇为上焦,多火热为病,但要分清实火虚火,此例病人虽然近90高龄,但平素身体健康,且脉数有力,当属实火。脾主肌肉,开窍于唇。清泻脾火多用《小儿药证直诀》中的泻黄散加减。本案的特点是皮损只发生在下唇,沈承之曰:“上唇挟口,属手阳明大肠,下唇挟口,属足阳明胃”。下唇属阴,其疼痛夜间加重也属阴。因此用大量玄参滋阴降火;皮损肿胀疼痛,血脓互现,因此加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散火;升麻、桔梗载诸药上行,解毒散火。
病例3:从上焦胃火脾燥治疗下唇红肿溃破流水
车某,女,48岁。2008年10月5日初诊。
主诉:
下唇红肿溃破流水3天。3天前,下唇红肿水疱,溃破流水,并见星点腐膜,间或流血、自觉灼热疼痛,进食或被风吹,疼痛加剧。伴有渴饮,小便黄,大便干燥,舌苔薄腻微黄,脉滑数。证属阳明胃经风火,脾经血燥。治宜清热利湿、清胃解毒。方用玉女煎合泻黄散加减。
生地黄30g,大黄10g,石膏30g,花粉15g,知母10g,麦冬10g,石斛15g,黄芩10g,茵陈15g,枳壳10g,水牛角15g,竹叶10g,甘草10g。7剂,水煎取300ml,早晚分两次口服。
二诊:
服药7天后,局部红肿、灼热、渗液均见减轻,大便已通,小便已清。但破溃面仍然。上方加玄参20g、蒲公英15g,去大黄、石膏,再服7剂。1周后局部已新生上皮,肿势全消,进餐无异样感觉,精神较佳。原方再服5剂而愈。
诊疗思路:
此病人下唇红肿溃破,渗流脂液,并见星点腐膜,间或流血,自觉灼热疼痛,病位在上焦唇部,辨证为阳明胃经风火,脾经血燥。《灵枢》曰:阳明气至则啮唇。又曰:足阳明所生病者,口 唇胗。《素问》曰:脾者,仓廪之官,营之居也,其华在唇。治疗宜清脾胃之火、祛湿润燥。方用玉女煎合泻黄散加减:方中石膏、大黄、知母、天花粉、黄芩清阳明经胃火;生地黄、麦冬、石斛滋阴清热润燥;竹叶、甘草清心泻火;水牛角凉血解毒;茵陈清热渗湿;枳壳与大黄同用,清热通便行气。
病例4:从上焦足阳明经风火治疗下唇发痒
范某,绍兴人,下唇发痒,色红作肿,日久破裂流水,渐起黑盖,去之仍生,旋平旋发。此名唇风,乃足阳明风火凝结而成。拟双解通圣散主之。
防风 当归 连翘 川芎 麻黄 荆芥 白芍 白术 薄荷 山栀 黄芩 桔梗 甘草 滑石 煅石膏
(《外证医案汇编》)
述评:
唇为脾胃经之外候,属上焦,上焦多风多火。部位辨证为上焦阳明风火。用双解通圣散,清解脾胃之风火。双解通圣散见于《医宗金鉴》卷六十五。为皮肤外科常用方剂。组成:防风、荆芥、当归、白芍、连翘、白术、川芎、薄荷、麻黄、栀子各15g,黄芩、石膏、桔梗各30g,甘草60g,滑石90g。具有疏表清里,清热祛风,泻火解毒的功能。主治阳明胃经风火凝结,致患唇风,多生下唇,初起发痒,色红作肿,日久破裂流水。痛如火燎,又似无皮,如风盛,则唇不时响动。若大便秘结,也可以用防风通圣散。
病例5:从上焦脾胃湿热治疗唇疔
杨某,男,44岁。
一周前,上唇皮肤曾有一米粒大的脓头,自己挤压弄破。次日即向四周漫延肿胀,疼痛连及前额。曾注射青霉素,未能控制病情。昨日溃破,流脓不多,突发高热而入院。
检查:
体温38.8℃,上唇肿胀,边界不清,延及面颊,中心有数处脓头,周围红肿灼热。白细胞总数9.2×10 9/L,中性83%。苔薄,脉弦。证属脾胃湿热上蕴,血凝毒滞,防其毒散走黄。拟清解托毒。
紫地丁一两,野菊花三钱,半枝莲五钱,银花三钱,连翘三钱,赤芍五钱,生地一两,生石膏六钱,生山栀三钱,皂角刺三钱。
外用:
金黄散、二宝丹。
4剂,水煎服。
复诊:
上唇疔肿势局限,发热已退,唇内侧有波动感,再拟前方,内治上方续服。外治在唇内侧垂直切开引流,唇外敷金黄散、九一丹。
原按:
本病例初生一毛囊炎,自行挤压使毒势扩散成疔。中医把颜面部的疖和痈叫“疔”,其特征是:疮形如粟,坚硬根深,如钉丁之状。炎症反应剧烈,发病迅速,若不及时治疗或处理不当,有引起“走黄”(败血症)的危险。说明“疔”比疖病重毒深,预后严重。所以俗语说“疖无大小,出脓就好”“治疔要妥当,走黄要死亡”。这是提示我们在临床上应把疖和疔区分开来,治疗上,总宜清热解毒为主。上唇疔或鼻前庭疖,若肿痛明显,有成脓之势,往往在唇内侧黏膜处先有波动感,应在唇内侧垂直切开腓脓,可使疮面早日痊愈。
(《外科经验选》)
述评:
唇部属于上焦,以经络为任脉与脾胃经脉所属。部位辨证为上焦脾胃湿热化毒。采用了清解托毒的治疗原则,以防毒散走黄。药用治疔祖方五味消毒饮。因在唇部属脾胃湿热,所以加用生石膏、生山栀,有泻黄汤之意,使解毒的药力集中在上唇部。服药三天后,发热已退,肿势局限。配合手术引流,使病情迅速得到控制而痊愈。
病例6:从上焦胃、脾、心、小肠经湿热治疗羊胡疮(参见彩图10)
图10 从上焦胃、脾、心、小肠经治疗羊胡疮
李某,男,40岁,司机,1997年4月17日初诊。
主诉:
口唇周围胡须处起红色丘疹及脓疱2个月。
现病史:
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原因上唇胡须处起红色丘疹,米粒至绿豆大小,逐渐增多,伴瘙痒、灼痛,并引起上唇部红肿。1周左右形成脓疱,脓液黏稠呈淡黄色,溃破后皮疹可部分消退,但仍不断发生新的皮疹,并逐渐波及下唇。曾在当地静脉滴注青霉素800万U/d,1周后因效果不佳改用头孢唑啉6g/d及地塞米松20mg/d静脉滴注,1周后皮疹略有好转,地塞米松每日减量2mg,减至每日4mg时皮疹再度复发并加重,遂转我院治疗。
体格检查:
体温36.5℃,脉搏88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20/74mmHg,一般情况良好,营养中等,全身未触及肿大淋巴结,系统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鼻唇间皮肤潮红肿胀,界限不清,表面散在多发性以毛囊为中心的米粒至绿豆大小的红色丘疹、丘疱疹及脓疱,部分脓疱破溃,脓液淡黄伴结痂。下唇可见少许类似皮疹,但无红斑、肿胀。入院后查血红蛋白160g/L,白细胞10×10 19/L,中性粒细胞68%,淋巴细胞32%。尿常规、粪常规及肝功能均正常。上唇部脓胞液细胞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检查:真菌镜检阳性,培养为白色念珠菌。
舌脉象:
舌红苔黄稍腻,脉滑数。西医诊断:须疮。中医辨证:湿热蕴结。治法:清热解毒,淡渗利湿。
方药:
1.内服:
防风10g,石膏15g,山楂10g,藿香10g,升麻10g,川连5g,当归10g,生地黄15g,牡丹皮10,木通7g,桑叶15g,土茯苓30g,金银花30g,甘草10g。10剂,水煎服。
2.外用:
清洗局部脓疱湿烂面,六神丸研末,麻油调涂。
二诊(4月30日):
内服药已进服10剂,自行外换药每日1次,见环唇及颏颌部胡须部位脓痂大部分剥落,露出淡红色皮面,嘱六神丸,内外兼用善理。
按语:
羊胡疮又称燕窝疮,《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云:“……此证生于下唇,俗名羊胡子疮,初生小者如粟,大者如豆,色红热痒,微痛,破津黄水,形如黄水疮,浸淫成片,但疙瘩如攒。”这些症状与体征的描述,相当于今之须疮,实为常见的胡须部位葡萄球菌感染的亚急性毛囊炎,病程迁延、慢性,经久难愈。本病发于环唇阳经部位,湿热毒邪结聚所致,病在四经:胃、脾、心与小肠经。故利用清胃凉血的清胃散,清脾胃伏火的泻黄散,以及清热利尿的导赤散,三方而为一的强力组合名之为四经解毒汤,共奏清热解毒淡渗利湿之功,聚结之湿热毒散,病自然安矣。
(《中医皮科临床经验集》)
述评:
本案病变部位在鼻唇之间,下唇也有少量皮疹。部位辨证为上焦脾胃经毒火。常规用清胃散与泻黄汤加减即可。欧阳锜先生认为心与小肠也有火邪参与此病,故又合用导赤散以清心与小肠之火。故四经同病,三方同用,取得了快捷疗效。成为临床上多经致病用多方治疗的一个范例。
一五、舌
舌部经络归属:
统属手少阴心经。《灵枢·五阅五使》曰:“舌者,心之官也……故心病者,舌卷短,颧赤。”《灵枢·脉度》曰:“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又属足太阴脾经。《灵枢·经脉》曰:“脾足太阴之脉……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是动则病舌本强。”
又属手少阳三焦经。《灵枢·经筋》曰:“手少阳之筋……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
又属足少阴肾经。《灵枢·经脉》曰:“肾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又属足厥阴肝经。《灵枢·经脉》曰:“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而脉络于舌本也。故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
舌统属心。但五脏都与舌相关。按舌本身部位划分:舌尖属上焦心、肺。舌两侧属中焦肝、胆。舌中间属中焦脾胃。舌根属下焦肾。
附病例:从上焦心经火炽肾水不足治疗舌糜烂
《经》以南方色赤,入通于心,开窍于耳,外候于舌。七情不适,伤乎心也,盛怒不解,伤乎肾也。肾虚水不制火,心火上炽,舌为之糜。法当壮水之主,佐以介类潜阳。
六味地黄丸去萸肉,加二至丸、炙鳖甲、龟板、五味子、牛膝,蜜丸。
(《王九峰医案》)
述评:
舌属上焦,上焦多火,清泻心火是为正治。但是舌为心之苖,火性炎上,源于肾水不足,水不济火,舌为之糜。治疗应上病下取,滋苖灌根,法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用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加滋阴而愈。二至丸由女贞子、旱莲草二味药组成,具有补益肝阴的功能;炙鳖甲、龟板滋阴潜阳清虚热;牛膝滋补肝肾引火下行;五味子生津滋肾;去山萸肉者,恐其温热能助火也。此案为上病治下,上实下虚病治法的典范。
一六、颈项
颈项又称脖子,一般前面称为颈部,后面称为项部。
颈项部位经络归属:
属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之交,《灵枢·经脉》曰:“膀胱足太阳之脉……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素问·骨空论》曰:“督脉者……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灵枢·本输》曰:“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
又属足厥阴肝经。《灵枢·经脉》曰:“肝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素问·金匮真言论》曰:“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
又属手足少阳三焦、胆经。《灵枢·经脉》曰:“三焦手少阳之脉……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侠耳后直上。”又曰:“胆足少阳之脉……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
又属手足阳明大肠、胃经。《灵枢·经筋》曰:“手阳明之筋……直者,从肩髃上颈。”《灵枢·经脉》曰:“足阳明之别……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
又属手太阳小肠经。《灵枢·经脉》曰:“小肠手太阳之脉……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
又属足少阴肾经。《灵枢·经别》曰:“足少阴之正……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
病例1:从上焦足太阳膀胱经火毒治疗项部硬结性毛囊炎
于某,男,38岁,2001年6月9日初诊。
主诉:
后头部起硬疙瘩疼痛1年。1年来,后头部起疙瘩,比较硬,初起时尖头有脓,疼痛,挤之有脓血。到某医院大夫予以服阿奇霉素,半月后有缓解,停药后即复发。又服中药十余剂,病无进退。检查:后项部、后发际密集黄豆至花生粒大丘疹、结节、触之较硬,少量尖端有脓头。平素嗜烟酒,辛辣肥甘,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稍腻,脉滑数。证属过食辛辣肥甘、烟酒过度,滋生湿热,循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聚集项部的硬结性毛囊炎。治宜清热解毒、散结止痛。方用凉膈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引经药治之。
大黄10g,栀子15g,连翘15g,金银花15g,黄芩10g,野菊花10g,紫花地丁10g,蒲公英15g,浙贝母10g,羌活10g,甘草10g,蜂房10g。7剂,水煎服。
二诊:
结节尖部的脓头消失,质地变软,小的丘疹已消失。大便稀,舌质红,苔根腻,前部薄白。前方减大黄、黄芩、栀子,加玄参15g、川芎10g,7剂。
三诊:
结节进一步缩小,如绿豆大。已不疼痛,时有瘙痒。身体无不适感。舌脉正常。前方再服7剂。
诊疗思路:
头为上焦,病为结节,有脓为郁热化毒,治当清热解毒散结。故用五味消毒饮加浙贝母、玄参、蜂房治之,其病因是由于平素嗜食肥甘、喜好烟酒,滋生湿热所致。故用大黄、栀子、黄芩。取凉膈散清除中焦湿热之意。颈项者,属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之交。《灵枢》曰:足太阳之脉,从膂上出于项。又曰:颈中央之脉,督脉也。《素问》曰: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羌活为太阳经的引经药,一是祛湿止痛,二是引药直达病所,张石顽说:“督脉为病……非此不能除。”蜂房在《本草求真》一书中被称为清热软坚散结的要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散结止痛之效。
颈项部毛囊炎是一种顽固性的皮肤病,一般清热解毒药难以奏效,且容易复发。特别是伴有糖尿病的病人,颈项部易发生毛囊炎而更难治疗,常经年累月反复发作。这样的病人应用西药控制血糖,中西医结合,疗效会更好。
病例2:从上焦足太阳膀胱经风火治疗神经性皮炎
靳某,男,33岁,2007年5月18日初诊。
主诉:
脖子后背丘疹粗糙瘙痒半年余。半年前,因情志不畅,嗜食辛辣,颈部起少量丘疹,瘙痒。未经治疗,因搔抓皮损逐渐增多,越抓越痒,且发展至背部、腰骶部,瘙痒无度,经久不愈。近一个月来因工作劳累和睡眠无规律、感冒等原因,症状加重,全身瘙痒难忍甚至彻夜难眠。经某医院皮肤科诊断为“神经性皮炎”。检查:颈项部有10cm×15cm大片肥厚苔藓状皮损,表面粗糙,皮脊皮沟明显,局部色较深。后背及腰骶部各有一块手掌大类似皮损。伴有心情急躁,稍恶风寒。舌质淡红,苔白,脉浮数。
证属肝气不舒,郁久化火,风邪外袭,致足太阳膀胱经脉闭塞。治宜清肝泻火,疏散足太阳经风热。仿九味羌活汤之意,外解风寒湿邪,内清郁热。苍术15g,羌活10g,苍耳子10g,防风10g,黄芩10g,生地30g,炙甘草10g,栀子10g,丹皮15g,当归10g,赤芍10g,夜交藤30g,杜仲15g。5剂,水煎服。
二诊:
服3剂药后头面汗出,瘙痒减轻,不恶风寒。5剂后皮损变薄,已能入睡。舌脉同前。前方继服7剂。三诊:药后皮损颜色变淡,瘙痒明显减轻,腹隐痛,大便稀溏,前方减黄芩、栀子,加狗脊10g。四诊:上方服7剂后皮损基本平复,痒止二便正常,仅余色素沉着斑。三诊方再服7剂以巩固疗效。
诊疗思路:
项部属上焦,多风热火邪为患,治宜祛风清热。项背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之交,《灵枢》曰:足太阳之脉,从膂上出于项,邪气中于项,则下太阳。又曰:颈中央之脉,督脉也。纵横辨证,此证为内有郁火,风邪外袭,内外合邪,致足太阳膀胱经脉郁阻闭塞。因此选用具有解表散寒,兼清内热的九味羌活汤为主方加减治疗。虽然没有出现督脉症状,因病发于督脉,用药时也应考虑,故加炒杜仲、狗脊温阳通督。苍耳子一药,既能解表通窍止痒,又能走督脉,一药多用。神经性皮炎大多与情绪浮躁有关,加用栀子、当归、芍药、丹皮,是为了清肝火,养肝血,止烦躁。用大量夜交藤镇静安眠止痒,属于对证用药。
病例3:从上焦足少阳胆经风燥治疗神经性皮炎
邵某,男,33岁,2004年4月25日初诊。
脖子后皮肤起红疙瘩瘙痒10天。半年前,脖子后皮肤瘙痒,搔抓后起小疙瘩,并未在意。后来瘙痒的次数越来越多,局部皮肤增厚、变硬。到大连某医院皮肤科诊断为“神经性皮炎”。口服“氯雷他定”,外用“皮炎宁酊”治疗。经治皮肤痊愈如初。10天前,由于工作紧张,夜班增多,致失眠、心情烦躁。脖子后的皮肤病复发。听说中医治病祛根,又能治疗失眠烦躁,今来我科要求中医治疗。检查:项后皮肤沿大筋两则红丘疹,如米粒大,呈条状排列,疹周皮肤粗糙,少量抓痕。舌边尖红,苔薄白,脉弦数。
证属平素肝郁血燥,风邪外袭足少阳胆经,内外合邪,发为摄领疮。治宜养血清肝、疏风利胆。方用芩连四物汤合温胆汤加减。
炒栀子10g,黄连6g,当归15g,白芍15g,生地20g,陈皮6g,半夏10g,茯神10g,枳实10g,竹茹6g,柴胡6g,川芎6g,炙甘草10g,夜交藤30g。7剂,水煎服。
二诊:
服药后,瘙痒减轻,红丘疹基本消退,失眠烦躁均有好转。上方减栀子、黄连,加何首乌20g,再服7剂。三诊:服药14剂后,诸症消失,临床治愈。
诊疗思路:
颈项属于上焦,为风火易袭之处。《灵枢》曰:足少阳之脉,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患者皮损从风池穴处始,沿大筋两侧向肩分布,当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为甲木,属风。内风易招致外风,内外之风易相引为病。足少阳胆经为多气少血之腑,全凭肝血滋润,今肝气郁结,火多血少,不能滋养胆经项部肌肤。风袭则局部瘙痒起疹,失养则皮肤干燥肥厚。治宜养血清肝、疏风利胆。用四物汤养肝血,栀子、黄连清肝火;“气有余便是火”,用温胆汤降气利胆,疏降少阳之浊气。柴胡、川芎引药归经,升提少阳之清气。升降相宜,勿伐太过。清朝诸医认为枳实、竹茹二药治失眠神效,今用之果然不谬。
病例4:从上焦足太阳膀胱经风寒湿治疗银屑病
曹某某,男,48岁。2006年4月26日初诊。
头皮白色斑片,干紧瘙痒,多鳞屑半年。2年前感冒发烧后,皮肤出现红斑点,瘙痒。经大连某医院皮肤科诊断为:寻常性银屑病。经内外多种方法治疗,病情得到控制。仅头皮有少量斑片一直不愈。2个月前,因感冒后,头部皮损增多,瘙痒加重,用治疗银屑病的外用药膏不效。检查:后头枕部、头顶至前额发际满布白色鳞屑斑,浸润肥厚如牛皮,鳞屑多如米糠,抓痕累累。平日嗜酒,喜辛辣肥甘食物。舌红,苔腻稍黄,脉濡数。身体健康,无其他不适感。证属素有湿热,新感风寒,风寒引动湿热,内外合邪,循足太阳膀胱经上行,郁闭巅顶所致。治宜祛风、散寒、祛湿,疏通足太阳经脉,兼清内热。方用九味羌活汤加减。
羌活15g,防风10g,麻黄10g,白芷10g,苍术15g,川芎10g,藁本15g,黄芩10g,生地30g,厚朴10g,陈皮10g,甘草10g,生姜10g,葱白15g。7剂,水煎服。嘱其忌食酒肉肥甘、鱼虾发物。服药后,发其汗,微微似欲汗出者为宜。要保证出汗时间2小时以上。
二诊:
服上方7剂后,身汗出,皮损处无汗,瘙痒减轻。上方再服7剂。不用专门发汗,随其自然。
三诊:
头皮已不痒,皮损部变薄,汗出。上方减麻黄、生姜、葱白。加当归15g、白芍15g,4剂,水煎服。
四诊:
服药近1个月,头部皮损已经平坦,局部少量鳞屑,舌苔薄白,脉缓。上方减陈皮、厚朴。再服14剂以图临床治愈。
诊疗思路:
病在上者,俱属风火热毒也。风善上行,火性上炎故也。巅顶,头顶心也。属足太阳膀胱经。《灵枢》曰:“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银屑病的两次发病,都在感冒之后,说明外邪侵袭是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皮肤色白不红,为风寒湿邪,尚未化热可知。病人平日嗜酒,喜食肥甘,舌苔腻黄,舌质红,脉濡数,为内有湿热郁结,内外合邪,发为本病。九味羌活汤具有发汗祛风祛湿,兼清内热的功能。加陈皮、厚朴,与苍术合用为平胃散,具有燥湿健脾行气的功能,与黄芩同用,清体内湿热。羌活为太阳膀胱经的引经药。张洁古曰:巅顶痛,非藁本不能除。此足太阳经本经药也。三诊时由于病人已经汗出,为防止汗多伤阴,故减麻黄、生姜、葱白等发汗药,加白芍、当归以敛汗补血。
病例5:从上焦阳明经湿热治疗颈部湿疹(参见彩图11、彩图12)
图11 从上焦足阳明胃经治疗颈部湿疹 初诊
图12 从上焦足阳明胃经治疗颈部湿疹 二诊
刘某,女,29岁,2012年10月8日初诊。
患者有湿疹病史多年,多于夏秋多雨季节或饮食不节时加重。此次食海鲜后皮疹加重已10天,瘙痒剧烈,抓后流黄水,伴有心烦口渴,胃脘胀满,恶心厌食,白带多而黄有味,大便数日未行,小便黄赤。曾在大连某医院皮肤科给服泼尼松每日30mg及西替利嗪等,病情未减。检查:颈前半部红斑,丘疹,肿胀,部分糜烂、渗出,部分区域可见抓痕、结痂,周边散在同样皮损。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证属足阳明胃与手阳明大肠经蕴湿化热,循经熏蒸,溢于肌肤,发为颈部急性湿疹。治宜清泻阳明湿热,佐以凉血。方用清胃散合胃苓汤加减。
升麻10g,黄连3g,生地黄20g,丹皮10g,石膏30g,苍术10g,厚朴6g,陈皮10g,半夏10g,茯苓10g,泽泻10g,大黄10g,马齿苋15g。7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
服上方7剂后,瘙痒明显减轻,糜烂渗出减少,皮疹开始消退,大便已行,舌质变淡,苔白腻。上方减大黄、石膏、马齿苋。加当归10g,枳壳10g。
三诊:
服上方14剂后,颈部皮损全部消失,已无明显痒感,遗有少量炎症后的色素沉着。基本治愈。口服皮敏消胶囊1周,以巩固疗效。
诊疗思路:
颈部位于上焦,多属热、属火;颈部的经络所属有多条,但以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经为主,结合此次病因为服食海鲜引发,伴有心烦口渴、胃脘胀满、恶心厌食,大便多日未行,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诸症,属于阳明湿热蕴结,循经上炎无疑。用清胃散合胃苓汤清泄手足阳明湿热。湿热得清则诸症自愈。
一七、喉部
喉部位经络归属:
属足阳明胃经、任脉之会。《灵枢·经脉》曰:“胃足阳明之脉……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素问·骨空论》曰:“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又属手少阳三焦经、阳明大肠经。《灵枢·经脉》曰:“三焦手少阳之脉……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灵枢·经别》曰:“手阳明之正……走大肠,属于肺,上循喉咙,出缺盆,合于阳明也。”
兼属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灵枢·经别》曰:“手少阴之正,别入于渊腋两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灵枢·经脉》曰:“肾足少阴之脉……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又属于手足厥阴心包、肝经。《灵枢·经别》曰:“手心主之正……别属三焦,出循喉咙,出耳后。”《灵枢·经脉》曰:“肝足厥阴之脉……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
附病例:从上焦手少阳经痰火治疗会咽两旁痰核
池。痰核结于会厌两旁,此必挟少阳木火浮起于上,凡六阴经脉,皆上至于颈,痰火窜于阴络,亦至此而止,病之所以易结而难散也。拟方软坚化痰,专清阴络之火,用丸剂缓缓调之。
炒当归,白芍酒炒,大生地炒,炒丹皮,元参,牡蛎,茯苓,刺蒺藜,广郁金,风化硝化水拌炒,橘红,於术,夜交藤,黑山栀,昆布,夏枯草。上药为末,用竹沥、姜汁、蜜水泛丸。
(《柳宝诒医案》)
述评:
痰核结于会厌两旁,类似今之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囊肿之类。咽部经脉循行比较多,“凡六阴经脉,皆上至于颈,痰火窜于阴络,亦至此而止。”此必挟少阳木火浮起于上。部位辨证为上焦痰火聚结。痰结宜软坚化痰、少阳之火宜清。方中用黑山栀、夏枯草、广郁金、炒丹皮以清少阳肝胆之火;炒当归、炒白芍、炒生地养血和血;於术、茯苓健脾化痰、以绝痰之源;昆布、橘红、牡蛎、玄参、刺蒺藜软坚化痰。
一八、肩端
肩端,即髆前髃骨也,俗称为肩头。
肩端部位经络归属:
属手阳明大肠经。《灵枢·经筋》曰:“手阳明之筋……直者,从肩髃上颈。”《灵枢·经别》曰:“手阳明之正,从手循膺乳,别于肩髃,入柱骨下。”
又属手足少阳三焦、胆经。《灵枢·经脉》曰:“三焦手少阳之脉……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又曰:“胆足少阳之脉……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灵枢·经筋》曰:“手少阳之筋……上绕臑外廉,上肩走颈,合手太阳。”
又属手足太阳小肠、膀胱经。《灵枢·经脉》曰:“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灵枢·经筋》曰:“足太阳之筋……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
肩部的疾病,临床治疗加以引经药效果比较好。前廉痛者属阳明,以升麻、葛根、白芷行之;后廉痛者属太阳,以藁本、羌活行之;外廉痛者属少阳,以柴胡行之;内廉痛者属厥阴,以柴胡、青皮行之;内前廉痛者属太阴,升麻、白芷、葱白行之;内后廉痛者属少阴,细辛、独活行之。
病例1:从上焦足少阳胆经气血凝结治肩疽
黄,丹徒,肩挑伤络,瘀凝不毒。与风湿治法不同。
柴胡,连翘,广皮,青皮,归须,半夏曲,土贝母,甘草,木瓜,丹参,桔梗。
注:
肩疽生于足少阳胆经,负重气血凝结而成。先生用药从少阳进步,所谓引经之药也。
(《外科医案汇编》)
述评:
肩疽的部位辨证在上焦足少阳胆经。此疽生于肩的外廉。属于上焦,上焦多毒火,因此药用连翘、土贝母清热解毒;足少阳胆经多郁,导致肩疽气滞血瘀,故用柴胡、青皮、广皮、木瓜,既能引药归经,又能除气滞;当归、丹参活血;半夏曲与土贝母合用能化痰散结。加桔梗轻清引药上行。诸药配合,对肩疽在足少阳胆经,气血瘀滞,痰阻经脉,红肿热痛不甚明显者,应当有效。
病例2:从上焦手足阳明经风热治疗臂痈
进士申天益,臂患痈,寒热头痛,形气虚弱。此手足阳明经风热邪之证。用桔梗升麻汤二剂,外邪顿散。用托里消毒散二剂,肿痛顿退。乃用补中益气汤调理,形气渐复而愈。
(《续名医类案》)
述评:
发病部位在臂,属于上焦的手阳明大肠经。《灵枢》曰:“手阳明之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寒热头痛,为阳明风热所致。因此首诊用桔梗升麻汤疏散上焦手阳明经风热,兼以清热解毒。二诊时外邪顿散,遂改用托里消毒散,肿痛顿消。三诊改用补中益气汤,形气渐复而愈。三诊方法各不同,既用三焦经络定位辨证,又体现了治疗疮痈原则要分散、透、补三个不同阶段。
一九、髆部
髆部,也叫肩胛。
髆部位经络归属:
属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经之会。《灵枢·经脉》曰:“小肠手太阳之脉……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又曰:“膀胱足太阳之脉……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
又属手阳明大肠经。《灵枢·经筋》曰:“手阳明之筋……其支者,绕肩胛,挟脊。”
附病例:从上焦小肠火乘胆木治疗肩胛痛
汪纶诏,患左肩胛疼痛,自肩入腋至胁,觉有一筋牵引作痛,昼夜叫喊无少休息,凡攻风逐痰,历尝不应。延余视时病已极,然虽痛闷口不能言,脉尚不停,且弦大洪数之至,明明肝火为病。曾记丹溪云:胛为小肠经也,胸胁胆经也。此必思虑伤心,心脏尚未即病,而腑先病,故病起自肩胛,是小肠经已先病也。及至虑不能决,又归之于胆,故牵引胸胁作痛,是胆经又病也。乃小肠火乘胆木,子来乘母,谓之实邪。与以人参、木通煎汤吞当归龙荟丸,应手而愈。
(《得心集医案》)
述评:
肩胛为上焦,多热多火。初诊时根据痛闷口不能言,脉弦大洪数,定位在上焦肝火为病。肩胛也为小肠所属,《灵枢》曰:手太阳之脉,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至肩上。故上焦小肠、肝胆经同治,用木通清小肠火,送服当归龙荟丸泻肝胆之火,使肩胛痛得愈。
二〇、臑部
臑部,在肩之下,肘之上。
臑部位经络归属:
外廉中间,属手少阳三焦。外前廉,属手阳明大肠经。
外后廉,属手太阳小肠经。《灵枢·经脉》曰:“三焦手少阳之脉……上贯肘,循臑外上肩……是主气所生病者……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又曰:“大肠手阳明之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又曰:“小肠手太阳之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
内廉中间:属手厥阴心包经。内前廉:属手太阴肺经。内后廉:属手少阴心经。《灵枢·经脉》曰:“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又曰:“肺手太阴之脉……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又曰:“心手少阴之脉……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
病例1:从上焦手厥阴心包经热毒治疗银屑病(参见彩图13)
图13 从上焦手厥阴心包经热毒治疗银屑病
黄某,男,14岁,2014年3月25日初诊。
主诉:
银屑病时重时轻10余年。右胸至右臂内侧条状红色鳞屑斑1周。病人10年前即患银屑病,最重一次被诊断为红皮症,每年都要服中药调治。1周前,左胸至右前臂出现明显的红色条状斑,很恐惧,即来就诊。查红斑直于右胸,大致按手厥阴心包经循行。剥去白色鳞屑,点状出血(+)、薄膜现象(+)。身上其他部位散在银屑病皮损。诊断为条状银屑病。证属于心包毒火炽盛,治宜清热解毒,清心通络。方用黄连解毒汤加减。
黄连10g,黄芩10g,黑栀子10g,丹皮10g,大黄6g,连翘10g,生地黄20g,麦冬10g,桂枝3g,当归10g,川芎6g。7剂,水煎取200ml早晚分服。
二诊:
服药后,再未出现新的皮疹,原有皮疹鳞屑减少,皮色暗淡,原方服14剂。
三诊:
条状红斑基本消失,大部位分皮疹仅留有色素脱失斑。身上其他部位散在红色鳞屑斑。属其将上方10剂熬成药膏,每天2次,每次1匙。服药1个月。
诊疗思路:
本案病人素有毒火炽盛,患有银屑病10余年。此次发病重点在手厥阴心包经,呈线状红斑样表现,说明心与心包毒火炽盛。因心为君主之官,心不能受邪,以心包代为受邪。黄连、黄芩、黑栀子、大黄、连翘清热解毒,都入厥阴心包经,直达病所。丹皮、生地、麦冬清热滋阴凉血,也都入心经、心包经。当归、川芎、桂枝活血通络,入心经、心包经血分,兼有辛热,防止苦寒药伤及心阳之作用。
病例2:从上焦手太阴肺经风热治疗右臂条状瘙痒
刘某,女,8岁,于1994年3月就诊。其母代诉,患儿于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右臂有一条状瘙痒,初不介意。现瘙痒剧烈,影响孩子学习及睡眠。检查:患儿右肩部相当于云门处出现一条宽3~4cm皮损,经上臂内侧下行肘窝,沿前臂进寸口。观其皮损处皮肤肥厚,有少量鳞屑,表面粗糙,与健康皮肤界限分明。患儿颜红,时有发热咳嗽,脉浮数。此乃风湿热三邪侵袭皮肤,传经于肺。治以表里双解,防风通圣加润肺之川贝、前胡、杏仁之类5剂,又予苦参、蛇床子、黄柏煎汤外洗。6月中旬,随访,其母言,服药后痊愈,迄今未发。
(《十二经脉理论临证指要》)
述评:
右臂有一条状瘙痒,皮损处皮肤肥厚,有少量鳞屑,表面粗糙,与健康皮肤界限分明,可能是线状苔藓。其分布路线为从云门穴开始,经上臂内侧下行肘窝,沿前臂进寸口。与手太阴肺经循行线路相吻合。上肢属于上焦,风热多见,结合患儿颜红,发热咳嗽,脉浮数。因此辨证为风湿热三邪侵袭皮肤,传经于肺,用清解表里的防风通圣散治疗。恐其润肺之力不足,加川贝、前胡、杏仁以助之。三焦结合经络辨证治疗,取得了好的疗效。
二一、肘部
肘部,中医又称为臂节。在臑的下方,臂的上方。
肘部位经络归属:
内廉中间:属手厥阴心包经。内上廉:属手太阴肺经。内下廉:属少阴心经。《灵枢·经脉》曰:“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又曰:“肺手太阴之脉……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又曰:“心手少阴之脉……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
外廉中间:属手少阳三焦经。外上廉:属手阳明大肠经。外下廉:属手太阳小肠经。《灵枢·经脉》曰:“三焦手少阳之脉……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又曰:“大肠手阳明之脉……循臂上廉,入肘外廉。”又曰:“小肠手太阳之脉……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
病例:从上焦手厥阴心包经湿热治疗湿疹
何某,女,10岁,2015年6月12日初诊。
湿疹8年,加重2周。生下2个月起即患婴儿湿疹,用中西医治疗时好时坏。3岁时固定在肘窝、腘窝处。2周前因饮食不当,湿疹又发作,经治疗后大部分消失。但肘窝红斑、丘疹、瘙痒不消。平时胃肠虚弱,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苔白,脉弱。证属心包经湿热,脾胃虚弱。治宜清心凉血,补益脾胃。方用导赤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生地15g,黄连5g,炙甘草6g,党参10g,炒白术10g,茯苓10g,半夏6g,陈皮6g,丹皮6g,紫草6g,何首乌15g,寸冬6g。7剂,水煎取150ml,分早晚2次服。
二诊:
服药后,食欲增加,大便畅通,瘙痒不减,舌脉同前。前方减何首乌、寸冬。加防风5g、枳壳5g。14剂。
三诊:
服药21剂后,皮疹消退平复,瘙痒明显减轻。饮食二便正常。
诊疗思路:
病人素有湿疹,此次经治疗后局限在肘窝处。肘窝属于上焦,为手厥阴心包经所属。部位辨证为上焦手厥阴心包经。故药物选用多以入心包经的药物为主。如生地黄、丹皮、紫草入心包经而清热凉血;黄连入心包经而清热燥湿解毒;党参、炙甘草入心包经而补益脾胃。久病必致伤阴,故用何首乌、麦冬滋阴补血。六君子汤健脾和胃。二疹时加防风祛风止痒,枳壳祛湿止痒。二药祛上焦风湿,引诸药上达上肢,并能减少长时间服补药之腻。
二二、臂
臂是指肘关节的下方,手腕的上方,相当于今之前臂。
臂部位经络归属:
外廉中间:属手少阳三焦经。外上廉:属手阳明大肠经。外下廉:属太阳小肠经。《灵枢·经脉》曰:“三焦手少阳之脉……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又曰:“大肠手阳明之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又曰:“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
内廉中间:属手厥阴心包经。内上廉:属手太阴肺经。内下廉:属手少阴心经。《灵枢·经脉》曰:“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又曰:“肺手太阴之脉……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又曰:“心手少阴之脉……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
病例1:从上焦手少阴心经毒火治疗带状疱疹(参见彩图14)
图14 从上焦手少阴心经毒火治疗带状疱疹
肖某,男,37岁,2009年3月6日初诊。
左臂红丘疹,小水疱,疼痛1周。1周前左胳膊疼痛,自以为扭伤未在意。2天后起红丘疹,小水疱,从上肢内侧后方向小手指方向发展。某中医诊所大夫予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服药5剂,病无进退。检查:左臂内侧后缘簇集状红丘疹、小水疱,向前臂小指方向成条状排列,色鲜红。伴有针刺样疼痛,夜间痛重。经常失眠,舌边尖常发生溃疡,溲黄赤,舌尖红,脉双寸数。证属心火炽盛,循经上炎发为蛇串疮。治且清心泻火,解毒止痛。用导赤散加味治疗。
黄连10g,生地20g,竹叶10g,甘草10g,黄芩10g,忍冬藤20g,桑枝20g,赤茯苓15g,赤芍10g,连翘15g,莲子心10g。7剂。
二诊:
左臂疼痛减轻,睡眠基本正常,小水疱消失,丘疹色暗淡。左臂疼痛减轻,睡眠基本正常,舌红,脉关数。前方再服7剂。
诊疗思路:
《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细察发病部位,为手少阴心经所属。结合病人舌边尖常生溃疡,小便红赤,脉双寸数。辨证为心火炽盛,循经发于皮肤,形成“蛇串疮”前医用龙胆泻肝汤泻火清湿热,与病位不符,故疗效不佳。导赤散中有木通,现代医学因为其对肾脏有伤害,为避免争议,用黄连替代。黄连利水功能不如木通,可加大竹叶用量,若水疱为主者,还可以加白茅根、赤茯苓等利水药。
病例2:从上焦手阳明大肠经风火治疗疮痈
东垣曰:尹老家素贫,己酉岁十月,初寒,形志皆苦,于手阳明大肠经分出痈,初有 疝,其臂外皆肿痛,先肿在阳明,左右寸脉,皆短,中得之俱弦,按之洪缓有力。此痈得自八风之变。以脉断之,邪气在表,其症大小便如故,饮食如常,腹中和,口知味,知不在里也。不恶风寒,止热燥,脉不浮,知不在表也。表里既和,邪气止在经脉之中。《内经》曰:凝于经络为疮痈,其痈出身半以上,风从上受之。故知是八风之变为疮者也。宜治其寒邪,调其经脉中血气,使无凝而已。以白芷升麻汤疗之,一服而愈。炙甘草、升麻、桔梗、白芷、当归梢、生地黄、生黄芩、酒黄芩、连翘、黄芪、肉桂、红花,右咀,水酒各大盏半,同煎服愈。
(《续名医类案》)
述评:
病位在上焦臂外侧,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上焦多火、多毒。手阳明大肠经多气多血,实证为多。综合脉证,皮肤部位辨证为上焦手阳明大肠经火毒成痈。实者泻之,方用清胃汤清泻阳明经火毒。用黄芩者,因黄芩能清上焦火毒也,酒黄芩更能清散而不苦寒伤胃。酒水各半煎药,意在消散活血。白芷升麻汤出自《证治准绳》,由白芷七分,升麻、桔梗各五分,炙甘草、生黄芩、归梢、生地各一钱,酒黄芩、黄芪、连翘各二钱,中桂、红花少许组成。服法为:上水酒各一盏,同煎至一盏。临卧热服,一服愈。并进一步说明:此证虽曰经脉之中,然得之八风之变,其药制度皆发表之意。用此方加减治疗寒冷性荨麻疹、多形性红斑、玫瑰糠疹效果很好。
二三、手掌
手掌部位经络归属:
属手厥阴心包经,《灵枢·经脉》曰:“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是动则病手心热。”
又属手太阴肺经、少阴心经。《灵枢·经脉》曰:“是主肺所生病者……掌中热。”又曰:“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肉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其病实则手锐掌热。”又曰:“心手少阴之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是主心所生病者……掌中热痛。”
病例:从上焦厥阴心包经毒火治疗掌跖脓疱症(参见彩图15)
图15 从上焦厥阴心包经毒火治疗掌跖脓疱症
常某,男,58岁,2008年7月26日初诊。
主诉:
掌跖部位反复出现丘疱疹、脓疱半年。检查:手掌心及大鱼际处可见密集的针帽大小的丘疱疹、脓疱,部分干涸起皮屑,周期性反复发作。伴有手心发热、瘙痒、心烦、便秘,口苦时作,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沉数。诊断:掌跖脓疱症。中医辨证:心火炽盛,化毒成脓,循手厥阴心包经外现掌跖。治则:清心解毒,通络化脓。方药:黄连解毒汤合银翘散、导赤散加减:
黄芩6g,黄连6g,炒栀子10g,黄柏6g,大黄6g,金银花15g,连翘15g,路路通10g,生薏仁30g,生地10g,蒲公黄20g,姜黄6g。用法:日1剂,水煎取300ml,早晚各服150ml。
外用:
陈皮、金毛狗脊、五倍子、藿香、黄精各15g,蚕沙30g、牙皂、明矾各10g。加水2 000ml,煎取浓汁,泡手10~15分钟。每日1~2次。
嘱其平时忌食辛辣、海鲜、牛羊鸡肉、动物内脏、热水烫脚。
1周后脓疱明显减轻,部分干涸脱皮;2周后脓疱已经全部消失,皮损处干燥、起皮。继用上方减大黄治疗。3周后皮损基本恢复。
诊疗思路:
本案病位在上焦厥阴心包经。上焦属火热毒盛,局部脓疱、灼热为毒火炽盛,因此用清泻上焦厥阴心包经火毒治疗。黄连、栀子、黄芩、黄柏四药组合名为黄连解毒汤,具有清热解毒的功能,特别适用于火邪热毒壅盛于三焦之症。金银花、连翘甘寒轻清,既能清热解毒,又能引诸药清上焦之毒热。路路通、姜黄通行经络,姜黄辛热可反佐苦寒药之寒凉。洗药方是选自徐宜厚治疗掌跖脓疱证之外洗经验方。诸药合用,直清上焦手厥阴经毒火,使顽症得愈。
二四、虎口
虎口,大指、次指歧骨间,合谷穴的部位。
虎口部位经络归属:
属手阳明大肠经。《灵枢·经脉》曰:“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
又属手太阴肺经。《灵枢·经脉》曰:“肺手太阴之脉……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病例1:从手阳明大肠经火毒治疗合谷疔
李某,年六十余,患合谷疔,赴余家诊治,大似高粱籽,色黑如墨,硬似铁石,一手尽肿,上至尺泽穴,俱坚硬。告伊曰:“此证手阳明大肠部位,因大肠久积火毒,尽归于此,必先服药,泻大肠火毒,外用三棱针,将皮疔正顶刺入五分深,再将白降丹锭插入疔内,用膏药盖之,三日外,连疔根尽都拔出,然后再上红升丹,方保无虑。”伊深信。服黄连解毒汤,三帖肿消完,上白降丹,三日之外,连疔根脱落一块,大如红枣。遂用红升丹每日二次,新肉渐生,饮食大进,二十日遂收全功。黄连解毒汤:
黄连6g,金银花15g,玄参12g,紫花地丁12g,蒲公英12g,连翘10g,栀子6g,丹皮10g,薄荷叶10g,没药6g,乳香10g,甘草6g。水煎服。
(《湖岳村叟医案》)
述评:
此案病变部位在合谷与尺泽穴之间,纵横部位辨证属上焦大肠经所属部位。上焦为火多毒,足阳明大肠经多气多血,实证为多。“因大肠久积火毒,尽归于此,必先服药,泻大肠火毒。”黄连解毒汤中有黄芩、黄柏两味药,今弃之不用,而选金银花、连翘、公英、薄荷叶等花叶解毒药,是遵“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之旨。
病例2:从上焦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阴肺经湿热治疗手部湿疹(参见彩图16~18)
图16 从上焦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阴肺经治疗手部湿疹 初诊
图17 从上焦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阴肺经治疗手部湿疹 初诊
图18 从上焦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阴肺经治疗手部湿疹 二诊后
姜永生,男,42岁。2012年11月27日初诊。
主诉:
左手红斑糜烂流黄水5天。5天前,左手背出现红丘疹、红斑点、小水疱、瘙痒。1天后水疱破溃,糜烂流水,左手掌指关节伸侧也出现糜烂。检查:左手背红色糜烂斑约6cm×5cm,左拇指伸侧面糜烂斑约一元钱币大,渗出黄水。左手大鱼际至大拇指根角质下水疱、红斑。伴有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有湿疹病史。证属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太阴肺经湿热壅盛,循经熏蒸,发为湿疹。治宜清三焦湿热,利太阴肺湿。方用泻白散和龙胆泻肝汤加减。
桑白皮15g,地骨皮10g,黄芩10g,栀子15g,泽泻15g,车前子15g,苍术15g,当归15g,茯苓皮15g,竹叶10g,地肤子15g,白鲜皮15g,龙胆草10g。7剂,水煎服。
二诊:
药后手背部糜烂消失,遗有少量鳞屑,拇指伸侧渗出减少,大鱼际至拇指根水疱消失。形成角质性厚痂,瘙痒减轻。舌质红,舌苔黄腻消失,脉数。服药后无其他不适感。效不更方,原方又7剂。
诊疗思路:
手部属于上焦,多为风、热、火邪为病。皮损渗出多为湿盛。手背中间属手少阳三焦经,《灵枢》曰:手少阳之脉,循手腕表,出臂外两骨之间。大拇指根至大鱼际属手太阴肺经。《灵枢》曰:手太阴之脉,循鱼际,出大指之端。病人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也是湿热内盛的表现。治宜清三焦湿热,利太阴肺湿。龙胆泻肝汤有清三焦湿热的功能,泻白散是泻肺火的主方,桑白皮有明显消肿利水的功能。与泽泻、车前子、地肤子、白鲜皮、竹叶、茯苓皮同用,祛湿止痒的效果更著,二诊时渗出已基本消失。原方再服7剂而愈。
二五、鱼际
鱼际,手大指本节后,肥肉隆起处,鱼际穴之部位。
鱼际经络归属:
属手太阴肺经,《灵枢·经脉》曰:“肺手太阴之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灵枢·经筋》曰:“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后。”
又属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鱼络血者,手阳明病”。兼属足阳明胃经,《灵枢·经脉》曰:“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
病例:从上焦手太阴经肺火治疗鱼际部湿疹
李某,男,57岁,2009年6月16日初诊。
手掌反复出现小水疱1月余。检查:双手掌及大鱼际处可见潜在性小水疱,部分破溃疡流水,围边干燥脱皮,瘙痒剧烈。咳嗽,大便秘结,脉数有力,舌红苔薄黄。证属肺火炽盛,循经上炎,蕴蒸肌肤而发为湿疹。治宜清泻肺火,通肠化湿。方用泻白散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桑白皮15g,地骨皮15g,黄连6g,黄芩10g,炒栀子10g,黄柏6g,熟大黄6g,生石膏20g,桔梗10g,甘草10g,桑枝15g。
二诊:
服上方7剂后,水疱和瘙痒明显减轻,咳嗽减少,大便通畅。大鱼际处干燥起皮,上方减熟大黄、黄柏,加生地黄、玄参、黄精各15g。再服15剂而渐愈。
诊疗思路:
手掌属于上焦,大鱼际属于肺经。纵横辨证定位在上焦手太阴肺经火热。肺火郁肺,肺气不宣则咳嗽;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火下移大肠则便秘。舌红,苔薄黄,均为肺火蕴蒸之征。故用泻白散、生石膏清肺热;黄连解毒汤直折肺火而解毒,桔梗甘草汤止咳宣肺而引药上行;桑枝清热通络而通四肢。诸药合用,使肺火清而湿疹愈。二诊时大鱼际干燥脱皮,为湿祛而阴虚化燥之象。故减去大黄、黄柏,加生地黄、玄参、黄精滋阴养肺。
二六、指
手指部位经脉归属
大指:属手太阴肺经。《灵枢·经脉》曰:“肺手太阴之脉……循鱼际,出大指之端。”《灵枢·经筋》曰:“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
大指次指:属手阳明大肠经。即第二指也,一名食指,又名盐指。《灵枢·经脉》曰:“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所生病者……大指次指痛不用。”《灵枢·经筋》曰:“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端之端,结于腕。”
中指:属手厥阴心包经。一名将指。《灵枢·经脉》曰:“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灵枢·经筋》:“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
小指次指:属手少阳三焦经。即第四指也,今称无名指。《灵枢·经脉》曰:“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
小指内廉:属手少阴心经。小指,又名禁指。《灵枢·经脉》曰:“心手少阴之脉……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灵枢·经筋》:“手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内侧,结于锐骨。”
小指外廉:属手太阳小肠经。《灵枢·经脉》曰:“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灵枢·经筋》曰:“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
病例1:从上焦手太阳小肠经湿热治疗小指湿疹(参见彩图19)
图19 从上焦手太阳小肠经湿热治疗小指湿疹
修某某,女,50岁,2013年3月18日初诊。
主诉:
左小指红斑丘疹糜烂流黄水1周。素有湿疹病史,1周前左小指出现红斑丘疹糜烂流黄水,到皮肤科门诊诊断为湿疹。口服西替利嗪胶囊、外擦莫米松软膏不愈。伴有烦躁、失眠、小便红赤、舌尖红,左寸脉数。证属心火炽盛,移于小肠,小肠湿热循经外溢。治宜清心火,利小肠湿热。方用导赤散加减。
生地黄30g,竹叶10g,黄连10g,生甘草15g,炒栀子10g,通草6g,桑枝25g,泽泻15g,滑石30g,车前子10g,茯苓15g。7剂,水煎取300ml,早晚分服。
二诊:
丘疹小水疱消失,已经不流黄水。只见红斑结痂鳞屑,瘙痒减轻。烦躁、失眠均有改善。舌脉同前。上方减滑石、泽泻,再服7剂而愈。
诊疗思路:
发病部位在左手小指,部位辨证为上焦小肠经。临床表现有红丘疹、小水疱,流黄水,瘙痒。为湿热互结,循小肠经外溢皮肤所致。导赤散为治疗上焦小肠经湿热之主方。木通味甚苦且副作用太大,故弃而不用。改用黄连、炒栀子清热燥湿解毒,已流黄水,湿气比较大,故用滑石、泽泻、车前子清利水湿;竹叶、通草、黄连清心利小肠;炒栀子、茯苓除烦躁、利湿热;生地黄清热滋阴,防止渗利太过伤阴;桑枝引药达四肢而清热通络;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使湿热除而湿疹愈。
病例2:从上焦手厥阴心包经火毒治疗疔疮
孙某,男,19岁,1974年1月11日初诊。
左手中指顶端生一水疱,痒痛,轻度肿胀,病后3日食少,轻度呕逆,便干尿赤,乏力。在某医院外科诊治,当即切开。回家途中曾呕吐1次,3日来头晕,高热恶寒,时而谵语,大便秘结,口吐绿水。
检查:
体温39℃,呈痛苦表情,闭目不语,左手中指末节内侧有一切口,渗血,胬肉外翻,整个中指肿胀,左上肢桡侧有一红线,直达左腋,腋下淋巴结肿大,皮色不变,疼痛拒按。舌象:舌苔黄厚,舌质红。脉象:沉细而伏。西医诊断:脓性指头炎,继发淋巴管炎。中医诊断:蛇头疔、红丝疔,火毒炽盛,邪热攻心。治法:解毒护心,凉血通里。
方药:
金银花30g,蒲公英30g,野菊花18g,紫花地丁12g,连翘18g,川大黄9g(包煎),陈皮4g,半夏9g,白芷9g,桔梗9g,甘草9g,灯心炭9g,绿豆衣9g,赤芍9g。每日服2剂,并用梅花点舌丹,早晚各服1粒,用牙咬破,置于舌尖,自觉舌尖发麻即用白开水送下。外治:疮口撒甲字提毒粉,外贴痈疽膏。左上肢红线针刺放血后外用雄黄软膏。
1月12日复诊:
热渐退(38℃),左中指疼痛见轻,干呕而未吐,大便已通,量多,臭味重。疮口见脓,无津血渗出,左上肢红线颜色变浅。前方去大黄、半夏,每日1剂。外用药同前。
1月14日三诊:
体温正常,疮口痛轻,左上肢无力,左肘不适,已无恶心,食少,便稍干。患指肿胀已消,左腋淋巴结缩小,触痛减轻。舌苔黄,舌边红,脉沉弦无力。
方药:
升麻9g,炒山甲12g,白芷9g,桔梗9g,甘草3g,金银花18g,连翘18g,当归9g,赤芍9g。外用:疮口撒甲字提毒粉,外贴痈疽膏。
1月15日四诊:
疮口痛止,饮食、睡眠良好,大便正常,疮口内毒根已突起,按前方继服药5剂。用镊子夹住疮内突起之毒根,一边摇晃,一边稍用力外拔,将残留之毒根完整取出,色青绿,似烂筋;疮口撒甲字提毒粉。
疮口内毒根取出后,新肌渐生,疮口浅平时改用吃疮粉干撒,绷带包扎,经治18天临床痊愈。
(《房芝萱医案》)
述评:
本例系手厥阴心包经火毒凝滞,病位于手厥阴心包经终止穴——中冲。心经火盛,故全身热病症候较重。舌苔黄厚,表示胃热过盛;脉沉细而伏,为火毒内闭之象;呕吐、谵语,系因邪热内攻心包,疔疮起黄之先兆。治宜解毒护心,凉血通里。初诊方中重用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连翘、野菊花清热解毒;并用灯心炭、绿豆衣、陈皮、半夏护心降逆;白芷、桔梗、甘草内托驱毒;赤芍凉血活血;川大黄清热通里。另服梅花点舌丹,驱毒外出。三诊时患者毒热证候已除,红丝疔已愈,惟独疮口毒根未出,因手术时已被切断,不可强取。外用药物提毒拔脓,内服药中加强内托驱毒之力,除加用排脓汤外,另加炒穿山甲12g,并用引经药升麻,使药上行入上焦而直达病所,金银花、连翘清解余热,当归、赤芍凉血活血。
二七、爪甲(趾甲)
爪甲位于上焦之巅(指甲)、下焦之端(趾甲)。因其无血脉、无痛觉,因此虽然在上焦不能按风、火治,在下焦也不能按寒、湿辨证,应按精血虚论治。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有辨甲一章:“凡劳损之病,本属阴虚,阴虚必血少,而爪甲为精血之余,故凡于诊候之际,但见其指爪干黄,觉有枯槁之色,则其发肤营气,具在我目中矣。此于脉色之外,便可知其有虚损之候,而损之微甚,亦可因之以辨也。”
病例1:从上焦厥阴肝经血虚治疗手指甲营养不良
叶某,女,43岁。2006年7月6日初诊。
主诉:
双手指甲易断易裂,变黄1年。1年前,双手中指甲变黄,变硬,易断易裂。渐渐其他指甲也被累及。到大连某医院皮肤科被诊断为“甲营养不良”。嘱其口服维生素A、维生素E。半年后未见好转。今来我院,要求中药治疗。查:双手十个指甲均有不同程度指甲浑浊变黄,甲板变薄,不光滑,有纵嵴,游离缘破碎不整,不同程度的甲分离。伴有月经量少,脱发。指甲患病前曾得过药物性肝炎。
证属足厥阴肝经血虚,不能滋养指甲所致。治宜滋养肝血,健脾补肾。方用加味逍遥散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当归15g,白芍15g,熟地25g,川芎6g,柴胡6g,白术15g,茯苓15g,桑椹子20g,山药20g,薄荷6g,丹皮10g,山茱萸15g,黑栀子10g,炙甘草10g。
14剂,每日1剂,水煎取300ml,早晚分服。
二诊:
服药14剂后,此次月经量较前几个月多,头发脱落减少,甲剥离好转。上方减去栀子,加菊花10g,再服14剂。
后将此方制成蜜丸常服,1年后指甲恢复正常。
诊疗思路:
甲病属于皮肤附属器官疾病,与头发一样,都没有血管和痛觉,与脱发可同时发病。手指甲属上焦,多因肝火盛导致肝血虚,不能滋养其华所致。治疗应养血与清肝同时进行,方中要加入少量之疏肝轻散药如柴胡、菊花、薄荷,使药效集中在上焦。脚趾甲属于下焦,肝肾两虚多见,可加牛膝,兼能引药下行。《朱仁康临床经验集》在论述治疗甲剥离症时曰:“中医认为肝主筋,其华在爪,爪为筋之余。如肝血不足,肝经血燥,则爪甲枯槁,甲病生焉。凡见匙形甲、甲剥离、缺甲等证,都可以滋养肝血,清热润燥之法治之。”滋养肝血是治疗指甲营养不良的一个重要方法。
病例2:从上焦足厥阴肝经血虚治疗银屑病甲损害
李某,女,23岁,2002年3月30日初诊。
主诉:
手指甲增厚,影响美观半年。检查:甲板增厚,颜色发黄,轻度剥离。甲板表面陷不平,甲下角化过度,趾甲基本正常。问诊有银屑病史,至今头皮多,有少量高出头皮的斑片。近一年来心情抑郁,失眠烦躁,月经量少色淡,脱发,皮肤干燥。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证属肝郁化火,肝血不足,其华失养。治宜大补肝血,舒肝解毒。方用加味逍遥散合四物汤。
当归15g,白芍15g,柴胡10g,茯苓15g,白术15g,炙甘草15g,生地30g,熟地30g,川芎10g,栀子15g,丹皮15g,苍术15g,何首乌30g,桑枝20g。15剂,水煎服。
二诊:
症状得到缓解。服加味逍遥丸以巩固疗效。
诊疗思路:
肝主筋,其华在爪。肝血不足,不能滋养其华,轻则指甲粗糙,表面无光泽,指甲易断裂;重则甲板增厚、点状陷、甲下角化过度。病人月经量少,脱发,皮肤干燥,进一步证明与肝血虚有关。指甲病损重,趾甲基本正常。指甲属上焦,上焦宜清热,失眠烦躁,也是虚火上炎的表现。故加栀子、丹皮清肝火。见肝之病,当先实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营养不良的病都应健脾。指甲色黄不泽,已见脾虚之色,故加苍术加强健脾之力。另外,现代研究,苍术含大量维生素A,具有抗角化的作用。桑枝是引经药,能引诸药通达四肢。
二八、缺盆
缺盆,在咽喉的下方,锁骨上窝之中点。
缺盆部位经络归属:
属手太阴肺经。《灵枢·经筋》曰:“手太阴之筋……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髃,上结缺盆,下结胸里。”
兼属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经,《灵枢·经脉》曰:“大肠手阳明之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又曰:“胃足阳明之脉……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灵枢·经筋》曰:“足阳明之筋……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
又属手足少阳三焦、胆经。《灵枢·经脉》曰:“三焦手少阳之脉……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又曰:“胆足少阳之脉……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
又属手足太阳小肠、膀胱经。《灵枢·经脉》曰:“小肠手太阳之脉……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
附病例1:从上焦肝火治疗缺盆间包块
一儒者,缺盆间结一核。薛谓此肝火血燥筋挛,法当滋肾水,和肝血。彼反服行气化痰,外敷南星、商陆之类,渐如覆碗。仍用前药,以滋化源,间与芦荟丸以清肝火。年余,元气复而肿消。
(《名医类案》)
述评:
缺盆属于上焦足少阳胆经。《灵枢》曰:足少阳之脉,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所生病者缺盆中肿痛。此案缺盆间结一核,薛立斋认为是肝火血燥筋挛,因肝与胆相表里,肝主筋,筋易挛成核。治疗用清肝火滋肾水的方法,间与芦荟丸以清肝火。年余,元气复而肝消。
附病例2:从上焦肺络燥火治疗缺盆痛
缺盆右痛,肺络受伤。宜清补兼施。
生地,阿胶,沙参,麦冬,川斛,苏梗,瓜蒌藤,牡蛎,侧柏叶,藕节灰,川贝,白及末。
用梨汁拌药三次,柿饼捣丸。
(《三家医案合刻》)
述评:
此案缺盆痛从肺络受伤论治。缺盆属上焦,为手太阴肺经所主。《灵枢》曰:“手太阴之筋……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髃,上结缺盆,下结胸里。”又曰:手太阴,是动则病缺盆中痛。上焦如羽,用药应轻清宣散。苏梗辛温宣散,瓜蒌藤清肺通络,引诸药上行归入肺经;肺恶燥,用生地、阿胶、沙参、麦冬、川斛、川贝甘寒滋润的药物清润肺燥;肺燥易动血,侧柏叶、牡蛎、藕节灰、白及末凉血止血清热收敛。诸药全用,清而不燥,通中有收,活中有止。肺络清润宣通则缺盆痛疼消失。
二九、背
背部位经络归属:
统属足太阳膀胱经。《灵枢·经脉》曰:“膀胱足太阳之脉……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
又属于督脉。督脉主要行于人体后背,是调节阳经气血之总督。
背可分为三部分:上背部、中背部、下背部。分属于上、中、下三焦,上背部又称肩背部;下背部又称腰背部。治疗上背部的药物易甘淡清散,其性上扬,符合“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特点;治疗下背部的药物易咸寒沉降,其性下趋,符合“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特点;治疗中背部用药易药味平和,升降平衡,符合“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特点。
五脏六腑之俞,皆系于背。如肺俞在第三椎之旁、心俞在第五椎之旁,此处受伤时心肺亦极易受伤;肝俞在第九椎之旁、胆俞在第十椎之旁,病发于中者则伤肝胆;脾俞在第十一椎之旁、肾俞在第十四椎之旁,病在下者则伤脾伤肾。
病例1:从上焦督脉空虚治疗背部硬肿病
杨某,女,48岁。
1年前,始觉颈项俯仰活动不便,继而发现皮肤漫肿且向肩背发展。自觉患处紧张,如绳所缚。病理活检报告:成人硬肿病。脉沉涩,舌质淡红,苔薄白。证属督脉空虚,风、寒、湿三邪乘隙杂至,经络壅蔽,气血否塞,发为冷流痹。治宜益气助阳,填精补髓。处方:
炙麻黄10g,炒白芍10g,川椒6g,甲珠6g,当归10g,上肉桂6g,羌活6g,独活10g,鹿角胶10g(烊化),黄芪30g,细辛6g,川续断10g,金毛狗脊12g,桑寄生12g,枳壳6g。1日1剂,分3次水煎服。
连服15剂后,项背俯仰活动自如,周身如绳所缚的紧张感完全消失。嘱服金鹿丸(中成药)1日2次,1次6g。1个月后复查,诸恙俱平而愈。
按语: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统率两旁膀胱经,总汇全身之阳,一旦督脉空虚,外邪乘虚而入,致使脊背发生痹塞不通诸症,遵循叶天士遗教,选用阳刚通阳之品,如附子、川椒、细辛、二活、肉桂、鹿角胶等直通督脉,阳气一振,阴寒自散,诸症霍然。
(《徐宜厚医案》)
述评:
本案发病部位在上焦背部,属督脉、足太阳膀胱经所属。上焦多风,太阳主一身之表。古人云:督脉为病,脊强而厥。故治疗时既要祛除风邪,又要疏通督脉阳气。故方中用麻黄、二活、肉桂、川椒、细辛等一派辛热之药,解表疏散肺经、膀胱经、肾经和督脉诸经的风、寒、湿邪,改善脊强而厥的症候群;同时加入归、芍、芪甘温扶正固本,益气养血。鹿角胶、川断、寄生、狗脊填补精髓,甲珠、枳壳理气通络。督脉得补,外邪得祛,硬肿病得解。
病例2:从上焦足太阳膀胱经风邪治疗胆碱能荨麻疹
安某,男,26岁,1998年6月26日初诊。
主诉:
头背部皮肤瘙痒1年余。1年前,头后背部瘙痒,遇热、情绪激动、运动汗出时瘙痒难忍,汗出透时反而瘙痒减轻。经中西医多方治疗,瘙痒依旧。今抱姑且一试心态来诊。反复问诊后,得知此病发于一次踢球后用凉水洗头。证属:汗出见湿,郁闭毛窍。日久气血瘀滞,生风化热,风湿热三气合而为病,郁闭足太阳膀胱经脉。治宜:发汗祛风,活血通窍。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减。
羌活15g,柴胡10g,藁本10g,浮萍10g,白芷10g,桃仁15g,红花10g,生姜15g,赤芍10g,川芎6g,大枣7枚,带须老葱2根。
3剂。用黄酒600ml,煎至150ml。每晚睡前服1剂,连服3晚,服后汗出为佳。
二诊:
3剂后,瘙痒略减,汗出不畅。但自觉身心舒畅,无不适感。效不更方,前方减白芷,加麝香0.15g,增加大葱1根。再服3剂,煎服方法同前。
三诊:
服药后,大汗出,瘙痒大减,头脑清醒。上方减发汗药量,柴胡6g,羌活6g,升麻6g,白芷6g,藁本6g,通窍活血汤剂量不变。再服10剂,尽剂后头皮瘙痒痊愈。
诊疗思路:
此例头背部皮肤瘙痒,头皮无皮损,精神紧张激动、汗出时则皮肤瘙痒。平时无明显体征,可诊断为胆碱能性荨麻疹。病发于汗出见湿,郁塞毛窍,故汗欲出时痒重,汗出透时反而痒轻。精神紧张时立毛肌收缩,汗孔闭塞,故也痒重。体热时汗欲出,毛孔不畅,故也瘙痒。种种迹象表明,病根是由于毛孔被风寒湿热郁闭所致。急需通透毛窍,使汗出通畅。因此选用《医林改错》中的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背部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后头也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今被风寒湿热之邪所瘀闭,因此选用羌活以通足太阳膀胱经。巅顶为足厥阴肝经所属,用藁本以通足厥阴经的巅顶部。柴胡以通足少阳胆经的头两侧,白芷以通足阳明经的前头部。这四味药均有解表疏风发汗的功能,还嫌发汗力不足,又加用浮萍,发汗行水并能治疗皮肤瘙痒,以配合通窍活血汤中的生姜、老葱,使风寒湿热之邪从汗而出。其煎煮服法也比较特殊,应遵照原方规定用黄酒煎煮。汗从汗解,毛窍通畅,则瘙痒自然痊愈。
三〇、脊
脊,古又称作膂,上自大椎,下至尾骶端。
脊部位经络归属:
属足少阴肾经、督脉之合。《灵枢·经脉》曰:“肾足少阴之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又曰:“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挟脊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
又属手太阳小肠经。《灵枢·四时气》曰:“小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邪在小肠者,连睾系,属于脊。”
兼属足太阴脾经。《灵枢》曰:“足太阴之筋……其内者,着于脊。”
附病例:从足太阳膀胱经风寒督脉阳虚治疗痿躄脊骨凸起
平湖徐乾若令嫒。十二岁时忽患背脊凸起,并右腿骱骨亦高起,伛偻不能任地,脉细小无力。此得之风寒入于少阴肾脏并脉络之间,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桂枝、干姜、姜、枣服之。用外敷乳香、没药、川乌、草乌、陈酒芍、南星、姜汁、葱汁,调和作饼烘热,扎患处。数日后平复如常。今春受病复起,比前更甚,不能坐立。延余调治,予曰:从前曾拟服补肾壮筋丸,频服以补其损处,因痊愈之速,尚未合服,致有今日之复耳。拟建中汤服数剂后,即能行走,仍用药饼贴患处,并服鹿角霜丸。
鹿角霜,鹿茸,龟板,黄柏,枸杞,大熟地,山药,虎胫,杜仲,牛膝,上药共末,以猪脊髓蒸熟,捣和为丸。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
述评:
此病的发病部位在脊背,症状是脊椎骨和右腿关节凸起。脊背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所属,二经主一身之阳气。肾主骨,骨病大多都从肾论治。督脉为全身连通骨节最多的经脉,又与肾阳关系密切;膀胱与肾相表里,膀胱属太阳主表,肾属少阴主里。风寒之邪从太阳之表侵入,容易犯里及肾。因此辨证为“风寒之邪侵入了肾脏和足太阳经之间”。麻黄附子细辛汤主治少阴本虚外感寒邪所引起的太少两感证,此证病机吻合。加桂枝、干姜、生姜、大枣,增加温通辛散太阳之表的作用。二诊时表证消失,里证为主,因此用小建中汤以起阳虚劳损之沉痼。病愈后服鹿角霜丸以补虚处,即虎潜丸减去了清热祛湿药,加入了治疗督脉的药物。用药进退有节,丝丝入扣。背部的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皮炎湿疹等,也可以参考此案治疗。
三一、胸
胸,亦作膺,又称臆。
胸部经络归属:
统属于少阴心经。《灵枢·经脉》曰:“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灵枢·经筋》曰:“手少阴之筋……挟乳里,结于胸中。”
又属手厥阴心包经。《灵枢·经脉》曰:“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
又属足少阴肾经。《灵枢·经脉》曰:“肾足少阴之脉……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又属手太阴肺经、脾经。《灵枢·经筋》曰:“手太阴之筋……结肩前髃,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贲。”《灵枢·经脉》曰:“脾足太阴之脉……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是主脾所生病者……烦心,心下急痛。”
又属于足阳明胃经。《灵枢·本输》曰:“足阳明,挟喉之动脉也,其腧在膺中。”
兼属足少阳胆经。《灵枢·经脉》曰:“胆足少阳之脉……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灵枢·经别》曰:“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
胸部有四条经脉:任脉行于胸正中部;胸部的第二行,旁开中线左右各二寸,属足少阴肾经;旁开中线第三行,离中线左右各四寸,属足阳明胃经;旁开中线第四行,离中线六寸,属足太阴脾经。
附病例:从上焦肝经痰火治疗胸前流痰
张右。据述病状,手臂腿足酸痛,胸际一块突起,如栗子大。良由血不养筋,气火挟痰蕴结,热成流痰之象。况怀麟足月,舌质红绛,阴分素亏可知。书云:胸前宜清肝化痰,和营通络治之。然此恙决非旦夕所能图功,姑勉一方。
南沙参三参,川石斛三钱,炒条芩一钱,川象贝各二钱,瓜蒌皮三钱,海蛤壳三钱,全当归二钱,西秦艽二钱,甜瓜子三钱,鲜竹茹二钱,丝瓜络二钱,嫩桑枝三钱,指迷茯苓丸六钱,包煎。
陈海蜇皮二两,漂淡;大荸荠二两,二味煎汤代水。
(《丁甘仁医案续编》)
述评:
病位在胸际,为上焦之下,中焦之上。上焦多火,中焦多郁,郁火阻滞,灼津为痰,气火夹痰蕴结,形成栗子大突起。舌质红绛,为阴虚火旺。治宜清肝化痰,和营通络。黄芩、鲜竹茹清肝火;象贝母、海蛤壳、瓜蒌、甜瓜子、指迷茯苓丸清热化痰;南沙参、川石斛、陈海蜇皮、大荸荠滋阴清热;当归、丝瓜络、秦艽、桑桂活血通络。因病人为孕妇,用药比较平和,丸药与食疗相伍为用。
三二、腋
腋,臂下胁上部位。
腋部位经络归属:
属足厥阴心包经。《灵枢·经脉》曰:“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是动则病……腋肿,甚则胸胁支满。”《灵枢·经别》曰:“手心主之正,别下渊腋三寸,入胸中。”《灵枢·经筋》曰:“手心主之筋……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挟胁;其支者,入腋散胸中。”
又属手太阴肺经、少阴心经。《灵枢·经脉》曰:“肺手太阴之脉……从肺系横出腋下。”《灵枢·经别》曰:“手太阴之正,别入渊腋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大肠。”《灵枢·经脉》曰:“心手少阴之脉……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
又属足厥阴肝经、太阴脾之大络。《灵枢·邪客》曰:“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灵枢·经脉》曰:“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实则腹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络脉也。”
兼属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阳胆经。《灵枢·经筋》曰:“手太阳之筋……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其病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循臂阴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灵枢·经脉》曰:“胆足少阳之脉……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
病例:从上焦肝脾经痰火治疗化脓性汗腺炎
韩某,女,33岁,2004年8月7日初诊。
1周前左侧腋窝突然疼痛,出现肿块。在某医院诊断为“化脓性汗腺炎”,建议手术切开。因不愿开刀,今来我院,要求中药治疗。检查:右腋窝可见一个表面光滑的圆形肿块,直径约2cm大,皮肤表面红肿,触之中等硬度,轻度压痛。伴有汗多,食少纳呆,大便二三日一行,月经前乳房胀痛,烦躁易怒,脉象弦数,舌质黯红,苔少。证属肝郁化火,脾虚生痰,痰火互结,循经结聚于腋下所致。治宜:泻肝解郁,健脾化痰散结。方用龙胆泻肝汤合温胆汤加减。
栀子10g,黄芩6g,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5g,竹茹6g,枳实10g,大贝10g,黄连6g,柴胡10g,连翘10g,忍冬藤15g,夏枯草15g。
二诊:
7剂后复诊,腋窝肿块略有缩小,皮肤发红也有减退,大便二日一行,食欲增强,舌脉同初诊。原方再服10剂。
三诊:
10天后检查,腋窝肿块缩小为直径约1cm,皮肤表面红斑完全消失,稍有压痛。大便一日一行,质稀软,自觉乏力,前方减栀子、黄芩,黄连减为3g,加白术10g再服10剂。2周后,肿块消失而愈。
诊疗思路:
腋窝属上焦,多为火毒为患。经络属手厥阴心包经,又属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灵枢》曰: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又曰: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腋窝又属足厥阴肝,足太阴脾之大络。病人伴有汗多,食少纳呆,大便二三日一行,月经前乳房胀痛,烦躁易怒,脉象弦数,舌质黯红,苔少等临床症状,证属肝郁化火,脾虚生痰,痰火互结,循经结聚于腋下所致的化脓性汗腺炎。治宜泻肝解郁、健脾化痰散结。龙胆泻肝汤中用栀子、黄芩、柴胡、黄连清泻肝经湿热之毒,忍冬藤、连翘清热解毒,半夏、茯苓、陈皮、竹茹、枳实化痰散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