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镵针
1.概述
镵针为针刺皮肤而专设的针具,为《灵枢》九针第一针。《灵枢·九针论》云:“一者天也,天者阳也,五脏之应天者肺,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皮者肺之合也,人之阳也。故为之治针,必以大其头而锐其末,令无得深入而阳气出……一曰镵针者,取法于巾针,去末寸半,卒锐之,长一寸六分,主热在头身也。”(图2-1)巾针即布针。巾针为镵针的前身,古时缝纫之针。镵针专为疏通皮部、去泻阳气,治疗热病。《灵枢·九针十二原》云:“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镵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灵枢·刺节真邪》云:“刺热者用镵针。”
图2-1 镵针
镵针较短,刺入较浅,治疗中皮即可,损伤较小,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针具之一,尤其是病位较浅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对于病位较深者,通过镵针较浅的治疗和经络的调节,也可取得一定疗效。
2.作用
(1)去泻阳气:
镵针可疏通皮气,通过皮肤宣散外邪、疏散阳热之邪,使阳热等外邪从皮肤而出。《灵枢·九针十二原》云:“镵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灵枢·九针论》云:“故为之治针,必以大其头而锐其末,令无得深入而阳气出……一曰镵针者……主热在头身也。”《灵枢·刺节真邪》云:“刺热者用镵针。”
(2)调节经络、疏通经气:
皮部分属于经络,通过镵针的刺激治疗可疏通皮肤郁滞、郁结,通过皮部,调节人体卫气,疏通十二经经气,具有调节经络、疏通经气的作用,可治疗经络郁滞病变。
(3)调节脏腑、经络:
皮应肺,刺激皮肤可治疗肺病。《灵枢·官针》云:“凡刺有五,以应五脏。一曰半刺;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灵枢·热病》云:“以第一针……索皮于肺。”
同时皮肤与其他脏腑也有一定关系,且皮部分属于五脏六腑的经脉,所以刺激皮部可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并通过五脏六腑及其经脉,调节全身的功能。
3.主治
(1)《灵枢》镵针主治病证:
《灵枢》论述镵针有四处,分别治疗4种热病。
1)肺热:
《灵枢·热病》云:“热病先肤痛,窒鼻充面,取之皮,以第一针,五十九刺;苛轸鼻,索皮于肺。”意思是热病患者,先有皮肤痛、鼻塞、面部浮肿症状的,是热伤皮毛的证候,治疗的时候应该浅刺各经的皮部,由九针中的第一针(镵针)在热病的五十九穴中选穴针刺;若是鼻生小疹,也是邪在皮毛的表现,因肺合皮毛,因此治疗要从肺经入手,此条为治疗肺热。马莳曰:“此言热病之邪在皮者,当取之皮……肺属金,其合在皮,今热病之始,肤痛鼻塞,面亦充然而浮,乃病在于皮也,当取之皮以泻之。所谓刺皮无伤肉之义也。用第一针名镵针者,以刺五十九穴之皮。且身体苛重,鼻上生疹,皆皮病也。此其求之于皮,即所以求之于肺也。”
2)心热:
《灵枢·热病》云:“热病先身涩,倚而热,烦悗,唇嗌干,取之脉,以第一针,五十九刺;肤胀口干,寒汗出,索脉于心。”热病初起,感到身体艰涩不爽,心中烦闷,唇燥咽干,应当刺其血脉,用九针中的第一针(镵针),在热病五十九穴中选穴施针。若是腹胀,口中干,出冷汗,是邪在血脉,因心主血脉,因此当治疗心经的腧穴,此条为治疗心热。马莳曰:“此言热病之邪在脉者,当取之脉,如病不已,必补肾以胜心也。心属火,其合在脉,今热病之始,其身涩滞倚着而热,心则烦闷,唇口与嗌皆干,乃病在于脉也,当取之脉以泻之,所谓刺脉无伤皮也。用第一针名曰镵针者,以刺五十九穴之脉,正以肤胀口干,冷汗出,皆脉病也。此其求之于脉,即所以求之于心也。”
3)热病:
《灵枢·刺节真邪》云:“刺热者用镵针。”镵针治疗热性疾病。马莳曰:“一曰镵针,主热在头身,故此曰刺热者用镵针。”
4)头身表热:
《灵枢·九针论》云:“一曰镵针者,取法于巾针,去末寸半,卒锐之,长一寸六分,主热在头身也。”镵针针头大,针尖锐利如箭头,利于浅刺而不致深入肌肉,仅取其通调肌表的阳气,排出邪气,治疗头身表热。马莳曰:“第一者所以应天也。天属阳,而五脏之应天者惟肺,肺为五脏之华盖,皮则为肺之合,乃人之阳也,故为之治针者,其头大,象天之阳也,其末锐,令无得深入,而使阳气出也。故下文一曰镵针者,取法于巾针,其头虽大,其近末约寸半许而渐锐之,计长一寸六分,主热在头身者用之,正以出阳气也。”
(2)《灵枢》刺皮:
《灵枢》除镵针外,刺皮还有四处,分别治疗肺病及皮肤寒热疼痛。
1)肺病:
半刺治疗肺病。《灵枢·官针》云:“凡刺有五,以应五脏。一曰半刺;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
2)皮肤浮痹:
毛刺治疗皮肤浮痹。《灵枢·官针》云:“凡刺有九,以应九变……毛刺者,刺浮痹于皮肤也。”
3)皮部寒气较大:
扬刺治疗皮肤寒气较大。《灵枢·官针》云:“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五曰扬刺;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
4)寒气较浅:
直针刺治疗寒气较浅者。《灵枢·官针》云:“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六曰直针刺;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
(3)主治病证:
现在随着治疗运用的深入,镵针的治疗范围逐渐扩大,涉及各科疾病,甚至有些疑难重症也有一定疗效。
1)热病:
用于局部、脏腑热性病。
2)脏腑病:
由于皮肤与脏腑有着密切的关系,故镵针针刺皮肤可治疗脏腑病证。五脏六腑功能失调的病证皆可运用镵针,同时皮肤与肺、大肠有特殊对应关系,故尤以肺、大肠病证为主。
3)经络病:
由于十二皮部分属于十二经脉,故镵针针刺皮肤可治疗十二经脉病证。十二经脉病证皆可运用镵针,同时皮肤与手太阴经、手阳明经有特殊对应关系,故尤以手太阴经、手阳明经病证为主。
4)软组织损伤性疾病:
如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肱骨外上髁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膝关节骨质增生症、膝关节滑囊炎等。
5)神经损伤疾病:
如中风后遗症、面瘫、臂丛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等。
4.治疗方法
(1)治疗部位: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检查,四诊合参,确定所患病证,再根据病证,辨证分经,选择施术部位、穴位、手法等。
1)热病选穴(五十九刺):
为《灵枢》治疗热病选穴。《灵枢·热病》云:“所谓五十九刺者,两手外内侧各三,凡十二痏;五指间各一,凡八痏,足亦如是;头入发一寸傍三分各三,凡六痏;更入发三寸边五,凡十痏;耳前后口下者各一,项中一,凡六痏;巅上一,囟会一,发际一,廉泉一,风池二,天柱二。”即为两手指端外侧各三穴,内侧亦各三穴,左右共十二穴;在五指之间各有一穴,双手共为八穴,双足亦是如此;头部入发际一寸处两旁开三分各三穴,共六穴;在入发际三寸处的两旁各五穴,双侧共十穴;耳前后各一穴,口下一穴,项中一穴,共为六穴;巅顶一穴,囟会一穴,前后发际各一穴,廉泉一穴,左右风池共二穴,左右天柱共二穴,共计九穴。上述各部位的穴位合起来一共是五十九穴。现在热病多为内科疾病,尤其全身发热,只有简单热病到针灸科治疗,且症状多轻,故镵针治疗热病较少,取穴远达不到五十九穴,只是辨证取穴。
2)皮肤阳性反应点:
也是皮肤异常改变处,如发红、变暗等变色处,高起、结节样、条索样等反应物处,皮肤粗糙处,压痛、酸胀等感觉异常处。如果皮肤改变不明显,可用酒精棉球擦拭,可出现人参花样颜色改变等。如果再没改变,则说明皮肤正常,一般不取。《灵枢·官针》云:“病在皮肤无常处者,取以镵针于病所,肤白勿取。”阳性反应点为镵针常用部位。《灵枢·刺节真邪》云:“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
3)穴位区域:
选择穴位区域皮肤。
4)病变脏腑、经络皮部处:
脏腑病证,根据症状辨别脏腑,选择病变脏腑对应的经络。经络病证,根据症状辨证分经,然后对经络皮部或穴位进行治疗。
5)病变部位:
病变部位皮肤。
(2)治疗方法:
根据施术部位选择适宜的体位,局部常规消毒后,宜浅刺,分为刺经、刺穴两种。
1)刺经:
循经脉走行方向毛刺,浅浅地轻轻挑刺一下,中皮即止,病情轻的可刺一段,病情重的整条经脉都要刺,刺的宽度不是一条线,而是皮部带,以经脉走行方向为中心循经脉走行方向多条线快刺,病情越重,刺的线越多、点越密,疏通经气越完全,可单侧刺,病情重的也可双侧经脉同刺。刺经一般手法较轻,刺入较浅,速度较快,局部不出血,当时皮肤基本没有改变,过后皮肤刺激点只有充血发红。
2)刺穴:
对穴位点或穴区针刺,刺过皮肤,过皮即止,或刺入部分皮肤,可刺1点,也可刺多点,手法较快。
镵针不留针,数分钟治疗完毕,每日1次。
(3)治疗程度:
镵针治疗手法较轻,刺激较浅,损伤较小,甚至没有损伤。《灵枢·九针论》云:“故为之治针,必以大其头而锐其末,令无得深入而阳气出。”要掌握针刺深浅度。《素问·刺要论》云:“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脏,后生大病。”一般来说,镵针有以下两种刺激程度。
1)不刺破皮肤:
半刺是浅刺,手法较轻,不刺破皮肤,不出血,进行到一半即停止,过皮则太深,但发针要快,不损伤肌肉,好像拔去毫毛一样,可以疏泄皮气,用于治疗皮部的病变。肺外合皮毛,半刺与肺相应,过后皮肤只局部点状发红,适用于刺经面积较大的治疗。《灵枢·官针》云:“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
2)刺破皮肤:
手法较重,刺破皮肤部分表层,多不出血,也可微量出血,适用于穴区面积较小的治疗。
3)挑刺出皮下筋膜:
进针手法较重,快进快出,进针浅而快,以挑出白色纤维状物为度。针后拔火罐,可有瘀血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