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在明朝穿错衣服要杀头
“穿什么衣服”这件事放在现在的职场上,是颇有讲究和规矩的。什么样的职业穿什么样的衣服,这种讲究倒与明朝颇为相似。因为明朝人在穿衣服这个问题上,首先需要考虑的不是美观问题,而是合不合规范的问题。
在明朝之前,元朝统治了中原地区近一百年,人们的衣着服饰深受元代文化影响。为了消除这种影响,朱元璋建立大明后专门颁布了诏令,要恢复汉唐的衣冠制度,并从面料、样式、尺寸和颜色四个方面,对全国各种地位身份的人的衣着服饰做出了规定。律令规定推出后,朱元璋又在一些细节之处删删改改,最终在洪武二十六年推出了一套完整的服饰制度。
为了确保这套服饰制度能够有效施行下去,朱元璋还制定了一套处罚规定。在这种规制下,明朝人的穿衣风格与衣着样式也就确定了下来,在此后很长时间里,鲜有大的改变。
明代官吏的服饰主要有朝服、祭服、公服、常服和赐服。朝服主要是麒麟袍,这种服装以大襟、斜领、宽袖为主要特征。明代太监刘若愚在《酌中志》中提到的“其制后襟不断,而两傍有摆,前襟两截,而下有马面褶,往两旁起”,说的就是这种服饰。
朱元璋朝服图
不同等级地位的官员,朝服的质料和纹饰也会有所不同,《明史·舆服志》中“其服色,一品斗牛,二品飞鱼,三品蟒,四、五品麒麟,六、七品虎、彪”,说的便是不同品级官员朝服上纹饰的区别。其中,斗牛、飞鱼和蟒的纹饰因与皇帝所穿的龙衮服颇为相似,本不属于品官官服,而是一种蒙恩特赏的服饰。能够获得这种赐服,可以算是极大的荣誉了。
相比于朝服,明代官吏更多时间会穿常服。“头戴乌纱帽,身穿团领衫,腰间束带”是官员们处理日常公务的主要行头。在常服长度上,文官与武官有不同的要求,文官的常服要“白领至裔,去地一寸,袖长过手”,而武官的常服则要“去地五寸,袖长过手七寸”。
除了对常服长度进行规定,服饰律令还规定了品官的衣料和纹样。品官的衣服,在用料上只能用杂色贮丝、绫罗和采绣;在颜色上不能使用玄、黄、紫三色;在纹样上不能织绣龙凤纹样。
如果出现有违反律令规定的情况,不仅官员会受到处罚,织染工人也同样要受到处罚。
就连在鄱阳湖大战中立下赫赫战功,帮助朱元璋夺取天下的开国功臣廖永忠,也因为穿了带有龙凤纹样的服饰,而被以“僭用龙凤”之罪处死。可见,在明朝如果穿错了衣服,即使有开国之功也是难逃一死的。
明朝官吏的常服虽然不能织绣龙凤,但还是可以绣一些别的纹样的。洪武二十五年(1392),明廷规定文武官员都要在袍服的胸前和后背缀一方补子,文官用飞禽,武官用走兽。这样一来,从练鹊到仙鹤,从海马到麒麟,人们靠补子纹样便可区分明朝官吏的品级。
这种衣服不仅官员们可以穿,平民百姓也是可以穿的,只不过平民百姓的服饰上没有补子,且在颜色上与官员的服饰有所不同。平民百姓的衣服必须要避开玄色、紫色、绿色、柳黄、姜黄及明黄等颜色,可以使用蓝色或赭色等颜色,这类衣服也被称为“杂色盘领衣”。
根据明朝服饰律令的规定,一些从事特定职业的百姓在着装上也有特别的要求。比如,开青楼的男子必须佩戴绿色巾帽,而在青楼工作的女子,则只能戴黑帽,穿黑色褙子。
相比于官吏和普通百姓,士人所穿服饰虽然也有严格的规定,但明显要更宽松自在一些。当时的儒生比较喜欢圆领大袖衫,道袍、直身和直缀等交领袍服也是士人的心头好。因为这些服饰整体上以宽松闲适为主,这也符合当时士人儒生的生活旨趣。
明朝男子穿衣风格被严格规定,女子自然也不会例外。
相比于普通女子,皇宫中女子的穿衣规范要更多一些。比如作为一国之母的皇后,其衣着服饰有“冠服”和“常服”两种,“冠服”为朝、祭之服,多在较为重大的场合穿着,洪武三年(1370)确定皇后礼服为九龙四凤冠、翟衣、黻领中单等;“常服”主要在各种日常礼仪场合穿着,洪武四年(1371)确定皇后常服为龙凤翠珠冠、真红大袖衣霞帔等。
明朝官员妻、母所穿的服饰也有“礼服”和“常服”两种,这些服饰的质料和华美程度都要比皇宫后妃略逊许多。
普通女子的服饰虽然在规格上没法与官员妻、母的服饰相比,但样式却颇多,衫、袄、霞帔、云肩、褙子、比甲和水田衣都是普通女子可以选择的服饰。这之中,“比甲”是一种直领对襟的服饰,很像褙子,但没有袖子,与现代的及膝马甲颇为相似。“水田衣”是用各种零星碎料拼接而成的长衣,因色彩不同的织料交错拼接形似水田而得名。现代服装设计中,一些设计师便是从水田衣中找到灵感,设计出了许多形式各样的拼接服装。
总体而言,明朝人的服饰延续了汉唐服装的风格,这与朝廷自上而下的推动有很大关系。但延续近百年的元代服饰文化也并不是说革除就能革除的,明朝人衣着服饰的很多方面依然有元代服饰文化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