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原理(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3 水量的平衡

2.3.1 水量平衡的原理

水量平衡是物质不灭定律在水文学中的具体应用,是定量研究水文现象的基本工具。应用水量平衡原理可对水文循环建立定量概念,从而了解各循环要素(如降水、蒸发、径流、下渗)之间的定量关系,这对于水资源评价、水文水利计算、水文预报等具有重要作用。

img

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在水文循环过程中,对任一区域(或水体)、任一时段内输入水量与输出水量之差等于其蓄水量的变化量。根据该原理可写出某一区域或水体任一时段Δt内的水量平衡方程:式中:I为给定时段Δt内输入水量;O为给定时段Δt内输出水量;W1、W2分别为时段Δt初、末蓄水量;ΔW为时段Δt内蓄水量的变化量。ΔW>0,蓄水量增加,ΔW=0,蓄水量不变,ΔW<0,蓄水量减小。

式(2.2)为水量平衡的基本方程,应用时需要注意事项:一是研究区域,二是计算时段。研究区域可以是一个流域,或某一水体,如海洋、湖泊、水库等,也可以是流域或水体的一部分,如某一河段。计算时段要根据所研究的问题而定,如果是研究大范围的水量平衡问题,计算时段常取月、年、多年。如果是研究某个不大的水体,一般取较短的计算时段,如日、时、分等。水量平衡原理除用以定量计算水文循环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外,还广泛用于水文计算、水文预报中,如河道洪水演算、水库调洪计算、水库兴利计算等。

2.3.2 全球水量平衡

地球由海洋与陆地两大部分组成。分别以海洋和陆地为研究对象,时段为Δt的水量平衡方程为

img

式中:Po为时段Δt内海洋面上的降水量;R为时段Δt内汇入海洋的径流量;Eo为时段Δt内的海洋蒸发量;ΔWo为时段Δt内的海洋蓄水变化量;Pl为时段Δt内陆地上的降水量;El为时段Δt内的陆地蒸发量;ΔWl为时段Δt内的陆地蓄水变化量。

式(2.3)与式(2.4)的叠加,则可得时段为Δt的全球水量平衡方程:

img

式中:P为时段Δt内全球降水量,P=Po+Pl;E为时段Δt内全球蒸发量,E=Eo+El;ΔWgl为时段Δt内全球的蓄水变化量。

短时段内,ΔW可正可负,但对多年平均情况而言,正负可以抵消,即蓄水量的变化量的均值近似为零img因此,海洋、陆地的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为式(2.6)与式(2.7)的叠加,则可得全球的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

img

式中:img为海洋多年平均年降水量;img为多年平均汇入海洋的年径流量;Eimgo 为海洋多年平均年蒸发量;img为陆地多年平均年降水量;img为陆地多年平均年蒸发量。

img

式中:img为全球多年平均年降水量;img为全球多年平均年蒸发量。

式(2.8)表明,全球的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等于多年平均年蒸发量。经分析计算,全球的多年平均降水与蒸发量均为1130mm。

全球水量平衡结果见表2.3。由表2.3可知,全球年平均蒸发量为57.7×104 km3,其中海洋的蒸发量为50.5×104 km3,陆地的蒸发量为7.2×104 km3。全球平均年降水量为57.7×104 km3,其中海洋的降水量为45.8×104 km3,陆地的降水量为11.9×104 km3。值得一提的是,地球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地球与宇宙空间存在水量交换,比如陨石降落、地球大气中的水汽分解后消失在宇宙空间等,但两者之间的水量交换基本保持平衡,对全球水平衡产生影响基本可不予考虑。

表2.3 全球水量平衡

img

2.3.3 流域水量平衡

时段为Δt的流域水量平衡方程为

img

式中:P为时段Δt内流域上的降水量;RsI为时段Δt内的流入流域的地面径流量;RgI为时段Δt内流入流域的地下径流量;E为时段Δt内流域上的蒸散发量;RsO为时段Δt内流出流域的地面径流量;RgO为时段Δt内流出流域的地下径流量;q为时段Δt内流域用水量;ΔW为时段Δt内流域的蓄水变化量。

式(2.9)为流域水量平衡方程的一般形式。如果流域为闭合流域,且用水量很小,即q≈0,则式(2.9)可写成更简单的形式:

img

式中:R为时段Δt内流出流域的地下、地面径流之和。

同样,还可以写出多年平均情况下的闭合流域水量平衡方程:

img

式中:img为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img为流域多年平均年蒸散发量;img为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中国主要河流的多年平均水量平衡要素见表2.4。

表2.4 中国主要河流的多年平均水量平衡要素

img

① 为中国境内的流域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