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神修成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6章 66,讲解

66,讲解

“所以,精英学校只收精英中的精英?高手中的高手?”

“是的,也可以这么理解。”

“所以,你们就要考核各个项目?”

“正确。”

班长点头说。

“那么,静音呢?”

“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得着问吗?”

“就是安静的意思吗?”

建准不多思考,就回答。

“只说了一半。”

“另外一半呢?”

“这所学校,是以远距离,远程射击为主,距离远,又要快,又要准。动力大了,动能就会随之提升,其中包括惯性,反弹,几何,摩擦力,空气动力学,流体学,还要绕开各种障碍物,听音辨位,动能大了,声音就会很大,能量就大,会产生冲击波,威力大了,破坏性也大。”

班长停了一下说道:“但是,遇到特殊环境,比如说,解救人质,就不能惊动周围的敌人。就需要安静的环境,和静音的器材。”

“要做到快准狠,又要声音小,这是矛盾的事。如果是静音的材料,那么,事情就简单多了。可以悄无声息的击杀敌人,又能安全的救出人质。”

建准问。

“是的。”

“想法虽好,但是,什么材料才能静音?或者隔音呢?”

顾田问道。

“要想隔音好,前提条件是吸收动能,吸收冲击力。”

付兵说。

“金属的威力,杀伤性最大,静音效果最差,几乎没有效果。石头的威力也很大,静音效果只是比金属略好,虽然脆弱,容易折损。塑料、硅胶两种材质,静音的效果是最好,耐用,韧性好,又不容易折损,重量轻,易携带。”

建准说。

“建准分析的很好,静音的材质,塑料和硅胶能吸收一切动能,冲击,静音效果是三种材料最好的。当然了,付兵说得也很对。”

班长同意了建准的观点,又赞扬了付兵的话。

“但是,塑料没有杀伤性呀?”

“笨蛋,打磨出刃口,做的尖锐一点不就行了。”

付兵说。

“对呀,我没想到。”

顾田笑嘻嘻的说。

======

“那么,耐性呢?”

顾田问。

看来,要把所有项目一个个都介绍一遍。

班长也可以不说。

但是看到建准就是学校需要的那种精英级别的人才,这里的人不多,多说几句也无妨。再说了,学生们迟早要考核这些项目。

“耐性呀?这个主要提现在长时间的运动之后,对人体耐力的测试。”

“比如呢?”

“打个比方吧,……你们一口气能走多远?”

班长问。

“按照时间计算?还是按照路程的长短计算?”

付兵问。

“耐性主要考验路程长短。”

班长说。

“我一口气能走三公里到五公里不等。”

顾田先回答。

“我大概能走十公里。”

付兵说。

“建准,你呢?”

建准迟迟没有回答,付兵便问道。

建准回忆了一下他们刚才讨论的话题,和班长说的主题:“我大概能走二十到三十公里之间,这个嘛,我看的不是时间,而是我的体质。”

“不都一样吗?”

“对我来说,两者有区别的。如果按照时间来计算,我可以不吃不喝,走个两天两夜。当然,要看天气,如果是晴天,空气湿润的话,我至少能走个15小时以上。下雨天比较短,但是也能有个12小时。有太阳的天气,而且比较热的话,我只能走个8、9个小时。如果是夏天,特别闷热,那就更短了,我只能走3个小时。”

听了建准的话。

别说班长风玉堂,学生顾田。

就是付兵也不敢相信:“什么,不吃不喝,走两天两夜,开玩笑吧?”

“是呀,不吃饭,不喝水,哪来的力气?”

“小时候,父亲对我严格训练,不对,应该是地狱式的训练,把我的潜能全部开发出来了。我不到九岁的那年,在11个小时之内,徒步翻越了12座山。”

“11小时?哈哈哈,12座山,哈哈哈!别开玩笑了,吹牛,也要打草稿。”

“你能吹牛,我叫你一声大哥。”

“不用叫大哥,叫爷。那么,一座山有多高?10米,20米?”

“以前不知道「海拔」这个词,现在知道了,我回忆一下,九岁那年,爬的第一座山大概在800米以上。其余的11座山,平均高度也在一千米,到一千三百米之间。”

“哈哈哈,你可真会吹,你知道,爬上八百米高的山需要多久吗?”

“如果你的双脚如同龟速,或者蜗牛,那么,你爬个几年几月也翻不过去一座山。”

建准用这句话轻松的怼了回去。

付兵,顾田都找不到反驳的词了。

自己不行,不代表别人不行。

自己爬不上去,不代表别人爬不上去。

自己体力差,不代表别人和你一样,体力差,耐力差。

“好吧,不管你几岁爬了几座山,我们暂时不讨论这事了。”

“你看不到,你没见过,不代表不存在呀。”

“对对对。”

“这么说来,你的耐力很强?”

“别的方面我不敢说,但是,耐力这方面,我猜,这所精英学校也找不到一个对手。”

建准瞧了瞧枪械射击场的前后左右。

“你说的翻越一座山,是指,从起点到对面吗?”

“是呀,有什么不对的吗?”

“也就是……”

班长思考起来。

“对称线。”

建准补充。

“对对对,是对称线。”班长说:“山上有障碍物吧?比如树木,石头,坑,洞。”

“当然有呀,我可以绕过去呀。”

“如果面积比较大,又很长呢?”

“我当年爬的那些山,障碍物矮的,直接跨越,或者跳过去。直径大一点的坑洞,或者土坡,最大的也才十三米。所以,我绕过去很简单的,没有多大的困难。”

建准说。

“你绕过去的坑洞,土坡,需要多久?”

班长问。

“一般不超过一分钟。”

建准说。

“那么,你绕行的路上不好走吧?”

“山上的路一般都没有正式的路,都是脚踩的,而不是工具修的。对于一个训练有素,耐力好,脚步快的射击手来说,压根就不是难事。”

建准说。

这么说起来,无疑是建准的耐性是最好的。

只待验证。

一旦验证通过了,所有人都看了,才能算得上是心服口服。

“那么,班长,你说的耐力是指哪方面呢?”

“我说的耐力呀,主要有两方面。心里,和体力方面的耐力。”

“那么,你能解释一下吗?”

“普通情况下,都是身体累对吧?”

“是。”

“对。”

付兵,顾田,建准同时回答。

“那么,你们知道,身体累,是怎么回事吗?。”

“累就是累了,身体还能是怎么回事?”

顾田说。

听他这话,就知道顾田知道的不多。

“身体累,就是长时间大量运动之后,体力消耗过大,导致双手,双脚,全身的皮肤,肌肉酸疼。直接体现就是出汗,皮肤通红,发胀,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不知道对不对?错了请指正。”

建准谦虚的说。

“没错,完全正确。”班长拍了拍手,说道:“那你知道,心累是怎么回事?”

“心累?这个不好解释。”

“说说你的看法?”

“这个嘛,主要体现在精神方面,精力不集中,头晕脑胀,两眼昏花,看不清东西,而且………”

建准答不出最后那句话。

“而且什么?”

班长问。

“而且,短时间休息也无法缓解,需要躺下,闭上眼睛,进入睡眠状态好几个小时。也就是睡觉。”

建准回答。

“答得挺不错的嘛。”

“我答对了?”

“基本上符合心累的答案。”

班长没有直接回答。

“建准说对了?”

顾田问。

“是呀,如果不对,我会纠正。”

“班长要考核哪种耐力呢?是身体累?还是心累呢?”

顾田问。

“两种都要考核。”

“先考核哪一种?”

“知道太早了,对你们不好,到时候,我会告诉你们的。”

======

“学校还要考核水下?”

顾田又问。

“是呀。”

“水下怎么考核些什么?要做些什么?”

“你们玩过水吗?”

“玩过呀,打水枪,打水仗。”

“下过水吗?”

“下过,在农村里,有很多水田,夏季的时候,就会下去插秧,收割的时候,下去割秧苗。”

建准说。

听了他的话,想必他干过农活。

“我去过河里,捉鱼,抓螃蟹。”

顾田说。

“那么,你们潜入到水里吗?”

“没有。”

“一次都没有吗?”

“没有。”

“难道还要考核潜水?”

顾田问。

“当然了,我们会在水下设置很多障碍物,和标靶。再要求学生潜入水里,穿过障碍物,用弓箭,飞镖射击标靶。”

班长说。

“水有多深?”

“与游泳池里面的深度差不多。”

“听起来,不是很深。”

付兵问。

“你们能接受的程度。”

“每个人能接受的程度都不一样。”

“是按照最浅和最深,综合起来的平均值。”

“听起来,也不是很难?”

“游泳池的深度,你说呢。”

“要不要戴上呼吸机,和潜水设备?”

建准问。

“不需要。”

“不懂水性怎么办?”

“放心吧,这是有氧水,不懂水性也没多大关系,顶多有点难受,喝几口水,适应一下就可以了。”

“如果无法适应,那就………”

“学校不予录取。”

“就算你能适应,八成也过不了这关。”

建准说了班长要说的话。

“为什么?”

顾田不懂。

“水下比起陆地的难度更大,难以预料的因素更多。”

建准说。

“建准说的没错。如果你们是弓箭手,精英射击手,以前的经验将会在这一关无效,你们就要加倍小心。”

班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