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人类之所以为人类:达尔文结节
除了人类以外,哺乳动物中的肉食动物,例如猫、狗等,它们的耳朵大多是尖尖的三角形。灵长类动物如新世界猴等的耳朵,虽然是与人类类似的圆形,但边缘也有一个略尖的凸起。而人类在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过程中,耳朵逐渐进化成了近似于椭圆形。
那么,人类的耳朵为什么进化成了椭圆形呢?这其中其实隐藏着一个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原因。
动物的耳朵,从头部向外突出的部分,正确的名称其实应该是耳郭。
人类的耳郭外缘有细小柔软的褶皱,由外缘向内侧卷曲的部分被称为耳轮。耳轮上方边缘有一处平缓的凸起,这一凸起被称为“达尔文结节”,又名“耳郭结节”。
这是哺乳类动物向内侧卷曲的耳尖经过进化后残留下来的痕迹器官,人类每四人中就有一人保留了达尔文结节。
达尔文结节是以进化论学者查尔斯·达尔文的名字命名的,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被淘汰的一个部位。
我们先来看一看耳郭的功能。耳郭上的褶皱作为一个收音器,能将收集到的声音经外耳道反射、共鸣后传导至更深处的鼓膜。研究发现,若耳郭上的褶皱受损,耳郭将很难收集声音。
耳郭的形状是由软骨决定的,耳郭下方则是脂肪组织(打耳洞时选取的耳垂部位,这一部位没有软骨)。
其次,我们从“听觉”的角度,来看一看耳郭是如何进化的。
2003年,在印度尼西亚弗洛里斯岛发现了距今10万~6万年前的小型人属动物弗洛里斯人的骨骼化石。人类与其他哺乳动物的最大区别之一,是大脑的发达程度。对弗洛里斯人的头骨进行研究后发现,他们处于由猿人向智人转化的阶段,除前额叶外,颞叶也已初步发达。前额叶掌管智力、人格、语言、四肢动作等,颞叶则与记忆及听觉有关。
生物的各种感觉之中,若听觉发达,则视觉将会退化,存在着某一个感觉更为突出的倾向。只有猿人及人类的这两个感觉均较为发达。
人类的倾听目标,由捕获猎物或察觉危险时发出的声音,逐渐转变为群居生活中在群体内部进行交流时的话语。
因此,人类逐渐不需要从远处收集声音,不再需要大大的、能够自由伸缩的耳郭,而是需要听清细微的语气变化并且分析语意,因此听觉及大脑系统逐渐发达起来。
对比人类与其他灵长类(猴类)的听觉能力,我们发现,对于频率在2~6kHz的声音,新世界猴、旧世界猴、黑猩猩的感受程度相对较低。这一频段属于语音频率范围内,由此可见,人类相较于猴类,稳定听取声音的能力更强,听觉进化程度更高。对于低音,人类与黑猩猩及日本猴相比感受度更强;而对于高音,人类的感受度则低于猴类。
从这一结果来看,人类听觉能力的进化是从人类能以平静的声音进行近距离交流信息开始的,随着语音的频率及强度逐渐进化,听觉也向着与之相匹配的方向发展。
至此,人类不再需要凸起的耳郭,耳朵逐渐进化成为现在的椭圆形,其中的原因就十分明了了。
动物的耳郭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数动物的耳郭上并不存在一个凸起物,也就是人类达尔文结节的原型。爬虫类及两栖类中的很多动物外耳道较短,可以直接从外部看到鼓膜。鸟类也没有耳郭。
哺乳动物也是一样。大象的耳郭虽然很大,但上面没有凸起,耳郭除了收音的作用以外,在炎热的环境下还有调节体温的功能。相反,在严寒地区生活的恒温动物为了减少散热,会减小身体上向外突出部位的表面积,如耳朵。此外,原始的单孔类动物、在水中生活的海狮类动物以及在地下生活的鼹鼠类动物,本身就是没有耳郭的,这是由于它们的日常活动对于声音没有依赖性。
哺乳动物中拥有耳郭的,是那些被肉食动物或杂食动物等当作捕猎目标的动物,即需要耳郭发挥强大收音功能的物种。
灵长类在生活环境的影响下,耳郭的形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猴类的耳郭边缘没有卷曲,但有一个耳尖,而人类耳郭上与之相应的部分已经退化成为达尔文结节,由肌肉控制耳朵向前后左右自由耸动的能力,也已被头部向水平方向转动的能力所取代。
而人类耳朵的形状,也是因人而异。在犯罪调查领域,甄别乔装改扮或易容的犯罪嫌疑人,有一种方法就是比对其耳朵与原来相貌中耳朵的形状,甚至在最近的研究中,识别比对耳朵的形状已经与比对指纹、虹膜一样,成为个体面容识别领域的一项应用技术。
尽管如此,普通人并不会热衷于观察每个人耳郭的形状差异,也根本不会留意到别人的耳朵上有没有达尔文结节。
因此,达尔文结节是一个基本上不为人所知的部位。
实际上,在解剖学领域,达尔文结节被认为是一个小小的畸形。乍一听,很多人会感到惊诧,其实这里所说的畸形只是解剖学上用于分类的一个名称而已,人类约25%的个体的耳朵上残留有达尔文结节,但它对日常生活没有丝毫影响,因此不必介怀。
若达尔文结节向内侧翻卷形成凹口,则被称为达尔文凹痕,也属于耳郭上的一个小畸形。但它与达尔文结节一样,对于耳郭的功能优劣没有任何影响,因此也不必在意。
在柔道或摔跤等竞技格斗选手当中,有些人的耳郭由于反复受到内出血的影响,以至于整体肿胀甚至出现了变形的情况,常被称为摔跤耳。摔跤耳被视为战绩的象征,能令对手望而生畏,然而摔跤手必须常要接受治疗去除瘀血,其中也多有辛酸。
当然,耳郭变形并不会影响其功能,日常生活中至多也只是戴不上市面上销售的普通耳机而已,大多数人不会过于在意摔跤耳的外观变化。
从这一角度而言,达尔文结节是人类在进化的洪流中经历了种种斗争的佐证。因此,达尔文结节或许不应该被视为畸形,而应该被看作一个值得炫耀的器官。
人类顺应生活环境的变化,进化出了与之相匹配的耳郭,因此就人类现有生活环境而言,想必未来人类的达尔文结节不会,也不需要重新进化为尖尖的形状。
前面提到了达尔文结节被归类为一个小小的畸形。如果达尔文结节的形状像猴类中猕猴的耳郭一样,是凸起的贝壳状,这样的耳朵被称为猿耳,也属于一种耳部小畸形。
近年来,针对此类耳部畸形的整形技术逐渐兴起。在英国出现了一种新的整形治疗方法,即将亲属或其他健康人的耳朵通过3D扫描技术获取数据后,制作树脂模型用于整形。此外,从脂肪中分离干细胞生成软骨等方法也正处于研究当中。
可以说,达尔文结节是在进化的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器官,而现代医学又使得耳郭的形状在此前进化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适应了人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