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由延安市文物研究所编辑的《延安石窟碑刻题记》一书即将付梓,甚为欣喜。
2011年,在我的推动下,陕西省文物局统一组织的“陕北石窟专项调查”正式启动,项目由延安市文物研究所牵头,并联合榆林、铜川两市文物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他们抽调业务骨干,组建了专业的调查队和书稿编写团队,于2014年完成了整个石窟的野外调查工作,2017年完成了《陕西石窟内容总录·延安卷》《陕西石窟内容总录·榆林卷》《陕西石窟内容总录·铜川卷》的编辑出版工作。作为地方文物部门,延安市文物研究所不仅出色地完成了项目内容,取得了重要学术成果,而且还借此锻炼了队伍,培养了业务人才。而更为难得的是,延安市文物研究所的同人并未满足于眼前所取得的成绩,他们主动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专家学者意见,就延安石窟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保护和利用问题制订了详细的计划。
鉴于延安石窟碑刻题记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极易遭到破坏的现状,他们决定对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整理工作。2017年初,启动了“延安石窟碑刻题记调查”项目,邀请了在石窟寺研究方面具有很好学术素养的建刚博士组建课题组,对延安石窟碑刻题记进行系统调查,并负责本书的编辑出版工作。课题组用近两年时间,详细调查了全境所有石窟,获得各类铭文901则,并对每则铭文进行详细的测量、记录、拍照、拓片等。之后再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室内整理研究,最终形成本书稿。
通读本书稿,我认为至少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第一,本书稿所收资料具有系统性和准确性。课题组对延安市境内的268处石窟进行全面调查,对各石窟寺范围内所藏题记、碑刻及其他各类铭文进行了全面调查,可谓是“深稽博考”。在进行资料记录的过程中,完全按照考古报告的编写要求进行,文字记录、测量、拍照、拓片等均以高标准完成。本书除对铭文文字的详细移录外,还提供了每则铭文的位置、形制、尺寸、质地,与周围造像的关系等基本信息,使读者能了解到更多与铭文相关的信息,也更加方便读者将其与总录、调查简报等资料进行对照阅读。
第二,本书稿在对铭文进行移录、句读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对铭文的年代、性质、对应造像(主要针对造像题记)等信息进行了翔实考证,这已超出了对碑刻题记释读的范畴,是深入研究的结果。
第三,本书内容丰富,学术价值高。延安石窟碑刻题记,内容涉及宗教学、民族学、考古学、艺术史、区域社会史等诸多方面。其中不仅保存了大量有关石窟营建、造像题材、工匠、功德主、洞窟功能等与石窟本体研究密切相关的史料,还保存有汉、卢水胡、高丽、党项、女真、粟特、蒙古、满等族民众生存状态的大量史料,还保存有宋金夏、金蒙、明与蒙古等民族政权战和关系的史料,还保存有陕北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人口流动、自然环境变迁、灾荒及疾病发生情况等方面的史料,等等。
本书的编辑出版,凝结了课题组全体成员的智慧和辛劳,饱含了众多文博人的心血和奉献,体现了陕西市、县基层文物部门一批无比热爱文博事业的文物工作者,不畏辛劳,无私奉献,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工作态度。在此谨向延安市文物研究所张华所长、西工大石建刚博士和课题组的所有成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也希望延安市文物研究所能继续发扬“科学严谨、不断钻研、不畏艰辛、甘于奉献”的精神,将陕北石窟调查、研究、保护和利用的课题不断向前推进,将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尽可能完整地留给我们的后代。
赵 荣 博士、教授
陕西省文物局专家学术委员会主任
2019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