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研究视角、基本设想和思路
1.研究视角和设想
鉴于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本书的基本设想如下:首先,整体上看,现有研究成果以区域性或国别性的专题研究为主,缺乏整体性研究,全球视野的研究不足,关于美国对20世纪世界非殖民化问题的基本态度、立场和政策的整体研究不足。从这一意义上来说,随着20世纪非殖民化进程在非洲、亚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传播,美国的政策表现出跨越了不同地区和时间的某种特定模式;目前的案例研究都是基于对美国关于各个国家或者是关于特定地区的政策的研究,对于考察美国政策在全球层面的演进有着固有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地阐明1945年后美国对非殖民化的反应的实质,我们有必要去阐明美国对全球非殖民化进程反应的模式进行探究。[99] 因此,需要确立一种分析美国对20世纪非殖民化事件反应的普遍框架,同时还需要将研究内容放到世界历史的大视野中进行考察,在世界历史的整个进程中为美国的政策做历史定位。
其次,从国内外研究状况来看,现有研究多是以西方或美国为主导的叙事方式,对美国的政策也多是从冷战思维的角度来审视,或是以第三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为主线的叙事模式,都难以对历史的演进图景进行真实的叙述,在当前全球史研究兴起的背景下,需要研究双方的互动关系和相互认知的变化,从一种新的全球角度来审视美国与非欧美世界关系发展演变的文化根源和深层动因。本书试图从宏观视角勾勒出20世纪美国非殖民化政策的形成与演变的基本脉络,揭示出非殖民化与战后美国缔造世界霸权的目标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美国与第三世界关系的影响。同时,以东南亚地区为个案,把美国非殖民化政策的变化置于美国全球战略和亚洲政策的整体框架内进行分析,来考察影响美国非殖民化政策演变的历史动因。
再者,整体上看,现有研究多局限于对美国政策变化或非殖民化过程的阐述,侧重于权力政治和以利益范式为核心的分析取向,忽视对其深层次政治文化动因和意识形态问题的挖掘,难以揭示美国对第三世界政策的连续性及其深层变化动因。尤其是国内学者,在谈到美国的反殖民主义及其在世界非殖民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时,多强调美国的政治、经济及战略安全目的,或简单以新殖民主义视之,缺乏对其根源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我们有必要运用文化以及意识形态透镜作为一种普遍的分析框架,来解读美国的反殖民主义及美国对全球非殖民化进程反应的模式和实质。
可以说,美国的反殖民主义传统及其非殖民化政策可以从美国人信奉的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中找到文化根源。通过文化的认知透镜,可以更好地理解美国关于非殖民化的政策反应及其设计的路线图。美国试图通过非殖民化建立一种美国式的全球体系,这与后殖民时代美国旨在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文化改造的现代化“使命”是一致的,也说明了文化以及意识形态服务于其国家现实利益。因此,作为一种研究视角,在文化和意识形态层面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阐释20世纪美国非殖民化的框架和普遍的分析模式,能够解释从19世纪以来,美国人观念深层对于“他者”的观念、想象,对构建美国人对于作为弱者民族的“他者”的政策导向,包括20世纪美国公众个体、机构、社会、国家层面上对第三世界在非殖民化问题的反应以及在其民族国家建构、发展问题上的政策,以及美国对第三世界那种从“文明化”使命、“现代化”使命到今天的民主治理、人权问题、发展模式、文化认同、环境标准等方面的全球化使命。实际上,20世纪第三世界的非殖民化不仅是主权转移和经济独立的过程,也是一种文化非殖民化和民族心理重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美国利用其霸权地位,通过多种途径以美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来实现对第三世界的文化改造使命。直至今天,第三世界国家还面临着反抗美国的文化攻势,建立本土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等艰巨任务。同时,美国在第三世界非殖民化及其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利用其制定国际发展政策的话语权,极力将其制度和发展模式施加给第三世界国家,对其进行“现代性”的改造,从而导致第三世界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发展问题。从非殖民化的路线图设计、“现代化计划”、新自由主义的“政策改革”到今天美国在第三世界推行的民主援助以及“良好”政府治理的政策,无不体现着文化、意识形态与美国国家利益的巧妙结合。
鉴于此,本书试图在历史分析的基础上,兼及从文化角度考察美国关于非殖民化问题的基本态度和看法的根源。同时,注重引入国际政治以及政治社会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工具,并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对美国如何在非殖民化问题上寻求意识形态、安全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平衡进行分析。在注重对美国20世纪非殖民化政策变迁进行整体考察的基础上,也重视对20世纪美国在第三世界,尤其是将东南亚地区作为非殖民化个案的政策研究。
2.基本思路
本书通过对美国历史文献的解读和分析,对美国外交传统中的反殖民主义和非殖民化观念、威尔逊的民族自决原则、富兰克林·罗斯福的非殖民化设想以及冷战时期美国的非殖民化政策的文化根源及其与国家利益的关系进行了历史考察。通过对20世纪美国在自身殖民地的非殖民化实践以及对东南亚等地区的欧洲属地非殖民化的政策个案研究,来探讨意识形态和国际政治现实是如何影响美国人对非殖民化的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从而揭示20世纪美国外交以及非殖民化政策的两难困境,以及非殖民化与第三世界“美国化”起源的关系及其现实的启示意义。本书还通过对美国反殖民主义的渊源及其非殖民化政策的演变脉络进行梳理,兼及探讨自由主义等观念对战后美国关于第三世界民族国家建构、发展模式的干预以及文化改造政策的影响。
就研究范围及框架来讲,本书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在研究的时间范畴上,主要集中于美国在20世纪世界非殖民化进程中的角色和关于解决欧洲殖民地问题的政策起源及演变,重点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关于殖民地问题政策的形成,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二战期间以及冷战时期美国非殖民化政策的变化等;在研究的空间范畴上,本书旨在对20世纪美国非殖民化政策整体研究的基础上,以东南亚为个案展开较为深入地探讨,以期从局部而探索出政策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变;本书所研究的内容,主要在于阐释美国关于殖民地问题的基本设想、反殖民主义及其非殖民化政策形成的根源,以及美国关于瓦解欧洲殖民体系的基本设想和政策及其在实践过程中的变化,同时以东南亚为例,对20世纪美国在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使命问题进行探讨,进而将美国的非殖民化政策与第三世界的发展问题联系起来。
[2]参见李安山《论“非殖民化”:一个概念的缘起与演变》,《世界历史》1998年第4期;另外,潘兴明等学者认为“非殖民化”这个词最早出现于1920年的英国,这个时间尚待进一步考证。
[4]徐蓝:《战后国际关系史研究的成果与展望》,《历史研究》2008年第6期。该文总结参考了李安山和潘兴明的观点。
[5]高岱、郑家馨:《殖民主义史·总论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3页。
[10]John Springhall,Decolonization Since 1945,pp.4-17.
[16]参见潘兴明《试析非殖民化理论》,《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3期。
[22]徐蓝:《战后国际关系史研究的成果与展望》,《历史研究》2008年第6期。
[25]Lloyd Gardner,Economic Aspects of New Deal Diplomacy,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1964.
[47][美]威廉·韩德逊:《美国的政策与殖民主义》,施旬译,《世界史研究动态》1984年第4期。
[52]David Ryan,US Foreign Policy in World History,p.40.
[78]Jan Pluvier,Southeast Asia from Colonialism to Independence,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4.
[80]Robert J.McMahon,Colonialism and Cold War,p.12.
[85]王俊芳:《20世纪英国的非殖民化》,《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
[86]何跃:《战后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统治——从对抗到撤离》,复旦大学2002 届博士学位论文(未出版)。
[87]张顺洪等:《大英帝国的瓦解——英国的非殖民化与香港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88]张顺洪等:《大英帝国的瓦解——英国的非殖民化与香港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6—7页。
[89]潘兴明:《丘吉尔与英帝国的非殖民化》,东方出版中心2018年版,第238—249页。
[90]陈晓红:《戴高乐与非洲的非殖民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91]房建国:《美国对阿尔及利亚战争政策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年版。
[92]朱秀芳:《戴高乐与战后法兰西殖民帝国的非殖民化》,《杭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94]马晓京:《二战期间美英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和斗争》,《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
[95]吴群:《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东南亚的介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评1945—1949年的美国对东南亚政策》,《世界历史》1998年第5期。
[96]资中筠主编:《战后美国外交史》(上),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118页。
[97]张顺洪等:《英美新殖民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