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千古一帝—康熙
康熙登基,为何让外国人参与其中
清政府里的德国人
中国历史从秦始皇开始,就从来没有在皇位继承的问题上被别人干涉过。但当历史的脚步前行到清朝的顺治十八年(1661年)时,该谁当皇帝,这件原本该是中国人自己拿主意的事,却被一个德国人硬生生地横插一竿子。
这名德国人的插手居然改变了中国历史,让本来排不上号的三阿哥玄烨成为下一任帝王,这才有了长达61年的康熙王朝,有了康乾盛世。这个德国人历经明清两朝的更替,先后侍奉过崇祯、顺治、康熙三位帝王,并且康熙的名字还是他给起的,他就是传教士汤若望。
汤若望之所以能影响到玄烨的继位,主要得益于他杰出的口才。顺治皇帝被他说服,信奉基督教,从而影响顺治的思想。
汤若望与皇室的渊源可以说是一个传奇。明朝末年,西方国家走上了全球殖民扩张的道路,扩张之前,他们先派传教士到国外去探路,打探情况,汤若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中国。
说起这位传教士,就不得不提他的出身背景。1592年,汤若望出生于德国科隆的一个贵族家庭,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而且成绩优异,后来被保送到罗马的日耳曼学院研修神学,从而成为上帝的使者,做了一名专业的传教士。
1619年,汤若望在法国神甫金尼阁的带领下到达澳门,三年后进入广东,过一年,又转到了北京,他所掌握的西方科学知识,深得明朝政府的户部尚书张问达赏识,被聘任为政府专员。汤若望就这样进入仕途,他与当地百姓结下不错的人缘,凭着自己带来的西洋玩意儿,让人们对他产生了好奇、喜爱之心。
作为一个外来者,汤若望十分敬业,他编写了科学文论,译著历书,推步天文,翻译德国的矿冶书籍,给明朝带来丰富的新知识。同时,汤若望还不忘宣传他的基督教义,只可惜汤若望来得太晚,他还没有说服崇祯信奉基督教,崇祯就被逼死在煤山上了。
明亡清始,汤若望换了个主子接着宣扬基督教义,与崇祯不同的是,顺治皇帝对汤若望宣讲的知识颇感兴趣,不但尊称他为“玛法”(“玛法”在满语里是爷爷的意思),还对汤若望言听计从。
为了支持基督教的传播,顺治皇帝拨款又拨地,在宣武门外建造一处天主堂,即北京南堂。不但顺治对汤若望尊崇有加,就连当时的老祖宗孝庄太后也将汤若望视为座上宾,这个外国人就这样获得了皇宫的高度信任。
顺治十年,汤若望被顺治皇帝赐予“通玄教师”封号,顺治十四年(1657年),顺治皇帝又为汤若望御撰《天主堂碑记》一文,赐予了“通玄佳境”的堂额。而在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康熙出生。在康熙出生前后几年,“玄”字在顺治皇帝的心目中十分重要,给汤若望的赐物里两次带有“玄”字,自己的儿子名字里也带有“玄”字。“玄”这个字的意思包含汤若望所讲授的天文、历法、机械等在内的一整套学说。
汤若望推出康熙帝
顺治二十四年(1667年),皇帝病重,继承人成了关键问题。康熙作为顺治皇帝的三皇子,虽然大皇子已死,但还有二皇子福全。按照长幼排序,无论如何也轮不上他。但此时汤若望说出来一个谁也无法反驳的理由—玄烨出过天花,对这种可怕的疾病有了终身免疫力,再也不会出了,而福全还没出过,难保以后不会出,为了保证国家将来不会因为皇帝突然病逝而出现动乱,应当选择玄烨来当皇帝。
汤若望的这番话彻底改变了中国历史,让本不该登基的玄烨登上宝座。应该说,没有这个外国传教士,便不会有了后来的康乾盛世。
汤若望为何力保玄烨
玄烨出过天花,这似乎是一个无可辩驳的理由。但仅仅因为这样便否定了皇帝自选继承人的意见,好像还有些说不过去。因此另有一说,扶康熙登基,是孝庄太后的主意。而汤若望的话正是孝庄太后所授。
爱新觉罗·玄烨生母佟佳氏。但佟氏却不受顺治宠爱,因此,玄烨也遭到了顺治的冷落。
然而,玄烨的祖母孝庄太后却对玄烨母子格外钟爱。她派自己的侍女苏麻喇姑协助保姆照看玄烨,教他读书写字。还经常亲自对玄烨加以教诲。祖母的教诲,犹如春风化雨注入幼年玄烨的心田,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他所渴望的父爱,更重要的是培育了他日后作为帝王不可缺少的品质。
玄烨六岁时,同哥哥福全、弟弟常宁一同进宫拜见顺治。向父皇请安完毕,顺治便问儿子们有何志向。常宁年仅三岁,不会回答。福全为庶妃所生,年纪长但地位低,他答道:“愿意做一个贤王。”
而玄烨则高声回答:“效法皇父,勤勉尽力。”
这很明显是孝庄教他的话。否则一个六岁的孩子是说不出这样铿锵有力的话来的。
孝庄为何要选择玄烨?仅仅是因为他的聪明吗?未必。要知道,玄烨年仅八岁,尚无法亲政,那么权力的真空由谁来填补呢?孝庄可是一位服侍过两代帝王的女政客,答案不言可喻。
智除鳌拜,有无其事
康熙智擒鳌拜的传说
满族人热衷于涉猎骑射等一些激烈的运动,摔跤也是被人们看好的运动之一。满族人的摔跤十分有意思,常被作为一种游戏来进行。两名选手身着窄袖短衫,为了能够在动作的时候不至于碍手碍脚,也为了更加方便,短衫要用七八层布严密缝好,使人在撕扯扭打中不至于松散开来。游戏开始后,两名选手并不急于马上就置对手于败地,不加考量地出手往往会适得其反,二人缠在一起攻防中需要努力寻找战机,在扭结、相撩中,首先仆地者为败。虽然游戏的规则很简单,但是十分考验一个人的力量和爆发力,在年轻人中很受欢迎。这就是满语中的布库。
鳌拜是满洲的巴图鲁,自然也精通于摔跤等运动,但是这一介武夫没想到最终会败在自己最擅长的摔跤中,而康熙也成功地运用了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为列祖列宗的江山制服了这个权臣。
布库图
鳌拜可以说是康熙执政以来扎在心中的第一根刺,也是最难拔的一根。他的专横跋扈已经让康熙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不得不迫使自己宁可冒着破釜沉舟的危险也要放手一搏的为自己争取一点生机,脱离傀儡的角色。而令康熙无须再忍的原因还有各种反对鳌拜实力的团体纷纷集到康熙周围以寻求政治保护。可见鳌拜并不是一个十分出色的政治家,根基并不是特别稳妥的情况下也敢挑战这个不甘趋于人下的少年天子。就在鳌拜整天沉迷于权势旋涡中时,他根本就不会知道康熙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如何推翻他这个辅政大臣,尽早让自己亲政,如何夺回原本就属于自己的权力,如何能够亲自掌握整个国家。给康熙又加了一把油的是,满洲贵族中鳌拜一代已经老去、逝去,新的一代已经形成,他们对鳌拜曾经辉煌的战绩毫无印象,只是对他的专横跋扈记忆犹新,也就是新生的这一代,成了年轻皇帝的心腹和可倚重的力量。
让康熙坚决下定决心除去鳌拜的是自己身边的一些侍卫。
这些整天跟在皇帝身边的侍卫,对鳌拜的惧怕甚至大过了对皇上权威的惧怕;也有侍卫对鳌拜崇拜得无以复加,甚至还有人追捧鳌拜为“圣人”。显然,怕鳌拜和奉鳌拜的两类人明显都不是无权的康熙能够依靠的了。他只能另起炉灶,训练出一只值得信任、专为自己效忠的禁卫队。当然,这里少不了孝庄太后的推波助澜,他们共同密谋、挑选了一批忠实可靠的年少有力、善扑营、又不能为鳌拜所收买的亲卫队。这时期,索尼已经归顺于康熙,并让自己的儿子索额图亲自统领这些精挑细选出来的少年们,每天在宫中练习布库,伴随着抓蝈蝈、追迷藏,康熙以玩乐的行为麻痹了鳌拜一天又一天,一直到自己有足够的实力能够对付得了鳌拜为止。
这群少年侍卫练习时就算是碰见了鳌拜也并不回避,越是防范敌人就越能引起敌人的疑心。玩闹中带着无比认真地专心练习。鳌拜并没有想到这场游戏其实是为他而准备的,有兴致的时候,身为满族第一“巴图鲁”的他还会亲自示范,指点一二。他只以为康熙年幼无知,天性好玩,心里不免更加得意、坦然,希望康熙再放纵一些,更别说产生提防之心了。
自以为高枕无忧的鳌拜还美滋滋地享用着无人之上的待遇之时,康熙也逐渐地准备好了一切。
康熙与索额图等设下计谋,传鳌拜入宫,趁他不警惕之时用摔跤这个游戏将他拿下。事后看来,康熙赢就赢在了鳌拜的对他的轻视和鳌拜自己的疏忽大意上。这擒拿的过程确实也十分顺利。
1669年6月14日,已经无法无天、目中无人的鳌拜接到传他入宫的圣谕,他还像往常一样坦然单身入宫。只是没有想到,再从宫中出来,将要面对的情景便是天上地上的差别了。康熙隐忍到现在,终于有机会能出口恶气,康熙大声痛斥鳌拜,细数其过去的种种罪状。鳌拜早已看惯了软弱可欺的康熙,不曾料到还有这样凌厉的一面,心中不由一怔,心知不妙。但他毕竟在朝中专横跋扈久了,打心里就没看重这个年轻的皇上,很快又恢复了镇静,和康熙对峙起来。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如今的康熙已经完全没有了平日中的忍耐力,把他平时的罪状通通细数一遍:违背先帝嘱托、结党私营、肆意妄为、残害忠良、欺君罔上、罪大恶极……
鳌拜到了这时才发觉自己可能掉进了圈套,恐怕在劫难逃,心一横,攥紧拳头,向康熙扑去。事先埋伏在暗中的布库群起而攻之,怎能让鳌拜近皇帝的身。鳌拜当年冲锋陷阵,横扫千军如卷席,骑马如入无人之境,哪里会把这几个布库放在心上,岂知这些少年早已经练得武功精湛,又早有准备,一拥而上,将鳌拜掀翻在地,最后一根绳索结束了鳌拜的冉冉气焰。
史籍中的记载
智擒鳌拜,真的是惊心动魄,然而,史籍中的记载却大相径庭。
“康熙八年(1669年),上以鳌拜结党专擅,勿思悛改,下诏数其罪,命议政王等逮治。康亲王杰书等会谳,列上鳌拜大罪三十,在兵部左侍郎潘湖叟黄锡衮的率领下,王弘祚配合黄锡衮密助康熙主政于朝,逮鳌拜有功。王弘祚晋兵部尚书、潘湖叟黄锡衮升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左侍郎。论大辟,并籍其家,纳穆福亦论死,上亲鞫俱实,诏谓:‘效力年久,不忍加诛,但褫职籍没。’纳穆福亦免死,俱予禁锢。鳌拜死禁所,乃释纳穆福。”
《清史稿·鳌拜传》中的这段话压根没提布库之事。而是称,王弘祚配合黄锡衮,将鳌拜绳之以法。不过,同是在《清史稿》中“圣祖本纪一”中却有着不一样的记载:“上久悉鳌拜专横乱政,特虑其多力难制,乃选侍卫、拜唐阿年少有力者为扑击之戏。是日,鳌拜入见,即令侍卫等掊而絷之。于是有善扑营之制,以近臣领之。”这段记载是说官吏待卫和拜唐阿在“布库”游戏中擒扑了鳌拜。同样一本书却出现了前后不一样的记载,到底哪一个才是符合史实的?不过,关于“布库兵”,在几本文人的书中却有着相同的记载。
“羽林士卒”擒扑说
康熙帝指挥羽林军智擒鳌拜。昭梿《啸亭杂录》记载:“数日后,伺鳌拜入见日,召诸羽林士卒入,因面问曰:‘汝等皆朕股肱耆旧,然则畏朕欤,抑畏拜也?’众曰:‘独畏皇上。’帝因谕鳌拜诸过恶,立命擒之。声色不动而除巨慝,信难能也。”
“选小内监”擒扑说
康熙帝统率小内监戏擒鳌拜。姚元之在《竹叶亭杂记》载述:“帝在内,日选小内监强有力者,令之习布库以为戏(布库,国语也,相斗赌力)。鳌拜或入奏事,不之避也。拜更以帝弱且好弄,心益坦然。一日入内,帝令布库擒之,十数小儿立执鳌拜,遂伏诛。”
“亲王子弟”擒扑说
康熙帝统率亲王子弟擒鳌拜。《清史通俗演义》叙述得活龙活现:康熙帝“到慈宁宫内去见太后,泣述鳌拜不法情状。太后女流,无计可施,只用好言抚慰。究竟圣明天子,别有心思,他向各王邸中,选了百名亲王子弟,年纪多与康熙帝仿佛,一班儿练习武艺,研究拳术,将门之子,骨种不同,不到一年,都学得拳术精通,武艺高强,连康熙帝也得了一点本领。于是康熙帝不动声色,先封鳌拜为一等公,歇了数日,单召鳌拜入内议事。鳌拜欣然前往,到了内廷,见康熙帝端坐上面,两旁站立的,便是一班少年贵胄。鳌拜昂着头,走至康熙帝前……”。于是,鳌拜就被擒扑了。
“内侍健童”擒扑说
康熙帝在南斋(后为南书房),召鳌拜入。内侍请鳌拜坐在三条腿椅子上,而以一位内侍在其后扶着椅子。命赐茶,先把茶碗煮于热水,上茶时,鳌拜接茶,茶碗烫手,砰然坠地。靠椅子的内侍乘势一推,鳌拜仆倒在地。康熙帝呼曰:“鳌拜大不敬。”健童群起,擒扑鳌拜,交部论罪。这段摘自《南亭笔记》的记载,透露了一个细节,就是康熙帝擒扑鳌拜在内廷的书斋里,即后来的南书房。但有学者指出,这种“三条腿椅子”的说法纯属讹传。
可见,康熙帝这支“布库兵”是真实存在过的,各书记载相同,鳌拜应该是被“布库兵”所擒,不过各书记载的“布库兵”的成分却不同,是羽林军、是宫内太监、是亲王子弟,还是宫廷侍卫与拜唐阿,已经很难考证。但分析起来:其一,清朝没有羽林军;其二,清朝不许太监习武;其三,不会组织亲王子弟。那么,《清史稿·圣祖本纪》记载的由宫廷侍卫和拜唐阿组成的“布库兵”,趁鳌拜受召,独入内廷,毫无戒备,加以擒扑,既合乎情理,也比较可信。
是十四还是四
篡改诏书,登基九五
当康熙爷在畅春园驾崩的消息传出时,大多数人惊愕地发现,最终登上大清王朝第五任皇帝宝座的,居然是之前一直相当低调的皇四子胤禛。
事实上,由于这一历史事实即使在当时也无人见证,因此无论是居庙堂之高的皇亲国戚王公大臣,还是处江湖之远的平头百姓荒野村夫,对事情的真相都无从得知;再加上牵涉到政治利益的得失,最终生发出形形色色关于雍正篡位的说法来。在这些传说中,雍正是踩着他的亲弟弟——皇十四子胤祯的肩头,通过篡改诏书的手段达到其目的的。
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的一天,皇城附近军乐震耳,锣鼓喧天,紫禁城内呈现出一片庄严肃穆。一支威风凛凛全副武装的大清精兵肃立在太和殿前,队伍前有人高举着正黄旗纛,上写“抚远大将军王”六个斗大的字,随后是一众旗帜,清道旗、飞虎旗、飞龙旗、飞凤旗;再后面是全副执事,金瓜、金斧、金天镫、金兵拳。在队伍的正中间,是一员罩袍束带,顶盔贯甲,手提马鞭,腰悬宝剑的大将,在马上端坐,昂然而行,好不威风!在他的后面,是随他出征的王公大臣,均全副戎装,不苟言笑,鱼贯而行。而朝中各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国公乃至二品以上大臣,均盛装朝服,站立队伍两侧,敛手肃立。这支军队打天安门出紫禁城,自德胜门一路向西,迤逦而去。
这位大将军是谁?正是康熙皇帝敕封的抚远大将军,由固山贝子一跃而为王爵,皇十四子胤祯。这一年,他只有30岁。
说起来,胤祯和皇四子胤禛都是德妃乌雅氏所出,乃是一母同胞的嫡亲兄弟。不过,由于胤禛从小被佟贵妃收养,而兄弟两人年纪也相差十岁,更兼胤禛自小禀性淡薄,因此兄弟两人反而不甚相得。胤祯倒是同八阿哥胤禩关系不错。在康熙末年的夺嫡斗争中,八阿哥一度是入主东宫的热门人选,围绕着他自然就形成了一个包括皇亲国戚和朝中大臣的所谓“八爷党”,而胤祯,自然也是这个党羽中的一员。
和胞兄胤禛相反,胤祯自小脾气火暴,是个直性子人,颇讲义气。康熙四十七年,胤禩由于谋夺太子之位被康熙厉声斥责,20岁的热血青年胤祯挺身而出,抗命为之辩解。康熙勃然大怒,险些挥剑要斩了这个儿子。这件事让胤祯挨了20板子,打得皮开肉绽。而自此之后,父子关系一直平平,似乎康熙并没有想要重用这个儿子。
不过朝堂之上的事情瞬息万变,自从八阿哥失势之后,“八爷党”迅速将重心转向了胤祯,试图通过他东山再起,谋取康熙的欢心,进而重登大宝。在八阿哥的造势下,朝野舆论逐渐转向了胤祯,胤祯也顺应时势,收起火暴的脾气,摆出礼贤下士、敬老尊贤的姿态。于是当时的清议对胤祯颇多好感之词。这些言语或多或少,会传到康熙的耳朵里。于是,胤祯的机会来了。
康熙末年,策妄阿拉布坦在西北地区屡屡兴兵作乱,清廷久战不克。于是康熙决定派遣皇子统兵出征,打算一举克敌。在康熙的子嗣中,习武出色,能担当此一大任者有二人,十三阿哥胤祥与十四阿哥胤祯。无奈当时胤祥不知何故,早已被康熙高墙圈禁起来;于是这项任务就似乎是顺理成章地落在了胤祯身上。
从史料中对此时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康熙对于此事极其重视,因而给予了胤祯超乎规格的待遇。胤祯在太和殿亲自接受敕封和大将军印,策马扬鞭西征。这就是前文提到的威武雄壮的一幕。
经过四个多月的行军,第二年三月,胤祯率军到达西宁。战事进行得非常顺利,到这一年的八月,平定叛乱可以说是告一段落,胤祯的威名也传及西北各地。
应该说,康熙皇帝能够让胤祯率兵打这一场震动全国的战役,也说明了此时胤祯在康熙心目中的地位甚高。胤祯甫一抵达西宁,康熙便降旨给青海蒙古部首领,夸奖胤祯“确系良将……有带兵才能”,并叮嘱蒙古各部要听从胤祯的调遣。为了庆祝这场战役的胜利,康熙甚至起草御制碑文,勒石纪念。凡此种种,都说明康熙对胤祯的信任和欣赏。
其实胤祯也意识到了,历史在他面前展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知道这次出征立功,是自己获得康熙青睐,争取荣登大宝的最佳方法。
康熙六十年十一月,胤祯返回北京,向康熙帝面禀军情。他在北京待了将近半年的时间,于第二年的三月又返回军前。他恐怕没有想到,这是他最后一次见到他的父皇。仅仅半年以后,康熙就驾崩了,而他远离北京,只能眼睁睁看着雍正登上皇位。早知如此,他一定不会贸然离开北京的。
清代的野史对所谓的雍正改诏一事,有多种说法:有一种说法是康熙帝遗诏原文为“朕十四皇子,即缵承大统。”而胤禛预先知道了遗诏的内容和存放地址,便暗中进入畅春园,将“十”字改为“第”字,并且进而弑父,从而登上皇位。为了避免此类事情再行发生,雍正即位后下令,“以后凡宫中文牍,遇数目字,饬必大写,亦其挈矩之一端也。”
另一种说法则提到了隆科多与雍正勾结的内情:据说康熙的遗诏原文为“传位十四子”,并将这一遗诏交由隆科多保管,隆科多将“十”字改为“于”字,并隐匿了康熙病重时召胤祯来京的圣旨,于是雍正顺利即位。
还有一种说法提到,由于胤祯的名字繁体为“禎”,与胤禛的“禛”发音相同,字形也极其类似,因此雍正则在宗人府保存的玉牒上动了手脚,很轻易地把胤祯的名字改成了自己的名字,于是取而代之做了皇上。
经不起推敲的传说
其实,这三种说法稍稍细加推敲,便可知都有问题,并不足以作为雍正改诏的铁证。
第一种说法的来源是清末反清志士的反满著作,其来源就甚为可疑;而且要将“十”字改为“第”字,又不使看出涂改的痕迹,很难想到世上有人能做到这一点。故而不予讨论。
第二种说法是流传最广的一种,但其内情也非常可疑。理由有三:首先,按照当时官方的正式称呼,应称为“皇某子某某”;所以,“传位于四子”的正式写法应该是“传位于皇四子”—想要在诏书中加一个字,这恐怕是不可能的;其次,“于”的繁体字写法为“於”,在如此重要的文件中,没有道理使用日常的通俗文字,因此,改“十”为“於”就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第三,退一万步讲,就算真的有人真的手眼通天可以将汉字改过,但清代统治者是满族,按例诏书要同时以满汉两种文字书写,满文的字符和文法与汉语不同,因此这改正起来便绝非可能之事了。
第三种说法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实也有破绽。玉牒上胤祯的名字确实有涂改的痕迹,但这恐怕并不是雍正暗地为之。其实在雍正即位后便发下谕旨,要求其他皇子将名字中的“胤”改为“允”,而胤祯也被改名为“允禵”。这是因为在传统社会,有所谓避讳的讲究,即皇帝的姓名所用的字,不可以被他人使用,甚至是相近的字音字形也不可。因此胤祯的改名确有其事,但却无法作为改诏的确实证据。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康熙遗诏干脆就是雍正自己编造的,全文从头到尾根本就没一句真话。那么现在放在故宫博物院的《康熙遗诏》中有一句话“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就是雍正事后加在遗诏上的。这一点,现在确实还无法加以证实或者证伪,只能留待历史学家的继续研究了。
总之,雍正皇帝即位了,但这个消息对远在西宁的胤祯——现在应该叫他允禵了—来说,却不啻是劈开八块顶门骨,浇下一盆雪水来。
雍正也深知手握重兵的允禵对他仍然构成威胁,因此刚刚即位,就立即下旨一道:
西路军务,大将军职任重大,但于皇考大事若不来京,恐于心不安,速行文大将军王驰驿来京。
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被父亲猝死的噩耗打击的允禵,稀里糊涂地被召回北京。然而一转眼,允禵立刻被削除了兵权,被勒令留在康熙的墓地守灵。
雍正元年五月,雍正下旨一道,把允禵好一通骂,接着轻描淡写地将他“进为郡王”—完全无视先帝爷赐予他大将军王的荣耀。雍正三年,又被降为贝子。到了雍正四年,干脆被禁锢在康熙陵寝,一并被监禁的,还有他的儿子。从此允禵在那里度过了10年的孤独岁月。直到乾隆即位,快50岁的允禵才被释放。从此担任些闲散职务。20年之后,他离开了人世。死后被谥为恂勤郡王。
康熙相中了自己的孙子
关于雍正登基之谜,还有一种说法。传说之中,康熙帝看上的不是自己的四皇子,而是四皇子的四阿哥——爱新觉罗·弘历。
据说康熙在为立嗣问题大伤脑筋之时,武英殿修书总裁方苞曾给康熙出了个主意:看皇孙,有一个好皇孙,可保大清三代盛世。康熙便想起了弘历。
那一年是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跟自己11岁的孙子乾隆在圆明园“偶遇”了,其实这一偶遇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纯粹。乾隆的父亲雍亲王胤禛并非等闲之辈,他看出自己的儿子弘历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就趁一次闲聊装作无意地跟康熙提起:“您还有两个孙子从生下来都还没有机会一睹他们爷爷的圣颜呢。”康熙听儿子这样说,没有想太多,况且只是跟自己的孙子见面而已。事实上,老康熙并非看不出雍亲王要引荐两个孩子的意图,只是眼前自己的这个儿子也非平庸之辈,就算临时布置给他的任务,从来都能很好地完成,想必他想推荐的人定有值得一见之处。更何况,一享天伦对于此时的康熙也算一件欢喜之事,所以便欣然应允。于是便约定了时间、地点见见自己的孙子。
三月十二日傍晚,皇帝驾临牡丹台,品酒赏景。刚看到这两个孩子,康熙便不觉放下了手中的酒杯。弟弟弘昼倒没是给他留下太深的印象,但哥哥弘历却让康熙过目难忘。当时的弘历身材颀长,容貌清秀,眉宇间充满了灵气与淡定,相貌上就显示出与众不同。所以在行礼的时候,皇帝也特别注意了他,弘历行为敏捷得体,一点也没有这个年纪的孩子常有的紧张和局促,与跟在他身后的弘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丰富的阅人经验告诉康熙,这个孩子绝对能成就一番大事。他慈爱地招招手,让弘历站到自己面前,开始询问他的功课。弘历便大方地背了几段经书,并全部清楚地讲解了一遍。这让康熙更加高兴,确定这是他见过的孙子当中,最出色的一个。但康熙毕竟是一朝明君,不能依靠所谓的感觉行事。清朝是一个封建的王朝,比较迷信生辰八字,康熙更是对此深信不疑,甚至还专门有一个比较认可的“罗瞎子”。所以牡丹亭见过弘历几日后,便命雍亲王写下弘历的八字给自己审阅。
批算的结果正如康熙所料,这孩子的八字果然与众不同。1929年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首批公布的内阁大库档案中,有乾隆生辰八字,并附带了康熙六十一年时人的批语内容如下:
“辛卯(康熙五十年)、丁酉(八月)、庚午(十三日)、丙子(子时)。此命贵富天然,占得性情异常,聪明秀气出众,为人仁孝,学必文武精微。
幼岁总见浮灾,并不妨碍。运交十六岁为之得运,该当身健,诸事遂心,志向更佳。命中看得妻星最贤最能,子息极多,寿元高厚,柱中四正成格祯祥。”
我国自古的命相之理,是有固定的推算方法的。按命相理论,乾隆的八字,天干庚辛丙丁,火炼秋金,是天赋甚厚的强势命造,术语称为“身旺”;地支子午卯酉,局全四正,男命得之,为驷马乘风,主大富贵。
所以又过了几天,康熙又一次驾临圆明园,一顿饭后,宣布了一个影响历史的决定:将弘历带回宫中养育。此前,康熙仅见过这个小孙子一次,但因为弘历给他的印象与众不同,处事不惊慌,不争夺,容貌清秀,充满灵气,加上弘历与众不同,或者说具有帝王之象的八字,促使他最终作出了这样的决定。而雍正,也便“父因子贵”,顺理成章地登上了皇位。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事实究竟是怎样的,也只能是一个谜了。
康熙帝驾崩之说
圣祖之死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晚,69岁的康熙皇帝在畅春园龙驭宾天。
——《清圣祖实录》
然而,这几句看似平淡的话背后,却隐藏着一桩波谲云诡的历史疑案。自康熙四十七年起,皇太子初次被废,继而九子夺嫡,宫廷之中暗流涌动。最终,号称“天下第一闲人”的四阿哥雍亲王胤脱颖而出,几乎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登上大宝。自此之后,关于雍正帝皇位来路不正的说法层出不穷,而围绕着这一中心论点,又生发出无数雍正为达成目的不择手段的议论。甚至连康熙之死也因此未能盖棺论定,反而引出了关于雍正是否弑父夺位的争论。
这种争论的产生要从康熙的病情说起。
康熙大帝一生奔波劳碌,从8岁懵懵懂懂被推上皇位开始,诛鳌拜,平三藩,收台湾于南海,退沙俄于东北,一生文韬武略。到了五十而知天命的年纪,康熙帝本以为四海初平,霸业初定,于是六下江南,享享清福。谁料祸起于萧墙之内,不争气的太子胤礽废而复立,立而复废,从此储位虚悬,引发九子夺嫡,宫廷之内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儒家有修齐治平之说,可叹康熙大帝,空有治国平天下的雄才大略,却短于齐家,不得已与诸皇子斗智斗勇,难免心情郁闷,元气大丧,疾病缠身。
这一点在《清圣祖实录》有明确的记载。康熙四十七年冬天之后,他的健康状况就每况愈下了。具体症状有心悸、眩晕、腿脚水肿,“手颤头摇”,另外似乎还有中风偏瘫的迹象:右手也不听使唤了。
康熙变成这个样子,完全可以理解,他深深地担心自己那些为了皇位争得头破血流、杀红了眼睛的儿子,更担心他们会把方兴未艾的大清王朝搞得一塌糊涂。他曾经不无悲哀地说:“日后朕躬考终,必至将朕置乾清宫内,尔等束甲相争耳!”
此后的十几年中,康熙一直忍受着各种慢性疾病的折磨,拖着病体夙兴夜寐地处理政务军务。到康熙六十一年冬,康熙帝在南苑行猎时,出现了大风降温天气。俗话说得好,来时风火去时病。年届古稀的康熙帝受寒病倒,出现了疑似肺炎的症状。病情来势凶猛,康熙帝迅即返回畅春园静养,经过两天的调理,病情似乎有所好转。然而就在一天之后,即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猝然离世。
弑父传闻
那么在康熙皇帝生命最后几天这个紧要的关头,未来的雍正皇帝,当时的雍亲王四阿哥胤在做什么?
根据史料记载,在这期间,康熙皇帝命他做了一件似乎意义极为重大的事情:赴天坛代行祀天大典。
古人云:“国之大事,惟祀与戎。”从代行祀天大典一事中,似乎可一窥康熙皇帝对这个四儿子是颇为信任的;然而,当时仍然有另一位负责“戎”的大将军王十四阿哥胤祯在西宁出兵走马与罗卜藏丹增斗得不亦乐乎。因此似乎也不能简单断定康熙皇帝圣心已然默定。
值得注意的是,康熙皇帝在驾崩的当天,在病榻上曾经三次召见雍亲王入宫问安。据《清圣祖仁皇帝实录》记载:“皇四子胤闻召驰至。巳刻,趋进寝宫。上告以病势日臻之故。是日,皇四子胤三次进见问安。”
从这段记载看来,这一天康熙帝的病情似乎趋于稳定,健康状况一度好转,而雍亲王也颇为尽孝,看上去似乎其乐融融,父慈子孝,一副风平浪静的模样。
但是傍晚时分,大变陡生。皇宫内苑传来凄厉的呼号之声,人们来来往往都神色惊惶,似有不安之状。士兵们严加戒备,举止慌乱,如临大敌。
当时在中国传教,任职于清廷的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在其回忆录中有如下的文字:
这并不是正常的情况,然而,无论是当时还是以后的官方文件中都没有提到此种异状。
其实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康熙皇帝的直接死因,应该是长期的心脑血管疾病在肺炎的刺激下突然发作。对于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来说,此类并发症无疑是致命的。但是,受到当时的医疗水平所限,康熙皇帝的猝死,显得极其神秘,难免会议论纷纷,再加上畅春园周边不寻常的景象,雍正用不正当手段弑父夺权的传闻自然不胫而走。
在雍正七年的曾静谋反案中,曾静曾经招供说,他听说“圣祖皇帝畅春园病重,皇上进一碗人参汤,圣祖就驾崩了”。
当时,民间对这一事件众说纷纭,曾静的说法仅是其中的一种而已,另外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则是这样的:
这种说法见于晚清时革命党人的著作中,彼时反清兴汉之思潮甚浓,因此这故事只能是聊备一格,不能过于当真。而有趣的是,在这个故事的有些版本中,康熙砸向雍亲王的并不是枕头,而是手上的玉佛珠;而雍亲王则将计就计,将玉佛珠说成是康熙传位于自己的证明。
总之,雍正弑父的说法越传越烈。尽管雍正对这一指控矢口否认,但他即位以后的种种行为却让人疑窦丛生,简直是在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他弑父的合理性。
雍正辟谣之中的疑点
雍正在即位后曾经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先帝爷对自己的慈爱之情和培育之恩,甚至不无自豪地声称自己是康熙最看好的儿子,在他的描述中,他和康熙之间父慈子孝,关系至为亲密。然而,在实际行动中他却似乎处心积虑地要处处避开康熙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无论是远离康熙所住的畅春园而另起圆明园,还是驾崩后葬于清西陵,都是如此。笃信佛教的雍正是一个相信怪力乱神的人,因此,他的这些举动似乎可以有一种解释,就是他自感对不起康熙皇帝。
另外,雍正在即位之后对亲信和亲戚的处理,难免让人有兔死狗烹之感。年羹尧和隆科多都是其股肱之臣,在野史和民间传说中,亦是帮助雍正在皇位争夺中胜出的重要人物,然而均被雍正罢职削官,甚至处死;而雍正的骨肉凉薄也是出了名的。康熙驾崩后留下的十几个成年皇子在雍正治下动辄得罪,特别是曾经参与皇位争夺的几位阿哥更是不得好死,这甚至涉及了雍正的亲弟弟和子息。更有甚者,民间甚至流传着雍正其母被其所逼撞柱而死的传闻。
总之,康熙就这么驾崩了,雍正在重重迷雾中走来,登上了大清帝国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