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培养孩子积极的行为习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精神层面的回应

精神回应的正确方式是接纳

精神层面的回应指的是在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过程中,交往一方对另一方的观念、需求、情绪和感受等进行分析和理解之后做出的理解、接纳等积极回应或否定、指责等消极回应的过程。

不同的回应会建立不同的关系。理解、接纳等回应方式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而否定、指责等回应方式则会建立消极的关系。

也就是说,精神层面的回应是建立关系的过程。这就像是在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如果精神层面回应得好,彼此都对对方敞开心扉,那么两个人之间就建立起了一种非常舒适、互相信任、彼此敞开的关系,两个人之间的桥梁宽阔又平坦,以后的沟通也会比较顺畅。

如果精神层面的回应做得不够好,就会让双方产生一种敌对、不信任、对抗等消极的情绪,就像桥梁不够宽或者塞满了各种障碍物,两个人以后的沟通也就可想而知了。

如何做好精神层面的回应呢?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如果一个人能够理解、体贴我们的感受,愿意站在我们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我们就愿意对这个人敞开心扉,彼此的心灵就可以走得很近。

接纳的哲学基础是,人都是生而平等的,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自由意志和权利。任何一个人,都有权利有自己的想法、感受和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按自己的意愿做事。任何一个人都没有权利要求和强迫另一个人必须怎样想,有怎样的感受,必须怎样做(除非他自己愿意)。

当然,这种权利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是对等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都没有权利在实现自我意志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地侵犯他人的权利或利益。比如,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火车站买票时要排队;晚上大家都在休息时不能大声唱歌;开车上路时要遵守红绿灯的规则,不能横冲直撞等。这就是遵守社会规则。社会规则代表着所有人的利益,违反社会规则就意味着有可能侵犯他人的权利和利益。

既然是独立的人,就有独立的需要、人格和尊严,每个人的人格和尊严都需要被尊重,需要被礼貌地对待,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对另一个人不尊重、不礼貌、大呼小叫,或者进行人身攻击等。

对孩子也一样。父母只被赋予约束孩子的行为,以使之符合社会规则的要求,完成孩子社会化发展的任务,但是父母没有权利去侵犯孩子的人格尊严,任何打骂孩子、侵犯孩子人格和尊严的事都是不被允许的。父母同样需要考虑孩子的感受,体察孩子的情绪,孩子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本体需求被理解和尊重。就像人犯了罪,可以承担法律的制裁,但他们依然享有人格权一样。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一直倾向于以成人为中心,尤其是对于婴幼儿,倾向于按成人的理解去要求和对待,对婴幼儿个体的尊重和接纳往往做得不好。

在精神层面,对婴幼儿缺乏友好的态度和生命成长规律的理解。这种不尊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态度上,成人经常用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用不友好的声音和语气,甚至用恐吓的方式伤害孩子,让孩子产生恐惧感,侵犯孩子的尊严;二是在观念上,否定孩子的感受和情绪,不相信孩子自己的感觉;三是在生活中,不能很好地尊重个体生命成长的规律,不能给孩子提供更科学的成长环境和锻炼自己的机会。比如,成人按自己的意志包办孩子的生活,使孩子失去了在生活中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这也是一种对孩子生命个体的不尊重和不接纳。

接纳分两个层次:观念接纳和技术接纳

如何理解“接纳”这个词,如何正确地接纳孩子,家长在实践之后发现,其实并不容易,许多人对于“接纳”的讲解并不透彻,使许多家长并没有真正理解“接纳”,而运用到实践中就会有偏差。我在多年指导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发现,接纳不是简单地实践就可以做到的,它是父母修炼的过程,是家庭教育素养不断积累,由量变到质变,而后“顿悟”的过程。

家长在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初期,都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参透“接纳”。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特别是通过对比自己的案例和别人的案例,参照老师的讲解和分析,再对比自己的做法和效果,经过不断反思,突然有一天,好像一下子“通”了,之后就会变得非常顺畅。所以“接纳”不是一次动作和表情,也不是一种语言和态度,而是一个教育观念内化的过程,要把这种接受真正地内化到家长的心里去,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上。

“接纳”最难做好的就是从“形式化”的接纳内化成“骨子里”的接纳的过程。但现在的许多育儿指导书和培训课程,大多侧重于接纳的技术与技巧,讲述如何把教育观念内化的却很少,把接纳的观念“内化”恰恰是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般来说,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犯的通病是:先在内心设置一个“理想小孩”,然后根据自己的经验为孩子设计一套发展之路,让孩子按自己设计的轨道成长,并且长成自己心目中理想小孩的样子。如果孩子不按自己的设想发展,就觉得孩子有问题,会想方设法地去改变孩子。

我去各地讲座,被家长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孩子不听话,怎么办?”难道孩子只要听家长话,就能发展好了吗?听话,是家长对孩子提要求。我常常对跟我学习的家长这样比喻,家庭教育好比是一栋小楼,有一个地基和两层楼,一层就是各种接纳孩子的技术和技巧,为了以后叙述方便,我们把它定义为“技术接纳”;二层是让孩子听话,配合家长的要求。而地基才是真正教育观念级别的接纳,我们把它定义为“观念接纳”。但有些家长往往没有地基,一层也没盖好,就直奔二楼了,让孩子听话,配合自己,我给他们讲:“你这是空中楼阁啊!”

有些家长学习了一些技术接纳,而没有观念接纳,就想盖二层楼,这样的基础并不牢固。我们来看一个小案例:

妈妈叫然然起床穿衣服,然然却要求听故事。妈妈答应了,并说好听故事不影响穿衣服。在然然听故事时妈妈又跟他说话,要求他穿衣服。然然很不愿意。妈妈认为听故事不影响穿衣服,而然然却认为听故事时说话会影响自己听故事,便哭闹起来。

案例中的孩子看上去有些不可理喻,孩子的妈妈在了解了技术接纳的一些方法后,依旧被孩子气得够呛,无法说服孩子听话,依旧陷入了与孩子的权力争斗当中。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理解什么是观念接纳。妈妈认为孩子说好了听故事不能影响穿衣服,而现在孩子以影响他听故事为由,拒绝继续穿衣,是违反诺言,不守信用,感觉孩子不可理喻。实际上这是两个约定:妈妈的约定和孩子的约定。妈妈的约定是:听故事不能影响穿衣服;孩子的约定是:听故事的时候,别人不能说话。

妈妈不能理解孩子是因为孩子年龄小而逻辑思维没发育完全,没搞清复杂的逻辑关系。在孩子的心目中,他只有一个直线的逻辑关系:妈妈说话了,影响了他听故事。他的全部思维都集中在这一点上,就不再考虑其他复杂的逻辑关系了。这就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妈妈如果知道这一点,就会在观念上理解和接纳孩子,也就会做到“观念接纳”。

如果妈妈不知道孩子的发育特点,会感觉孩子不遵守诺言而无理取闹,这是拿成年人的思维标准来要求孩子。如果妈妈恰好学习了接纳的技术和技巧,就知道不应该跟孩子发脾气,应该保持和颜悦色的态度,温柔地和孩子讲道理。但内心还是感觉孩子怎么这样子啊,怎么总是无理取闹。这就仅仅是“技术接纳”,而没有做到“观念接纳”。实际上是妈妈憋着自己的不接纳,而假装接纳。孩子的第六感觉很敏锐,可以感觉到妈妈并没有真正接纳自己。

接纳不仅仅是做出接纳的姿态,最重要的是从观念上真正接纳一个人,接纳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如果只有技术层面的接纳而缺乏观念层面的接纳,这样的接纳只是虚假的接纳,孩子一定能感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