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谁在写谁?
红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写的,相当于他的自传。曹雪芹亲眼见证了曹家从繁华到衰落的转变,痛定思痛,写出来这样一部回忆录。这里描写了贵族的纸醉金迷、勾心斗角,描写了真爱无果,更包含了对当时社会的失望,后来,他在回忆的痛苦中,在“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病打击中,凄凉地死去了。至于小说后面的结局,居然不是悲剧? 居然他们家又复兴了? 不对,那肯定不是曹雪芹写的。找来找去,对了,肯定是那个书商程伟元伙同高鹗改编或续写的! 于是,前80 回是曹雪芹写的,后40 回是高鹗续写的,就这么成了定论。反正,既然是没落子弟的回忆录,就肯定是悲剧,而且必须是悲剧。
这种观点,我觉得也没有问题。还是那句话,只要你按照自己的理解受用了,那对你来说作者就没有白写,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嘛。
关于《红楼梦》的各个版本,我觉得还是程乙本最可靠,所以解读的时候依据的底本都是程乙本。《红楼梦》开头的成书历程交待值得深思: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这《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见上面大旨不过谈情,亦只是实录其事,绝无伤时诲淫之病,方从头至尾抄写回来,问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改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又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即此便是《石头记》的缘起。
最早是石头的翻跟头经历,“石头”(就是后来的贾宝玉),没翻过跟头之前,喻指一切修行人的“意”,翻过跟头之后,虽仍是那块石头,但已经是“修成圆觉”的了。
空空道人明白了以后,反观自心,回想过去的各种修行经历,就是与石头对答的喻象。他思忖,公开这些经历,会不会害人呢? 不会的,我又不是诲淫诲盗,如实记录一下,给别的修行人做个参考吧,涉及现实社会的,也都没有敏感词,怕啥呢? 想完了,写出来吧,于是笔录成书,问世传奇。再一直传到曹雪芹手里,经过曹雪芹完成最后的加工工作。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这个工作量是极大的。
曹雪芹又是何许人也? 这又有意思了,民国以后流行的说法,说他是康熙年间重臣曹寅的孙子,晚年穷困潦倒、“举家食粥酒常赊”、幼子夭折而备受打击,等等,所依据的抄本、脂批等文献材料,其真实性现在还在争论。笔者不想介入这些争论,只想解读小说本身,因为在笔者看来,小说的主旨和情节都够清楚了,如果非要再考证其他的方面,那也是别人做的事情。有时使用“作者”,有时使用“曹雪芹”,都是本书行文上的方便。
至于说这空空道人又是何方神圣呢? 既然叫“空空道人”,就是叫咱别考证了,考证了也考证不出来,人家根本就不想留名,而且写那么多文字跟没写是一样的,“空空”嘛! 这世界从来都是法尔如是,所以佛经说“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佛说自己说法四十九年,没有说过一个字。
写的是谁呢? 宗旨并不是要说贵族家族怎么样,也不是官宦子弟的真爱怎么样,而是围绕一个主题:梦幻。《红楼梦》说:
更于篇中间用“梦”“幻”等字,却是此书本旨,兼寓提醒阅者之意。
知道梦幻了又怎样呢? 就是觉悟嘛,醒了嘛!
《红楼梦》写的其实就是一个人,一个修行人。他盖起了红楼,他玩了一系列的修行游戏,最后红楼也不要了,在修道这条路上,他终于得到了无数修行人梦寐以求的“成就”,其实是什么也没有得到,因为有得有证无非半路风景。贾宝玉比喻修行人的“意”(贾宝玉,就是假宝意,借意识这个假,来修真),众多女子比喻修行人的各种妄情,女子们死的死散的散,最后贾宝玉也失踪了。为什么要失踪呢? 但凡有个下落,不管是哪个地方,就还有“意”,就不是涅槃。这可以参照《大乘入楞伽经》的说法:
一切识自性习气,及藏识意、意识见习转已,我及诸佛说名涅槃,即是诸法性空境界。
可见,意识不转,就还是凡夫,转了,才能成圣。众生有八识,为什么偏偏只有意识最关键呢?《大乘入楞伽经》告诉我们为什么:
大慧言:“若建立者,云何但说意识灭,非七识灭?”
佛言:“大慧,以彼为因及所缘故,七识得生。大慧,意识分别境界起执著时,生诸习气,长养藏识,由是意俱我、我所执,思量随转;无别体相,藏识为因、为所缘故,执著自心所现境界,心聚生起,展转为因。大慧,譬如海浪,自心所现境界风吹而有起灭。是故意识灭时,七识亦灭。”
祸是意识闯的,解铃还须系铃人。有了意识,辗转就有了其他的七识,相互纠缠,相互滋长,众生因此轮回;灭了意识,其他的七识也就灭了。
为什么叫“红楼”呢? 不是北大的红楼,不是富豪的红楼,是修行人的红楼。借假修真,虽说本来无所修,但是该经历的你还是得经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在红尘世界里修,所以叫“红楼”。《心经》是佛门的精华,很多人都会背,但是有故事的人,跟没故事的人,背出来的《心经》也许是不一样的。黑格尔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同样一句话,从一个少年嘴里出来,跟从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嘴里出来,分量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主要是一大群女子来比喻妄情,不是男人呢? 这可以参考丹道家的说法。他们说,众生的身心,都是阴阳混杂,甚至以阴为主,阴就是各种妄情,修成就了,就可以转变为纯阳之躯。比如吕洞宾有一首诗,是这么说的:
独上高峰望八都,黑云散后月还孤。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
古人推崇“大丈夫”,根本的标准,不是肉体上的性别特征,而是心。就像《圣经》所推崇的义人,或者说“以色列人”,根本的标准,不是国家或种族,而是信仰程度。
第17回以后,《红楼梦》又以大观园为核心空间。关于这个大观园,现在还有人在找,有说在苏州的,有说在北京的,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的看法,大观园就是修行人的内心世界,当你开始有意观察内心的时候,就会发现,各种情绪、各种念头来来去去,圣人和凡夫来来去去,一会儿是佛做主,一会儿是钱做主,一会儿是女人做主……不修行的人,没有起观,就是杂乱而若有若无的内心世界;修行的人,起了观,就是大观园。《红楼梦》全书所涉及的人物纷繁复杂,实际上是放之而为大千,收之则唯一心,全书的主角其实就是修道者自己;至于具体的某一位人物,包括贾宝玉,一般只是参与这种复杂的心理化学反应的某一种元素或化合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