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3章 陪读的日子
陪读时光,每每忆及,一幅幅场景,一帧帧画图,温馨惬意,陶醉其中。
二次退休一年后,大女儿的一声召唤,我老俩满口应允,拉开了异地陪伴的序幕。
回望两年半的生活,令人欣慰的正是陪读时光。上初中的外孙女所在的学校属于走读学校,送去接来成为家长生活的主旋律。
我俩曾与她相处了一段时日。期间,内当家因事返乡,我便一个人料理外孙女的饮食起居。多亏以前在家隔三叉五爱到厨房帮忙,有过烹饪方面的接触,虽支离破碎,但家常便饭还是能够应对下来。这段时间,最大的突破要数蒸馍这门技艺。出于对外孙女喜好的迎合,我真的认真实践起来。
学蒸馍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这需要留心观察和自觉参与,了解它的全过程。面的用量和酵母的配比,这是发酵的第一个环节,待糊状的面汁发起后,接着是接面,即在发起的面汁里加入一定量的面粉揉匀;待面团发酵充分后,取出再一次揉匀并分割成型,尔后让它醒上适当时间,在它膨胀发大的同时待蒸锅水沸后,上笼蒸至半个小时即可。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整个过程的把握掌控,既需要技巧又要有丰富的经验,处理得恰到好处方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如:11月份天气,可用温度适宜的水予以保温辅佐。面接成团后仍需要温水倒到电饭锅内并将面团盆加盖置放于上面,期间视情况适宜调整,直到满意方好。醒的过程,要将成型后的馍上方加蒙一块布,为的是让它不风干醒充分。
蒸馍技术的突破,使我体会到:无论何事,不是会了才去做,而是做了你才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干中学,学中干,善于总结方能提高。家庭主妇的活,大老爷们学着做做,乐在其中。
微信女儿看后说,没成想老爸老了老了能独立蒸馍,有模有样,真上心,一看就想尝一口。老伴说道,比我蒸得还好!长能了。娘俩平实的话语,是对我认真做事态度的肯定。要说认真还真的不含糊。仅凭往常妻子蒸馍时的观察,与真的动起手来截然不同。首次介入,就是凭感觉而已。不过第一次蒸成的馍还行,只是起得不太到位。知道问题所在,在第二次便有了配方、计量(面、酵母、水以及时间的掌控)蒸出来的馍有了光泽,指头一点有弹力之感,尝上一口甜生生,近于完美,大功告成。外孙女挺满意,出口就两个字“好吃!”
要说学一手好厨艺沒那么容易,但只要上心,肯学,说难也不难,不妨看看《家庭烹调窍门》,家常菜,适中味,可口就行。
陪读时光,学生一上学,闲的时候便走进书店静心看书,赶上节假日,女儿都要赶过来团聚,少不了到市内景点转转逛逛,走进古隆中、唐城影视基地,感受大好河山,感受岁月情长,感受陪伴的日子丰盈快乐。这正是一边欣赏着沿途的千般风景,一边描摹出生活的最美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