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
衡量储备的适度规模有很多标准,第一个较传统的衡量标准是外汇储备能够应付多少个月的进口。适度规模至少要应付半年的进口。
如图10所示,中国的储备能够应付进口的规模远超过6个月,最高的时候能应付约35个月的进口。这个指标从2007年到现在,平均可以应付22~23个月的进口,最近尽管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20个月左右(接近两年)。所以如果从进口指标来衡量,中国的储备够了。
图10 中国外汇储备与月度进口额之比
资料来源:Wind以及笔者计算
第二个衡量储备适度规模的指标是储备能不能支付到期外债的还本付息额,储备应该能应付一年内到期的还本付息额。如果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中国的储备也远远够了。
如图11所示,中国的外汇储备与总外债之比最高接近2.5倍,2017年上半年是2倍;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之比更高,最高达到3.6倍,现在降得很快。说明近两年一方面是外汇储备下降了,另一方面是短期外债升得很快,但外汇储备仍是短期外债的3倍。从外汇储备和外债的指标来看,中国的外汇储备也是够用的。
图11 中国的外汇储备与外债额之比
资料来源:Wind以及笔者计算
但是最近几年,关于储备适度规模的文献在变化。很多国家认为,外汇储备的功能除了通过干预外汇市场、维持外汇市场稳定之外,也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因此就要把外汇储备规模和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挂钩。这两年IMF对中国当前的适度规模做了一个估算,这个方法很重要的一点是先要确定这个国家的汇率制度是固定汇率还是浮动汇率。IMF选了四个因子:国家短期外债余额、国家证券投资负债余额、广义货币余额和年出口额。我们根据中国的情况做了一些计算,假定中国实施的是浮动汇率,结果是3.1万亿美元。这里面最大的部分来自M2,广义货币要求中国的储备规模超过2万亿美元,就是因为中国的广义货币发得太多,国内资产价格涨得很快,所以一旦放开资本流动,很多资金都要流到海外去,这就需要很多的储备来进行对冲。
当前中国的汇率制度更多地具备了固定汇率的特点,从2016年开始,央行致力于维持人民兑美元汇率的稳定。这就是当中国的外汇储备快速降到3万亿美元左右时,央行会采取干预措施的原因。这就是中国储备的适度规模。
如果一个国家汇率制度完全自由浮动,那么它不需要外汇储备,因为汇率的变动可以吸收任何的冲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是美国、日本这些国家,也不愿意看到本国汇率出现过大幅度的波动,所以它们依然存在用储备稳定汇率的动机。目前很多央行在特定情况下用外币来维持金融市场稳定,中国也曾经采取过用外汇储备注资的做法。如果“8·11”汇率改革之后,中国显著加强资本账户管制程度,那么需要的适度储备就会下降。只不过这部分研究做定量的估算比较困难,利用目前相关的文献用来衡量资本账户管制的效果和程度比较难。因此,关于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文献,通常没有准确地把储备资本账户管制程度对资本的影响刻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