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的世界没有残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章 征婚

时间如水,岁月如歌,日子偷偷地溜走了。如今的若梅已年近四十,父母和亲戚都认为不会有人愿意娶这样的一个女子,因此常劝若梅放弃结婚的念头。尽管这样,她还是渴望有奇迹出现,期待有一天,命运之神会把那个他送到她身边来。他会带着她去看外面的大千世界,那样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终日躺在床上,满眼看到的除了墙,还是墙。

妈妈也曾托人给若梅介绍过人家,可总是不合适,后来妈妈也就听天由命了。

有一天,若梅听到了父母的谈话,好像是关于她的未来的。

若梅想知道父母的打算,就问爸爸道:“爸,你和妈说什么呢?”

“没什么。”

“我都听见了。我已经30多了,你就告诉我吧!关于我的未来,我也有选择权。”

爸爸看到若梅那样着急,心想:我的女儿啊!生活那样现实,你怎么选择?他叹了口气,没有把心里的话说出来。

若梅看着爸爸欲言又止的样子,继续道:“爸,你就告诉我吧!还是你根本就对我的未来没什么想法?”

爸爸看着她这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样子,无奈地说道:“若梅啊,你是爸的孩子,爸怎么能不管你?我和你妈商量了一下,给你多攒点儿钱。等我们都去世了,就让你哥哥照顾你,你自己手里有点儿钱,花着也方便……”

若梅听了爸爸的话后很激动,语气坚定地说道:“我不让哥哥照顾我。”

妈妈劝道:“你不让他照顾,谁能照顾你?我们活着的时候,还能照顾你。等我们死了呢?你还跟去不成?我们老了,不能动了,还要靠你哥照顾呢,更别说你了。”

若梅就是不愿意让哥哥照顾,她想有属于自己的生活。虽然哥哥嫂嫂一直对她很好,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她不能像拖累父母一样拖累他们。父母的养育之恩,她已经无法回报,哥哥也为她做了很多,她怎么能再给哥哥添麻烦?

“我不愿意。”若梅固执地重复着。

“你不愿意,有别的路可走吗?你说说看,我们也想听听你有什么办法。”妈妈问。

若梅沉默了。办法?出路?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自己。如果她有办法,还用躺在床上让父母日夜照料吗?若梅无奈地摇摇头。

“既然没有,那就这么定了。”妈妈说。她看了爸爸一眼,二人走出了若梅的房间。

那天晚上,若梅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苦苦思索着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最后,终于让她想到了:她可以嫁人啊!如果能嫁个好人家,找到相爱的人,他不仅可以照顾自己,还会代替自己在父母膝下尽孝。

几天后,她和妈妈说了自己的想法。

“妈,跟你说个事儿……你给我找个对象呗!”若梅红着脸,头微微抬起,眼睛眯在一块儿,不好意思地说。

“啊!”妈妈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心想:她怎么有心思找对象了?关键是,别人家健康的女儿找对象都不容易,何况……妈妈的神色黯淡下来,叹了口气。

若梅见妈妈没有再说下去,怕她不答应,赶紧道:“妈,你就帮我找一个吧。”

妈妈看着她着急的样子,觉得心酸又无奈:“我上哪儿给你找去?你为什么要找对象?”

“妈,我不想靠我哥。我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都需要人伺候。哥有嫂子,有阳阳。虽然他肯照顾我,但我不能再给他添负担啊!你给我找个对象,这些问题就都解决了。”若梅向妈妈说着自己的想法。

“谁愿意要你啊!”话一出口,妈妈就后悔了。她怕若梅伤心,赶紧看了她一眼。

这些年若梅也习惯了,没有在意妈妈的话,说道:“怎么会没人要?你就给我找吧。”

“去哪儿找啊?”母亲问。

若梅发觉妈妈的口气有些松动,赶紧说道:“你让嫂子帮忙问问。嫂子人缘好,认识的人多。还可以去问你的同事,看他们身边有没有合适我的亲戚朋友。”

“这能行吗?”妈妈心里苦恼着,不是问不出口,是不愿意听别人说自己女儿的不是。女儿是妈妈的心头肉,容不得别人有一点点的嫌弃。

“你就给我找一个对象吧!”若梅磨了好多天,妈妈终于同意了。

嫂子是个极有办事能力的主儿,没几天就联系了一个。

这天中午,那人来到若梅家,正好赶上吃午饭。那人也不客气,就如在自己家一样,不管不顾地吃了起来。若梅看到他这个样子,心凉了半截。这人貌似有50岁,说话时黄牙外露,用词还极不讲究,让人听了直起鸡皮疙瘩。

饭后,妈妈询问若梅的想法。

“妈,我看他已经50岁了,他还说自己才30岁。”若梅面无表情地说。

妈妈看看若梅道:“可能是常年干庄稼活儿的缘故吧。”

“妈,咱又不是没见过庄稼汉。就算干体力活,也老不到那个程度。他看起来都赶上我爸了。”若梅说。

“你就是没相中呗!”

“对。”若梅肯定地回答。

“我也没相中。”妈妈笑笑说。

“那你刚才还替他说话,好像你姑娘嫁不出去似的。”若梅埋怨妈妈道。

“我想看看你有多想嫁人。再说了,你确实不容易嫁出去。”妈妈一本正经地分析着。

“妈,你又来了。”唉,这就是职业病吧!妈妈总是喜欢客观地分析问题。

这次相亲过后没多久,嫂子又托人给若梅联系了一个。这次是一个干干净净的帅小伙,人也老实勤快,年龄和若梅相当,30多岁。见面后,两人都觉得没什么问题。但处了一段时间后,若梅就有点儿无法接受了。若梅喜欢文学,喜爱戏曲,喜欢和别人谈天说地。而这个男人,不看电视,不听广播,更不读报。他没上过学,也不识字。若梅说:“我教你认字吧!”他说:“学那干什么,没用。”若梅说:“怎么没用呢?有文化多好啊。”他说:“学着累。都这么大岁数了,也学不会。”若梅说:“没关系,只要肯学,就能学会。”他说:“我不想学。”两人激烈地辩论了一番。若梅觉得和这个人无法交流,就说:“我们分手吧。”那人对若梅还是有些感觉的,就找借口:“没路费。”他既不说分手,也不说不分手。若梅掏出50元钱给他:“你走吧!”那人被若梅的举动激怒了,说:“你这是侮辱我!我怎么能要你的钱!你放心,我会走的。现在离阿姨下班还有三个小时,我再照顾你两个小时就走。”两个小时后,那人就离开了。

妈妈下班后,看到只有若梅在屋里,奇怪地问:“人呢?”若梅就哭了。妈妈以为是那个男人不要若梅了,就说:“别哭了,人家有选择的权力。到时候让你嫂子再给你介绍一个。”

若梅哭着道:“不是,是我让他走的。我只是感觉找对象怎么那么难,总找不到可心的。”妈妈诧异地问:“什么!你让人家走的?那么好的孩子,你赶走人家干什么?”若梅说了经过,妈妈气得真想给若梅两巴掌,但又舍不得,气冲冲地说:“你要找,就自己找吧。我们不管了!”

后来嫂子和朋友又给若梅介绍了几个,但都谈不拢。他们看到若梅的情况,大部分都不同意。这也不能怪人家,谁不想找个健健康康的媳妇?有那么一两个同意的,若梅对人家又没有感觉,她始终不肯放弃心中那个理想的他。家人觉得若梅的想法不符合实际,也实在找不到一个理想的男子给她,慢慢地给她介绍对象的心思就淡了。

日子一晃,若梅39岁了。有了电脑后的若梅也试着交往过两个男子,但都没有结果。他们不是奔着家里仅有的那套房子来的,就是得知了若梅的身体状况后没了下文。若梅也一度放弃了找个情感归宿的想法。

一天,若梅躺在床上,任思绪随意流淌。这时,妈妈走进来关窗户。若梅望着她那愈加消瘦的身躯,心中更是酸涩:如今我快40岁了,只能每天躺在床上,还需要70多岁的老爸老妈把屎把尿,有谁了解我内心的苦楚呢?“盯着我看什么?”妈妈打破了屋内的寂静。若梅整理一下心绪,不想让她看出自己内心的悲伤,说:“妈,我想在网上发个征婚帖。”听到若梅的话,妈妈的笑容僵在脸上。她盯着若梅看了好一会儿,反复思量着该如何说出自己的看法。然而她内心也是矛盾的,最终也没能想出合适的话来,只好转身去厨房做饭了。

若梅想,妈妈没有吱声,算是默许了吧。虽说网络世界是虚拟的,但也是现实中的人在用啊,总能碰到真心的吧。这是唯一的机会了,相信一次,就一次,一定可以碰到那个愿意照顾我的人,纵使不愿意,多交几个朋友也无妨。若梅想好后不再犹豫,在QQ个人主页上敲下了这样一则信息:

本人女,40岁,未婚,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但性格开朗,为人随和,思维敏捷,记忆力好,喜欢想象,爱好广泛,欲求一位心地善良的中年男士为伴。

弄好后,若梅的心情愉悦了许多。她冲着厨房喊道:“妈,你快过来看啊!”“看什么啊?”妈妈边说边走进来。“看我发的征婚帖。”若梅开心地说。这开心中既有对真爱到来的期待,也有能灵活使用电脑的自豪。“等着,我拿老花镜去。”说着妈妈取来了老花镜,“能行吗?你可要想好了。”她小心翼翼地嘱咐着。她也希望若梅能有个好归宿,只是现实是残酷的,况且这次是网络征婚,更添担心。“妈,你还怕别人骗我呀?”若梅看出了妈妈的顾虑。“唉!儿是娘的心头肉啊!”妈妈的眼睛湿润了,又嘱咐若梅:“长个心眼儿,不要随便和人聊天!你没出去跟人交往过,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人心险恶。”“嗯!知道了!”“那妈去厨房了,你玩儿吧!锅里还炖着菜呢。”说着,妈妈又走进了厨房,嘴里还哼起了小调。若梅已经很久没听到妈妈的歌声了。她闻着厨房飘来的菜香,想着这么多年父母为自己操劳,心里非常难过。

晚上开饭时,爸爸扫了一眼桌上的饭菜,问:“怎么做了这么多菜?今天是什么重要的日子吗?”妈妈笑笑说:“确实很重要。”她看若梅没有要讲出来的意思,也就不再说下去了,马上岔开了话题。

晚饭后,有几个好友加了进来,都是些喜欢天南海北胡侃的人。不过问问家庭状况,话也不怎么投机,彼此说了声“再见”后,她就把他们彻底拉黑,睡觉去了。

夏天的夜晚,闷热得很,有心事的人,更是烦躁难安。若梅想着白天的事,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不禁又陷入了回忆……

那年,若梅10岁。一个星期天的早上,爸爸没有上班,在家里帮若梅洗脚。这时,爸爸的同事来串门,看到这个情景,说:“你就是想不开,还不如让她自生自灭算了。”“老李喝水自己倒!”爸爸赶忙把话岔开。可是那人的话仍然落到了小若梅的耳朵里,她瞪着那个叔叔,颤抖地吼着:“怎么不让你家孩子自生自灭呢?”姥姥忙把她抱到一边。爸爸悄声埋怨同事道:“你怎么能说那种话呢?我姑娘都不乐意了。”“她能听懂啊?我还以为她听不懂呢。”那个叔叔面带尴尬地说道。爸爸听到这话,有些不悦,但因为是同事,只说:“怎么会不懂呢!”之后就和他走了出去。

“姥姥,我是不是真的那么没用?那个叔叔说让我死呢!”小若梅哭得很伤心。姥姥心疼地哄着:“他不知道我家若梅聪明,咱不哭!”在姥姥一声声的劝解下,若梅不再哭泣。但这件事儿她始终无法忘却。她知道自己与别人不同后,更加懂事听话,期盼着有学习的机会。她尽可能地做好每一件事,期待用知识改变命运,活出精彩给别人看。

可天不遂人愿,一年后,大哥感冒被送到医院后,再也没回来。就连年迈的姥姥都去送了外孙子最后一程,而她只能在家,还得托人照顾。对于若梅来说,那一年是最痛苦的一年。大哥去世后,姥姥怕触景伤情、睹物思人,就去哈尔滨若梅的老姨家住。但大外孙的离开对于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是莫大的痛苦,她最终还是因为伤心过度,在大哥去世一个月后撒手人寰。母亲带着二哥去哈尔滨奔丧,而若梅只能待在家,由爸爸照顾。姥姥一直特别疼爱她。那时候生活水平有限,一家一年也发不了几斤白面,姥姥自己和全家人吃玉米面,把白面馒头都给她吃。若梅八岁时才会咀嚼,此前是姥姥和妈妈一口口地轮着班喂她。平日里谁敢说上若梅一句不好,姥姥就跟谁急。想着姥姥的好,本就体弱的她也病了,住了好久的医院。若梅常常骂自己不争气,不给家里省心,还总是添乱。后来,妈妈拿着家里剩下的为数不多的钱,又带着若梅去沈阳进行了最后一次治疗。家人对若梅的爱,从来没有因为她的病而减少,反而因此更疼爱她。若梅从小被父母和姥姥精心呵护着,并没有感觉到与别人有什么不同。

彻底放弃治疗后,若梅的生活安定了下来。她进了校园,开始用自己的知识与命运抗争。她努力学习,比二哥还听话。她一直认为自己将来一定会比二哥强。可如今二哥不仅找到了工作,还成了家,孩子也长大了,小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她却只能躺在床上,遇到谁家有个红白喜事的,也不能参加,吃着家人打包回来的饭菜,听家人说着所见所闻,心里很不是滋味。

若梅喜欢上网看关于婚礼的视频,喜欢看那一套套美丽的婚纱。她不敢奢望那个穿着婚纱、幸福地笑着的新娘是自己,只要让她去参加一次婚礼,亲自为新人献上祝福就足够了。她从来没在外面的餐厅吃过饭,更不要说去什么娱乐场所,这些都是奢望。确切地说,若梅能呼吸一下屋外的空气都会很满足。

如果上天厚爱,她希望有幸能遇到他,那个可以带她去看外面世界的他。若梅边想边看向窗外,天已经蒙蒙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