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技法从入门到精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2 水分的掌握

水分的运用和掌握是水彩技法的要点之一。水分在画面上有渗化、流动、蒸发的特性,画水彩要熟悉“水性”。充分发挥水的作用,是画好水彩画的关键。

掌握水分应注意时间、空气的干湿度和画纸的吸水程度。

3.2.1 时间的把握

画湿画对时间的掌握要恰如其分,叠色太早、太湿易失去应有的形体,太晚则底色将干,水色不易渗化,衔接生硬。一般在重叠颜色时,笔头含水宜少,含色要多,便于把握形体,使之渗化。如果重叠之色较淡,要等底色稍干再画(图3-2-1、图3-2-2)。

图3-2-1 根据自己需要的渗化效果来控制时间的长短

图3-2-2 对比强烈的树干要稍干后画,左边虚化的地方趁湿画(吴传景作品)

3.2.2 空气的干湿度

画几张水彩就能体会到,在室内,水分干得较慢,在室外潮湿的雨雾天气下作画,水分蒸发得更慢。在这种情况下,作画用水宜少。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水分蒸发得快,必须多用水,同时要加快调色作画的速度(图3-2-3)。

图3-2-3 画水彩时要考虑当时空气的干湿度以控制好水分(刘凤兰作品)

3.2.3 画纸的吸水程度

要根据纸的吸水快慢掌握用水的多少,吸水慢时用水可少,纸质松软的话吸水较快,用水需增加。另外,大面积渲染晕色宜多用水,如色块较大的天空、地面以及静物、人物的背景,以用水饱满为宜;描写局部和细节时用水应适当减少(图3-2-4)。

图3-2-4 不同的水彩纸吸水性不同,创作时应当充分考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