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监测基本数据集及质量控制指标集实施指南 (2016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数据元素说明

(一)数据元素分类

医院感染监测基本数据集的数据元素共70项,分为七类:通用(12项)、自身风险(2项)、诊断信息(10项)、诊疗相关(20项)、实验室相关(14项)、体征相关(4项)、医院感染结果判读(8项)。

(二)通用类数据元素

一些数据元素与一位住院患者在一所医疗机构内的一次住院全过程相关,用于标识患者的一次住院过程,这些用来描述“住院患者身份识别”的数据元素被定义为通用类数据元素。

通用类数据元素包括:住院患者标识符、住院次数、住院病案号、性别、患者身份证件号码、入院日期时间、出院日期时间、离院方式;若住院患者一次住院期间转住过N个病区,则应该同时有N组如下数据元素、医学专业代码、入住病区代码、入病区日期时间、出病区日期时间(这样既可以区分重症监护单元患者、新生儿患者等重点人群,也可以监测有时间属性的各种风险发生时所在病区)。

(三)住院患者监测范围

本基本数据集的住院患者是指所有正常办理了入院手续的患者,包括入住新生儿病区(室)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单元的新生儿。但以下情形不纳入住院患者监测范围:在医疗机构分娩的正常新生儿、门(急)诊患者、急诊留观患者、未正常办理入院手续的住院体检者、正常办理入院手续但未实际入院即撤销住院或退院的住院患者。若医疗机构为上述某类人员办理了入院和出院手续,则应纳入监测范围。

特定人群不纳入住院患者监测范围不代表该类患者不处于医院感染的风险中,而是说不在本医院感染监测基本数据集适用的目标人群中。

(四)住院患者住院期间

本基本数据集的患者住院期间指患者一次住院的全过程,从办理入院手续开始到办理出院(死亡)手续结束,通常从入院日期时间起,到出院日期时间止。

同一位住院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后再次办理入院手续,视为第二次住院。

在医疗机构办理了入院手续后由于非正常原因离院的住院患者,住院期间从入院日期时间起,到离开或发现离开日期时间止。

(五)“日期”、“时间”和“日期时间”

1.日期

日期的记录格式:YYYY-MM-DD。例如:2014年3月6日记录为2014-03-06。

2.时间

使用24小时计时法记录时间,记录格式为:HH24:MI:SS。例如:下午3:00记录为15:00:00。

3.日期时间

日期时间的记录格式:YYYY-MM-DD HH24:MI:SS(日期与时间之间是英文空格符)。例如:2014年3月6日下午3:00记录为2014-03-06 15:00:00。

对于需要同时记录日期和时间的数据元素,为了消除歧义,均以“日期时间”表述,如出院时间,数据元素的名称为“出院日期时间”。

(六)科室与病区

各医疗机构表述科室和病区的方法可能有所不同,通常医疗机构的某临床科室包含病区(房),二者是层级关系。但也有医疗机构一个病区(如综合病房)可能会收治涉及多个科室诊治内容的住院患者,而一个科室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病区(房)的情况也不鲜见。鉴于医院感染监测更关注床位相近的关系,所以,本基本数据集表述住院患者归属单位统一采用病区。

(七)引用其他专业的数据元素更新说明

本基本数据集中有些数据元素采用的是其他专业领域已经发布的标准或规范中的描述,若此类数据元素所归属专业领域对其的表述发生变化,则本基本数据集中对应内容亦应随之做出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