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宪九胰腺病学(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节 Oddi括约肌的生理

阅读要点

1.胆总管斜穿十二指肠降部中部的后内侧壁与胰管汇合后略膨大,形成肝胰壶腹,亦称Vater壶腹,肝胰壶腹括约肌即Oddi括约肌在调控消化液排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解剖生理功能,是临床内镜检查、内镜下胆总管逆行插管造影、括约肌切开成形术等肝外胆道外科手术的重要部位。

2.Oddi括约肌,具有控制胆汁和胰液排放的作用。进食时,尤其是进食高蛋白食物时,在神经体液调节影响下,Oddi括约肌松弛,胆汁和胰液流入十二指肠。

3.胆总管与胰管汇合形式有多种:①胰管以距十二指肠大乳头开口不同距离汇合于胆总管,汇合后的管腔扩大,形成壶腹;②胆总管和胰管彼此靠近,但分别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③两管分别开口于十二指肠不同点。

4.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的诊断、临床分型、治疗方法。

一、肝胆胰结合部解剖

胆总管斜穿十二指肠降部中部的后内侧壁与胰管汇合后略膨大,形成肝胰壶腹,亦称Vater壶腹。肝胰壶腹向肠腔微突,使肠黏膜隆起形成十二指肠大乳头。肝胰壶腹借乳头小孔开口于十二指肠腔,胆汁、胰液通过乳突小孔排入肠腔。肝胰壶腹括约肌即Oddi括约肌在调控消化液排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解剖生理功能,是临床内镜检查、内镜下胆总管逆行插管造影、括约肌切开成形术等肝外胆道外科手术的重要部位。

1.十二指肠大乳头

十二指肠大乳头虽是十二指肠的结构,但因其功能、位置与胆总管、胰管有密切关系,临床上有许多操作、手术与之相关,如内镜下胆胰管逆行造影、壶腹括约肌切开成形术等。

2.大乳头位置

据国人255例统计,大乳头位于十二指肠降部的占97.6%(249例),位于十二指肠水平部的占2.4%(6例),另一组70例调查,大乳头位于降部中1/3的占71.4%(50例),位于下1/3者占22.8%(16例),位于上1/3者占5.7%(4例)。内镜下观察,75%~85%的人大乳头位于脊柱右侧第2腰椎平面。

3.大乳头的形态与纵襞
(1)乳头形态:

内镜下观察,呈粉红色乳头状隆起的占45.7%,半球型占28.7%,扁平型占25.6%。尸检乳头呈倒梨型占60%,半球型28%,斜柱状型占11%。

(2)十二指肠纵襞:

纵襞出现率为96%,4%的个体无纵襞。纵襞的形态,72%为均匀的条形,其他有锥形、倒锥形和棱形。纵襞长2.9cm(0.5~6.0cm),纵襞距幽门7.33cm(3.0~14.55cm)。

(3)乳头与纵襞的关系:

乳头可在纵襞上下端间任一点为36%,纵襞上端24%,下端18%,纵襞左侧16%,右侧2%。乳头孔的形状常呈裂隙状,也有呈圆形或卵圆形。乳头除与十二指肠纵襞有上述关系外,乳头常被其上方较突出的十二指肠环状襞掩盖。有的在乳头下方有一纵形黏膜襞,有人称这为系带。十二指肠纵襞或乳头下方的系带与乳头上方的环状襞构成T形结构,是寻找乳头的标志。十二指肠大乳头上方的环状襞还是作乳头肌切开术时的标志,它既是切口的最高点,该点在上括约肌的下方,也未达十二指肠襞肌,切口不超过该最高点不会切断上括约肌,也不会损伤十二指肠壁肌层。

4.胆总管与胰管的汇合形式

胆总管与主胰管汇合之前通常并行1~2cm,并且两者共同包有一层外膜,两者汇合之前,两者之间隔有一薄层黏膜。胰管位于胆总管的后内下方,胰管开口于壶腹的后内侧壁4~5点钟处,熟悉这一解剖关系,有助于在相关手术时避免损伤胰管。

胆总管与胰管汇合形式有多种:①胰管以距十二指肠大乳头开口不同距离汇合于胆总管,汇合后的管腔扩大,形成壶腹(壶腹长约5mm,最大直径3mm),此型占85%;或不扩大(不形成壶腹),占5%。据306例国人资料,汇合者占81.7%(250例)。②胆总管和胰管彼此靠近,但分别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约占9%,两管不汇合的有18.3%(56例)。③两管分别开口于十二指肠不同点,少见。

二、肝胰壶腹巨微解剖

胆总管的末端与主胰管汇合形成肝胰壶腹,亦称Vater壶腹,Vater壶腹的内部微细结构包括壶腹括约肌、黏膜瓣、血供及神经支配等。

1.肝胰壶腹括约肌

人类胆总管走行至十二指肠降部后内侧壁,在壁内与胰管汇合成一略膨大的共同管道称为肝胰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此处的括约肌由三部分组成:胆总管括约肌、胰管括约肌、壶腹部括约肌。在1888年,Oddi阐述了此肌,故名为Oddi括约肌(sphincter of Oddi)。Boyden又详细研究了此括约肌,故文献又将此括约肌称为Boyden括约肌。Boyden把括约肌分为3部分:①上括约肌包绕即将插入十二指肠壁胆总管和胰管的上端,在十二指肠壁肌层以外,此部分括约肌收缩使胆总管和胰管关闭,胆汁和胰液不能排入十二指肠腔;②黏膜下肌包绕两管的十二指肠壁内部分,其下半部分在黏膜下层内,也就是在十二指肠肌层内侧;③下括约肌包绕Vater壶腹,构成了大乳头的基础。由于Boyden当时对各部分未定名,故不同的学者对各部分命名不同,有把黏膜下括约肌也称下括约肌,而把上括约肌在胰管壁内部上端处的称为胰管括约肌。亦有将黏膜下括约肌称漏斗部中括约肌。漏斗是指胆总管壁内段Vater壶腹以上部分,内腔上宽下窄,呈漏斗形,其壁内有较弱的中括约肌。该肌收缩则漏斗管腔消失,肌舒张则漏斗从上往下开放,胆汁流至壶腹部。

通常将Oddi括约肌分为胆总管括约肌、胰管括约肌和壶腹括约肌。Oddi括约肌的长度,根据傅德良等对26例新鲜尸体标本的测量,胆总管括约肌(BS)为(12.0mm±3.5mm),胰管括约肌(PS)为(9.5mm±3.3mm),壶腹括约肌(AS)为(4.9mm±1.6mm);经胆道造影X线片测量,54例AS+BS总长为(25.3mm±4.2mm)(16~31mm),长度在20~30mm的占81%,20例PS长为(6.5mm±2.4mm)(4~10mm)。

部分人不形成共同管道而无壶腹括约肌。Oddi括约肌含环行、纵行、斜行走向的平滑肌纤维,无论从胚胎学、解剖学还是生理学上来看,Oddi括约肌均独立于十二指肠以外。Oddi括约肌,具有控制胆汁和胰液排放的作用。进食时,尤其是进食高蛋白食物时,在神经体液调节影响下,Oddi括约肌松弛,胆汁和胰液流入十二指肠;不进食时Oddi括约肌收缩,关闭其围绕的管道。

2.肝胰壶腹“黏膜瓣”

在胚胎20周时,胆胰管末端进入十二指肠壁内段即出现管壁增厚,管腔突然变窄,其长度随生长发育而增长,两管之间有一间隔,即两管壁汇合的延续,间隔逐渐变薄而消失。胆胰管末端及两管壁间隔均可见呈叠瓦状交错的“黏膜瓣”,塞满管腔。成人的胆胰管末端呈锯齿状瓣,共同管处的“黏膜瓣”为环形叶状瓣,近乳头处密集,环绕管腔内膜。在横切面组织切片“黏膜瓣”塞满管腔,主要由结缔组织、丰富的毛细血管组成,在纵切面上呈矢状位,由管壁向管腔内突起。根据壶腹黏膜瓣的位置及形态特点,其可能有下述功能:①防止肝胰壶腹液体反流入胆总管或胰管;②对胆汁和胰液有引流作用;③防止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胆胰管;④其丰富的血管丛除营养功能外,充盈时有助于乳头部产生勃起反应;⑤通过神经体液调控单管内的压力。

3.肝胰壶腹血液供应

肝胰壶腹血供来源于胰十二指肠上、下动脉,此两动脉在十二指肠降部内侧壁与胰头之间形成胰十二指肠前、后动脉弓,从动脉弓发支至肝胰壶腹和乳头。十二指肠大乳头前壁动脉血管来源于胃十二指肠动脉(GDA)的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ASPDA)与来自胰十二指肠下动脉的胰十二指肠下前动脉(ALPDA)形成前动脉弓(出现率100%),发出2支血管(15例,75%),发出1支血管(5例,25%)滋养十二指肠大乳头及Vater壶腹。十二指肠大乳头后壁动脉血管来源于胃十二指肠动脉(GDA)的胰十二指肠上后动脉(PSPDA)与来自胰十二指肠下动脉的胰十二指肠下后动脉(PIPDA)形成后动脉弓(出现率100%),发出2支血管(17例,85%),发出1支血管(3例,15%)滋养十二指肠大乳头及Vater壶腹。钟启胜等30例标本研究,以十二指肠大乳头的开口为圆心,十二指肠降部纵轴为12点~6点轴,顺时针依次定点,观测动脉进入的方位。动脉支进入肝胰壶腹和乳头的方位以9~12点钟较为集中,占46.1%(29支),3点钟处为17.5%(11支),6点钟处为15.9%(10支)。孙庆峰等40例标本,肝胰壶腹血供77.5%(31例)从胰十二指肠上后动脉发出一恒定支分布到Vater壶腹,并命名为乳头动脉。该动脉沿胆总管右侧走行,起点距Vater壶腹2.0cm(1.3~3.2cm),直径为0.42mm(0.3~0.3mm)。

4.Oddi括约肌运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

肾上腺素α、β受体在Oddi括约肌均有分布,β受体介导舒张,α受体介导收缩,人类兴奋交感神经的结果是Oddi括约肌收缩。乙酰胆碱刺激可使Oddi括约肌时相收缩频率增加,然而乙酰胆碱对Oddi括约肌功能的调节机制尚不清楚。Oddi括约肌环状肌层内的非胆碱能非肾上腺能神经含有一氧化氮合成酶,一氧化氮从神经细胞释放后可明显降低Oddi括约肌的基础压和时相收缩的波幅,起着生理性的抑制作用。

(2)激素调节:

胆囊收缩素(CCK)可诱发胆囊收缩促进胰液分泌,降低Oddi括约肌的基础张力和位相性收缩,使胆汁流入十二指肠。使用河豚毒素消除神经对Oddi括约肌的影响后,发现CCK能兴奋猫Oddi括约肌,认为是CCK直接作用于平滑肌的缘故。CCK经由抑制性神经元起作用,生理情况下抑制作用占优势,掩盖了其对平滑肌的直接兴奋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CCK的抑制作用是通过非胆碱能非肾上腺能途径实现的。胰高血糖素对Oddi括约肌有显著的抑制作,Rey和Greff发现胰高血糖素-(1-21)-肽能同时降低人Oddi括约肌基础压和时相收缩幅度,减少蠕动频率,在血药浓度达5000~30 000pmol/L时产生效应,增加血药浓度不能产生更大的松弛作用,但能延长作用时间,生理浓度的胰高血糖素对Oddi括约肌的影响尚不清楚。促胃液素能松弛人和麻醉状态下豚鼠的Oddi括约肌,但比CCK作用弱;促胰液素对狗Oddi括约肌的阻力有减弱作用,有可能间接被CCK所强化;血管活性肠肽是引起环肌舒张的重要脑肠肽,对Oddi括约肌有舒张作用。除上述外,胃肠肽对Oddi括约肌运动调节的报道很多,由于采用的动物模型、给药方法、给药剂量、测压技术不同,所得结果不尽一致。

三、Oddi括约肌功能异常

Oddi括约肌功能异常(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SOD)是Oddi括约肌的异常收缩,胆汁或胰液经胰胆管汇合处流出受阻的良性、非结石性梗阻。临床上,SOD表现为胆源性或胰源性疼痛,胰腺炎或肝脏功能检查异常。

1.SOD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功能失调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常常发生于胆囊切除术或胆石取石治疗后。无论有无胆囊切除术史,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均可影响胆道和胰腺。对任何有胆型疼痛反复发作和(或)复发性胰腺炎患者,均应进行有关胆胰形态学和功能的检查,Oddi括约肌测压术是评价SOD的“金标准”。在除外胆囊、胆管和胰管器质性病变的前提下,如Oddi括约肌显示异常,则可考虑SOD。正确诊断SOD是进行有效治疗的前提。SOD药物治疗可采用西沙必利、红霉素、考来烯胺、非甾体抗炎药、抗胆碱能药物、硝酸甘油类以及钙离子拮抗剂等。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是目前治疗SOD的最常用方法。与手术治疗相比,具有安全、简便等优点。主要适用于胆道Ⅰ型和Oddi基础压升高的Ⅱ型SOD患者。内镜下球囊括约肌扩张也可应用,较EST安全,但远期疗效差。对不宜作EST治疗的SOD患者可考虑外科手术,做括约肌切开术、十二指肠乳头成形术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

2.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的诊断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是指由Oddi括约肌运动异常造成的反复胆型或胰型腹痛以及其他相关症状群。Oddi括约肌器质性及功能紊乱均可导致其运动功能障碍。内镜测压术是目前评估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的金标准,根据测压结果将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分为2类:①Oddi括约肌狭窄:基础压≥40mmHg,其可能的原因是Oddi括约肌肥厚或纤维化;②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紊乱,包括:①收缩频率≥7次/分;②间断性基础压升高;③逆行收缩≥50%;④对CCK-8起矛盾反应。

3.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的Milwaukee分类
临床分类:
胆道Ⅰ型:

胆源性疼痛;谷草转氨酶或碱性磷酸酶升高大于1.5倍,但小于2倍;至少2次ERCP示胆总管扩张,直径大于12mm;ERCP示造影剂排空延迟大于45分钟。

胆道Ⅱ型:

胆源性疼痛;只有上述1~2项检查异常。

胆道Ⅲ型:

仅有胆源性疼痛;没有其他异常。

胰腺Ⅰ型:

胰源性疼痛;淀粉酶或脂肪酶升高大于1.5倍;至少2次ERCP示胰管扩张,直径大于5mm;ERCP示造影剂排空延迟大于9分钟。

胰腺Ⅱ型:

胰源性疼痛;只有上述1~2项检查异常。

胰腺Ⅲ型:

仅有胰源性疼痛;没有其他异常。

对于ERCP和测压技术等有创的检查方法,由于存在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性,临床不推荐使用,只有在括约肌功能异常较明确,拟行括约肌部分切开等治疗的患者才建议选用。

4.SOD的治疗
(1)药物治疗:

适用于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紊乱患者,特别是胆道Ⅲ型患者。传统的抗胆碱能药物和硝酸酯类药物最早用于松弛Oddi括约肌,解除疼痛,有一定疗效,但因作用时间短,长时间大剂量应用时副作用大,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钙离子拮抗剂同样能降低Oddi括约肌的基础压和收缩幅度,尤其是匹维溴铵(得舒特)可选择性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松弛Oddi括约肌,已应用于胆道功能紊乱患者的治疗。14肽生长抑素衍生物施他宁减少胰液分泌,抑制Oddi括约肌运动的作用较为肯定,但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在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治疗领域的推广。Francesco报道加贝酯20mg/min静滴,明显抑制Oddi括约肌的运动,且加贝酯还具有能抑制胰酶活性,减少对括约肌的刺激,长时间使用副作用小等优点,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此外,临床尚有用西沙必利、维生素K、黄体酮、前列腺素抑制剂等治疗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的报道,但疗效不确切。

(2)内镜下介入治疗:

①球囊扩张术:适用于临床胆道Ⅰ型、Ⅱ型患者,伴有Oddi括约肌基础压升高者,对Ⅲ型患者疗效较差,对胰型功能紊乱无效。操作时易并发急性胰腺炎。②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近二十年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成熟,EST逐步取代了手术治疗。适用于胆道Ⅰ型或Ⅱ型、Ⅲ型伴Oddi括约肌基础压升高患者。EST后Oddi括约肌基础压、时相收缩波改善,胆道十二指肠压力梯度消失,胆汁排出通畅,临床症状缓解。将Oddi括约肌测压与临床分类结合,对治疗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有指导意义。伴有测压异常的胆道Ⅰ型患者EST术后症状100%缓解,Ⅱ型患者症状改善91%,Ⅲ型患者症状改善51%,胰腺型患者疗效较差,选择性胰管括约肌切开可提高症状改善率,EST对胆囊收缩素起矛盾反应的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者有较好疗效。EST的并发症为出血、穿孔,发生率5%~16%,死亡率0~2.2%,再狭窄率11%。

(3)手术治疗:

通过手术切开十二指肠乳头,有括约肌切开术、乳头切开术、乳头成形术。其适应证是Ⅰ型运动功能障碍,对内镜治疗无效者。括约肌切开术常不能完全降低Oddi括约肌基础压,疗效差,十二指肠乳头成形术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若仍不能缓解症状,应考虑胆肠内引流。

进展与争议

近年SOD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SOD发病率为10%~20%,其中女性患者占90%。由于临床医师对SOD缺乏充分认识和足够重视,常延误诊断,导致患者反复就医。随着各种检查技术和治疗方案的不断发展,SOD的诊断标准、检查手段和治疗方案更趋成熟。最新的罗马Ⅳ标准认为,患者必须有发作性上腹部和(或)右上四分之一象限腹痛,同时具备以下所有条件:①疼痛逐渐加重至稳定水平,持续至少30分钟或更长;②发作间歇期不定(非每日发作);③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或迫使患者急诊;④疼痛与排便的相关性<20%;⑤体位改变或抑酸剂对疼痛缓解不明显。此外,具备以下一项或多项特点可支持SOD诊断:①伴有恶心呕吐;②疼痛放射至背部和(或)右肩胛下区;③半夜痛醒。

推荐阅读材料

1.Cotton PB,Elta GH,Carter CR,et al.Rome Ⅳ.Gallbladder and Sphincter of Oddi Disorders[J].Gastroenterology,2016,150 (6):1420-1429.

2.曾建平,董家鸿.Oddi括约肌:从切开到修复(2017)[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33(2):209-212.

(李海民 于恒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