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杂症中的心身疾病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在我所从事的临床医疗工作中发现,既往医生的临床思维训练让我们较多地关注了患者所患疾病的生物学特征的探查,关注生物病原体对机体的损害,我们常常会把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的检查结果结合起来用推理的方式去诊断疾病,治疗疾病;我们常常是依据程式化的“客观的”诊断标准与流程来对他们进行诊断,用我们从书本上学到的症状学特点来判断疾病,我们更擅长记录客观资料,极力去找足够的“依据”去证实某个疾病而排除另一个疾病的诊断,这是一种找足了“依据”诊病的方式,这种医病方式的典型特征是只见器官不见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较少倾心感受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较少根据患者独特的个人体验来理解他所遭遇的痛苦感受及症状反应,在临床诊疗工作中我们越来越多地发现这种诊疗思路对于有些患者的某些症状反应难以给出诊断与解释,如,A患者说他身上冷透了,夏天就诊时会穿着厚厚的翻毛皮大衣(一种直接用5厘米厚的羊毛连着羊皮做成的大衣);B患者又说身上很热,不能着装,衣服穿在身上发烫,大冬天的时节在室外着一件单衣,在室内光着膀子。C患者描述自己身上有一股气在全身到处乱跑;D患者描述自己咽喉部卡了一个东西,吃饭与喝水都受影响,一定要医生将卡在他喉部的“异物”取出;E患者说她呼吸时只有进的气,没有出的气。凡此种种症状反应都难以用躯体器质性疾病来诊断和解释,追问病史这些患者都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他们大都去过多家医院,多个科室就诊,作过许多的检查,拿着厚厚的一摞病历与检查单,病历上写着一些打问号的可能诊断,检查单上却没有阳性结果。患者往往痛苦不堪,急于想明确诊断,急于想得到治疗,而这些患者游走在综合性医院的内外各科,患者痛苦,医生也头痛。
我们看到有些患者就医,真正的问题不在于疾病本身,而是它所揭示出来的内在的淤堵。当你直面患者的疾病,用你的心灵去接受它,愿意倾听他内心的声音时,你就已经消除了他部分的淤塞,虽然你还未精确地知道他的疾病要告诉你什么。但通过你踏上这段内在旅程的意愿、耐心和决心,有一部分沟通已经重新建立了,患者的疾病也就在逐渐地隐退。
基于这样的现象,我们收集了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那些曾经在多个科室就诊过,但诊断不清,疗效不好的 “疑难杂症”患者进行病例分析,重新整理他们的症状,理清他们躯体症状的同时关注他们的内心反应,找出他们症状背后的原因,给予他们身心一体的治疗。
心身医学观在医病的同时更是在医人,其通过心理分析对患者的症状成因,人格类型,个人的心理成长史与目前的症状如何互为因果,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结论。这种诊病的方式对我们原有的知识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体现了其释义性,整合性的特点,体现了心身同治的特点。
撰写这本书的目的是想让我们的临床医生在诊疗工作中,在最初的问诊时就用心身医学的思维模式,仔细地从心身两方面去询问患者的病史,而不是在进行疑难杂症的会诊时才会仔细询问病史,以尽早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在诊疗过程中对患者的症状多一些思考,尤其是在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更全面地认识疾病,更全面地去关注患者,帮助患者减轻或摆脱他们的痛苦,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此书的撰写受到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吴爱勤教授的指导与帮助,书中提到的患者的“逛医行为”就是受到吴爱勤教授学术思想的影响,在此衷心地感谢吴爱勤教授,也希望能够将吴爱勤教授的思想通过这本书进行传播。
感谢胡浴桓教授,是他在1984年让我参加全国A型行为的常模取样工作时把我带进了心理学的学科中,是他在1986年编写《医用心理学》教材时把我带入到临床心理学的队伍中,他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感谢我的同事,我的研究生,我与他们并肩工作才有了如今的案例积累。
对我的家人给予我的爱和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
最后,我要感谢患者对我们的信任,感谢他们愿意把他们内心深处最隐秘的部分,最深刻的体验告诉我们,愿意让我们陪伴他们走过人生最艰难的时刻和痛苦的岁月。同时,使得我们也有机会去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那种在困境之下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让我们坚信面对疾病心身同治的重要,让我们看到心身同治之后的强大愈合力。
谨将此书献给临床医务工作者,愿能为同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著者:张桂青
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