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临床诊疗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0节 合理营养

营养是机体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排泄,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其他对身体有益的成分构建组织器官、调节各种生理功能,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和防病保健的过程。在治疗学中,营养的作用沿袭至今,均称之为支持,即营养是身体必需的物质,组织器官的生长、修复、功能以及人体的活动、人的思维无一不与营养有关。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营养的关键在于平衡。

一、营养不良的高风险人群

1.肥胖
2.饮食失调
3.慢性疾病
4.心理疾病
5.老年人
6.收容机构收留的人
7.外伤和长期住院的患者

二、最佳营养的基本原则

1.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ommonwealth 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sation,CSIRO)推荐食物和营养方案:
每日推荐:
面包和谷物5份以上
蔬菜4份
水果3份
奶类和奶制品2份
肉类和替代品1份
嗜好或者额外饮食不超过2份
2.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年)(图1-5)
图1-5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三、良好饮食指导

1.通过平衡饮食、适量运动、正常作息,保持理想体重。
2.谷类食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谷类包括米、面、杂粮,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另外要注意食物多样,粗细搭配。
3.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保持身体健康和肠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对预防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4.奶类除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含钙量较高,且利用率也很高,是膳食钙质的极好来源。大豆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必需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且含有磷脂、低聚糖,以及异黄酮、植物固醇等多种植物化学物质。各年龄人群适当多饮奶/大豆及其制品。
5.鱼、禽、蛋和瘦肉均属于动物性食物,是人类优质蛋白、脂类、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瘦畜肉铁含量高且利用率好。鱼类脂肪含量一般较低,且含有较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禽类脂肪含量也较低,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蛋类富含优质蛋白质,各种营养成分比较齐全,是很经济的优质蛋白质来源。适当多吃鱼、禽肉,减少猪肉摄入,避免摄入过多饱和脂肪酸,因为饱和脂肪酸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病的几率。
6.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脂肪摄入过多是引起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膳食盐的摄入量过高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7.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的时间及食量,进餐定时定量。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应占0%~40%,晚餐应占30%~40%,可根据职业、劳动强度和生活习惯进行适当调整。零食的能量应计入全天能量摄入之中。
8.多饮水。饮水应少量多次,要主动,不要感到口渴时再喝水。饮水最好选择白开水。以正常成年人的日饮水量为计算标准,生理需要量约为3L,每日通过饭、菜、汤、水果摄取水分约1L,应额外补充水约2L。
9.限饮酒,过量饮酒还会增加患高血压、脑卒中、某些癌症等疾病的风险。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成年女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g。
10.食物放置时间过长就会引起变质,可能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另外,食物中还可能含有或混入各种有害因素,如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和有毒化学物等。吃新鲜卫生的食物是防止食源性疾病、实现食品安全的根本措施。

四、营养评定

1.营养评定
是指通过人体组成测定、人体测量、生化检查、临床检查以及多项综合营养评定方法等手段,判定人体营养状况,确定营养不良的类型及程度,估计营养不良所致后果的危险性,并检测营养支持的疗效。
任何营养状态评估指标中最基本的项目包括完整的病史采集和详细的体格检查,如体重丢失、各种营养指标等。
营养评定的标准:根据体重指数进行评估,体重指数(BMI)= 体重(kg)÷身高(m) 2
2.营养不良的评定
体格测量是评估营养不良最可靠的指标,目前国际上对评价营养不良的测量指标有较大变更,它包括三部分:
(1)体重低下:
儿童的体重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标准相比,低于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但高于或等于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中度体重低下;如低于参照人群的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体重低下。此指标反映儿童过去和(或)现在有慢性和(或)急性营养不良,单凭此指标不能区分属急性还是慢性营养不良。
(2)生长迟缓:
儿童的身高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标准相比,低于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但高于或等于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中度生长迟缓;如低于参照人群的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生长迟缓。此指标主要反映过去或长期慢性营养不良。
(3)消瘦:
儿童的身高和体重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标准相比,低于中位减2个标准差,但高于或等于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中度消瘦;如低于参照人群的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消瘦,此指标反映儿童近期急性营养不良。
3.营养过剩的评定
营养过剩是指日食入的营养量超过日需要的营养量,即所食入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超过了需要量。一般会引起发胖,有时也会有其他病症。
超重 24≤BMI<28
轻度肥胖 28≤BMI<30
中度肥胖 30≤BMI<35
重度肥胖 BMI≥35

五、疾病的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的时间取决于对患者营养状态的评估。对于摄入不足的患者,如情况允许,最理想的是在潜在的营养不良期就给予营养支持;对于中等程度营养不良的患者,在合并系统性炎症反应时,应该在未禁食阶段不超过5~7天内开始基于营养补充。但对于危重患者,尤其是长期进食不足者,早期的营养补充应该在抢救复苏术成功或者基本代谢指数测定明确后就开始。
营养支持主要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营养支持的目的因患者的病种和病性进展的不同而异。在纯消耗性疾病的患者中,营养支持是一种最基本的治疗方案。对于非创伤性损害的患者,合理地应用营养支持能够增加蛋白质的合成,因为在长期的饥饿状态下蛋白质分解已经最大限度地受到了抑制,营养支持可能提高合成代谢,增加机体的重量。在大部分受创伤打击的患者中,合理的营养支持能够阻止营养状态的进一步恶化,但在严重的分解代谢的患者中却例外。
肠内营养的定义:经胃肠道用口服或管饲来提供可满足、超过或补充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方式。
肠外营养的定义:经中心静脉途径为机体提供糖、氨基酸和长链脂肪乳胶等代谢底物的营养方式。
在临床上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营养支持的三个指标是机体成分的组成,饥饿状态的持续时间,系统性炎症反应的程度。
(方力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