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乎健康:健康教育在行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每天吃十二种食物,你做到了吗

大自然对人类确实慷慨而且关怀,造就了众多食物供人类果腹充饥延寿续命。民以食为天,吃,首先是吃饱,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吃得健康。
中国传统以谷类为主体的膳食结构是世界上最健康、最经济的膳食结构之一,有利于预防和控制各种肿瘤、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的发生。如果改成西方高脂、高热、高糖、又很少蔬菜的膳食结构,则很容易出现健康问题。
中国人和日本人的大肠癌发病率明显低于美国,但如果中国人或日本人移民到美国,第一代移民大肠癌发病率会明显上升,第二代人的大肠癌发病率则已接近美国人的发病水平。流行病学研究证明,这种入美则大肠癌发病率升高的现象,主要原因是这些移民顺应美国饮食,高脂肪食物摄入较多及膳食纤维摄入较少的缘故。
合理膳食是健康四大基石之首,对于维护国人健康至关重要。我们日常饮食既要能满足每天的生理需要,同时又不能增加疾病风险,这样的饮食即为合理。
合理膳食关键在于平衡。平衡有几层含义:一是人体所需营养素与膳食所提供的营养素要平衡,且能通过日常饮食来进行补充,目前已确认的人体必需营养素多达42种,任何一种都不能缺乏。二是各类食物的搭配要平衡。各种食物所含营养素不尽相同,没有哪种食物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母乳能满足0~6个月婴儿的全部营养需要),因此,必须保持食物多样,谷类为主,这也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首条核心推荐,足见食物多样之重要性。三是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要平衡,就是身体消耗多少,就要通过饮食补充多少。每个人的身体消耗不一样,每个人的摄入量要与自己的消耗量相匹配,这要靠自己日常细心体会,别人无法代替你确定饮食摄入量。
如要减重,就需摄入少于消耗,即少吃多动;如要增重,则需摄入多于消耗,即多吃少动(消瘦者也需坚持运动以提高体能,并可逐步增重)。有个判断自己是否吃得太多的简单方法,就是餐前1小时左右是否会觉得饿。如果已到饭时,仍腹中满满,则前一餐显然吃多了;如果餐前1小时左右觉得有些饿,说明前一餐吃得总量刚好。当然,这是指要控制体重的情形。
要实现平衡膳食,基本途径和办法是保持食物多样,什么都吃,而不是挑挑拣拣。食物共分五类,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和油脂类。这五大类食物,每天的膳食应尽量包括,尤其是蔬菜水果,一定要保证,可以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有助于防癌。每人每天平均要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不包括油、盐等调味品)。
要实现每天吃12种以上的食物,首先要有合理膳食、平衡膳食的理念,其次是要动些脑筋,让食物多样简单化,比如早餐的小米加麦片粥,加上馒头、鸡蛋、小菜,就已经有5种食物,如果当时吃不下水果或牛奶,可在上午10时左右再吃;中午饭一般有青菜、肉或鱼、豆腐之类的食物,加上米饭,已接近12种;晚饭应尽量清淡,改变晚餐大吃的习惯,并在晚饭后1小时,出去中速快走6000步左右,出些微汗正好。
当然,食物多样并不是让大家吃多,而是要控制每种食物的分量,谷类杂豆种类要多一些,但分量要少,这样营养更丰富,又不至于营养过剩。总之,食物多样要有粗有细、有荤有素、五颜六色、避免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