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被遗忘的时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章 那个年代的爱情

第14章那个年代的爱情

1.

倘若放在哪怕五年前,我可能都不会写这一章,因为,怎么说呢……

爱情,这个话题很永恒,也很难定义,每个年龄段,每个不同时期,我们对于爱情的定义都会发生变化。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爱情会如何开花结果,更遑论探讨别人的爱情。

但是现在,我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婚姻,家庭,对于爱情的定义上升了一个层面,我于是开始反观祖父母之间的爱情,觉得是那样的神奇,甚至是妙不可言。从一个孙女的视角,我慢慢回顾祖父母的爱情和婚姻,觉得自己好像在玩解密游戏一样,时刻提出疑问,然后再解开疑惑。人生就是不断质疑和答疑的过程,让我带你们看看,我的祖父母,又拥有着怎样的爱情密码。

2.

问题一:他们是怎么在一起的?

祖父和祖母是如何相识的,我其实并不清楚。每每我发出提问,祖父祖母总是用这样或者那样的话题打岔,他们那个年代的人爱的含蓄,以至于我们家拍全家福的时候,想让祖父搂着祖母他都很不情愿。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让他们主动坦白相识相恋的过程,显然是不可能的,不过好在聪明如我,我还是从他们日常的对话之中,找到了很多的蛛丝马迹。

和祖母闲话家常的时候,祖母偶然提到,当初给祖母介绍对象的人还不少呢。听闻祖母年轻的时候梳着大麻花辫,干活勤快手脚麻利,在十里八乡都是出了名的贤惠,这样顶配级的儿媳妇,必然是十分抢手的。不过祖母一个都没有看上,最后竟然一下就相中了祖父。

听闻祖母家里起初是很不同意的,祖母家里条件不错,有良田,还有一座小油坊,虽不说大富大贵,但是至少衣食无忧。反观祖父,虽然家境也还算优渥,但是他身体不好,有点腿疾,又是个文人,做学问还行,干农活却不擅长,祖母做出这样的决定,家里人都表示很不理解。不过最终祖母还是排除万难,和祖父走到了一起。

从这一点上来看,我猜测,祖父祖母是通过相亲认识的,一见钟情,两情相悦,最终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我曾经悄悄的问过祖母,“您当初为什么看上了爷爷?”问这个问题其实是颇有风险的,我察言观色,感觉那天祖母心情不错,才偷偷问的。

祖母笑了笑,“因为什么,因为你爷爷人好,人好比什么都重要。”

说实话,我是不怎么相信的,我悄悄的看过祖父年轻时候的照片,浓眉大眼,很是英俊潇洒的样子,我在心中暗笑,果然不管什么年代,颜值还是很重要的。相比祖母,祖父就更加坦率一些,他爽朗大笑的说,“你奶奶以前好看啊。”

后来,母亲和我说,这个话题祖母曾经自己提起过,她说当初之所以选择和祖父走到一起而没有选择那些农村汉子,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祖父有学问。

“对我的好,大家伙儿都差不到哪里去,但是学问上却差多了,我喜欢读书,却只读了四年,找个有学问的,将来孩子们不至于都是睁眼瞎。”祖母这样说。

多年前,我还听闻了一则老故事,更早的时候,祖母和自己的婆婆生活在一起,就是我的曾祖母。曾祖母的脾气很糟,时不时还会骂人,祖母为此受了不少委屈。曾祖母发起脾气来,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要给祖父再找一个媳妇,把祖母扫地出门。这样的狠话,任凭是谁听了心里都不会舒服。祖父不太会哄人,但是他和祖母说过最窝心的话就是,“你放心,就是给我个天仙,我也不换的。”这句话,我想即使放在现在也是十分动听的情话了。

3.

问题二:他们是怎么在一起的?

哈哈哈,汉语言博大精深,这两个问题看似一样,但是你品,你细品。

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祖父和祖母简直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的人。祖母只上了四年学,几乎没有什么文化,祖父是大学毕业,学富五车,知识渊博。祖母是个急性子,祖父做事却永远是不紧不慢的。出身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性格迥异,我不得不发问,这样的两个人,是怎么在一起过了一辈子的。

我记得有一次祖母提到,她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竟然认认真真的数过,她大概认识七十多个字。这个说法挺有趣的,我想现在的人,上完小学应该就很难数清楚自己认识多少汉字了,祖母的这个七十几,可以说相当精确了。我于是联想到祖父的那些书,恐怕祖母多半是一本也看不懂的。偶尔祖父祖母也会因为琐事拌嘴吵架,通常这种时候祖父都是不占优势的,他总会在落败之后,小声的嘟囔一句,秀才遇到兵啊,哎!

当然祖母也有看不上祖父的时候,大多数家务活都是不能指望祖父的,弄巧成拙,弄拙成更拙,是祖父做家务的常态。和祖母干家务的井井有条,干净利落相比,祖父真的是充分体现了文人手无缚鸡之力的一面,为此在家中闹了不少的笑话。比如洗衣服的时候把衣服搓破了,这样的桥段不单单发生在电影里,我家里就偶尔上演。又比如家里的床腿有点晃悠,祖父维修床腿,结果床腿没有修好,祖父的手指却被锤子砸中受了伤。在我的耳边,听到过的,祖母说的最多的一句碎碎念就是,“指望不上啊,都指望不上。”

我曾经在心里小声的回应,“别着急啊,奶奶,等我长大了,你可以指望我,我能指望。”只不过祖母听不到我的内心潜台词,等这句话能够得以兑现的时候,祖母已经老了。

我对祖父的动手能力存着深深的怀疑,直到读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读到钱钟书先生也总是笨手笨脚的,弄巧成拙,心里才稍稍的好受了一些,原来那个年代的读书人,大抵都一样,是专注做学问的笨人。

虽然如此,但是在我的脑海之中仍然充满了疑问和费解,我总觉得祖母更适合一个《红高粱》里面余占鳌那样的另一半,而祖父理应有一位大家闺秀站在身旁,红袖添香,谈谈人生和理想。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两个人,总是不搭嘎的。

4.

我的疑问程度随着年龄增长,日益增强,终于因为一件小事,达到了峰值。事情源于一张老照片,那是一张祖父的照片,十分寻常的黑白游客照,不同之处在于,这张照片的背后,有一行小字:“于南京出差留影,寄吾妻,以为念。”

像这样的照片家里还有不少,几乎每一次出差,祖父都会拍照,写信,寄回来给祖母。家信都是父亲和叔叔读给祖母听,唯一能让祖母一解相思的就是这张照片。我不解的是,祖父为何还要在每一张照片后面留下小字,祖母不认识字,十有八九是看不懂的。然而放在现在,我忽然明白了这其中的奥秘。祖父在照片后面留言,那是他在寄托对祖母的思念,祖母虽不识字,但是看到熟悉的字迹,她便收到了这份相思,他的思念,她懂,这字里行间的奥秘,无非就是,爱情使然。

祖父十分节俭,就连一件白色背心都不舍得给自己买,洗的次数多了上面全是破洞,祖母也不言语,穿上鞋,出门转了一天,便给买回来了。祖父出门办事,不小心丢了一笔巨款,祖母并没有半句责怪,反而在夜里小声的宽慰。

上了岁数之后,祖母开始信奉基督教,但是圣经上的字却认不全,祖父就在上面做满了标注,祖母是不懂汉语拼音的,每一个生字旁边祖父就写上一个祖母认识的字来代替,怕祖母看不懂连笔字,他刻意写的一笔一划。担心祖母不记得银行卡密码,他就用符号代替数字,悄悄记在《圣经》的最后一页,那是专属于他们两个人的,爱情密码。

他们就是这样,一文一武,一动一静,彼此互补,成就了彼此的爱情。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从前书信很慢,车马很遥远,一辈子只够爱一个人。”

拨开迷雾,真相渐渐清晰,从来就没有什么般不般配,一切都是缘分使然。在现在的我看来,我祖父母的爱情,就是最好的爱情,祖父母的样子,就是爱人最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