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张仲景的医学教育思想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其生卒年月不可确考,较华佗略晚。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世称“张长沙”。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研究外感热病与杂病,提出六经分证和辨证施治的一系列原则,使理法方药有机结合,奠定了祖国医学沿着辨证论治原则发展的基础。该书收方269首,使用药物达214种,基本上囊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被后人称为“方书之祖”。张仲景为医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后世尊为“医圣”。
张仲景为后人树立了淳朴无华、勤恳踏实的学风。《伤寒杂病论》著述风格朴实简练,毫无浮辞空论,对后世中医著作影响甚大。他虽然没有专门论述中医教育,但我们仍可从他的《伤寒杂病论·序》中探究出他闪耀着人格光辉的医学教育思想。
一、要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对于一个医学生来讲,必须要认识到生命的尊贵和价值,也只有如此,方能正确认识医学的价值,树立医学神圣观,才能够真正做到“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一个不尊重生命的人是很难学好医学的。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就对“当今居世之士”“崇饰其末,忽弃其本”的行为进行了批评。
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憃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只有做到“爱身知己”,才能“爱人知人”,做到救人于疾苦,挽生于倾颓。
二、要有正确和强烈的学习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的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很大潜力,在工作中,一个人通常只要发挥出20%~30%的能力就足以应付。但是,当他的动机处于被激励的状态下,他的能力则可以发挥到80%~90%,可见人的动机强度对人的行为结果的影响是巨大的。所谓动机,就是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内驱力。人们的一切活动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指向一定的目的,所以,人的动机和目的总是密切联系的。张仲景就指出“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正是因为缺乏“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的学习动机。而张仲景之所以投身医学,就是因为其家族遭病而亡者甚众,其云:“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正是因为“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激发了他强烈的精研医学的念头。
动机是行为的动因,其作用在于引发和维持人的某一行为,使人的行为导向一定的目标。动机的强度不同,行为的结果就会不同。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能力不相上下的人,取得的成绩却大不一样,甚至能力差的人比能力强的人工作得更好。这是由于动机的强度,或者说是由于动机激发程度不同造成的。因此,医学教育要重视学生需求和动机的培养。
三、强调学习经典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张仲景自序其编撰《伤寒杂病论》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选用了《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医学典籍,在广泛研读医典的基础上,“平脉辨证”,将医理与临床相结合。针对当时的医生现状,张仲景尤其重视对医典的学习和对医理的参悟,他对世上庸医只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却“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提出了严厉批评。这些医生不明医理,看病时只知夸夸其谈,敷衍了事。
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不是无源之水,中医事业也不例外。古人通过几千年来总结出的临床经验,是中医药不断发展的源泉。中医药教育必须在熟悉经典的基础上进行,且应涉猎诸家。只有对古人经验精华进行全面继承,才能谈得上发展。
四、理想的医学生是天赋与勤奋并举
张仲景云:“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指出非聪慧之人难以探医学之精髓,悟医学之奥理。这是历代医家的通识。但张仲景并没有将学习寄托于人之天赋,而是强调勤奋与博识,他引孔子之言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张仲景谦虚谨慎,说明自己不是天才,只能靠刻苦努力学习来获得知识,并提倡终身坚持学习,其云:“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特别表明自己从青少年时期就热爱医学,愿意扎扎实实地“多闻博识”,因为医学没有止境,必须终身坚持学习,活到老,学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