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医学教育思想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大一统王朝。这个国家的疆域,东起辽东,西至玉门关、陇西,北抵长城,南达越南北部及中部一带,面积超过500万平方公里。秦国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其统治,这其中包括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文化经济措施,为中国经济文化的融通与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秦为完成和巩固统一大业,其统治具有急政暴虐的特征,甚至做出了焚书坑儒摧残文化的残暴行为,但“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并没有对医籍产生不利影响。
秦朝经过15年短暂的暴政,最终在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中走向灭亡。公元前206年刘邦入关,秦朝灭亡。刘邦建立起中国第二个大一统的王朝——汉。前期定都长安,又称西汉或前汉,后期定都洛阳,又称东汉或后汉。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一个强盛、富饶的王朝,它继承和巩固了秦朝开始的统一国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安乐,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尤其是中原地区在典章制度、语言文字、文化教育、风俗习惯等多方面都逐渐趋于统一,构成了共同的汉文化,中华各民族的核心汉族在这一时期出现。汉代医学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使用木制涂漆的人体模型展示人体经络,这是世界最早的医学模型。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西汉初的名医淳于意创造性地将所诊患者的姓名、里籍、职业、病状、诊断及方药一一记载,谓之“诊籍”,是现存最早的临床病案。临床医学方面,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一书中,专门论述了外感热病以及其他多种杂病的辨证施治方法,为后世的临床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外科学也具有了较高的水平,据《三国志》记载,东汉末年名医华佗发明“麻沸散”,用于全身麻醉进行各种外科手术。
公元220年曹丕袭魏王位,当年废汉献帝自立,国号魏,汉朝正式灭亡。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或“蜀”);222年孙权在建业(今南京市)称吴王(229年称帝)。魏、蜀、吴形成鼎立局面,连年征战。263年魏灭蜀,265年司马炎代魏立晋(史称西晋),280年晋灭吴,全国复归一统。但西晋王朝因司马氏宗室内部争夺统治权,导致持续十六年混战的“八王之乱”,使得北方少数民族兵进中原。316年匈奴灭西晋,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的战乱时期,前后出现20个割据政权。439年鲜卑族政权北魏统一中国北方,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继之北齐代东魏,北周代西魏,581年隋代北周。在南方,317年,西晋琅玡王司马睿在建康(南京市)称帝,建立偏安江南的政权,史称东晋。420年以后又历经宋(420—479年)、齐(479—502年)、梁(502—557年)、陈(557—589年)四朝更迭。此四朝与北魏以降的北方政权相对峙,是为南北朝。公元589年隋灭陈,割据局面结束,使全国重归统一。从东汉末年到隋统一全国近400年间,是中国社会发展历程中最纷乱的时期之一,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各民族大融合的一个时期,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兴起和道教流行,两汉时期独尊儒学的局面被打破,开始出现儒佛道并立格局,并有玄学的流行。佛教自东汉末由印度传入我国,但初时信佛者并不多。魏晋时期印度和西域僧人陆续来到中国,随着佛经翻译增加和佛寺兴建,佛教迅速传播。南北朝时期大力提倡佛教,造佛寺、塑佛像、释佛经、传佛学形成高潮。随着佛教的传入,印度医学也随之传入我国,对我国医学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道教源于我国民间,东晋和南北朝时期道教教义理论和宗教组织迅速发展,其道术中有不少与医药保健有关的养生学内容,炼丹过程也积累了丰富的化学和药物学知识。两汉时期,统治阶级所独尊的儒家学说,此时期因佛教和道教的兴盛受到很大冲击,但仍是封建统治的基本思想柱石,儒经所讲伦理道德和礼乐制度等,对医家均有较大影响。《易经》《老子》《庄子》被称为“三玄”,玄学是融儒家的名教与道家的“自然”为一体,加以改造和发挥而形成的,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哲学思想体系。玄学家思想体系甚为复杂,相当一部分士人,放荡不羁,讲求服石、炼丹,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和积累许多化学变化的规律和经验,从另一侧面推动了医药学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面对战争连绵、社会动荡的局面,医家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大量医治伤病疾苦的实践,从而使临床医学迅速发展,各科临证经验进一步充实,诊断水平明显提高,治法丰富多彩,诊治均有新的创造和发现。据记载,本时期问世的医方书籍近200种,在内科、外科、骨伤科、妇儿科以及各种急救处理等方面,均有很大进步。晋代名医王叔和的《脉经》、西晋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西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等医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药物学也有突出进步,本时期本草著作达70余种,最有影响的是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开创了新的本草分类方法,影响深远。雷敩所撰《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现知药物炮炙的最早专著。在玄学思想影响下,服石之风大盛,并使炼丹术迅速发展,由此既引起许多新的疾病的产生,也推动了药物学的发展,炼丹的代表著作有西晋葛洪的《抱朴子》。而且从晋代开始,有史料可考的由国家主管的医学教育已经出现,南北朝的刘宋时代政府曾设立医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