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下册)》(增订本)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明清(鸦片战争以前)时期

8.1 复习笔记

一、明前期的经济政治措施

(一)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明初恢复发展经济的措施

(1)农民归耕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下令农民归耕,承认已被农民耕垦或即将开垦的土地都归农民自有,农村出现了大量的自耕农。这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迅速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2)移民屯田

移民屯田是明初政府发展农业经济的另一项重要措施。屯田有民屯、军屯和商屯三种,其中民屯和军屯的规模较大。

(3)发放耕牛

为了使屯田制度顺利推行,明朝政府发给屯田的军士和农民大量的耕牛。

(4)提倡种植农业经济作物

明朝对农业经济作物的种植也大力提倡。这不仅使荒废的土地尽量被利用,扩充了农业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优化了农产品结构,并且为纺织手工业提供了更多的原料,促进了明清时期丝织业和棉织业的发展。

(5)兴修水利

明朝初年,政府组织各地农民及时兴修水利,许多大小的水利工程都修复了。

(6)设立“预备仓”

洪武时,明政府在南京和全国各州县设立了“预备仓”,规定府州县各置东、西、南、北四仓,储粮备荒,遇有水旱,即用以贷给贫民。

(7)促进工商业生产

明朝推行了一些有利于工商业的措施。明初,手工业工人分为轮班匠和住坐匠两种。对政府商税征收也有严格限制。

(8)整顿币制

明初还整顿了元末以来币制混乱的状况,实行钱钞兼行,既铸造“洪武通宝”的铜钱,又统一发行“大明宝钞”。

2.明初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1)耕地数量增加

明初,农民的垦荒有很大的成就。耕地的数量显著增加。

(2)粮食产量提高

粮食的总产量也在逐步提高,全国各地的仓储都极为充裕。

(3)经济作物种植增多

农村家庭的副业已日益恢复,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以前有所增多。

(4)手工业得到发展

明初的官营手工业如采铁、铸铜、造船、制瓷、织染、军器、制盐等,生产规模庞大,分工细密,工匠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比元朝有所松动,手工业产品在质量上已超过前代的水平。

(5)商业活动频繁

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商业活动也更加频繁。明初整顿驿站,设立递运所、急递铺等官方交通设施,永乐时疏通运河,都为商业发展创立了便利条件。

(6)社会矛盾缓和

明初社会生产力比以前有所发展,社会矛盾也有一定的缓和。

皇帝、勋戚和一般地主继续占有广大的土地。官府把赋役转嫁到贫苦农民的头上。社会矛盾虽比元代有所缓和,但有时依然很激烈。

(二)开国制度与明初政治

1.开国制度

(1)完善中央和地方的官制

对官制的调整和改革,表明了专制皇权在明初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改革中央官制

a.废除中书省、丞相

中央官制最大的变化是废除中书省和丞相。1380年朱元璋以谋反罪杀中书省左丞相胡惟庸,并宣布废除中书省,从此不设宰相,由皇帝直接统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b.六部的职权增加

六部分割了原宰相事权,地位上升,并与中央其他权力机构分理庶务,形成牵制之局。

第一,军政由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分掌,五军都督府负责军队的日常管理,兵部负责武官选授和军队的调发;

第二,刑政由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分典,刑部受理天下刑名,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驳正、平反案件,使其互相牵制,一切兵刑大权都总揽于皇帝。

革新地方官制

a.设布政使司

在地方官制中,洪武九年(1376年)废除了沿元制设立的行中书省,在全国设十三布政使司(俗称省)。

b.“三司”分权

各省的兵、民、钱、谷分别由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管理,布政使掌民政,按察使掌刑,都指挥使掌兵,称作“三司”。元朝行中书省的丞相无所不统,明初则分权于三司。

加强监察制度

明太祖为了加强监察机构的职能,在都察院下设监察御史。监察御史出为巡按御史,代皇帝巡视地方,弹劾官吏,监察民情。

设立臣民章奏制度

设立通政司处理臣民的章奏,规定除田土、诉讼之争外,一般民户皆可上书言事。

(2)完善学校、科举制度

明代又施行了比唐、宋更为完备的学校制度和科举制度。

官办与民办学校

官办学校分为国子学和府州县学两种。民间乡村则有民办社学和私塾,几乎做到“无地而不设之学”,故史称“明代学校之盛,唐、宋以来所不及也”。

明代的科举制

a.科举程式

洪武十五年重开科举,十七年颁布科举程式。科举考试每三年一行,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中试者为举人,会试中试者为进士,一甲三人,称进士及第,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称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称同进士出身。进士即可以直接做官。

b.科举考试内容

科举考试的内容有四书义、经义、论、判、诏(或诰、表)、经史时务策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四书义和经义,即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四书要以朱熹的注为依据。

(3)创立卫所制度

明朝的军队约有180万,都编制在卫所之中。卫所遍布全国各地,大抵5600人为1卫。1120人为1千户所,112人为1百户所,卫所设有卫指挥、千户、百户等官。军土皆别立户籍,称为军户,军户是世袭的,一经签派为兵,就不能随意脱籍。

(4)完善法律制度

洪武时期也是明朝法制建设的开创阶段。明太祖制定了多种法典、法规,包括律、令、诰、榜文、条例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大明律》和《大诰》。

《大明律》

a.《大明律》是一部综合性刑法典,以《唐律》为蓝本,较之《唐律》简核,是对传统法典结构的一次改革。

b.《大明律》的特点是“重其重罪,轻其轻罪”。重罪是指危害国家的谋反及重大经济犯罪,量刑比《唐律》要重,连坐范围也广。轻罪是指一般犯罪行为,惩处要比《唐律》轻。

c.《大明律》还加大了对官吏和勋贵违法的打击力度,较《唐律》新增死罪27条,大部分是针对这些人的。

《大诰》

《大诰》是洪武中后期朱元璋亲自撰写、刊发的刑事法规。分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大诰武臣4个部分。朱元璋颁布《大诰》是想张扬刑威,向臣民灌输“趋吉避凶”之道。

(5)完善户籍赋役管理制度

鱼鳞册与黄册相互配合,明朝政府通过这两种册籍建立起一套比前代更加详备的户籍和赋役管理制度,在巩固明朝专制、国家经济基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还有一些其它的户籍管理制度存在。

编制《黄册》

明代最初是根据元朝册籍来抄报户籍。洪武十四年,明朝政府在社会日趋稳定的形势下,开始编制黄册,详细登记了各地居民的丁口与产业情况。

编制《鱼鳞册》

洪武二十年,明朝政府又经过普遍丈量土地,编制了《鱼鳞册》。详细记载每乡每户土地的亩数和方圆四至,并绘制成图。

设立里甲制

里甲是以110户为1里,1里又分为10甲,里设里长,甲设甲长。里甲内的人民都要互相知保,不得隐藏户口,亦不得任意流徙。里甲制把人民牢固束缚在土地上,强制他们屈从于专制国家的统治,不能离开乡土一步。

设立关津制

关津制是在全国“冲要去处”分设巡检司盘查行人,没有政府颁行的路引不能放行,越渡者以逃民律论。关津制把人民牢固束缚在土地上,强制他们屈从于专制国家的统治,不能离开乡土一步。

(6)加强中央与皇帝的权力

明太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和皇帝的权力,打击了豪强势力,整肃了吏治,也起了抑制兼并、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

打击地方豪强

明太祖在创制立法的过程中,对某些地区的豪强地主进行了打击,他曾经籍没苏州、嘉兴、松江、湖州等地的豪族富民的土地,并把他们中的几万户强行迁徙到南京、临濠地方。

杀戮功臣

为了扫除君主集权的障碍,明太祖对功臣曾两次大肆杀戮。洪武十二年丞相胡惟庸一案,牵连被杀的功臣达三万余人。洪武二十六年蓝玉一案,牵连被杀的也有一万五千余人。

惩治贪官污吏

明太祖对贪官污吏进行了严厉的惩罚。

2.靖难之役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死,太孙朱允炆(即建文帝)继位,朱允炆决定采取削藩的办法来控制明太祖分封的诸王的势力。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子,于建文元年(1399年)以入京诛奸臣为名,向南京进兵,于是明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演变为武装的冲突,这就是“靖难之役”。经过三年的战争,燕王朱棣打败了建文帝,夺取了明朝政权,建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3.永乐政局

明成祖朱棣在巩固专制皇权方面进行了一些重大的改革:

(1)继续执行削藩政策

先后把封在北方的诸王迁徙至南方,有的被废为庶人。从此分裂割据的势力更加削弱,军政大权再度集中于皇帝。

(2)调整中央行政机构

设立内阁

正式设立秘书咨询机构内阁。内阁的成员由皇帝亲自从翰林院官僚中选拔,入职文渊阁,参预机密,协助皇帝办理政事。

重用司礼监宦官

明成祖又重用司礼监宦官,并给予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官民隐事”等大权。在当时,宦官与内阁的权势相抗衡,重大政务最后取决于皇帝,皇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设立“东厂”

洪武十五年设立锦衣卫。到了永乐十八年(1420年),又设立了“东厂”,由皇帝信任的宦官统领。厂、卫的出现,标志着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

(3)迁都北京

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迁都北京有利于抗击从北边袭来的蒙古骑兵的威胁,又能进一步控制东北地区,这对于巩固边防以及维护全国的统一具有积极的意义。

(4)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政策

出兵镇压

明初,蒙古地区分为鞑靼、瓦刺和兀良哈三大部,明朝政府对各部采取了羁縻和防御并用的政策。明成祖在位时期,鞑靼和瓦剌部却经常在北边纵兵骚扰。从永乐八年(1410年)到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之间,明成祖曾亲自率兵五次出塞镇压鞑靼、瓦刺等部。

设立边疆建置机构

永乐元年(1403年),明朝政府在今东北地区设置了建州卫和兀者卫,二年(1404年)设置奴儿干卫,七年(1409年)又设置奴儿干都司。建州等卫和奴儿干都司的设立,对东北地区的开发起了很大的作用。

4.仁宣致治

1424年,明成祖病逝后,仁宗朱高炽即位。次年仁宗病卒,宣宗即位。仁宣两帝一共在位11年,其间明朝统治走上了正常轨道。

(1)文官独重

仁宣时期文武官员的地位有所变化,这一时期文臣独重,文官政治的格局完全形成,特别是内阁地位明显上升。

(2)巡抚制度

在地方管理上,针对三司分权,互不统属,遇重大问题造成事权不一的现象,采取中央派“巡抚”管理地方的制度。以后巡抚逐渐固定挂都察院官衔,与正统初年出现的总督共同成为位居三司之上的方面大员,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君臣关系融洽

仁、宣两帝与大臣之间的关系极为融洽,君主不专断,内阁与六部同心辅政,改变了洪、永时期大臣动辄得咎的现象。

(4)政治清明,爱惜民力

当时明政府提倡节俭,专心内治,与民休息,使社会经济持续繁荣。史称“仁宣致治”。

二、明中期政治、经济与社会变化

(一)明中期的社会矛盾

1.宦官专政

从明英宗到武宗时期,明朝的统治已开始走向腐败,出现了宦官专政的局面。

(1)宦官势力日渐强大

英宗正统初年,司礼监太监王振权势膨胀。宪宗成化时,宦官汪直气焰嚣张。武宗正德时,宦官刘瑾的气焰更大。明中叶宦官权势之大已达到顶峰。

(2)利用手段巩固地位、破坏朝纲

明代宦官大都用厂卫作工具来巩固他们的权位,宦官倚仗政治特权,贪污受贿,巧取豪夺。

2.土木之变

英宗正统初年,蒙古瓦刺部强盛起来,成为明朝北方严重的边患。明朝政府的军政大权操纵在宦官王振之手,王振不但不布置边防,反而接受瓦剌的贿赂,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瓦刺军4路南犯,王振调动军队挟英宗亲征。行至土木堡时为瓦剌军所袭,英宗被俘,王振为乱军所杀,明军全军覆没。瓦剌军很快就兵临北京城下。这次事件,史称“土木之变”。

3.北京保卫战

为了应付“土木之变”,留守北京的明朝兵部侍郎于谦积极备战,坚决保卫北京。瓦刺军大将也先驱兵直趋北京城下,于谦率兵出城迎敌,北京西郊的居民也积极参战,战斗延续了五日,也先被迫退兵。退兵途中遭到伏击,瓦刺军大败。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使也先不得不放弃夺取北京的计划,不久便把英宗送回北京,与明朝议和。

4.明英宗复辟、“曹石之变”

景泰八年(1457年),景泰帝病危,英宗和他的支持者夺取了东华门,重新登上皇帝的宝座。英宗复辟以后立即杀了于谦,宠信曹吉祥、石亨,曹石权倾天下,朝野侧目。天顺四年(1460年),英宗处置了石亨。次年七月二日,曹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当天即被平定。此事史称“曹石之变”。曹石之变后,人们开始议论于谦的功绩,宪宗即位后正式为于谦平反。

5.土地兼并和农民流亡

(1)皇亲贵族占用大量土地

明朝中叶,土地兼并日趋激烈,皇帝、王公、勋戚、宦官所设置的庄田数量之多,超过了以前任何时代。

(2)地主豪绅占地严重

一般官僚地主豪绅占地的情况也很严重,其中南方的江浙、福建、江西等地最为突出。

(3)侵占军卫屯田

官僚地主们不仅抢掠农民的土地,连军卫屯田也成为他们侵占的对象。

(4)赋税徭役加重

赋税和徭役也加重了。原来北方“永不起科”的土地,景泰时已全部征收赋税。政府的“官田”一向租给农民耕种,但是江南某些地区的官田赋税很重。

(5)农民流离失所

在土地日益集中和赋税徭役日益加重的过程中,农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供税不足,则鬻男卖女,但更多的农民结队流亡。

(6)残酷镇压流民

明朝政府通过里甲、关津、禁山等措施防止农民的流徙,有时甚至展开残酷的镇压。

6.明中期的农民起义

明朝中叶爆发的农民起义,规模较大的三次是正统时赣浙闽山区的农民起义,成化时郧阳山区的农民起义和正德时从河北平原发动的农民起义。

(1)赣浙闽山区的农民起义

正统十二年(1447年),闽浙山区的流民在叶宗留的领导下于浙江庆元、福建政和等地举行起义。正统十三年(1448年),福建沙县佃农邓茂七起义,他们与叶宗留的军队彼此呼应,正统十四年(1449年),邓茂七、叶宗留两人都先后战死,他们的部众仍坚持顽抗,直到景泰二年(1451年),叶宗留的部下陶得二还继续在山区进行斗争。

(2)郧阳山区的农民起义

英宗天顺八年(1464年),刘通(刘千斤)、石龙(石和尚)等人,因为反对禁山,领导流民4万余人在房县海溪寺起义。成化二年(1466年),农民军从房县转战四川大昌、巫山等地,受到明军的围攻而失败。成化六年(1470年),流民又在刘通部下李原的领导下,再度起来反抗。后在明军的强势围攻下惨遭失败。郧阳农民起义以后,又爆发了福建佃农丘隆领导的起义和广西大藤峡瑶、壮的起义。

(3)河北平原的农民起义

武宗正德五年(1510年)十月,以刘六、刘七为首等34人,在霸州号召起义,农民军分为两支,一支由刘六、刘七领导,另一支由赵链、刘惠领导,正德六年(1511年),农民军先后四次进逼北京。明武宗调兵镇压,刘六、刘七先后战死,农民军终于失败。

7.嘉靖朝的政治

(1)嘉靖初期的政治改革

明中叶一系列的农民起义,使得世宗嘉靖不得不在政治上做一些适当的改革:

减轻租银、整顿赋役;

抑制宦官、裁撤锦衣卫校尉;

勘查了皇庄和勋戚庄田,把一部分土地退还农民。

到了嘉靖中期,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日益尖锐,政治日益腐化,这些点滴的改革又都成为泡影。

(2)嘉靖中期腐败衰朽的政治风气

内阁门户之争

嘉靖时,宦官的势力受到排斥,“阁权始专”,形成了长期的门户之争。

严嵩专权

在内阁长达21年的严嵩,以谄媚取得世宗的信任。

外患侵扰

在严嵩专政时,北有俺达汗的战争威胁,东南沿海又有倭寇的骚扰。

贪污、兼并成风

在明朝内部,官僚贪污成风,勋贵、官绅兼并土地有加无已。

8.张居正整顿政治的措施

张居正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出任首辅,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挽救明朝统治的危机,张居正从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进行了一些整顿:

(1)与蒙古封贡互市

隆庆五年(1571年),明朝政府在兵部尚书王崇古的建议下,奉行了与蒙古俺达汗之间的封贡互市政策,明蒙关系缓解,史称“俺答封贡”。

(2)裁撤官员

在内政方面,张居正裁撤了政治机构中的冗官、冗员,整顿了邮传和铨政。

(3)任用人才管理水利,整顿财政

他曾任用著名水利学家潘季驯督修黄河,任用户部尚书张学颜整顿财政。

(4)清丈土地

张居正看到当时土地兼并和赋役负担的不平均会给明朝统治带来危险,万历六年(1578年)下令清丈全国的土地,包括勋戚的庄田和军屯地在内。

(5)一条鞭法

神宗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又在丈量土地的基础上,推广实施一条鞭法。实施一条鞭法的目的是为了均平赋役,它的主要内容是把原来按照户、丁派役的办法改为按照丁、粮派役,或丁六粮四,或粮六丁四,或丁粮各半,然后再与夏秋两税和其他杂税合编为一条,无论税粮、差役一律改为征银,差役俱由政府用银雇人充当。简化了赋役的名目和征收的手续。

(二)明朝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化

1.农业的发展

(1)在农业方面,犁、锄、权、镰、水车等主要生产工具已十分完备。

(2)铁工具的数量有所增加,质量也有了提高,并且有更普遍的推广。

(3)农业生产技术,在耕耘、选种、灌溉、施肥、园艺各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4)农业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日益扩大,不仅使一些荒废的土地充分被利用,而且更直接为手工业生产提供了原料。

2.手工业的发展

在手工业方面,冶铁、铸铁和制瓷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1)冶铁业

当时全国产铁的地区共达一百余处,在河北遵化、山西阳城、广东佛山、福建尤溪等地已出现了规模较大的冶铁、铸铁业。铁炉用盐泥砌成,大部分已用煤炭为原料。

(2)制瓷业

景德镇官窑的制瓷业,有58座,而民窑已超过了900座。民窑所烧造的薄胎纯白器、青花以及各种颜色釉等都能与官窑媲美,甚至还超过官窑的水平。

(3)丝织业、棉纺织业

在明代,“花楼机”的构造比过去更为复杂,棉纺织业的生产工具比以前也大有改进,出现了脚踏纺车和装脚的搅车。棉纺织业已成为普遍的家庭副业,是当时产量最多销路最广阔的手工业。

3.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明朝中叶,男耕女织仍是社会分工的基本形式。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脱离农业独立发展的趋势比以前更加显著。从农业分离到手工业中的劳动力日益增多和各个手工业部门分工日益细密的情况,已标志着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加强。

4.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和分工的加强,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确已超过了以前任何时期。明代商品经济虽然还处在自然经济的附属地位,主要是为专制国家服务,但是在当时江南某些地区,商品经济比以前确有了更显著的发展,这为资本主义的萌芽准备了良好的条件。

(1)商品数量增多

农民和手工业工人所生产的粮食、棉花、生丝、蔗糖、烟草、绸缎、棉布、纸张、染料、油料、木材、铜器、铁器、瓷器以及其他各种手工艺品都成为重要的商品。

(2)商人增多

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多,商业资本也非常活跃,在全国出现了更多的商人。其中最多的是徽商,其次是西商、江右商,再其次是闽商、粤商、吴越商、关陕商。

(3)工商业城镇的兴起

商品经济的发展还表现在工商业城镇的兴起。

(4)白银使用更为广泛

白银的使用更为广泛,工商业发达的地区,“虽穷乡亦有银秤”。

(5)银租、代役银的出现

明代中叶,在江南杭州、松江和广东南海等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或是种植经济作物的某些地区,已经零星地出现了银租,值得重视的是代役银的普遍出现。

5.手工业部门中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

(1)大作坊、工场场主的产生

明代中叶,在江南五府地区,由于手工业工具和技术的不断提高,丝织品市场的日益扩大,在这些机户之间已有明显的分化,有的人已成为拥有大量织机、雇用人工数十人的手工作坊主或手工工场场主了。

(2)雇工的产生

在苏州郡城内外还有很多掌握生产技术的织工。有的人自己没有织机,专门以出卖劳动力为生。从苏州丝织业的某些手工作坊或上场内部机户和机上的生产关系来看,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在这里出现了。

(3)对这一时期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评析

在明代,某些手工业中所出现的资本主义的萌芽都是非常微弱的,而且这一些手工业也还不是自由的手工业。而雇佣工人也不能进一步摆脱行会的束缚和专制国家的控制,工资常被坊主和行头无理克扣。在当时的条件下,他们还不可能得到完全的自由。

三、明朝的民族关系

(一)北方、西北、西南各族及其与内地的联系

1.蒙古族

(1)建立北元政权

洪武元年(1368年)八年,明军占领大都,元顺帝带领少数的蒙古贵族退回蒙古草原,依然保有政权,史称北元。

(2)改国号为蒙古

建文四年(1402年)去元国号,仅称蒙古,明朝人则称“鞑靼”。与此同时漠西蒙古瓦剌部崛起。鞑靼与瓦剌互争雄长,并经常骚扰明朝北边。

(3)冲突迭起

永乐以后,明朝逐渐失去扼控北边的主动权。鞑靼、瓦刺各部的统治者与明朝政府长期处在于对立的地位,战争时断时续。但也没有完全遮断蒙、汉两族的往来。后来商业关系更加频繁。

(4)隆庆和议

蒙古统治者看到了发动掠夺战争,反不如与明朝通好贸易对自己更为有利,于是俺达汗在隆庆五年(1571年)即与明朝言和,史称“隆庆和议”。

2.藏族

西藏地区在明代称为乌斯藏,藏人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主要是农业生活。

(1)设立建置

洪武时,明朝政府在西藏设立乌斯藏都指挥使司,又委派藏族的上层僧侣充任宣慰使、宣抚使和安抚使等官职,赐给他们印信,通过他们向所属藏人征收赋税。

(2)格鲁派的宗教改革

明朝前期,西藏喇嘛教中出现了一个新兴教派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在西藏进行了宗教改革,他有很多弟子,其中最著名的两个弟子,即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在明代,各派的喇嘛僧侣都来北京朝贡。

(3)明与西藏的经贸往来

明朝在四川、甘肃等地设茶马互市与藏人贸易,但这种互市只限于官府,私人贸易是严格禁止的。

3.畏吾儿族

畏吾儿是明代居住在新疆地区的一个主要的民族。

(1)土地关系

维吾儿族地区的耕地和牧场大部分掌握在领主(蒙古族或畏吾儿族)的手中,一般农户只有很少的土地或无土地,他们受到领主的残酷剥削。

(2)宗教信仰

居住在天山南路与北路西部的畏吾儿人,在明初已普遍改信了伊斯兰教,只有住在东部的畏吾儿人,有些仍信佛教。到了15世纪末至16世纪,哈密、吐鲁番等地的畏吾儿族也全都信奉伊斯兰教。

(3)设置卫所

畏吾儿族地区的城市都是各自为政,互不相属。明朝政府先后在撒里维吾儿、哈密等地设立了蒙古赤斤、沙州、哈密、安定、曲先、阿端、罕东、罕东左卫等八卫,卫设指挥。

(4)与内地的经贸往来

畏吾儿人善于经营商业。他们或“行贾诸番”,或随同使者来内地贸易,有些人并久留不归,与汉人经常往来。

4.苗、瑶、彝、壮各族

住在云贵、两广地区的有苗、瑶、彝、侗、壮、黎、傣等族人民。

(1)设置管理机构

洪武、永乐时期,明朝政府对云贵、两广地区的管理体制基本确立。这些地区的省级机构与内地一样,设都、布、按三司,少数民族地区则沿袭元朝的制度设立土司。

(2)“改土归流”

明朝设立土司的目的是要通过各族的首领来管理各族人民,但各地的土司与明朝也时有矛盾,他们经常发动叛乱。明朝政府在平定叛乱之后,往往把这些地区的土司裁撤,改设流官,称为“改土归流”。

(3)汉人迁进促进地区开发

随着明朝政府对西南地区管理的加强,大量的汉人也向云贵等地迁移,这些汉人把先进的生产工具(铁工具)和生产技术带到了苗、瑶等族聚居的地区,并在这里耕作、开矿、采茶、兴修水利,对于这些地区的开发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满族的兴起建州女真部与明朝的战争

1.女真三部、建州女真部的迁徙及其与明朝的关系

(1)女真三部的组成

女真族是满族的前身,长久以来居住在今松花江南北及黑龙江一带。11世纪时,女真族的完颜等部已经建立金朝,以后又从东北迁入黄河流域,另一些部落直到明初仍然留住在东北,分为海西、建州和野人三部。

(2)女真三部的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不平衡

女真三部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野人”部比较落后,以射猎为业。海西、建州两部虽然还过着渔猎的生活,但也从事畜牧与农耕,由于与汉族地区接近,社会进步较快。

与周边各族进行贸易往来

女真族一向与汉族、蒙古族和朝鲜族有密切的联系。他们经常以貂皮、牲畜、药材换取内地和朝鲜族的铁制农具、武器,缝纫用针以及其他各种手工业品。

(3)建州女真的迁徙

永乐时,明朝封建州部首领阿哈出为建州卫都指挥使,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卫左都督。野人部力量强大,南下压迫建州,建州部众几经迁徙,相继来到赫图阿拉地方。

(4)建州部与明的关系

建州部定居在赫图阿拉以后,他们的首领董山和凡察彼此争夺领导权。明朝政府即以董山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凡察为建州右卫都指挥使,令其分领部众。建州等部与明朝的贸易和战争是交错进行的,有时,一面派贡使来内地贸易,一面又在沿边掠夺和骚扰。

2.建州女真部的强大及其侵明战争

(1)社会生产大大加强

16世纪后期,隆庆、万历间,女真建州部的社会生产力已有显著的发展。农业在当时已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手工业也很发达,为了满足商业的需要,还改进了人参的制作技术。

(2)八旗制度的确立

与这一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组织是八旗制度,这是在努尔哈赤作建州部首领时期开始建立起来的。

八旗各部

八旗制度是在氏族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为黄、红、蓝、白、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八种。

八旗的最高统帅

努尔哈赤是八旗的家长和最高统帅,八旗的旗主都要听从他的指挥。

各旗的首领

各旗的首领称为固山额真,即旗主,其下又有梅勒额真、甲喇额真和牛录额真,他们都是各部的氏族贵族,而旗主则是努尔哈赤的最亲近的家族。

各旗的兵士

八旗的兵士则出自各部的平民,平民有自己的耕地和牲畜,一般都没有脱离生产,也有一部分人蓄有奴隶。当时的八旗士兵之家,都有赋税和徭役的负担。

各旗的奴隶

八旗内的奴隶称为“包衣”,包衣与主人住在一起,替主人从事农耕、狩猎等生产活动和服各种家内的杂役。

(3)后金的侵明战争

建立后金政权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了“后金”政权,做了皇帝,还先后颁布了官制和法律,从这时起,女真建州部就有了国家的组织。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借口报“七大恨”之仇,大举侵明,烧毁了抚顺城,人畜物资全部席卷而去。

萨尔浒之战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朝以杨镐为经略,出镇辽东。明军四路出师,反击金兵。由于中路军首领杜松轻敌,在萨尔浒遇伏,全军覆没,继而其他两路也被金兵击败,另一路撤出。在这次战役后,努尔哈赤在东北的地位更加巩固,明朝对辽东的统治开始动摇。

宁远之战

沈阳、辽阳和广宁相继失守,熹宗天启六年(1626年),努尔哈赤率兵攻宁远城,明朝军民在袁崇焕的指挥下英勇抗战,金兵大败。努尔哈赤在阵前受重伤,不久死去,他的儿子皇太极继承了皇位,更积极地准备侵明的战争。

女真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皇太极统治东北时期,女真族的社会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随着生产的发展,后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战争也日益扩大。

皇太极借反间计除袁崇焕

明天启七年(1627年)、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先后出兵攻明,直迫北京。崇祯二年,明朝以袁崇焕为督师,率军迎战,解除了金军对北京的威胁。由于皇太极的反间,崇祯帝把袁崇焕杀掉。袁崇焕是抗击女真的一个杰出将领,袁崇焕之死,对于明朝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后金控制长城以北地区

为了进一步侵犯明朝,后金统治者还出兵攻打察哈尔部。1634年占领察哈尔部,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完全被后金所控制。形势对后金更加有利,明朝在北方的屏藩也被撤除了。

(4)更改国号,巩固政权

改国号为清

崇祯九年(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改国号为清(天聪元年已不用建州之名而改为满洲)。

控制三旗

皇太极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已把八旗中的三旗直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设立官制、科举取士制度

仿照明代制度设立了文馆(内阁)和六部,并宣布在沈阳开科取士,又采用各种办法来招降汉族的官僚地主。

明军主力丧失殆尽,无力回天

崇祯十四年(1641年),明、清在锦州、松山、杏山、塔山、宁远、山海关一线展开决战。明军在决战中主力丧失殆尽,从此无力与清军对抗。

四、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明朝与南洋各地的关系

1.明朝与南洋各地的关系

在明朝,我国和亚洲各国之间,特别是与邻近的朝鲜、越南、日本、缅甸、柬埔寨、暹罗、印度以及南洋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与政治接触比以前更加频繁。

(1)流落农民出海谋生

明代江、浙、闽、广地区的土地兼并十分激烈,失掉土地的农民经常流离失所,出海谋生成为农民的一条重要的出路,出海谋生的人到南洋去的最多。

(2)商人农民促进南洋开发

明朝的商人把瓷器、丝绸、铁器和金属货币带到了南洋,同时收买当地的胡椒、谷米和棉花,发展了中国和南洋的商业关系。留居南洋的中国人,从中国带去了农具与农作物。对南洋的开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确立睦邻友好的对外政策

明朝政府在洪武年间就确立了睦邻友好的对外政策,先后派使臣30次对周边12个国家进行访问,有17个国家的使臣也先后135次访问中国。

(4)设置市舶司

明朝政府又在广州、泉州、宁波三地设立了市舶司,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事务。

2.郑和下西洋

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的28年间,中国杰出的航海家郑和曾率领船队7次下“西洋”,前后经历了亚、非30多个国家。

(1)出使目的

郑和奉明朝皇帝的命令出使西洋,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明王朝的政治影响,提高明王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所以乘坐的船只又称“宝船”。

(2)出使影响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南洋各地的联系,很多国家都在和他接触之后派使臣来中国贸易。郑和下西洋也开拓了中国人的眼界,在他的影响下,中国人到南洋去的也日益增多。郑和的历史功绩是不能磨灭的。

(二)倭寇在东南沿海地区的骚扰、万历时期的援朝战争

1.倭寇在东南沿海地区的骚扰

(1)倭寇的起源

14世纪以来,日本已进入南北朝分裂的时期,日本西南的封建诸侯组织了一部分武士、浪人和商人,经常在中国沿海进行武装的掠夺和骚扰,他们抢劫中国的商船,掠杀中国沿海的居民,历史上称之为“倭寇”。

(2)倭患兴起

从元末明初开始,倭寇就不断在中国沿海各地出没。到了明世宗嘉靖年间,日本进入了“战国”时期。有限制的贸易已不能满足日本诸侯国的要求,中国沿海地区的倭患又达到了高潮。

(3)沿海居民痛击倭寇

在倭寇入侵时,沿海各城的居民都纷纷起来组织武装,保卫家乡。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寇攻掠福建长乐,遭到当地居民痛击。在同一时期,沿海一带的渔民、盐民、商民也都驾船出海参战,迎击倭寇。

2.戚继光领导的御倭战争

嘉靖末年,明朝的一部分爱国将领如俞大猷、戚继光、刘显等人领导军民,屡次击败倭寇。

(1)戚家军荡平倭寇

戚继光率领的由农民和矿夫组成的“戚家军”最为英勇。他们大小进行了八十余战,战无不胜,浙江台州之战,福建横屿、平海卫之战,都给来犯的倭寇以歼灭性的打击。戚继光等统率的军队前后杀倭万余人,基本上荡平了倭寇之患,保障了东南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

(2)抗倭战争的意义

明代抗倭战争的胜利具有重大意义。倭寇长期侵扰东南沿海,使这里的经济受到摧残,人民生命财产蒙受莫大损失。平定倭寇之后,东南沿海一带才得到安宁,社会生产得以正常进行,同时也为明朝的开放海禁创造了条件。

3.万历时期的援朝战争

万历二十年(1592年),丰臣秀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目的是要占领和统治全部朝鲜,并以朝鲜为根据地,进一步侵略中国。

(1)平壤大捷

万历二十年(1592年)年底,明朝以宋应昌为经略、李如松为东征提督,率南兵大举援朝。明军与朝鲜军民配合作战,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二月进围平壤,打垮日本最精锐的小西行长的军队,光复了平壤。继而又攻克了开城,日本军队被迫放弃王京,退据釜山,汉江以南千余里之地复归朝鲜所有。平壤大捷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的战局,士气为之一振。

(2)再度交锋

丰臣秀吉假意与明朝讲和,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二月,和议破裂,日本再度大举入侵朝鲜。明朝政府再派邢玠率兵支援朝鲜,明朝将领刘綎、陈磷等人给了日本军队很大的打击。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明军在朝鲜南海面上与日本军队决战,日军几至全部被歼。

(3)日本侵朝失败的原因

日本侵略朝鲜战争的失败,主要是由于朝鲜人民的坚持抗战。而明军的两次援助,也起了重大的作用。

(三)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和耶稣会士的东来

1.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十六世纪,欧洲的一部分国家,进入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时期。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英国入侵东方。

(1)葡萄牙人进占澳门

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葡萄牙侵犯我东南海面,葡萄牙人与倭寇勾结,又在中国浙、闽地区进行各种骚扰。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用欺骗贿赂的手段,买通了明海道副使汪柏,佯言商船遭遇风暴,请求准其在澳门居住,晾晒货物。不到十年,在澳门的葡萄牙人逐渐增多。

(2)西班牙人侵占吕宋

西班牙人于穆宗隆庆五年(1571年),侵占了吕宋。西班牙人对当地的居民包括留居在吕宋的中国人在内,备加压迫和凌辱。

(3)荷兰人侵占台湾

天启四年(1624年),荷兰人侵入台湾,以后,在这里建立了赤嵌城。荷兰殖民者在台湾征收高额的人头税,把土地收归东印度公司所有,无止境地搜刮台湾的一切富源,还把大批的台湾人民掠卖到爪哇当奴隶。但是台湾人民从来没有中断过反对荷兰殖民者的斗争。康熙元年(1662年),台湾人民终于在郑成功的领导下,把荷兰殖民者赶出台湾。

2.耶稣会士的东来

万历八年(1580年),一部分耶稣会士来到了澳门,以后又陆续有教士来到中国,其中有利玛窦、庞狄我、龙华民、熊三拔等人。

(1)利玛窦的传教方式

利玛窦在中国传教,根据中国的情况,开创了新的传教方式,主要有三条:

走上层路线,与官僚士大夫接交,并争取皇帝的支持,从而在中国立足。

随从中国风俗,以减少宣教阻力。

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以此作为门径,取信于士大夫,见重于当道,达到引人入教、徐图发展的目的。

(2)西学的应用

翻译书籍

徐光启是最早接受西学的官僚士大夫,他看到西学可为我所用,在他的带动下,一批西方的科学技术的书籍被翻译过来。

修历

崇祯皇帝对西学采取了开放态度,先后任用徐光启、李天经主持历局,吸收龙华民、邓玉函、汤若望、罗雅谷等传教士参与修历。

五、明后期社会矛盾的激化和农民起义

(一)明后期社会矛盾的激化

1.大土地所有制的恶性发展和人民的极端贫困

明代社会的农业生产经过长期积累,在万历时期达到高峰。伴随着经济的高度繁荣,拥有各种特权的大地主阶层兼并土地的现象日益加剧,严重激化了社会矛盾。

(1)土地兼并更加激烈

明代皇族向以兼并土地为务,明后期对土地的贪婪达到极点。官僚地主对土地的兼并也异常激烈。

(2)大土地所有制的恶性发展

土地高度集中到皇族和官僚地主手中,造成明后期大土地所有制的恶性发展,不仅一般农民面临破产,而且一般地主因没有特权优免而倾家荡产者,也比比皆是。

(3)赋役沉重

明末国家的赋役也十分沉重,加以强征丁银,滥派差役,使得更多的贫苦农民抛弃自己的小块土地,沦为地主的佃农、雇工和奴婢,或成为流民、饥民。

(4)剥削苛重

佃农所受的剥削在此时更加苛重。残酷的剥削逼得佃农连起码的生活也都难以维持。

佃农的人身束缚在当时也很严重。沦为长工和奴婢的农民,无论在法律上和实际上都是投有自由的。

(5)地主增多

为了攫取更多的货币,兼营工商业的地主较前日益增多。

(6)政府加强掠夺

政府也加强了对城市工商业的掠夺。

2.城市居民反矿监税监的斗争

万历以后,明朝社会各种矛盾日益激化,各大城镇的居民因不能容忍明朝的苛政,先后掀起了多次反矿监、税监的斗争。

(1)斗争状况

湖广人民反对宦官陈奉的斗争是各地反对宦官征商的先声。反宦官的怒潮在各地此起彼伏。

(2)斗争意义

全国城市居民反矿监、税监的斗争主要是由于明朝政府加强对城市工商业者的掠夺所造成的,这样的暴动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3.东林党议

(1)东林党议的起源

政治局势促使东林党议形成

万历十四年(1586年)后,勤政的神宗开始怠政,政局一发不可收拾。一些正直、开明、清醒官僚上大夫渐渐团结成受到社会各阶层关注的政治势力,积极参与中央决策、力图挽救陷于严重危机的明王朝,这就是东林党议。

东林党的形成

顾宪成,与同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于孔兼、史孟麟、顾允成等人,在他的故乡无锡东门东林书院讲学。使得东林书院成为对在朝官员声誉、行动有重大影响的舆论中心。东林党就是以此而得名的。

(2)与当权派的党争

立太子的争论

在“国本”之争、三王并封之争、福王就国之争、“三案”之争的问题上,东林党和它的反对派在立太子的问题上展开了长达二十余年的争论。

李三才入阁事件

顺天人李三才,以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并巡抚凤阳,做官颇有政迹。李三才的呼吁得到东林党人的支持,顾宪成等欲造成舆论,推荐他入阁为相,但立即遭到各党派的攻击。李三才入阁的事件,也成为当时党争的中心。

抗争的内容及成效

在党争的过程中,东林党人反对以皇帝为首的当权派的胡作非为,反对王公、勋戚对土地的掠夺,反对矿监、税监的横征暴敛,他们这些主张基本上是符合人民要求的,他们的抗争也发生了一些作用。

与魏忠贤的斗争

东林党人杨涟因为上疏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奸恶,被锦农卫缇骑逮捕。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黄尊素等人也都被捕来京,囚禁狱中,受酷刑而死。这些人都能视死如归,坚持与阉党作斗争。

4.白莲教的起义、逃兵、佃农、奴婢的反抗斗争

(1)白莲教起义

明朝末年,各地的农民纷纷利用白莲教组织起义,向腐朽的明政权进行猛烈的进攻。苏州皮工王森,领导白莲教的秘密活动,教徒遍布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和四川等地,各有会主、大头目、小头目的称号,组织极为严密,多地开始传教起义。

(2)士兵哗变

各地的兵变也不断发生,甚至连北京、通州的京营操军也起来“哗变”。暴动的士兵往往杀长官,攻州县,占府库,有些后来即逃亡山泽,参加了起义的队伍。士兵的到处哗变,标志着明朝的统治已经动摇。

(3)佃农、奴婢的反抗斗争

佃农抗租的斗争在天启以后更加激烈,在地主豪绅对家奴的残酷剥削下,奴婢的索契斗争也日益激烈。

(二)明末农民起义

1.从王二起义到荥阳大会

(1)在陕北爆发农民起义的原因

明末农民大起义首先在陕北暴发的原因是:

陕北土地贫瘠,生产落后,工商业不发达。

王公、官绅、地主对该地农民的剥削严重,政府的征商和辽饷加派也很重。

失掉土地的陕北农民在当时只有两条出路,一是投为边兵,一是充当驿卒,但当兵则兵饷长期积欠不放,崇祯初年,明朝政府又议裁驿卒,农民的生路就完全断绝了。

连年水旱天灾,农民生活困苦。

(2)王二起义

明熹宗天启七年(1627年),白水农民王二,率领饥民冲进澄城县,杀死县官张斗耀,揭起了反抗的旗帜。

(3)起义军联盟

思宗崇祯元年(1628年),府谷王嘉胤、汝南王大梁、安塞高迎祥和王左卦等人,先后在陕西举行起义,张献忠也在延安起兵,称八大王。崇祯四年(1631年),各支农民军纷纷从陕西往山西转移,先后拥立王自用、高迎样等为盟主。

(4)明政府由抚到剿

面对农民大起义的局势,明朝政府对农民军采取“剿抚兼施”的政策,更主要是招抚。招抚失败后,改政策为急剿政策。崇祯六年(1633年)冬,农民军冲破明军的包围,会集于黄河以北,彰德府一带,然后履冰渡过黄河。形成全国性的大起义。

(5)荥阳大会

崇祯八年(1635年)正月,明朝政府命洪承畴出陕西,朱大典出山东,从两面夹击农民军。为了迎击明朝政府的进攻,农民军13家、72营会于河南荥阳,商讨对敌作战方略。在这次会议中,高迎样的部将李自成,排解了张献忠和老回回在战略上的分歧意见,提出了联合作战、分兵迎击的办法。

2.李自成进占北京和明朝的灭亡

(1)农民军的分流

荥阳大会以后,东路军由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率领,向明军发起猛烈的攻势。以后农民军因意见不合,高迎祥、李自成率兵回河南。张献忠继续南进,各地的贫苦农民纷纷起来响应。

(2)受到两面夹击的明政府

农民军的胜利进展,使明政府感到心腹之患大于满洲的威胁,于是把主力军从辽东抽回来镇压起义。这时,高迎祥战死后,李自成领导他的部众,转战于川陕之间。崇祯十一年(1638年)冬,清军大举进关,明政府不得已放松了对农民军的镇压。

(3)李自成进占北京,明朝灭亡

由于明政府不对遭受灾害的农民加以抚恤,农民起义规模更加庞大。崇祯十三年(1640年),李自成队伍发展到数十万。其军队提出了“贵贱均田”、“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

农民军不断发展壮大,李自成先定关中,然后经山西进捣北京。1644年三月十九日晨,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而死。农民军胜利地开进北京。明朝灭亡。

3.李自成在北京的活动

(1)李自成巩固政权的活动

农民军占领北京的时间只有43天,在这段时间内,李自成的活动主要有:

设置了内阁,吏、户、礼、兵、刑、工六政府,比饷镇抚司等政治机构,以牛金星为天祐阁大学士,宋企郊等为尚书分掌六政府,刘宗敏统领比饷镇抚司;

在北京开科举,以策论取士;

铸大顺永昌钱币;

释放了明朝刑部、锦衣卫的系囚,并把数以万计的宦官尽数驱逐出宫。

(2)复杂的局势

政权不稳固

明朝的军队还在继续与农民军对抗,在农民军占领区内,政权并不稳固。

清军进攻、明军的反攻

东北的清军正在准备大举向关内进攻,明朝的总兵吴三桂还盘踞山海关,随时都有反攻北京的危险。

不能准确认识形势

农民军对如何应对残明军事力量的反抗,如何阻止清兵的入关方面,依然没有足够的重视。

农民军集团内部不能很好合作

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之下,农民军领导集团内部不能很好合作,因此也就不能应付当前复杂的形势,在吴三桂和清军的联合进攻之下不得不被迫从北京撤退。

4.张献忠领导的农民军

崇祯三年(1630年),张献忠率领米脂十八寨农民起义。多次对明军施以歼灭性的打击。

(1)建官称王

崇祯十二年(1639年)六月,张献忠再起于谷城,由楚入川,所至披靡。十六年(1643年)五月,张献忠攻下武昌,沉楚王于江。张献忠在武昌建官制,称大西王。

(2)建国称帝

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再度入川。同年,在成都建国称帝,国号大西,建元大顺,设内阁六部,立五军都督府以统率全军,还派人联络了四川西部诸土司,对他们宣布“蠲免边境三年租赋”。

六、清兵入关及其统一全国

(一)清朝迁都北京、汉族人民的抗清斗争

1.李自成、张献忠的抗清斗争

(1)吴三桂与清结合

李自成进兵北京,推翻了明朝,满洲贵族大为震动,这时,他们便乘机大举入关。驻守山海关的明朝总兵吴三桂,在李自成占领北京时投降了清朝。满洲贵族与吴三桂的结合,给农民军造成了不利的形势。

(2)一片石战役

李自成曾派人招降吴三桂,在吴三桂拒绝后,他立即率兵东征。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三日,李自成与吴三桂军激战于山海关,由于清军的猝然袭击,农民军失利。山海关败后,北京不能守,四月三十日,农民军放弃北京向陕西撤退。

(3)清定都北京

1644年5月1日,清军进占北京。同年九月,清顺治帝从沈阳迁来北京,定北京为清朝的首都。清朝定鼎北京后,即以全力追击农民军。他们采用各种手段拉拢明朝汉族官僚士人,又宣布废除三饷加派,这对原明朝治下的官民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当时北方的官僚士绅纷纷迎降,与清朝合作镇压农民军。

(4)南明政权建立

1644年5月,明朝一部分官僚在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年号弘光。弘光政权一方面要抵抗清朝军队南下,同时又要继续剿灭农民军。

(5)李自成遭伏身亡

农民军领导的内部发生了分裂,清顺治二年(1645年)初,李自成迎击清军于潼关,经过激烈的战斗,农民军放弃西安,东下湖广。这年四月,农民军来到湖北通山县,李自成遭到当地地主武装的袭击,死于通山县九宫山。

(6)张献忠遭镇压

清统治者诱降在四川的张献忠领导的农民军,也遭到拒绝。李自成败退陕西时,张献忠便和李自成相约共抗清兵。顺治三年(1646年)冬,张献忠迎击清军于川北西充的风凰山,遇伏而死。

2.江南人民和南明政权的抗清斗争

(1)清军攻占南京

顺治二年(1645年)春,由多铎率领的另一支清军,开始攻打南京的弘光政权。这时弘光政权内部正在进行激烈的党争和内战,四月,清军围扬州,史可法困守孤城,誓死不降。二十五日,清兵攻破扬州,大肆屠杀居民,死者不可胜数,史可法战败被俘,不屈牺牲。五月二十四日,清军占领南京,朱由崧被俘。接着,江南苏松所属的各城镇,也先后被清军占领。

(2)反剃发斗争

1645年6月,清廷下令江南人民剃发。江南各地的人民也纷纷起来反抗举行反剃发斗争,其中以江阴、嘉定两地人民的斗争为最激烈。

(3)清兵消灭鲁王、唐王政权

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明朝官绅张国维等迎鲁王于绍兴,不久,礼部尚书黄道周和郑芝龙等复立唐王于福州,先后建立了鲁王和唐王两个政府。张国维、黄道周等人都主张坚决抗清,他们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但是这两个统治集团之间,为了争“正统”,引起纷争,清朝采取分化离间,消灭两个政权。

顺治三年(1646年)九月,清军分三路向西南进攻,企图一举消灭明朝的残余势力。在这个紧急时期,李自成的部将李过、高必正、郝摇旗等人率领农民军出现在湘鄂战场。他们和驻守湖南的明军将领何腾蛟等合作,联兵抗击清军,挫败了清军的攻势。在南明时期出现了第一次抗清的高潮。

3.李定国、李来亨的抗清斗争

顺治九年(1652年),李定国发动了大规模的反攻,得到桂王政府建立以来空前未有的大捷。形成了第二次抗清的高潮。清朝政府屡次诱降李定国,均被拒绝。顺治十六年(1659年)正月,李定国歼灭吴三桂的计划被内奸泄露,结果失败。次年,李定国忧愤而死。顺治十六年(1659年),李来亨等曾由水道进攻重庆支援李定国。康熙三年(1664年),李来亨在清兵的重围下粮尽援绝,兵败殉国。

4.郑成功的抗清斗争及其收复台湾

(1)郑成功的抗清斗争

东南沿海一带的人民在郑成功的领导下进行抗清活动。郑成功以厦门、金门为据点,曾先后围攻福州,攻克台州。清朝派人招降,遭到他的严词拒绝。顺治十六年(1659年),郑成功联合浙江张煌言等发动了一次大反攻,但由于战略上的错误,郑成功在南京被清兵击败。

(2)郑成功收复台湾

为了建立根据地,郑成功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率大军在台湾登陆,次年,赶走了窃踞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光复了台湾。

(3)郑成功管理台湾

郑成功在台湾设置府县,建立行政机构;

招徕大陆移民,屯田垦荒;

派遣汉族“农师”向高山族人民传播先进的生产技术,加速了台湾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4)清王朝收复台湾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朝政府大举进攻台湾,郑成功孙郑克塽战败投降,坚持了40年的反清武装斗争至此结束。

(二)清朝对边疆各地的用兵和疆域的奠定

1.康熙时清与蒙古准噶尔部的战争

(1)大败噶尔丹

康熙时,居住在天山北路的厄鲁特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势力日益强大。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噶尔丹率兵攻入内蒙古。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三十四年(1695年)、三十六年(1697年),清兵先后在乌兰布通、昭莫多等地与噶尔丹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噶尔丹皆大败。噶尔丹仰药自杀。

(2)再败准噶尔

噶尔丹之侄策妄阿拉布坦又在北疆纠集准噶尔部继续与清为敌。策妄阿拉布坦不仅控制了天山南、北路地区,而且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率兵攻入西藏。为了驱逐准噶尔的势力,恢复西藏地方的秩序,清朝政府于康熙五十七年至五十九年(1718~1720年)间派兵击败了准噶尔的军队,敕封噶桑嘉错为达赖七世,并护送入藏。

2.雍正、乾隆时西藏局势的稳定

(1)雍正设立驻藏大臣

雍正五年(1727年),康济鼐为叛乱分子所杀,但叛乱不久即被颇罗鼐平定。清朝派遣颇罗鼐统理西藏事务,又在西藏设置了两个驻藏大臣。驻藏大臣的设置,标志着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隶属关系的进一步加强。

(2)乾隆平定叛乱

乾隆十五年(1750年),颇罗鼐子朱尔墨特在准噶尔汗策动下又进行了一次叛乱。叛乱平定后,清廷在达赖下面设置了处理地方行政的噶厦,以四噶布伦分理政事,俱统属于达赖喇嘛。

(3)击败廓尔喀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廓尔喀军队在西藏大农奴主舍玛尔巴的勾引下侵入后藏,攻日喀则,大掠扎什伦布寺。清朝政府立即发兵入藏,将廓尔喀军队击败,廓尔喀请和。

(4)管理西藏的措施

设立“金瓶掣签”的制度来确定达赖、班禅转世灵童。到时集诸喇嘛当众抽签听选,而由驻藏大臣亲临监视。

此外,还整饬藏兵组织,加强防务。

减轻赋役、限制农奴主任意滥派乌拉。

3.雍正、乾隆时清与蒙古准噶尔部的战争

(1)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

雍正元年(1723年),被清朝政府封为亲王的罗卜藏丹津在策妄阿拉布坦的煽动下胁同游牧各部发动了叛乱,并屡次派兵大掠西宁等地。清朝政府以岳钟琪率兵迎战。雍正二年(1724年),清兵大败罗卜藏丹津于柴达木,罗卜藏丹津逃往准噶尔部,降者数万。清廷分蒙古族为29旗,又在青海设立土司,加强了对青海各族的管理。

(2)雍正大败准噶尔

雍正七年(1729年),清兵分两路会攻伊犁,北路军失利,准噶尔军追入喀尔喀,蒙古郡王策凌于厄尔德尼昭(光显寺)大败准噶尔军。雍正十年(1732年),噶尔丹策零率军东下,又为策凌所败。清朝政府乃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与噶尔丹策零议和。

(3)乾隆平定准噶尔部

乾隆时,准噶尔在西藏、青海、喀尔喀蒙古等地的势力,已相继被清朝政府肃清,直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准噶尔部才全部被清兵平定。

(4)土尔扈特东归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十二月,远居俄国伏尔加河下游的土尔扈特蒙古不堪沙俄政府的压迫,在其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历经千辛万苦,行程万余里,于翌年六月到达伊犁。乾隆皇帝即予优厚抚恤和妥善安置。这是清朝完成统一大业中的光辉一页。

4.乾隆时清与“回部”的战争

(1)维族人民受到准噶尔部残酷统治

清朝初年,维族人民在准噶尔部的残酷统治下,生活更加痛苦,他们不仅遭受本族农奴主的剥削,还要向准噶尔提供极繁重的贡赋和徭役。

(2)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乾隆时,清兵平准噶尔部,原来被准噶尔部俘虏的维族各城的首领大、小和卓木(即布那敦与霍集占)乘机逃返“回疆”。1758年,清兵入回疆,大、小和卓木率兵抵抗,在清军增援后的强大兵力的威胁下,最终败走国外。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朝政府已平服了天山南。

5.清与“苗疆”、大小金川的战争和改土归流

(1)清对“苗疆”改土归流

雍正时,清朝政府任命鄂尔泰为云、贵、广西三省总督,在广阔二三千里的“苗疆”(贵州地区),云南东川、乌蒙、镇雄三土司以及云南西南部与缅甸连界的各边地,大规模施行改土归流。

(2)清对大小金川的斗争

乾隆十二年(1747年),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势力强大,起兵攻击邻近各部落,清朝政府出兵镇压。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清朝政府又派阿尔泰联合九土司攻大金川,大金川反与小金川等部共抗清兵。至四十一年(1776年)才把大小金川压服。清朝于该地设美诺厅(后改懋功县)、阿尔古厅,直接由四川省统辖,四川西北部诸土司逐渐改土归流。

(3)对改土归流的评价

改土归流的主观目的是为了对西南各族人民进行直接的管理,但它改善了某些少数民族地区落后闭塞的面貌,有利于国内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进一步联系,因而也多少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6.清朝的疆域

乾隆时期,清朝的国内辖地除顺天府和盛京外,还包括称为本部的18行省和称为藩部的内蒙古、青海蒙古、喀尔喀蒙古、西藏、新疆等地。清王朝的疆域北至恰克图,南至海南岛、西沙群岛,西至葱岭,东至外兴安岭、库页岛,已经成为一个幅员广阔、国势强大的统一的封建国家。

七、清朝的社会经济

(一)清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清初恢复农业生产的措施

(1)停止圈地

康熙八年(1669年),清朝政府在北京下诏停止圈地,宣称满汉军民,应一律对待,凡该年所圈旗地,立即退还汉民。1685年又正式规定,民间所垦田亩,“自后永不许圈”。

(2)给予农民“更名田”

清朝政府把明朝王公勋戚庄田改名为“更名田”,承认它们属农民所有,“与民田一例输粮”。

(3)对佃户的政策

明末农民战争中,有些地区的佃农、雇工和奴婢摆脱了地主的束缚,清朝的法律也把佃户当作“良民”,并且有“勿许大户欺凌”佃户的规定。

(4)减免地租

康熙、雍正时,清朝政府先后命令满洲贵族和汉族地主不得“增租夺佃”,并劝谕他们在荒年时要减免地租。

(5)免除杂派、“三饷”

清朝入关后,宣布以明代的一条鞭法征派赋役,并免除一切杂派和“三饷”。

(6)摊丁入亩

雍正二年(1724年)开始,清朝政府把“摊丁入亩”的办法陆续推向全国。“摊丁入亩”也称“地丁合一”,即把康熙五十年固定的丁银平均摊入各地田赋银中,一体征收。从此以后,丁银就完全随粮起征,成为清朝划一的赋役制度。

(7)耗羡归公

雍正二年(1724年),清朝施行了“耗羡归公”的办法,规定火耗每两不过二钱,由政府划一征收入库,然后再另给官吏“养廉银”,这项措施也减轻了农民的一些负担。

2.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农业的发展首先表现为耕地面积的扩大。

(2)清朝初年在兴修水利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康熙时治理黄河,疏通运河。

(3)清代稻米的单位面积的产量在江南、湖广、四川的膏腴之区,一般可达到两三石,农业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也增加了。桑、茶、棉花、甘蔗、蓝靛、烟草都成为当时极重要的商品化的农产品。

3.土地兼并严重

清朝前期,社会矛盾虽有暂时的缓和,但是土地兼并和地主对农民剥削的现象仍然严重。

(1)北方贵族圈占土地

在北方,满洲贵族在圈占土地之外,又倚其权势继续强占和强买人民的田土,他们的庄头更是无恶不作。

(2)南方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在南方,土地的兼并也在继续进行,乾隆年间大概有一半以上的耕地面积已经被地主瓜分,很多以前有田的农民也都变成地主的佃户或耕丁。

(3)少数民族特权阶层强占土地

蒙族贵族和上层喇嘛,维族的伯克和阿訇,藏族的农奴主和寺院主,也莫不倚仗其政治、宗教的特权,在各地强占农牧民的土地。

(4)农民受地主剥削严重

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迫使农民长期生活在痛苦的深渊之中,即使在所谓的“康乾盛世”,农民仍然进行着抗租的斗争。

(5)少数民族受剥削更加严重

少数民族人民所受的剥削更加惨重,在西藏的农奴,除对农奴主和西藏地方政府负担苛重的租赋外,还有各种名目的差役——“乌拉”。

(二)手工业和商业、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清初恢复手工业生产的措施

(1)工匠代役银和匠籍制度的废除

顺治二年(1645年),清朝政府曾一度宣布取消匠籍和免征代役银,但不久又恢复了。康熙以后,又把工匠代役银一概并入田赋内征收,工匠代役银和匠籍的制度才逐渐废除。

(2)地丁合一制度的实行

雍正时,施行了地丁合一的制度,把无地的“乡民”和“市民”的丁银一律免除,城市工商业者也不再有丁银的负担。

(3)民间手工业的放宽

在清朝,除军器、铸钱等仍由官府经营,以及在景德镇、南京、苏州、杭州等地还保持了少数官营的瓷窑、丝织工场外,其余的都改由民间经营。

清康熙、雍正时,允许民间开采铜、铁矿,把冶铜和煮盐都改为私营或官督商办,原来私人织机不得超过一百张的禁令也取消。

2.清朝的手工业

(1)手工业的进步

农村副业的推广

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作为农村副业的绩麻、纺线、养蚕、织布、缫丝都有了普遍的推广。

城镇手工业作坊众多

全国的各大、小城市和市镇中,普遍存在着磨坊、油坊、酒坊、机坊、纸坊、酱坊、弹棉花房、糖坊、木作、铜作、铁作、漆作等大、小手工业作坊。

城市手工业部门增多

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原来已有相当发展的杭州和苏州的丝织业、松江的棉纺织业、江西景德镇的制瓷业、广东佛山的铸铁业、四川的煮盐业等又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还在更多的手工业地区出现了更多的手工业部门。制糖、制茶、制烟业也比以前更加发达。云南铜矿的大量开采是雍、乾时期的新现象。

(2)手工业发展的限制与局限性

技术、产量和规模的限制

清代的手工业生产主要仍是小商品生产,一般的生产技术、产量和规模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在农村占重要地位的是与农业紧密结合的家庭手工业,在城市则几乎还都是行会的手工业。

难以扩大再生产

在农村,一个从事织布缫丝的农民,除去纳租交税和偿债之外,在出售产品时又要遭受商业资本的盘剥和“把头”、“白赖”的勒索,剩余不多,只能勉强维持单纯的再生产,没有扩大再生产的可能。

行会的存在限制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城市,每一个独立的手工业都有行会,行会限制学徒与雇工的人数,限制随意增减商品价格,限制新业主的产生,更主要是压制雇工,不准他们成立自己的行会。行会的存在,严格阻碍着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3.国内商业的繁荣和对外贸易的发达

(1)大都市的繁荣

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许多城市恢复了明代后期的繁盛。有些城市,如南京、广州、佛山、厦门和汉口,则较明代更加发展。当时在西北各地也出现了很多商业的城市。北京是全国贸易的中心。

(2)销往少数民族的商品

瓷器、陶器、绸缎、布匹、烟、酒、茶、粮都是从北京等地向少数民族地区批发的重要的商品。

(3)内地与边疆的商业联系

内地的商人、小手工业者和手工业工人,相继来到了西北、西南各地。通过他们的活动,使内地和边疆的商业联系更加频繁,并且还把内地的很多手工业技术带到了边疆。

(4)对外贸易的发达

清朝的对外贸易比以前更加发展了。中国与俄罗斯、朝鲜、越南和南洋各地以及某些欧美国家都有频繁的商业往来。嘉庆以前,清朝在国际贸易上始终保持出超的地位。

(5)富有商人的组成

全国最富有的商人是票商(山西的票号商人)、盐商和行商(所谓广东十三行),这些人很多都是官商,或者是政府的官员。

4.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随着清初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在中国社会内部孕育着的资本主义萌芽也在缓慢的发展。这表现在某些手工业生产中包买商的活动比明代更加活跃,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作坊和手工场比明代更加增多,它们主要出现在江南和广东地区。

5.行会手工业工人的叫歇斗争

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苏州、杭州、松江等地的织工、踹工、纸工、染工、香工、金箔工、景德镇的窑工、广州的织工和北京的香工,为了摆脱作坊主和政府的束缚,曾经分别起来向作坊主进行了齐行叫歇的斗争。

八、清朝的政治、清朝统治下的社会矛盾

(一)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制度及其政治措施

1.中央和地方官制的调整与变化

(1)仿明设官

清朝初年,中央官制如内阁、六部、都察院、大理寺等都仿自明代,组成这些机构的官员虽由满、汉分置,但掌握实权的都是满官,汉官只是备员而已。

(2)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

清制,除内阁外,别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亦称“国议”。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洲贵族组成,汉人不得参预,其权力超出内阁、六部之上,凡军国大事,都由诸王大臣签议。

(3)设置军机处

雍正七年(1729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设立了军机处。最初是因用兵准部而设的一个暂时的军事行政组织,以后即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的核心机构。军机处的裁决权完全出自皇帝。军机处的设立是清朝在中央官制方面的重大变革,主要是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4)六科给事中隶属都察院

雍正时,以六科给事中改隶都察院,给事中的权力大为削弱。

(5)废除巡按御史制

康熙初年,废除了巡按御史的制度,事权尽归地方的总督或巡抚。

(6)革除宦官参政之弊

清朝政府裁撤了宦官二十四衙门,以其事隶属内务府。大臣所上章奏都由皇帝亲自审阅,不再委任宦官,明代司礼监专政之弊,至是革除。

(7)设总督、巡抚

清朝每一省、二省或三省设总督一人,又于每省设巡抚一人,有的设巡抚无总督,有的设总督兼巡抚。巡抚是总揽一省军政、民政的最高官职。总督比巡抚事权更重,但以负责军政为主,兼管民政,对所属地区的人民进行管理。

(8)设理藩院、边疆大臣

清朝政府在北京设置了一个专门管理少数民族政务的机构,称为“理藩院”。在蒙古、新疆等地设立将军掌边疆军政,又设大臣如参赞大臣、办事大臣,在西藏设驻藏大臣,他们与理藩院并无隶属关系,而是由皇帝特派,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

2.皇权的加强和秘密立储

(1)皇帝与八旗势力的斗争

康熙派皇子出办旗务

为了限制跋扈的八旗各旗势力,康熙晚年,派皇子出办旗务,但是这些皇子都倚仗各旗的势力,展开了争夺皇位的斗争。

雍正压制八旗

皇四子胤禛后来即通过夺嫡取得了皇位。为了削弱旗主的权力,雍正帝一方面大杀满洲亲贵,严禁满洲亲贵与外吏交结,同时还直接委派他的亲信管理旗务。

(2)雍正创立秘密建储制

雍正帝即位之初,创行秘密立储制。即皇帝将立储密旨一份缄藏于乾清官“正大光明”匾之后,一份由皇帝随身携带,待皇帝去世后,两相验证,即立为新皇帝。

3.对汉人和对其他民族上层分子的笼络

(1)废止圈地、减免税粮、鼓励垦荒

康熙即位后,又从各方面加强笼络汉人的工作。这一时期所颁布的废止圈地、减免税粮和鼓励垦荒等,都是对缓解满、汉矛盾有利的。

(2)维护地主利益

在康熙、雍正的上谕中,还屡次提到要维护地主、富民的利益,把他们当作“国家所爱养保护之人”,佃农欠租的都要“严加惩处”,并由官府把租额“勒迫给主”。

(3)扩充科举录取名额

清朝政府还通过扩充科举取录的名额,把更多的汉族知识分子吸收到政权中来。

(4)颁布捐纳制

康熙十四年(1675年),清朝颁布了捐纳制度,凡是地主士绅的子弟,只要有钱,就可以捐银得实官,以后捐纳一途,即成为科举的一种补充。

(5)开设博学鸿儒科

康熙十七年(1678年),宣布在北京开设博学鸿儒科,罗致了全国的“名士”143人,取录了50名,俱授以翰林院的官职,令其纂修明史。

(6)推崇汉族文化

清朝的皇帝如康熙等还强调“满汉一体”,崇奉孔子,提倡理学,编纂图书,竭力宣扬忠君思想和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

(7)免税粮,给予知识分子优惠政策

康熙帝六次南巡时,为了笼络汉人,下令蠲免所到之处的税粮,又召见了许多知识分子,未经考试的即钦赐出身,还在山东曲阜祭孔庙,在南京谒明太祖陵。

(8)笼络其他各族的上层分子

清朝政府对其他各族的上层分子也大加笼络。清朝皇室与蒙古王公贵族保持了世代的婚姻关系,若遇皇帝出塞围猎,还要颁行一次特赏。

4.文字狱

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清统治者曾大兴文字狱,前后见于记载的约有七八十起。雍正时,不仅用血腥的屠杀加强了对文化思想的统制,而且还亲自著书来驳斥反对者。

5.军队、法律和保甲法

(1)在全国设置军队

清王朝在全国各地遍布军队。其中主要是八旗军,其次是绿营(汉人组成的军队),此外,在蒙古地区有旗兵(蒙古人组成的军队),西藏地区有番兵(藏人组成的军队),黑龙江地区有索伦兵。

(2)清律

清统治者还承袭明律制定并颁布了大清律,大清律可以说是集历代刑法的大成。

在大清律中,凡是被统治者认为是“十恶”的,都一律处以极刑。

人民的集会结社、聚众罢市、喧闹公堂、编写或歌唱违禁的词曲以及一切有碍于清统治的言论和行动皆不许可。

在大清律中,不同阶层的人地位极不平等,佃农欠租要受严重的处罚,奴婢、雇工人犯罪都不能“以良人论”。

各民族之间的地位也不平等,旗人犯罪都作特殊处理,而且有“换刑”的权利。

维族有“回律”,藏族有“番律”,蒙族有“蒙古律”。还有为满洲贵族抓捕奴隶的督捕则例,维护蒙藏等族统治者利益的《理藩院则例》《西宁番子治罪条例》和《苗例》等。

汉人不得学蒙古和维吾尔文字,蒙古人也不得学习汉文书。

满洲贵族和蒙古王公始终保持世代的婚姻关系,却不许汉人与某些少数民族通婚。

清王朝推行保甲法来控制人民。保甲法在乾隆时更加严厉施行,不论城乡,每十户立一牌头,十牌立一甲头,十甲立一保长。

6.秘密结社的活动

清朝的秘密结社有白莲教、天理教、天地会、哥老会等。参加秘密结社的基本群众是贫苦破产的农民,也有一部分手工业工人,还有其他阶层的人民。乾隆以后,当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的时候,农民便利用这种组织形式发动了一系列更大规模的起义。

7.对清初改治举措的评价

清朝初年,清政府的一系列改治举措,在巩固统一、稳定国疆、恢复生产和繁荣经济各方面都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维护满族贵族的利益和对各族人民加强专制统治的情况下完成的。

(二)嘉、道中衰和各族人民的起义

1.社会矛盾的激化

(1)北京的旗地被旗丁卖掉的已超过半数。京畿一带失去土地或无地耕作的农民愈来愈多。

(2)一般地主以高利贷为手段在各地霸占田土。

(3)清王朝自上而下奢侈腐化普遍成风。

(4)官吏的贪污更为突出。和珅执政期间,招权纳贿,听任文官贪赃,武官尅饷,被人揭发的贪污案层出不穷。

(5)清朝政府征收钱粮或捐税,要在定额之外提取一部分以供官吏额外的开支,称为“陋规”,其名目繁多。

(6)清朝政府的财政也日益支绌。乾隆晚年的库存已告匮竭,赋税所得,年剩200万,一遇灾荒,即无办法。

(7)清朝的军队此时也日趋腐化,战斗力削弱。

(8)在清朝政府这种腐败的情况下,地主阶级以及各族上层分子对人民的剥削更加沉重,起义在各地不断爆发。

2.白莲教起义

(1)起义军的组成

嘉庆元年(1796年)爆发的白莲教起义,前后共经九年,活动地区包括川、楚、陕、甘、豫五省,起义的群众有荆襄的流民、棚民,长江的盐户,川东的逃兵,他们是利用白莲教秘密结社的形式发动起来的。

(2)清军接连败退

为了“围剿”起义军,清朝政府除集中了五省兵力之外,还先后调来京营满兵、蒙古兵、陕甘回兵、苗疆兵、山西兵、广东兵。但是军队没有作战能力,与起义军作战连连败退。

3.苗民起义

(1)苗民起义爆发

在川楚白莲教起义的前一年,湖南、贵州地区还爆发了苗民起义。这次起义前后达12年之久,是清朝苗民反抗规模最大的一次。苗民起义与川楚起义军彼此呼应,使清军顾此失彼,疲于奔命。

(2)清政府的安抚政策

苗民起义之后,清朝政府在苗疆开屯田12万亩,给无地的苗民和汉民耕种,下令汉官不得在苗地“擅派差役”。

推行了“化导”政策,在苗疆设义学、书院,扩充苗民的科举名额。

推行这些政策的主观的动机是想同化苗民,但在客观上对于推动苗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4.天理教起义

(1)起义军的组成

嘉庆十八年(1813年),在北方爆发了天理教起义。天理教又名八卦教,是白莲教的一个支派,信仰天理教的人主要是贫苦农民,天理教的组织者有林清、李文成等人。

(2)河南起义失败

林清和李文成与河北、山东等地的其他教首都有联系,约定在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十五日八方共起,不料河南滑县起义的机密泄漏,李文成被捕下狱。滑县的教徒集中起来救出李文成,后遭清军镇压,河南的起义失败。

(3)攻入北京城

河南、山东等地的八卦教徒既已提前起义,为清军所困,不能支援大兴。林清等未待援军至,即于九月十五日进入北京城。后来起义军力寡势孤,退出皇宫,这次起义也失败了。

5.维吾尔人民起义和张格尔发动叛乱

清统治者和维吾尔族上层分子伯克的横征暴敛,引起各地维吾尔族人民的愤恨,反抗的事件不断发生。

(1)张格尔发动叛乱

早在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大和卓木之孙张格尔即借新疆南路大臣斌静的荒淫贪暴,乘机煽动维吾尔族反清。道光六年(1826年),张格尔又窜入南疆,利用宗教欺骗维吾尔族群众,张格尔原与浩罕约定,若喀什等城攻破,“玉帛子女共之”,并割喀什城与浩罕。攻破城之后,张格尔遂毁浩罕约,与浩罕军在我国境内火并。清朝政府立即派杨遇春等赴哈密,率军围攻。

(2)阴谋败漏,叛乱受到镇压

张格尔的欺骗行为已被维吾尔族人民识破,终于被清兵打败,各城也先后被清兵收复。道光七年(1827年)十二月,张格尔被清军俘获,送至北京处死。

(3)对张格尔叛乱,维族人民平叛的评价

张格尔在英殖民主义者的支持下,勾结外国势力,利用维吾尔族人民的反清斗争,发动武装,进攻祖国,这不是起义,而是叛乱。广大维族人民在看清张格尔欺骗行径之后,转而支持清军,为平息叛乱,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贡献。

九、清朝的对外关系

(一)清朝与邻近各国的关系

1.清朝与俄罗斯的关系

(1)雅克萨之战

俄罗斯的势力在明末清初开始向黑龙江流域扩展,先后在中国黑龙江北岸和外兴安岭修建雅克萨和尼布楚两城,侵入索伦、呼尔喀等部。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朝政府派都统彭春与驻守瑷珲的将军萨布素合水陆军15000人击败俄军,毁雅克萨城。但俄军在清军撤退后,又重新侵入,筑城固守。第二年,清又出兵围雅克萨。

(2)中俄《尼布楚条约》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两国签定了《尼布楚条约》。条约规定:

以外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划界,岭北属俄罗斯,岭南属中国,河以北属俄罗斯,河以南属中国。

毁雅克萨城,迁俄人出境。

双方得随时交换逃人。

中俄永相和好并进行贸易。

《尼布楚条约》是中俄两国以平等互利的精神签定的条约,这在中俄关系史具有重大的意义。

(3)签约与边贸往来

雍正五年(1727年),双方又签定了《布连斯特界约》和《恰克图条约》,以恰克图为两国贸易的商场。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中俄双方订立《恰克图市约》,规范了双边贸易,中俄双方均在边贸中获得利益。

2.清朝与缅甸、暹罗、越南的关系

(1)与缅甸的关系

使节往来

乾隆十五年(1750年),缅王通过我佧佤山茂隆银厂厂主吴尚贤的介绍,来内地通好。从此清朝与缅甸之间开始有了使节往来。

交战与和好

乾隆三十年(1765年),缅兵入云南普洱府境,攻占车里等地。次年,又出兵攻围腾越、永昌各边地。三十二年(1767年),乾隆以明瑞为云贵总督,明瑞率军入缅,为缅人所败。三十四年(1769年),清兵六万分水陆三路侵缅,在缅境与缅议和,但和议牵延未行。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缅王遣使来北京通好,清朝开关市与缅贸易,在此以后,中缅两国保持了长期的和平友好关系。

(2)与暹罗的关系

明清之际,侨居暹罗的中国人很多。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缅王乘暹罗内乱,攻陷暹罗首都,华侨郑昭率兵打退缅兵,迁居民于盘谷,自立为王。郑昭和他的养子郑华都先后遣使来北京通好。

(3)与越南的关系

清朝初年,清政府即与越南黎氏王朝建立友好关系。乾隆时,黎朝的统治衰落,阮文惠控制了越南中部、南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清朝借口保护黎氏,干涉安南内政,派兵侵入安南,攻陷东京。不久,东京被阮文惠收复。阮文惠后改名为阮光平,复派使与清朝通好。

(二)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中国的活动

1.西欧殖民主义者的继续东来

(1)葡萄牙人租借澳门

16世纪时,葡萄牙人来到中国以后即用欺骗的方式租借我澳门。

(2)荷兰人入侵台湾

继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之后,来到中国的是荷兰人。荷兰人侵占了我国的台湾,直到康熙元年(1662年),才被郑成功赶走。

早期西方殖民主义者来到中国,主要是想通过通商打开中国的大门。

(3)英国与中国的贸易关系

明朝崇祯十年(1637年),英国的商船已来到中国广州的海岸。

17世纪末期,英国商船经常往来于广州、澳门和定海、宁波之间。

18世纪时,在东印度公司的经营之下,英国对远东和中国的商业很快便居于首席的地位。

乾隆时,英国以及其他各国来中国的商船日益增多,贸易关系日趋频繁,英人希望清朝政府能在浙江地区开辟一个新的商场。但由于清朝政府对通市的种种限制,未能实现。

(4)法国的经商与传教

法国在顺治十七年(1660年),也派商船来到中国。但是法国在商业上的势力远不及荷兰和英国,它同中国的往来只着重于传教方面。

(5)美国与中国的贸易关系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美国和中国已发生贸易关系。19世纪以后,美船到中国的数目,已超过了其他国家船只的总和。

2.天主教的传布及其被禁止

(1)天主教的传布

授予传教士官职

清朝政府定都北京以后,居留北京的一部分西方传教士,如汤若望(日耳曼人)等人,仍然得到清朝皇帝的信任,授以官职,命他们掌管钦天监,负责编修历法。

传布天主教

汤若望等人采用了利玛窦的传教方法,承认中国的天主教徒得崇拜孔子和祖先,因此天主教也得以在各地传播。

(2)历法之争

《时宪历》的诞生

当时很多中国人和一部分士大夫对天主教传教士抱着怀疑的态度。崇祯时,由徐光启、李天经主持,有传教士参与修成《崇祯历书》,入清后用之为《时宪历》。

杨光先指责传教士

a.新安人杨光先编写了《辟邪论》和《不得已》两部书,指出天主教暗自送往迎来,遍布党羽,呼朋引类,煽惑人民,将中国地形信息编成图籍,这都是中国极大的隐患。

b.传教士帮助殖民主义者图日本、取吕宋的行动,更值得中国引为鉴戒。

c.指责新历谬误,攻讦传教士汤若望。杨光先在汤若望被罢斥后任钦天监监正,却以旧法推算历法不验而失败。杨光先被革职黜归。自此而后,《时宪历》得以行用。

(3)康熙重视传教士传播科技知识

康熙时曾利用传教士南怀仁(比利时人)、白晋(法兰西人)等人替清朝政府编修历书、制造火炮,绘制地图,都取得了一些成绩。康熙对西方的科学技术是非常重视的。但是他对传教士的活动监视极严。

(4)对传教士的限制

康熙末年,清朝政府对西方传教士在各省传教的限制又进一步加强了。这由于清朝政府认为他们的传教活动危害了清朝的统治。

3.海禁和闭关政策

清朝政府对西方各国基本上采取闭关政策,即对外贸易的限制政策。

(1)闭关政策产生的根源

经济方面

这与中国比较稳定的小农自足自给、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相适应的。所以他们把对外贸易看作是可有可无的事情,甚至认为开展对外贸易是对外商的一种照顾。

政治方面

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清统治者,对汉人可能与洋人联合、颠覆清政权的猜忌与防范。

(2)顺治时的禁关

顺治时,为了封锁沿海人民与郑成功等海外抗清势力的联系,清朝政府施行严厉的迁海和海禁,当时对外通商的口岸只有澳门一地。

(3)康熙时的开关

开设海关城市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朝平定台湾,东南各省疆吏请开海禁,康熙许民造船出海,在广东澳门、福建漳州、浙江宁波、江南云台山设闽、粤、江、浙四榷关与外国通商。

设置海关官员

清朝开关以后,对外贸易悉照明朝旧制。闽、粤各关皆设正副监督各一人,相当于以前的市舶使,来船经监督盘验许可后,才能进行贸易。

对开关的防范

康熙时,清朝政府虽然开关与外国贸易,但对外国商船的活动极为注意,对逗留外国的中国人也防范极严。

(4)对外贸易的限制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由于英国等殖民者在中国沿海进行种种非法的活动,清朝政府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不得再往厦门、宁波等地。清朝政府制订了很多限制外商的禁例。

(5)对清朝对外贸易限制的评价

清朝政府对外贸易的限制政策对于殖民主义者在中国的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在另一方面,也使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性,使中国传统社会内部已经滋长起来的进步的手工业生产,得不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4.英国使臣和清廷的交涉

(1)英使马戛尔尼的交涉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勋爵在热河行宫朝见乾隆时,向清朝皇帝提出了几项重要的要求,内容是:

派人驻京办理商务,并在北京设商馆收贮货物发卖;

在宁波、舟山、广州、天津等地自由贸易;

求占用舟山附近小海岛一处,居留商人,设立贮货站;

减免货物税及格外征收;

允许英人自由居住广州等地;

请求允许西方传教士在各省“开堂”传教。

马戛尔尼还带来英皇的书信和礼物,但是他的这些要求全部遭到严词的拒绝。

(2)阿美士德的交涉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英国复派使臣阿美士德来北京再度进行交涉。由于英国使臣与清政府在朝拜皇帝的礼节上发生了争执,根本没有能够谈判。

(3)非法商业活动的开端

走私商品

英国在几次来华交涉失败之后,就继续派遣商船在中国沿海进行走私活动。此时不仅把大批商品如棉纱等源源运来,甚至向中国输入鸦片。

走私鸦片的危害

鸦片的走私贸易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中国人吸食鸦片者愈来愈多,鸦片的走私贸易还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

近代中国的前夜

道光十三年(183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专卖权被取消,这说明英国整个的资产阶级都要到东方来从事非法的商业活动。此时,英国资产阶级已完全掌握了政权,他们为了更好地达到寻求市场和殖民地的目的,就决定用武力轰开中国闭关的大门。

(4)闭关政策的评价

闭关政策的实施,并不能扼制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中国能否抵御西方列强的侵略,在于双方国力的对比,限制对外贸易反而制约中国经济发展,阻碍了中国人了解和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机会,使中国在走向世界近代化的进程中贻误了机遇。

十、明清的文化

(一)哲学思想

1.心学崛起

明朝中叶,思想领域发生重大变化,长期处于主导地位的程朱学派已趋保守,在学术上丧失了创新精神,一部分士人从对朱学的信仰开始转向对陆学的探求,于是心学兴起。代表人物是王守仁。

(1)王阳明心学思想

正德时,王守仁看到社会动荡不安,为了整治人心,提出一套心学理论,世称王学、姚江之学。

心外无物

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的命题,他认为理不是客观存在的东西,也不是圣人所能制定的,而是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

“致良知”

a.“致良知”的内容

王守仁把这种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理称为“良知”,而主张人人“致良知”。“致良知”要求人们努力从事道德修养,随时用道德思想克服非道德思想。

b.“致良知”的意义

王守仁“致良知”的思想是企图给理学找寻新的理论根据。但是王学在反对程朱学派的传统束缚和启发人大胆思想的一方面,却起了一些积极的作用。

2.泰州学派与王艮、李贽的思想

以王艮为代表的泰州学派和李贽不仅是程朱学派的反对派,而且对君主专制政体和封建礼教也给予尖锐的抨击。他们的思想当被当时的程朱宋学派的学人视为异端之尤。

(1)王艮的思想

王艮强调个人的重要性,反对和命运妥协,认为一个人应该有改变环境的“造命”思想。

王艮在理论上的特色是把理学家们终日津津乐道的“圣人之学”与百姓吃饭穿衣等日常生活需求联系起来,认为能否解决“百姓日用”的需求是衡量“圣人之学”的标准。

王艮经常在各地讲学论道,并把学问普遍传布给农民、手工业者和小商人。

(2)李贽的思想

李贽的思想源于王学,又不同于王学的宗旨。

历史评价标准多元

李贽认为历史评价的标准应该是多元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不应该只以孔子的是非作标准。他主张历史评价中的是非“无定质”、“无定论”。

批判程朱学者

李贽的进步思想还表现在对当代程朱学者的批判上,对言行不一的假儒、假道学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

自私是人的天性

李贽公开宣称“自私”是人的天性,“趋利避害,人人同心”。他反对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这是一种利己主义的人性论,在当时具有启蒙意义。

李贽反传统的态度是坚决的,他晚年到通州讲学,引起社会很大震动。

3.王夫之、黄宗羲和顾炎武

(1)王夫之的思想

系统论证理、气关系

王夫之从张载的学说出发,比过去更加深入系统地论证了理与气的关系,明确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主张。

认识由对象客体引起

在认识论方面,他曾以浙江的山为例,认为人的认识是由对象客体引起的,而对象客体则不依靠主体而独立存在。这是对王守仁“心即理也”看法有力的反击。

用进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王夫之更主张从进化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自然和社会都是变化不息的,所以他反对君主专制,要求改革政治。

土地归耕者所有

他在《噩梦》中提出土地不是帝王的私产,而应当归耕者所有的主张。

(2)黄宗羲的思想

心外无理,理在气中

黄宗羲接受了王守仁“心外无理”的哲学,但又肯定了“理在气中”的观点。

批判暴君思想

在《明夷待访录》中,对专制的暴君政治进行了激烈的批判。黄宗羲企图通过法治、加强学校舆论和恢复丞相制等办法来限制君权,但他敢于痛快淋漓地揭发了专制皇帝的罪恶本质。

民生思想

他从“万民之忧乐”来考虑改革,说明他在当时已具有一定的民主主义的思想。

“工商皆本”

他提出了“工商皆本”的看法。

(3)顾炎武的思想

哲学思想上的继承与宣扬

顾炎武在哲学思想上继承二程和朱熹,也宣扬了张载“理在气中”的观点。他学识广博,在经学、音韵学、历史学和地理学方面用力尤深。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反对当时专制的政治,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治学的主张

他在治学方面主张“博学于文”和“行己有耻”,提倡实事求是、踏实钻研的学风并强调民族的气节。

后世学者称“古学之兴也,顾氏始开其端”,他的思想对有清一代学术影响很大。

(4)唐甄的反专制君主思想

唐甄是阳明学派(即王学)学者。提出“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和“杀人者众手,天子实为之大手”,“若上帝使我治杀人之狱,我则有以处之矣”等看法,他对专制君主的批判,与黄宗羲是不谋而合的。

4.清朝的理学和反理学的思想家

(1)清代理学的兴起

在清朝的统治稳定以后,程朱理学又占据支配的地位。

康熙标榜程朱、编写书籍

康熙极力标榜程朱,把程朱理学作为巩固统治的工具,他编写了《性理精义》,又重新刊行了《性理大全》等书。

笼络程朱派学者

康熙笼络了一批程朱派的学者,如魏象枢、汤斌、李光地等人,给他们官作,称为“理学名臣”。

王学的没落

由于学风从空疏走向朴实,清朝政府又严禁王学,对王学尽力压迫摧残,王学走向没落。

(2)反理学的思想家

在清代又有一些学者,如颜元、李塨和戴震等人,既反对程朱学派也反对王学。

颜元、李塨的思想

颜元与他的学生李塨坚决反对程朱和王学,主张实用、实行,当时人称为颜李学派。

戴震的思想

a.气是世界的物质基础

戴震认为气是世界的物质基础,世界就是无止无休的气化过程。

b.物质世界是人们感知的来源

在认识论方面,他比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的观点更进一步,认为人类的感官本来就是为了适应外在世界而生成的。肯定了物质世界是人们感觉的来源。

c.以法杀人犹可救,以理杀人无可活

戴震在所著《孟子字义疏证》中,还提出了以法杀人犹可救,以理杀人无可活的看法,这是对程朱理学的一个重大打击。

(二)考据

1.考据学的兴起

(1)顾、黄治学思想

从宋以来中国学者就有人考订古书,顾炎武治经兼及音韵,黄宗羲治经兼通史学。顾、黄两人都主张治学是为了“经世致用”,顾、黄两人所提倡的这种学风,对清代学术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他们也成为清朝学术的开山。

(2)阎、胡的考据成就

阎若璩的考据思想及成果

阎若璩主张对古书大胆怀疑,考证要力求确实。所著《古文尚书疏证》,即采用了比较科学的考据方法,证明古文尚书是一部伪书。

胡渭的考据思想及成果

胡渭所著《禹贡锥指》和《易图明辨》,在辨别古书真伪和提倡疑古精神上都有一定的贡献。

(3)对清朝考据的评价

清朝的考据从阎、胡开始,但是他们治学的目的已从“经世”转入“避世”,从要求社会改革转入“为考据而考据”,这是清朝专制统治和民族高压政策所造成的。

2.乾嘉学派

(1)乾嘉时期考据学的发展

到了乾嘉时期,清朝的统治更加稳定,考据之风大盛,并且已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

(2)考据学发展的原因

由于清朝政府屡兴文字狱,迫使一部分学者不得不在古书中寻章摘句。提倡考据,对于巩固清朝的统治是有利的。

(3)考据的对象

考据的对象以经书为主,由于要通经,又不得不精通文字音韵、名物训诂,甚至地理金石,天算乐历,校勘辑佚,再用这些来解经治史,于是各种学问都走向了考据的道路。

(4)考据学派及学者

当时考据学者主要分吴、皖两派。

吴派

吴派以惠栋为代表。惠栋著有《古文尚书考》《九经古义》《周易述》等书。《九经古义》务在恢复汉人讲经的说法。吴派的缺点是对汉人解经达到迷信程度。

皖派

a.戴震

皖派以戴震为代表。戴震著有《声韵考》《声类表》《考工记图》等书。

b.段玉裁

戴门弟子段玉裁所撰《说文解字注》,被称为“千七百年来无此作”,在文字学方面获得的成就较大。

c.王念孙

戴门的另一弟子王念孙撰有《广雅疏证》和《读书杂志》,也是乾嘉时期有关训诂、校勘的代表作。皖派的成绩要超过吴派。

其他学者及代表成就

a.乾嘉时期知名的考据学者共有六十余人,江永的声韵学,王引之的训诂学,王昶、毕沅的金石考订,钱大昕、王鸣盛的史籍整理,皆能名称一时。

b.赵一清的《水经注释》,卢文弨的《群书拾补》,都是第一流的著作。

c.严可均辑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也有很大的学术价值。

(5)对乾嘉考据学派的评价

乾嘉考据学派在文禁森严的形势下,终日只在书本内下功夫,使学术完全脱离了实际生活,眼光窄隘,思想闭塞,排挤了一切进步思想的发展。但是他们在整理和保存古典文献方面却有一定的功绩。

(三)史学

1.官修、私人著述史书

(1)官修史书

明清时期的历史学也有相当的发展,官修史书有《明实录》《清实录》《元史》《明史》、《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以及续三通、清三通等。

(2)私人著述

编年体有谈迁的《国榷》、毕沅的《续资治通鉴》;

纪事本末体有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高士奇的《左传纪事本末》;

杂史和笔记有王世贞的《弇州山人别集》和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

地志有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

学术史有黄宗羲的《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特别是学案学术史的编纂,是明清学者在历史学方面的一项重大贡献。

2.当代历史的研究

黄宗羲所创的浙东学派,专门研究明史,特别是明末的历史。浙东学派的著名历史学家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等都具有浓厚的民族思想,他们写史的目的是为了表明“国可灭史不可灭”。

(1)万斯同所著《明史稿》是清朝官修明史的蓝本。

(2)温睿临编辑了一部专记南明史事的《南疆绎史》。

(3)黄宗羲的《南雷集》和全祖望的《鲒埼亭集》,其中所写大都是抗清的历史。

(4)清初,谈迁的《国榷》,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也受到浙东学派的影响。

3.考据史学

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赵翼的《廿二史札记》、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是清代三部考史的名著。

(1)钱书最详于校勘文字,解释训诂名物,纠正史书谬误。

(2)王书则详于典章故实,特别是官制、地理。

(3)《廿二史札记》着重论证各代的重大历史事件,被称为“儒者有体有用之学”。在史学考证方面,独创了一种新的体例。

4.旧史的补辑

(1)在辑佚方面有各种后议书和晋书的辑佚等。

(2)一些学者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很多失传的史书,如邵晋涵辑出的《旧五代史》、徐松辑出的《宋会要》稿等。

5.古史的研究

(1)康熙时,马骕著《绎史》,搜集了大量古代文献的资料,当时人称他为“马三代”。

(2)乾嘉时,崔述著《考信录》,他对经书大胆怀疑,考证古史也极精核。

6.方志的纂修

(1)明清纂修方志的成就

明清时期,各地纂修方志之风,比过去更加流行。今传方志六千余种,大部分是明清人所修。

(2)章学诚的思想与成就

乾嘉学者章学诚擅长修志,著有《湖北通志》《常德府志》《和州志》《永清县志》等。

章学诚也对史学提出了一些看法。他主张六经皆史,主张修史贵开创而不必拘于成法,又主张修史要有“史意”,史意即史观的意思。

(四)编纂《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

1.《永乐大典》的编纂

永乐时,明朝政府选派解缙等儒臣文士共3000人编辑《永乐大典》。《永乐大典》辑入经、史、子、集、释藏、道经、戏剧、平话、工艺、农艺等图书达七八千种,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类书。

2.《古今图书集成》的编纂

康熙、雍正时,清朝政府编辑了《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古今图书集成》共分为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六编,每编又分门别类,搜罗宏富,是《永乐大典》之后的一部大类书。

3.《四库全书》的编纂

乾隆时,清朝政府又选派纪昀等著名学者160余人编辑《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类,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

4.对《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的评价

《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等都是我国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但是也应指出,编辑《四库全书》时对不利于统治的书籍进行了删改与抽毁。

(五)小说和戏剧

1.《水浒传》《三国志演义》和《西游记》

(1)《水浒传》

《水浒传》是一部长篇英雄传奇小说,作者是施耐庵(或包括罗贯中)。小说通过对北宋末年黑暗社会的描写,揭示了“官逼民反”的深刻道理,歌颂了梁山泊好汉替天行道、反奸除暴的正义精神。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江湖英雄形象,如鲁智深、林冲、武松等,小说悲剧的结局,深刻的内涵,正是《水浒传》成功所在。

(2)《三国志演义》

《三国志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根据历史编次而成的小说,其中十分之七出于正史。这部书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复杂错综的军事和政治斗争,创造了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的形象,如诸葛亮、关羽和曹操等,其中的忠义与战略战术思想为清统治者所推崇。

(3)《西游记》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这部书成功地塑造了不受管束、任性勇为的孙悟空的形象,他大闹天空,闯地府,探龙宫,把三界搅得人仰马翻。小说还描写了一个广大的神魔世界,那里同样充斥着昏庸残暴、营私舞弊、贪财好货,这个神魔世界正是人间黑暗社会的写照。

2.“三言二拍”和《聊斋志异》

(1)“三言二拍”

短篇小说“三言二拍”指的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三言”的编辑人冯梦龙是明末著名的通俗文学作家,生平整理和创作的戏剧民歌极为丰富。“三言”是3部共包括120篇无名氏写作的短篇白话小说的小说集,其中有不少的优秀作品表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价值观念,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二拍”是指凌濛初所编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是作者根据野史笔记、文言小说和当时的社会传闻创作的,主体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追求财富和享乐的社会风气,同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渴望爱情和平等的自由主义思想。

(2)《聊斋志异》

清初人蒲松龄一生穷困,所著《聊斋志异》十二卷,是用简练的文言文编写的短篇小说集。作者是借妖狐鬼怪的故事,隐射社会的黑暗,发泄愤世疾俗的感情。

3.《红楼梦》和《儒林外史》

(1)《红楼梦》

曹雪芹在少年时代过着贵族的豪华生活,晚年穷困潦倒,《红楼梦》就是在这时写成的。全书共120回,前80回为曹作,后40回由高鹗续补。《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盛衰为背景,集中描写了大观园内各种女性的悲惨命运,真实生动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的全貌。《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已经达到中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2)《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这部书以反对传统伦理和科举八股为中心,辛辣地讽刺了当时社会上层,特别是知识分子的各种丑态。

(3)《镜花缘》

《镜花缘》的作者是李汝珍,在书中他提出了反对纳妾、尊重女权和男女平等的主张。

4.明清的戏剧、《牡丹亭》和《桃花扇》

(1)明代戏剧兴起

在明代,杂剧已日益衰落,来自民间的南戏代之而起,各地的地方戏非常盛行,有余姚、海盐、弋阳诸腔。嘉靖时,昆山乐工魏良辅和剧作家梁辰鱼合作创作了昆曲,成为当时最流行的戏曲。

(2)汤显祖与《牡丹亭》

汤显祖作品的风格

汤显祖是明朝万历时期杰出的戏剧作家,他反对在传奇的写作上过分讲求音韵和格律,在他创作的剧本中也就打破音韵格律的限制而注意其结构和思想内容。他的代表作《牡丹亭》是明代传奇艺术的高峰。

《牡丹亭》

《牡丹亭》讲述的是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作者用离奇曲折的情节说明传统伦理道德可以扼杀人的至情乃至生命,而形骸的死亡反而使情摆脱理的束缚而获得新生。

(3)《桃花扇》

《桃花扇》的作者是孔尚任。作品在描述一个秦淮歌妓的爱情故事里,揭露了明末社会的黑暗,和南明小朝廷内部的腐化堕落,作者认为这些就是明朝覆亡的根源。

(4)秦腔

清朝乾隆时期,陕甘一带的地方剧秦腔传入北京,秦腔虽然有一部分庸俗的东西,但是唱词通俗易懂,较之通行的昆曲、弋阳腔更为观众所喜爱。

(5)徽调

嘉庆以后,地方戏徽调有一定的发展,徽调在音乐、剧种等各方面又吸收了昆曲和秦腔的优点,再加以不断创造和改进,以后传入北京,成为名闻世界的京剧的起源。

(六)科学技术

1.明后期的医学、农学、科学技术和地理学

(1)医学

李时珍著成《本草纲目》52卷。在这本书里,他对前人鉴定过的药物1558种,重新作了一番精密的审查,又增添了新药374种。他对这些药物加以科学的分类,对它们的名称、形态、性质、功能和制作方法都有详细的解释,并且绘制成图。这本书把我国药物学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在世界药物学的发展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农学

《农政全书》

徐光启所写的《农政全书》,保存了历代以来的农业科学资料,同时也反映了当代深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水平。

《天工开物》

与徐光启同时的科学家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除了介绍一般的农业生产经验之外,更着重阐述各种手工业,包括纺织、染色、制盐、造纸、烧瓷、冶铜、炼铁、炼钢、采煤、榨油、制造军器火药等生产技术。

(3)地理学

明朝末年,徐宏祖周游全国,考察山川地形,编有《徐霞客游记》一书,他对云、贵、川、广的地理考察极为详核。还揭示了我国西南石灰岩地区溶蚀地貌的特征,他是世界上在这方面进行考察的第一人。

(4)水利、天文历算与机械原理

明代后期潘季驯的《河防一览》、王徵的《泰西奇器图说》、徐光启和西洋传教士利玛窦合译的《几何原本》等书,在水利测量、天文历算以及机械原理等各方面都作出一定的贡献,其中大部分还受到西方科学知识传入的影响。

2.清朝的医学、天文历算和地图的测绘

(1)医学

《医宗金鉴》

乾隆时官修的《医宗金鉴》,征集家藏秘笈及世传经验良方,采其精萃,补其未备,并对医学经典《金匮要略》和《伤寒论》等书做了不少考订工作,是一部介绍中医临床经验的名著。

《医林改错》

嘉庆、道光间,著名医学家王清任编有《医林改错》。他通过对尸体的精密考察,对于人身体的构造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2)天文历算

康熙帝对天算学有很深的造诣,并聘请西方耶稣会教士南怀仁等制订康熙《永年历》《数理精蕴》《历象考成》等书。

王锡阐所著《晓庵新法》六卷,推算金星过日颇为精确。

梅文鼎的《古今历法通考》,对回历、西洋历作了许多研究,是我国第一部历学史。

乾隆时,蒙族历算家明安图在北京钦天监任职,他写了一本《割圜密率捷法》,在数学上有新的发明。

(3)地图测绘

康熙时,任用一些人,其中包括西方传教士白晋等人,经过30年测量,制成《皇舆全览图》。

乾隆时,又派人赴新疆等地测量,制成《乾隆内府皇舆全图》。

这两个地图至今还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七)建筑艺术

1.明代的建筑艺术

(1)砖石建筑的推广

在明朝,砖石的建筑有了普遍的推广,伟大的长城修整工程和北京城墙、城楼的建筑,就是在此时兴建起来的。

(2)宫殿园囿的精湛技术

保存到今天的北京宫殿园囿大部分也创建于明代。这些宫殿复杂的木结构,精致的木雕、石雕以及金光灿烂的鎏金宝顶,处处都体现了手工工匠卓越的技巧。

2.清代的建筑艺术

(1)圆明园的修建

清代的建筑艺术,有的比明代更加细致精美。在北京的宫殿园囿又经过多次改建,特别是著名于世的圆明园,从康熙时开始创建至乾隆时才最后完工。

(2)民族特色的建筑

在清代兴修的建筑物中,北京的雍和宫、拉萨的布达拉宫、承德的八大庙以及青海、蒙古、西藏各地的各种喇嘛教寺院,有的是西藏式的建筑,有的则吸收了汉、藏、蒙、维各族人民的建筑艺术风格和技巧。

3.明、清时代的能工巧匠

明、清时代在修建北京的伟大建筑工程中,先后出现了很多杰出的工匠,最著名的有阮安、蒯祥、梁九、雷发达等人。

(八)绘画

1.明代的绘画艺术

(1)明代“院派”画风,沿着南宋画院夏珪、马远等人的手法和风格,又加以开拓,以戴进和吴伟等人为代表。他们画的内容很广泛,人物、山水无不精能,从卷轴到壁画,都很擅长。

(2)吴门沈周、文征明等人专师元人,结合文学,成了文人画的领袖,与专业画家形成对峙的流派。

2.清代的绘画艺术

清初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等人的山水画,接受明末董其昌的理论,也学习元人,又趋柔弱。

(1)王晕的山水和恽寿平的花卉,取材较宽,合成清代“正统派”的画格。

(2)明遗民僧石涛、石溪、八大山人和清中期的扬州画家,并具创造精神。他们的山水、人物、花鸟等各辟新的途径,不专守古人成法,又不脱离优秀传统,开拓了300年间绘画艺术史上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