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英文译创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本书的研究目的有以下三点。

第一,译创主体研究。考察林语堂的译创动机、译创内容以及译创思想,分析其译创者身份和社会语境对其译创动机的影响,其译创内容与译创动机的内在一致性,以及在译创思想中所体现的译创者主体性。

第二,译创手段研究。通过对林语堂英文译创文本的全面考察,分析其在译创中国文化的具体内容里各种译创手段的综合运用,从而探究其创造性翻译和翻译式写作两种译创模式是如何展开的。

第三,译创效果研究。对林语堂作品海外传播情况和接受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背后的原因以及对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现实启示。

与之相对应,本书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对林语堂译创动机、译创内容及译创思想展开研究。首先,本书将分析林语堂的译创动机。赛珍珠(Pearl S. Buck)对林语堂的发现和My Country and My People(1935a)一书的成功出版,使林语堂走上了向外传播中国文化的道路。这里一方面将探究林语堂如何出于强烈的民族情感和多元文化意识,纠正此前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误读与偏见,为展示真实的我者形象、调和中西文化作出努力;另一方面将探究作为译创者的林语堂,如何在双重身份的作用下,出于个人兴趣与视角重构中国文化。从民族责任心和自我实现两个角度分析文化语境和译创者主体之间的对话与抗衡,以及其译创者身份对译创动机的影响。接着,本书将分析林语堂的译创内容。林语堂的英文译创文本超过三十部,写作时间跨越数十年,涉及传记、小说、随笔、论述等多种体裁,选材非常广泛。在文献调查的基础上,本书将对其译创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同时将对影响其译创内容的因素从译创者本人、读者以及赞助人等方面展开分析,从而尽力还原历史现场,将林语堂置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之下,揭示其译创内容及成因。最后,本书将分析林语堂的译创思想,为其译创行为寻找理论依据。以往对林语堂翻译思想的研究多为对其翻译标准进行解读,林语堂散落在其著作和文章中的其他重要观点却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本书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其中英文著作、文章以及演讲稿中散落的译创思想进行文献调查,重点考察其英文作品的前言、导言、导读以及评注部分中的译创思想,同时还要对其语言观、文学观以及文化观进行综合解读,从而揭示其译创思想的真实面貌。

第二,对林语堂的译创手段进行系统探讨。由于译创兼具翻译和创作两种表达方式,因此在手段上结合了翻译策略和创作手法,比传统的翻译手段更为复杂、自由和多样。鉴于此,本书将从语言和文化两个视角,运用文本对比与分析的方法,对林语堂的译创手段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具体来说,在语言视角下,本书首先将对正文本层面下的词语、句子和风格展开分析,考察林语堂对“文化专项词”(cultural-specific items)(Aixela,2007:58)的翻译,对句子结构、句子顺序以及句子节奏等方面的处理,探讨词语和句子相结合所形成的语言特征,同时讨论林语堂的语言风格和对冗余信息的有效利用。其次将对副文本层面进行调查,分析林语堂对各类副文本因素如前言、导言、注释、插图、附录等的灵活运用,分析副文本对正文本的引导作用。最后将对互文本层面展开讨论,考察林语堂译创文本中对引用、暗示、戏拟、仿作、自译、改编等各种手段的交叉运用。在文化视角下,本书将借鉴对话理论和形象学理论的相关观点,从更宏观的角度探究林语堂如何向外进行文化输出,努力打破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为中国文化在西方话语霸权下争取一席之地。通过以上两个视角点、线、面结合地勾勒出林语堂的译创手段体系后,本书将试图归纳出其译创手段的总体特征,并探讨与译创动机和译创思想之间的关联性,对其贡献与价值作出客观的评价。

第三,对林语堂译创活动的效果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启示进行分析。德国文艺理论家汉斯·姚斯(Hans Jauss)指出,在作者、作品和大众之间,大众并不是被动的,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收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1987:24)。因此,对林语堂译创作品的海外传播与接受情况也将是本书关注的一个领域,同时,对译创效果的研究也是对译创主体和译创手段研究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本书将首先对其译创作品的海外出版数据进行汇总,以揭示其作品在国际范围内跨时间跨地域的影响。而后,将对其读者接受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读者群体对其语言风格、作品内容以及写作手段等方面的评论。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考察其作品的海外传播与读者接受情况,揭示其背后的原因,并分析其译创活动对当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