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董事会制度
教学目标
1. 了解董事会制度的起源;
2. 掌握董事会的性质、议事规则以及董事的权利义务;
3. 了解董事的分类和独立董事的职能;
4. 把握董事会的单层制与双层制内涵、成因与发展趋势。
基本概念
诚信责任 独立董事 单层制董事会 双层制董事会
学习提示
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之后,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股东如何放心地将企业交给管理层经营。由于股东人数众多,受管理成本的限制,只能每年举行几次股东大会,而无法对企业的日常经营做出决策,因此公司需要一个常设机构来执行股东大会的决议,并在股东大会休会期间代表股东对公司的重要经营做出决策,实践中这个机构就是董事会。本章可通过对董事会性质及其与股东大会及经理层关系的解读,加深对公司治理结构的了解。
本章重点:董事会的性质与职能 董事会的组成 董事会的模式
本章难点:董事会与股东大会的关系 独立董事的内涵及作用
导入案例
张先生早年经营个体企业时,自己是股东,也是经理,当然无所谓委托中间机构来看管经理。后来企业发展为有限责任公司,除自己外增加了一个股东,便按公司法的要求成立了董事会,作为股东权利的执行机构。但这时候的董事会是没有实质意义的,因为股东太少,两个董事直接由两个股东担任,实际上是股东直接行使权利。后来公司得到进一步发展,股东人数增加为8人,除自然人股东外,还有法人股东,董事会成员已不可能全由股东担任。尤其是最后发展为股份有限公司并上市,股东人数超过10万人,数量众多且分散的股东无法对公司经营进行统一有效的控制,而且不少股东缺乏公司经营所必需的知识和经验,加上他们持股数量有限,参与公司经营活动也很难对公司决策施加影响。所以,到了这时候,真正需要委托代表自己利益的董事,通过董事会来履行自己的股东权利。
点评:
股东如果能够低成本地实施自己的权利,那么实质上就不需要董事会。董事会就是股东的一个代理执行机构,它的设立是为了节约股东行使所有权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