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绿色低碳转型研究:清华大学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政策研究报告2017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低碳产业革命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经历了三次产业革命。前两次革命都与能源产业息息相关,无论是蒸汽机引领的机械革命,还是内燃机、电力引领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其核心都是能源变革,能源动力及其产业体系的革命都为一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主要是由IT产业引领的,迄今影响广泛。几次产业革命促进世界各国加速强弱分化,那些每次在产业革命之初抓住产业革命的苗头乘势而上、迅速普及新的技术、装备新的生产力的国家,往往在新一轮世界经济政治竞争大潮中处于主动地位。反之,那些反应迟钝、闭关锁国、鼠目寸光,对新技术、新产业革命性的变化视而不见的国家往往被时代的大潮所淘汰,走向没落。

当前,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催生的新一轮产业革命,绿色低碳产业革命已经初露端倪,它已经并将继续引领产业、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一国经济发展必须正确因应这种产业变革的新趋势,制定正确、全面、富有前瞻的决策,引领产业转型、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时期、新阶段。从国际经验来看,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除了绿色低碳外,还有“中等收入陷阱”。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已经处于“上中等”收入发展阶段,2016年,中国人均GDP已经接近9000美元,在很多中低技术产业,中国产业获得了全球性的竞争力,成就举世公认。但是,在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增长的传统优势要素正在逐步消失,中国经济迫切需要从过去的粗放增长模式转向集约增长,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十三五”期间甚至更长周期内,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1)。李克强总理在不同场合也论述了这个问题(2),说明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中国高层的关注。

2017年秋天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国人民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展望更长远的未来,为了实现两个百年的战略目标,我们要确保中国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后依然保持强劲、持续、高质量的发展动力,以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本章围绕“中等收入陷阱”和低碳产业革命两个核心命题,简单分析了“中等收入陷阱”的缘由和机理,借鉴世界各国跳出中等收入陷阱、后发崛起的经验,认为促进低碳产业的发展无疑是解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牛鼻子,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紧跟并引领世界低碳产业革命的潮流,抓住基因类、颠覆性技术出现的苗头,率先实现产业化并大规模推广。同时,要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创新、创业热潮持续发展,大力发扬企业家精神,促进以低碳能源为中心的创新型社会的到来,在全世界率先通过低碳能源革命实现产业升级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而成为高收入创新型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