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葆怿
林葆怿,字悦卿,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1863年(清同治二年)生。族叔林绍年是清末御史,曾上疏谏慈禧太后不要移用海军军费修颐和园,受“严行申饬”。1886年8月,林葆怿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第九届驾驶班,奉派威远舰见习。此后供职于北洋水师,历任二副、帮带、大副等职。
1894年甲午中日黄海海战爆发,林葆怿随北洋舰队参战。1898年,清政府重建北洋海军,林奉召北上,旋奉派赴英国接驾海容等舰回国,充任海容舰大副。1910年3月被授海军副参领,升任海容号管带。同年12月,林调任新成立的海军部军法司司长,授海军正参领。翌年春奉派赴英任驻阿摩士庄船厂肇和舰监造官。
中华民国成立后,林葆怿于1912年9月被任命为北京政府海军部参事,12月授海军少将。翌年7月林被委任为练习舰队司令,负责训练海军。同年11月任第一舰队司令。在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中,曾奉命率海圻、应瑞、海琛、海容、肇和等舰协同北洋陆军参加“南京之役”,协攻狮子山炮台等地。随后又奉命率舰队到广东、福建、山东烟台等地配合地方当局维持统治。1914年5月,林晋升海军中将。
1916年6月,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后,拒不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林葆怿与海军总司令李鼎新等毅然通电全国,宣告海军独立,拥护《临时约法》。林葆怿宣称将率第一舰队加入“护国军”。6月29日,北京政府在各方面压力下,宣布恢复约法,召开国会。7月15日,李鼎新、林葆怿等率海军北归,宣布取消独立。
1917年春,北京政府在酝酿对德、奥宣战事宜时,段祺瑞利用手中实权向国会及总统黎元洪施压。林葆怿对于段祺瑞的所作所为十分不满,随同海军总司令程璧光等响应孙中山的号召,拥护护法运动。他于7月8日派应瑞舰首先护送孙中山等到汕头,再转由海琛舰护送到广州,揭开了护法运动序幕。7月21日,林葆怿与程璧光等在上海发表《海军护法宣言》,宣布海军讨逆三大目标:“一曰拥护约法;二曰拥护国会;三曰惩办祸首。”宣称:“我海军将士,既以铁血构造共和,即以铁血拥护之。”表示“所求者共和之实际,非共和之虚名”。这是响应孙中山护法号召之第一声。他们督率海圻等七舰向南进发,宣告海军独立,8月5日各舰全部抵达黄埔。林葆怿等人的行动沉重打击了段祺瑞的北京政府,7月26日北京政府下令免去林葆怿第一舰队司令职。
8月6日,林葆怿等参加广东各界数万人的欢迎集会,在会上发表演说,表示坚决拥护约法,反对国会解散后的北京政府。他说,海军要当共和的中流砥柱,决不做独裁的帮凶,“有破坏大局者,海军惟有准备武力对待”。孙中山在会上高度评价了林葆怿等人的行动:“向来革命之成败,视海军之项背。此次文率海军主力舰队南来,已操制海权矣。”9月1日,护法军政府在广州成立,孙中山任海陆军大元帅,程璧光任护法军政府海军总长,林葆怿任海军总司令兼舰队司令,授海军中将加授上将衔。至此,中国出现了南北对峙的政府、南北两个海军部。
护法战争起,11月成立“讨闽军陆海联军”以抗击福建督军李厚基,林葆怿兼任征闽海军总司令,协同征闽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征闽桂军总司令林虎、征闽滇军总司令方声涛,兵分四路向福建进逼。11月7日,林葆怿派护法海军海圻等五舰由广州向潮汕进发。这时,盘踞在琼州的龙济光,为北京政府所收买,出任“两广巡阅使”,趁粤防空虚之际,派兵占领了雷州半岛及沿海数县。林葆怿奉命率部回师广州进驻琼州海峡,海圻舰于19日进驻北海,海琛舰、永丰舰进驻闸坡,楚豫舰进驻崖门,堵截了龙济光部队的运输线,使龙军首尾不能相顾。讨龙海陆联军迅速捣毀了龙济光老巢,龙军溃败,护法根据地粤省暂获稳定。
1918年2月26日,海军总长程璧光被刺于海珠码头,林葆怿继任护法军政府海军总长。5月,唐继尧等利用国会非常会议通过的“修正军政府组织法案”,废大元帅制为七总裁制,选唐绍仪、伍廷芳、岑春煊、陆荣廷、孙中山、唐继尧、林葆怿七人为政务总裁,组成政务会议行使军政府行政权。但军政府实为桂系军阀所把持,孙中山愤而离粤;林葆怿虽列名七总裁之一,并无实权。此后,林葆怿虽千方百计想维持海军“独立性”传统,但因军饷受制而被迫依附于桂系。
由于海军军饷常被拖欠,林葆怿等怨声迭起。桂系军阀为将海军挤出广东,竭力鼓动林葆怿向福建地方扩张,并推林为福建省督军,而此时福建大部分地区仍为北洋军阀控制。为筹措军费,林葆怿也热心于这个“督军”的虚位。他先派方声涛为帮办军务、孙葆容为福建督署特派员,到仙游筹划。但陈炯明等不予合作,海军孤掌难鸣,林葆怿无法去闽主政。1919年9月,林葆怿与莫荣新领衔西南全体将领联名发出了“军人不干政”的通电,使护法军政府徒有其名。
此时,在粤之海军内部矛盾加剧,非闽籍将士支持孙中山,而闽籍中下层将士则获桂系的实惠转而支持桂系。林葆怿眼看闽系海军有被西南军阀吞并的可能,为“保住闽系海军之根本”,乃与北京政府海军协商“统一”的步伐,决心再率海军北归。林葆怿先于1919年2月派其参谋长饶鸣銮为全权代表赴上海协商。7月,他亲自率永丰舰到东山澳与北京政府派来的练习舰队司令蒋拯等面议“统一”事宜。后因护法舰队海军中下层军官坚决反对北归而未果。
自从孙中山离广东后,广东七总裁军政府在桂系军阀把持下,假护法之名,行害民之实,已成为护法运动的严重障碍。孙中山决定回粤驱赶桂系。1920年8月,孙中山命令出征援闽之陈炯明部回师广东讨伐。时林葆怿因军饷受制于桂系,不得不奉命率领海军往诏安配合桂军作战。由于粤军节节胜利,林葆怿“决定中立”,并积极奔走调停粤桂战争。为避免战火肆虐广州,林上下奔走筹措50万元巨款作为桂系莫荣新所部“开拔费”,并联合岑春煊、陆荣廷等以四总裁名义宣布撤除军政府。面对广东局势动荡,加以各舰年久失修,林葆怿寻求海军南北“统一”之心更炽。10月,林葆怿与北京政府海军总司令蓝建杞等再次协商南北海军统一,但仍遭到海军官佐的反对。迫于海军形势不稳,群情责难,林葆怿愤将余存的税款悉数发给官兵,发表了一份“拥护中央”(指北京政府)的个人声明后离粤北返。11月由上海回广州的孙中山重组军政府,以汤廷光为海军总长。
林葆怿离粤后,因手无兵权而长期闲居上海。1930年因病医治无效卒于寓所。
主要参考资料
张侠等编:《清末海军史料》,海洋出版社1982年版。
杨志本等编:《中华民国海军史料》,海洋出版社1987年版。
《海军大事记》,福建省政协未刊本。
高子厚:《护法军政府海军始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24辑,中华书局1962年版。
严寿华等:《海军南下护法和夺舰事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编辑室编《福建文史资料》第3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李世甲:《我在旧海军亲历记》、《我在旧海军亲历记》(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编辑室编《福建文史资料》第1、8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62年、198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