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
3月1日 国民政府颁布之《征兵令》开始施行。
△ 国民政府准予行政院公布:关于规定雇佣妇女工作于一切矿场地下、海上雇佣儿童最低年龄、海上雇佣儿童及青年强制体格检查、雇佣火伕或扒炭工之最低年龄、遣送海员回国、海员雇佣契约条件等六项国际劳工公约。
△ 国民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邮政互换包裹协定》,是日起实行。
△ 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演讲《地方行政为国家政治的基础》,认为“中央机关的工作侧重在决策,地方机关的工作侧重在实行”。
△ 行政院训令陕、甘两省政府,现已恢复常态,两省各县区行政应仍分别秉承省政府办理。
△ 周恩来与顾祝同、张冲谈判。顾祝同同意先给红军接济30万元,并允为河西走廊及陕南红军送款。张冲提出红军主力编为四个师16个团,另编两个徒手工兵师八个团,共六万人;并建议中共经由在苏联的蒋经国向蒋介石做工作。周恩来当即将商谈情况电达中共中央,并建议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商量,如何让蒋经国向蒋介石做工作。张冲的建议立即得到中共中央的赞同,张闻天与毛泽东电周恩来称,中共在谈判成功后,在南京政府下取得合法地位,使全国各方面的工作得以开展。因此,“红军主力编为四个师16个团及二个工兵师,共六万人的提议,一般是可接受,把红军数目夸张太大,使对方恐惧,对于我们亦不利”。
△ 毛泽东、张闻天就与国民党谈判方针及对付反蒋派方针问题电周恩来,并转告彭德怀、任弼时、叶剑英称:“(甲)关于谈判方针:(一)红军编五万人,军饷照国军待遇,临时费50万元,以此为最后让步限度,但力争超过此数。(二)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各军及地方部队不在五万人之内,均改为保安队及民团,在特区行政经费内开支。(三)要求遣散老弱,收回苏票(苏维埃政府发行的纸币)之善后费。(乙)关于对付反蒋派之方针:(一)坚持拥蒋抗日路线。(二)一方面向蒋建议废除挑拨离间、排斥异己政策,改为实际的团结全国,一致对外政策,但对于勾结日本之地方派,则与蒋一道反对之。(三)一方面向各反蒋派建议废止反蒋政策,争取推动南京进一步改变国策,并废除军事、财政等方面与南京对立方针,以达到抗日救国目的。”
△ 毛泽东与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谈话称:“中国共产党是国际主义者,他们主张世界大同运动;但同时他们又是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者。”
△ 教育部组织全国医院考察团视察各地医院设备。该代表团从南京出发,经济南、德州至北平,再转抵汉口、九江至上海,然后回南京。
△ 渔业银行团在上海成立。王志华等12人为银行私方理事,王志华兼任经理。官方派杜月笙、钱新之、王晓籁等七人为理事。
△ 伪冀东银行开始发行钞票,面值有百元、十元、五元、一元、五角五种,总额500万元。另有硬质镍币二角、一角、五分、一分四种,共20万元。其他钞票禁止在该地区流通,由日本正金、朝鲜、天津三银行的天津支行代为兑换兼办发行。4月22日,又在大连制造大量铜辅币。
△ 日华北驻屯军换防,瓜代部队1800人自秦皇岛乘火车两列分抵平、津。
△ 日华贸易协会日本理事会在东京集会,出席会议者有会长儿玉谦次等人。
△ 日陆军省任命东条英机为关东军参谋长。
3月2日 司法部通令,西班牙在我国已无使领,西侨诉讼案件应由我法院受理。
△ 四川盛传刘湘将有军事行动,驻渝中央军纷纷构筑工事。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参谋长贺国光为此辟谣,下令拆除重庆城外工事。
△ 国民政府赈务委员会委员何绍南与陕西省政府视察员常黎夫,由西安到延安了解灾情。
△ 孙蔚如等回西安。
△ 汉奸殷汝耕飞长春面见板垣征四郎,商谈扩大伪组织事宜。
3月3日 国民政府下令废止《剿匪区内各省农村土地处理条例》、《剿匪区内各省农村土地处理条例施行细则》、《农村复兴委员会准备征收地税办法》、《农村复兴委员会管理存放各项收入章程》、《逾额田租所得税管理存放章程》五种法规。
△ 国民党中政会决议,张群辞去外交部长,王宠惠任外交部长;张群任中政会秘书长兼外交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仲鸣任副秘书长;顾孟馀辞去交通部长,俞飞鹏任交通部长;国葬、公葬另行指定墓地,不得在中山陵园内造坟。
△ 国民政府令东北军除骑兵军仍留陕、甘外,全部东调,分驻于豫南、皖北、苏北地区,不相统属。蒋介石派陈诚改编东北军,各军由四个师改为两个师制;每师两旅四团。
△ 最高法院通令厉行民事和解。
△ 山西实行“人民监政”(与当兵、纳税、受教育合称人民四大义务),成立山西人民监政同志会。
△ 山西省实行村制改革,阎锡山指示编村户数、编村距离、村公所所在地、村长选用、村长薪俸等改革要点七条。
△ 臧启芳去西安接收东北大学工学院;该校文、法两学院由北平迁至开封。
△ 上海英商电车公司300余工人、司机、售票员,为抗议资方开除工友举行联合罢工。
△ 日林铣十郎内阁任佐藤尚武为外相。
3月4日 蒋介石以禁烟总会总监名义通电全国,要求切实推行禁政,务期如限肃清烟毒。
△ 周恩来与顾祝同、张冲继续商谈。张冲转告周恩来,南京只允许中共部队改编为三个师,合为九个团。经周恩来与张冲谈判达成如下协议:一、现有红军中之最精壮者编为四个步兵师,计四万人,置某路军总指挥部;二、现有红军中之精壮者编为两个徒手工兵师,计二万余人;三、原有红军军委直属队改编为某路军总指挥部直属队;四、原有的红军地方部队改编为地方民团、保安队以及特别行政区的警卫队;五、原有的红军学校仍予保留,办完目前一期后结束;六、原有红军的医院、工厂保留;七、编余老弱残废,由中央给资遣散;八、以上各项经费由中央统筹。周恩来请张冲催促顾祝同从速解决停止进攻红军西路军问题。
△ 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决议,陈布雷、谷正纲继邵元冲、朱培德为中政会委员。
△ 国民政府任命马步荣为青海省政府委员,马步芳兼青海省建设厅厅长。
3月5日 行政院兼院长蒋介石面促铁道部长张嘉璈从速进行铁路五年计划。同日,蒋介石批准五年内湘、粤、赣、川、滇、黔铁路建筑计划。
△ 重庆行营令驻渝各部队停止夜间演习,以平息谣言。
△ 蒙藏委员会奖励边疆青年来内地求学,本年补助蒙、藏、回学生50余名。
△ 甘肃洮河南岸少数民族疊族48旗土司杨积庆,代表该族五万人拥护国民政府。
△ 冯玉祥自南京返回安徽巢县原籍。
△ 广东绥靖主任余汉谋自上海返粤。
△ 立法院会议通过《财政收支系统法施行条例》,并决议《财政收支系统法》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1月1日施行。
△ 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会议议决,中执委刘芦隐因涉嫌杨永泰被刺案,停止党权三个月。
△ 南京给顾祝同、张冲复电称,仍坚持红军改编为三个师九个团。顾、张二人联名再电请。
△ 张闻天、秦邦宪、毛泽东就赴南京谈判事电周恩来称:“(甲)总部直属队,即由以前的后方两特务团编成,人数约1500人,其余均为机关。旅长人选及部队编后,俟彭(德怀)、任(弼时)提出意见再复,其余均同意。(乙)与我们发宣言同时,要求国民党亦发宣言形式之公开文件,承认我们之合法地位。(丙)行政区设主席与委员会制为宜,经费(包括地方保安队在内)每月30万,又(收)回苏票200万。(丁)党员数告以尚待清查,但总数估计10万,苏区、白区(各)半;暂以周(恩来)、叶(剑英)二人参加国(防)会议,毛(泽东)不参加。林(伯渠)为特区主席,也参加经委。”
△ 日外相佐藤尚武在众院答复质问时称,日外交对中日关系,“仍维持天羽声明之精神”, “要将华北变为独立区域,不管国民党三中全会之决定如何,日本必仍继续此政策”。
3月6日 国民政府特任陆军二级上将徐永昌为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
△ 南京电复顾祝同、张冲,同意红军改编为12个团,但仍坚持只编为三个师。张冲向周恩来提议,按国防师编制,红军编为三个师六个旅12个团,每师可编炮兵、交通、特务各一营;国防师每师1.2万人,加上三个师之上的总指挥部4000人。照此改编,三个师已达四万人。周恩来电中共中央,建议接受此项改编条件。
△ 天津《大公报》与《益世报》、《北平晨报》等近日陆续发表评论,讨论统一救国问题。同日,周恩来电张闻天、毛泽东、秦邦宪等:“为争取全国统一,我们应参加这些讨论。”
△ 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四省物产展览会在广州开幕。
△ 湖南衡阳等17县反对粤盐销湘合作办法。
△ 日驻华大使川樾茂谒蒋介石,探询南京政府与中共之间是否将会出现妥协,蒋氏称“政府对中共政策没有改变”。
3月7日 军委会电令陕、甘两省驻军不得擅自任免地方官吏,干涉地方行政。
△ 行政院通令各省、市整饬人事行政,以各省、市“一、组织法规未经呈准备案,而遽请任命人员者。二、员额为组织法规所无,而请任命者。三、不先将去职人员呈请免职,而遽呈请任命者。四、去职人员去职已久,甚至事隔数年,始请免职者。五、对于去职人员并不叙明去职原因,含混称为已经离职,或业经御任者。六、未经明令任命之人员去职后,呈请明令免职者。七、请简呈荐不依规定手续办理者”,特规定整饬办法六条。
△ 毛泽东致电周恩来,谓“编制仍以四(个)师为宜”, “但如蒋坚持三个师时,亦只得照办”。至此,西安谈判大体就绪。
△ 行政院令湖南省政府停堵洞庭湖藕池、调弦、松滋、太平四口。
△ 察哈尔伪县署奉日军命令,通令农民广种鸦片。
△ 上海英商电车公司罢工工人忍痛复工。
3月8日 外交部长王宠惠到部视事,发表演说称:“国家之领土与主权必须保其完整,国际关系必须以平等互惠为基础的原则下”,对日“循和平路线,力谋友谊之增进”。
△ 张冲电蒋介石,报告在西安与周恩来谈判红军改编情况。
△ 蒋介石乘军舰由南京至上海。
△ 周恩来、叶剑英与顾祝同、贺衷寒、张冲会谈。双方意见大体一致,由周恩来写成提案,送蒋介石最后决定。主要内容为:一、中国共产党承认服从三民主义及国民党的领导地位,彻底取消暴动政策及没收地主土地政策,停止赤化运动;国民政府分批释放狱中的中共党员,容许共产党在适当时期内公开。二、取消苏维埃政府及苏维埃制度,目前红军驻在地区改为陕甘宁行政区,执行国民政府统一法令及民选制度;其行政人员由民选产生,经国民政府任命;行政区经费由行政院与陕西省政府拨款。三、取消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服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及委员长蒋介石的统一指挥,其编制人员、给养及补充与中央军同等待遇;其各级官员自行推选,呈报军事委员会任命;政训工作由军事委员会派员联络;红军中之最精壮者改编为三个国防师,计六个旅12个团,另有直属之工、炮、通信、辎重等部队;在三个国防师上设置某路军总指挥部;红军地方部队改编为地方民团或保安队;红军学校办完本期后结束;此外,令马步芳、马步青部停止在河西走廊对红军西路军的进攻。
△ 上海至大阪间无线电话正式开放。
△ 日外相佐藤尚武在贵族院演说,发表外交方针,主张以平等地位对华进行外交。
3月9日 行政院会议通过《川黔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及理事监察人员名单;理事长曾养甫兼任总经理。
△ 行政院决议,嘉奖绥远抗战将领,阎锡山、傅作义叙一等宝鼎勋章,骑兵司令赵承绶叙二等宝鼎勋章。
△ 周恩来致电中共中央书记处,提出在新的历史阶段党必须警觉并加以解决的问题,说:目前的新环境与新的政策的转变,是十年来所未有的。请中共中央在最短期内准备讨论党的基础、党的组织、党员的思想、党内生活、党的领导诸问题。
△ 驻日大使许世英回国述职后抵上海,发表谈话称:“外交应居于主动,以发扬正义为目的。”
△ 司法行政部通令慎重审判刑事案件:“对于刑事案件之审判,务期缜密慎重办理;程序苟有错误,即须依法改正;事实稍欠明瞭,尤应详切调查,不得稍涉含糊。”
△ 杨虎城在西安新城招待西安报界称:“三十八军业经遵令编为两个师,同时撤销十七路军总指挥部,并对于西安绥署按照规定编制,汰除冗繁加以整顿。”
△ 蒙古沙王率子鄂王及葛活佛由包头抵归绥,主持蒙政会周年纪念典礼及蒙政会第三次委员大会。大会提案有三:一、蒙政会会址应在何处建筑案;二、各盟旗设立小学校应如何进行案;三、建立成吉思汗陵寝案。
3月10日 国民党中央文化事业计划委员会通令全国各学校,将蒋介石的《对张杨训词》作为教材。
△ 蒋介石令贺国光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副主任,在行营主任顾祝同未返四川前,暂代主任。
△ 宋哲元自天津返北平对记者称,在津与田代皖一郎会晤数次,咸以中日经济合作应自矿、路入手,先修筑沧石路,开采龙烟煤矿,但均尚未决定;并郑重声明,奉行中央政府命令为其神圣职责。
△ 甘肃省主席于学忠自西安返回兰州,指示第五十一军开赴苏、皖。
△ 外交部长王宠惠接见各国使节,计到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美国大使詹森、日本大使川樾茂、法国大使那齐雅、捷克公使费哲尔、丹麦公使欧斯浩。
△ 国民政府明令公布《农仓业法施行条例》,凡20条。
△ 周恩来会见张冲,得知顾祝同约张冲、贺衷寒对3月8日提案作重大修改:“承认改为服从,要求改为请求”, “陕甘宁行政区”改为“陕甘宁地方行政区”,取消“民选制度”,裁减红军定员为一师一万人,共三万人,改“服从统一指挥”为“服从一切命令”,不提河西走廊停止进攻红军西路军等。周恩来当即将修改案内容电告中共中央,认为这“不是同顾、贺能够解决的”。
△ 中国国联同志会在南京开理事会,朱家骅主席。会议决议:一、推王景春、杨荫溥、刘锴三人赴捷克参加总会年会;二、推罗家伦、程锡庚、谢寿康、傅斯年、郭有守、钱端升为会员委员会委员;三、推何炳松、胡适、周鲠生分别为会员委员会驻沪、平、武昌等处委员。
△ 长芦盐输日合同草案签字,第一批先签10万吨。
△ 伪满洲国文教部训令在学校教育中彻底普及日语。
3月11日 国民党中政会主席汪精卫赴绥远致祭抗敌阵亡军民。
△ 蒋介石电令孙蔚如、顾祝同等妥筹陕西灾情急赈办法。
△ 国民政府公布《中国——拉脱维亚友好条约》。
△ 国民政府下令禁止发售上海出版的《新认识》、《读书生活》、《文学月刊》等13种刊物,并限两日内将所有存书销毁。
△ 国民党中常会会议决议,以5月12日为胡汉民逝世纪念日。
△ 周恩来会见贺衷寒、张冲,并收到贺衷寒交来对3月8日提案之书面修正案。
△ 周恩来电中共中央书记处称,不论拖延或接受修改案意见,中共均宜在政治上争取主动,率先实行中共中央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中提出的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争取在全国进一步的公开和影响,造成国民党重新“剿共”的困难。
△ 毛泽东、张闻天为与蒋介石直接谈判电周恩来称,现在的问题非与蒋谈判不能解决。如果承认贺衷寒所提各点,不但非常危险,而且过几天有可能连贺衷寒案亦被推翻。因此决不能同意。
3月12日 全国举行孙中山逝世12周年纪念会,国民党全体中央委员谒中山陵默哀。中央党部与国民政府合并举行典礼,由吴敬恒致词。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常委会议,讨论与国民党谈判问题。毛泽东发言称:“谈判应该是政治的斗争,谈判的胜利是表示我们的诚意,但一定要在合作的原则上,不是投降……如果这样,我们便要失去信仰。我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我们应召集会议,发表宣言,从政治上动员!”
△ 中共中央书记处复电周恩来,谓“顾(祝同)、贺(衷寒)所改各点太不成话,完全不能承认;谈判须重新作起”。周恩来约见张冲,指出由于贺衷寒横生枝节,一切都有根本动摇可能;要求张冲以原提案条文电蒋介石,否则请其回南京见蒋氏。周恩来表示,中共只是不承认贺衷寒案,对于两党团结与拥护蒋委员长的根本方针,并不因贺案而动摇。
△ 全国经济委员会改进全国蚕丝业,提倡蚕丝生产各部门均衡发展;民国二十六年(1937)生丝产量已较往年增加。
△ 庚子武昌首义烈士唐才常、傅慈祥、林圭等公墓落成,汪精卫撰写碑文,湖北省政府主席黄绍竑代蒋介石主祭。按:庚子(1900年)唐才常领导自立军在长江一带起事,设总机关于汉口,湖广总督张之洞侦知,勾结驻汉英领,查封自立军总机关,唐才常等人被捕遇害,自立军失败。
△ 日外相佐藤尚武宣称,对华政策“仍遵守广田三原则”。
3月13日 行政院兼院长蒋介石知照各关系部称,五届三中全会决议重设国防委员会。《国防委员会条例》规定,“国防委员会为全国国防最高决定机关,对于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委员会负其责任”。国防委员会正、副主席由中央政治委员会正、副主席兼任。国防委员会由下列各员组成,中执委与中监委常委,中常委,中政会秘书长,五院院长,行政院秘书长,以及内政、外交、财政、交通、铁道、实业、教育各部部长,军委会正、副委员长及该会办公厅主任,参谋总长,军政部长,海军部长,训练总监部总监,会同经济委员会常委。国防委员会职权如下:一、国防、外交政策之决定。二、国防作战方针之决定。三、国防费用之编制与筹备。四、国家总动员事项之决定。五、国防紧急事变之审议。六、其他与国防有关重要问题之决定。
△ 国民政府明令褒扬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朱培德,特予国葬。
△ 毛泽东与张闻天电周恩来称,请即日动身回延安开会,“在延安留三五天出去见蒋谈判”;叶剑英留西安与顾祝同保持联络。
△ 周恩来会见张冲,与张约定致函顾祝同,说明修改原方案使一切有根本动摇之虞,要求将3月8日提案报蒋介石。次日,按照中共中央指示,将中共中央书记处不承认顾、贺方案,谈判须重新作起的电报转给张冲。
△ 海关总税务司梅乐和向国民政府提出走私问题报告,谓华北有组织走私,严重影响中国海关收入,并减少偿付外债之基金;指出欲谋根本解决,在恢复冀北主权。
△ 日在天津、济南、青岛积极扩充纱厂。日本在天津、济南、青岛三地纱厂,共约60万锭,拟在天津成立“日本在华纺织同业会华北支部”。
3月14日 蒋介石返抵南京。
△ 汪精卫在太原各界欢迎会上演讲,称对内求自立、对外求共存,是一切工作的重心,与安内攘外是一件事。
△ 毛泽东、张闻天电周恩来称,“谈判并不破裂,只是不承认贺(衷寒)案,而对15条(3月8日周恩来归纳的15条)须加以原则上与条文上的补充修改”;并称“和平大计已定,现谈判者是国家政策与两党关系(包括红军、苏区等组织方式问题)之具体方案问题,必须原则上妥当与事实上能行,故须会商后续谈”。
△ 伊克昭盟乌审、鄂套两旗因地界纠纷发生战争,经调解双方息兵,签订停战协定,划定地界。
△ 山西省主张公道总团部举行除汉奸运动大会,阎锡山编《救亡复兴歌》,号召挽救危亡,守土抗战。
△ 日正金银行总经理儿玉谦次率日本经济考察团至上海,次日至南京。
3月15日 归绥举行抗战阵亡军民追悼大会,国民党中政会主席汪精卫、山西省主席阎锡山亲临主祭,傅作义致悼词,蒋介石代表熊斌,另有赵丕廉、褚民谊、王懋功、汤恩伯、王靖国、赵承绶、李服膺等参加。毛泽东、朱德致电哀悼。全国一律下半旗志哀。
△ 周恩来与张冲谈判。张冲申明贺衷寒案作废,改以3月8日提案为谈判基础。张冲提出,政训工作派员联络改为派人参加,改红军学校办完当时一期即准备结束;红军改编后,国民党派副佐人员到任。周恩来表示不能同意。
△ 中共中央电周恩来称,“国内正在酝酿分裂运动,在客观上有利于民族敌人而不利于团结救国”,为顾全大局,请按照中共中央提出的15项谈判条件继续谈判,并要求迅速会见蒋介石当面解决同顾、张不能解决的问题。顾祝同等人赞同周恩来直接与蒋介石谈判。国共两党西安谈判至此结束。
△ 留德学生组织旅德救国联合会,散发西安事变真相传单,遭国民党驻德党部追查;行政院撤销该会会员留学生公费。
3月16日 蒋介石暨外交部长王宠惠举行茶会招待日本经济考察团,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语。并以“仁亲以为宝”一语为勖,勉中日两国人民都在“亲仁善邻”上共同努力。
△ 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孔祥熙,接见日本经济考察团团员、大日本制糖会社社长藤山爱一郎,谈调整中日邦交、日本政情及走私等问题。
△ 绥远举行阅兵典礼,汪精卫发表讲演称:“我们只有两个归宿,其一,是人人为守土抗战而死,使中华民国为四万万人的公共坟墓;其二,是使中华民国走上了自由平等的大路,我们的子孙共有共享天堂一般的快乐!”
△ 毛泽东、张闻天电复周恩来称:“(甲)既然张、顾愿不采用贺案,你即在西安顿住几天待命。(乙)唯要顾立电两马(马步青、马步芳)停战,否则要顾担负西路军损失的全部政治责任。”
△ 周恩来自西安返回延安。19日,周恩来携中共中央的谈判条件返西安。
△ 内政部公布全国人口及面积统计。全国总面积为1160.886万平方公里;人口为4.66785856亿人。
△ 四川旱灾严重,沱江断流,受灾区域达120余县,灾民3000多万人。
3月17日 东北军调驻豫、皖,全体将士发表西北同胞告别词。
△ 绥境蒙政会(绥远境内蒙古各盟旗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召开成立周年纪念大会,沙王主席,汪精卫、阎锡山、傅作义、赵丕廉、褚民谊及宋哲元代表邓哲熙与各王公等千余人出席;通过在包头以西200余里处公庙子建筑会址,各盟旗一律通行法币,植树节为该会纪念日,建成吉思汗陵墓工程与建会址并案办理等议案,并讨论守土御侮方案。
△ 汪精卫自绥远至太原对记者称,三中全会决议“绝非容共”。同日,汪精卫自太原返抵南京。
△ 中日贸易会在上海举行首次会议。同日,中日贸易协会在上海欢宴日本经济考察团,会长周作民致词,谓发展中日两国经济,须先解决政治上之障碍。
△ 日驻华大使馆武官喜多诚一至开封访商震、刘峙。
3月18日 东北军第五十一军于学忠部第一一三师、第十一师、第一一八师奉令东调后,已全部开拔;甘肃省政府各厅、处也在移交中。中央军第九十七师孔令恂部由陇东开抵兰州接防。
△ 蒋介石指示军委会办公厅主任徐永昌检查各地国防工事。
△ 重庆行营代理主任贺国光、四川省政府秘书长邓汉祥、建设厅长卢作孚由重庆飞抵南京,与中央当局商谈四川问题,表示川省拥护中央。
△ 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决议,为纪念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殉难二十五周年,建议合力捐购飞机72架。
△ 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召集各界代表纪念三一八惨案十一周年,发表《告同胞书》。
3月19日 中央军开入兰州。
△ 两湖水利纠纷解决。湘省停止修筑天佑垸,所受损失由湘省府呈请中央补助,洞庭湖水田界线进行勘划。
3月20日 国民政府特派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为参加英皇乔治六世加冕典礼特使,海军部长陈绍宽为副特使;3月27日,加派驻英大使郭泰祺为副使。
△ 周恩来以中共中央拟就谈判条件在西安出示张冲。此项谈判条件共15项,主要内容与8日提案相同,增加以下各条款:要求国民党彻底实现和平统一、团结御侮方针;全国停止“剿共”;实现民主自由权利;释放政治犯及中共党员;中共在适当时期公开;修改国民大会组织法及选举法;修改国防会议条例;准备对日抗战工作。
△ 国民政府明令嘉奖民国二十五年(1936)捐资兴学在三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者,计有程栋丞、李宗仁、黄旭初、白崇禧、胡文虎、马鸿逵等16人。
△ 广东省政府主席黄慕松病逝。27日,国民政府明令褒扬;4月12日,追赠为陆军上将。
△ 江海关奉财政部令发出通告:“凡外国发行之彩票、香槟票等,未经中国政府核准,一律禁止入口。”
△ 商务印书馆影印百衲本二十四史全部出齐,共8200册。
△ 日浪人在上海私运大批铜元出口,被海关查获;日人行凶,我国关员七人被殴伤。
3月21日 禁烟总监蒋介石委派14省、市禁烟特派员。
△ 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定吴铁城继任广东省政府主席。23日,行政院决议任命吴铁城为广东省政府主席。4月2日,国民政府令:吴铁城兼广东省保安司令。4月16日,吴铁城视事。
△ 豫鄂陕三省边区绥靖主任陈继承偕师长李默庵抵南京,代顾祝同向蒋介石报告陕、甘现状。
△ 四川金融界组织兴业银公司,资本500万元,推刘航琛为董事长。
△ 中暹协会成立,周啓刚等15人为理事,何廉等五人为监事,周啓刚为理事长;聘蒋介石等31人为名誉理事。
3月22日 汪精卫在国民党中央纪念周上报告在晋、绥所得观感称,“共产党人如果不接受三中全会的决议,那么只有趋于消灭”;并称“根本防共须致力经济建设”。
△ 周恩来由张冲陪同,自西安飞往上海,会同潘汉年,共同会见宋美龄与宋子文,并递交中共书面意见。
△ 陕西省府主席孙蔚如及各省政府委员宣誓就职。
△ 上海律师张志让、江一平、江庸、陆鼎揆等17人,联名要求国民政府废除各国在华领事裁判权。
△ 西藏大格西喜饶嘉措(西丹加索)应聘经印度至上海讲学。
△ 日驻华使馆武官喜多诚一在天津晤田代皖一郎后,至济南访韩复榘。
3月23日 军事委员会任命刘文辉为陆军第二十四军军长。
△ 行政院决议俞鸿钧代理上海市市长;陈庆云为中央航空学校校长。
△ 蒋介石至杭州。
△ 中共中央在延安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延安会议),讨论议程:一、国民党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的任务;二、张国焘的错误。是日至26日,会议讨论第一项议程。毛泽东发言指出:一、中日矛盾是主要矛盾,国内矛盾降到次要地位。二、三民主义的革命方面,与我们的政纲不是相冲突的。三、阶级斗争应以照顾大局为原则,采取协商办法,这种改良是革命的。四、国民党的三中全会开始了国民党政策上的转变,从妥协到抗战,从独裁到民主。27日至31日,会议讨论第二项议程。31日,会议通过《中央政治局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议》。
3月24日 周恩来在潘汉年、张冲及杜桐荪陪同下,由上海至杭州与蒋介石谈判。周恩来以中共对修改国民大会组织法与选举法之意见致函蒋介石,请其表示意见。
△ 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卷烟加税。
△ 西藏哲蚌寺大格西喜饶嘉措大师及黎丹、观色已呼图克图等20余人由上海抵南京。
△ 国防会议审查冀察政务委员会与日本合组惠通航空公司协定,指示必须限于商业性质,协定上不能有“满洲国”字样,航线以平、津与关外及大连间的联络为范围。日本拒绝接受此等条件。
△ 日军舰70艘来华,拟以中国为假想敌在青岛作大规模演习。
△ 日驻华海军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海军中将,由上海抵南京访问。
△ 日驻沪海军陆战队在上海杨树浦举行铁甲车演习野战。
3月25日 国民党中政会通过《中央准备银行法(原则)草案》,规定该行(简称中央银行)立于超然地位;总裁系专任,不得兼任中央或地方官吏,或金融业职务;其职责在调整金融与稳定货币,以尽“银行之银行”的职务。资金由原定一亿元改为5000万元。该行股份官、商四六分,享有发行法币及关金券之惟一特权。总行设南京,但该法施行后五年内移设上海。
△ 国民党中常会决议,准蒋介石辞国府委员职,以章嘉呼图克图为国府委员。
△ 周恩来就中共15条意见与蒋介石开始谈判。周恩来表示,中共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谋求与国民党合作,但决不能忍受投降收编的诬蔑;并说明拥护蒋委员长的立场,系站在民族解放、民主自由、民生改善的共同奋斗的纲领上;重申中共中央提出的15项谈判条件,并提出数点具体要求。蒋介石在谈话中承认,中共有民族意识与革命精神,是新生力量,但要中共检讨过去的决定,不必谈与国民党合作,只是与其个人合作,拥护其为领袖;并称具体问题好解决。
△ 国民政府派翁文灏为参加英王加冕使团秘书长,曾镕浦、郭秉文、储昌年为参赞。
△ 国民政府任命孙蔚如兼陕西保安司令。
△ 蒋经国得到斯大林同意后,是日离开莫斯科回国。27日,周恩来前往祝贺宋美龄生日时,告知蒋介石称:“潘汉年同志刚刚收到共产国际的电报,苏联内务部已查到你的公子蒋经国的下落,并批准他立即返回中国。”
△ 河南旅京同乡会指出河南旱灾严重,被灾90余县,以豫西禹县、宜阳、登封、嵩县等20多县为重,灾民达900万人。
△ 日东京商工会议所邀请中国问题专家,讨论调整中日关系方针及如何解决华北问题,建议政府制定对华借款保证法,对华外交系统法令一元化,对华北问题暂抱静观态度。
3月26日 周恩来继续与蒋介石举行谈判。周恩来重申中共的条件,并声明中共愿意“拥护蒋委员长及国民党,A、领导全民族的抗日,保证领土主权完整,达到民族独立和解放;B、实现国内和平统一、民主自由,达到民权主义为成功;C、改善人民生活,发展国民经济,达到民生的幸福”。周恩来并表示:A、中共非投降,红军非改编,而是为民族、国家利益愿意拥护蒋委员长的统一领导和指挥,这种合作立场完全是诚意的,互信的,愿意坚持到底的;B、中共这种大的改变,必须给以解释的机会与时间。中共须声明和解决的有:一、苏区改为边区(18县);二、红军改三个师后,容许人数在四万人以上;三、设立总指挥部;四、中央军政人员只任联络;五、学校办完本期;六、增加红军防地。周恩来以书面提出中共承诺的六条:一、拥护三民主义及国民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二、取消暴动政策及没收地主土地政策,停止赤化运动;三、取消苏维埃政府及其制度。现在红军驻在地区改为陕甘宁边区,执行中央统一法令与民主制度。其行政人员,由地方推荐,中央任命,行政经费另定;四、取消红军名义,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服从中央军事委员会及蒋委员长之统一指挥,准备国防需要而调赴前线参加作战;其编制人员给养及补充,统照国军同样待遇;其各级军政人员,由其部队长(官)推荐,呈请中央军事委员会任命;五、改编现在红军中之最精壮者为三个国防师,计六个旅12个团及其他直属之骑兵、炮兵、工兵、通信、辎重等部队,在三个师上设某路军总指挥部;六、其余处置,原苏区地方部队改编为地方民团及行政区保安队,编余的精壮人员改为徒手工兵队,担任修路工程,老弱残废由中央给资安置,红军学校俟办完本期后结束。红军中的医院、工厂保留。国民党方面承诺的五条保证:一、实现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方针,全国停止剿共;二、实行民权,释放政治犯,在全国各地分批释放共产党员,不再拘捕共产党员,容许共产党在适当时期公开;三、修改国民大会组织法及选举法,使各党各派、各民众职业团体、各武装部队均能选派代表参加,以制定民主的宪法;四、修改国防会议条例,使国防会议成为准备与指导对日抗战的权力机关,并使共产党亦能参加;五、实行准备对日抗战工作及改善人民生活的具体方案。蒋介石说要商量一个永久合作的办法,周恩来提出“共同纲领是保证合作底(的)一个最好办法”。蒋介石促周恩来“赶快回延安商量合作与纲领问题”,并表示陕甘宁行政区可以成为一整体;其行政长官,南京方面派员任行政区正职,中共派员任副职;红军改编为三个师,计四万余人,在三个师之上,可设总指挥部。
△ 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发表谈话,谓川中所传谣言不足凭信。
△ 金城银行总经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周作民与日本商务考查团团长儿玉谦次分别发表声明,决定双方各推派代表研究金融业及改进棉产事。
△ 南京至广州与南京至太原长途电话通话。
△ 德王(德穆楚克栋鲁普)在嘉卜寺(化德)成立“察哈尔锡林郭勒盟军政委员会”,自兼委员长。
△ 日本华北驻屯军以中国军为假想敌,在北平、天津进行演习。
3月27日 司法行政部通令所属严惩渎职人员。
△ 东北抗日联军袭击松花江三姓镇,全歼日军282人。
△ 日经济考察团陆续离沪,分赴青岛、汉口,转平、津返国。
△ 儿玉谦次离沪回国。上海海关在儿玉所乘之“上海丸”查获日浪人走私铜元50多万枚。
3月28日 中苏文化协会在南京召开周年大会,推选孙科连任总会会长,陈立夫、邵力子为副会长,蔡元培、于右任、冯玉祥、鲍格莫洛夫、颜惠庆为名誉会长。
△ 参谋本部参谋总长程潜自南京飞抵汉口,转赴桂林。军政部常务次长陈诚飞抵广州。
3月29日 杨虎城、于学忠至杭州谒蒋介石请示军政要务。次日,蒋介石单独召见杨虎城,劝其往欧美参观。
△ 全国扩大公祭黄花岗烈士,国府主席林森亲临黄花岗致祭。
△ 刘湘电邀何应钦、张群赴四川,并在省府礼堂召集旅长以上军官及绥署各处长训话称,“今后中央、地方关系,益臻密切”,勉所属完成建设四川及复兴民族的重要使命。
△ 前意大利财政部长史丹法尼至上海,应聘为国民政府财政部顾问。
3月30日 行政院任命朱绍良为甘肃省政府主席,冯治安、邓哲熙、章士钊为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准冀察政务委员李廷玉、王克敏、冷家骥辞职。
△ 上海工潮达到高潮,130多家绸厂15万多工人宣布同盟罢工。
△ 于学忠赴奉化往见张学良。
△ 司法院长居正至北平视察。
△ 周恩来携带与蒋介石联系的电报密码由南京飞抵西安,在西安与顾祝同谈判接济红军给养事项。
△ 驻北平美军500人举行阅兵典礼,邀请宋哲元及各国武官参观。
△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永野修身率舰支70余艘抵青岛会操。
3月31日 国民党中宣部长邵力子在杭州对记者称,新闻检查“从4月1日起改由中央宣传部管理,本人主张将从宽办理,唯对新闻原则应重质而免除繁碎,以增新闻之价值”。
△ 实业部长吴鼎昌抵成都,参加经济建设委员会四川分会成立典礼。
△ 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豫皖苏军事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峙,分别至杭州晋谒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
△ 蒋介石召集有关人员研究向欧美等国商洽借款及购买军火,以备抗日之用。孔祥熙赴欧之行,即负有此项任务。
△ 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派江子铎为驻“满洲国”特派员。
△ 上海日正金、朝鲜、台湾、三菱、三井、住友六银行存银,陆续解缴中央银行,总计920万元,有金条3445条。
是月 周恩来在上海期间,听取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军长、共产党党员李延禄关于1935年共产国际之行的汇报后,说:你们的任务是组织东北救亡团体,在党的领导下,促成蒋介石早日抗战。
△ 上旬,日驻中国大使馆武官喜多诚一少将,华北驻屯军参谋和知鹰二中佐,关东军参谋大桥熊雄三人应召回东京汇报华北形势。三人主张“莫如以开战来整顿一切备战”,应“走在对苏行动之前,首先对华一击,挫伤蒋政权的基础”。
△ 日方面就华北“经济提携”问题再次向冀察当局提出要求,宋哲元明确表示,“我无权与日方谈这样重大的问题,他们应当向中央政府外交部门去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