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言学习的规律指导学生学好语文(一)——加强讲读教学的语言分析
语文教学效率低,问题主要是在占了语文教学大部分时间的课文教学上,说得更确切一点,是在现代文的教学上。我们应该怎样教一篇课文?讲读课应该怎么上?这些问题真是三言两语难以说明白的。语文课怎么上,又与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有密切的关系。对语文性质的认识不同,语文课就会有不同的教法。
语文是语言,语文课当按语言学习的规律引导学生学好语文。
首先是必须加强语言教学。这话说来有点可笑,语文是语言,语文课不加强语言教学,不学习语言,还学习什么?可是不少教师的语文课真的不是在教学生学习语言。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主要是在课文教学上。而课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所占时间少说也有三分之二吧。语文教师教一篇课文,功夫常常花在课文的思想内容上。不错,平日里我们读一篇文章,主要是要了解文章讲了什么,是为了了解文章的内容。除了少数语言学者或语言爱好者,少有人会去关心文章的语言运用的。但在语文课上教学生读课文,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了解课文讲了些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习语言,学习作者是怎样运用各种语言手段把文章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的。但这“更重要的”任务常常被我们忽略。很多语文教师忘了自己的根本任务,忽视课文的语言教学,备课时也就很少去研究课文的语言。很多教师对教一篇课文要让学生增长哪些语文知识、培养哪些语言能力,不去认真考虑,甚至心中无数。一堂课上下来,你要问学生学到了什么语言知识,语言能力可有提高,学生常常是一头雾水,一片茫然。这种情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还成了一种常态。所以有人说语文课上与不上差不多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教师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缺乏正确的认识,对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没有正确的理解。
必须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就是语言。上语文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语文是语言,语文教学就要按语言学习的规律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语文是语言,讲读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语文是语言,语文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我是语言教师,必须加强语言教学,每一堂课都必须让学生学到语言知识,得到语言训练。明确语文是语言,语文教师备课要在语言上多下功夫,要研究课文的语言表达,要咬文嚼字,推敲琢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细细体味文章遣词造句的好处、作者语言运用的用心。如前文所举的课文分析的例子,《论人民民主专政》中的一句话,学生可以学到三个知识点:短句的修辞作用——有力;准确理解文意要找准字眼;“但是”的转折作用表明论述的重点在后。《记一辆纺车》开头的短短几行可以让学生懂得文章的写作要严密,好的作品没有闲笔,阅读时要仔细推敲;可以让学生懂得顶真辞格的抒情效果,比喻的作用,“反复”的修辞效果,等等。如果我们能这样重视课文的语言分析,语文课绝不可能上与不上一个样。经过一学期、一学年的积累,学生的语文水平肯定会有实实在在的提高。
课文的学习和讲读是语文教学的主体。课文也叫范文,所谓范文,就是可供学生模仿的样本,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吕叔湘先生认为,“儿童学习语言的第一步是模仿。在语言教学中要注意模仿的重要性”。一定要重视学生学习模仿的范本——课文的学习,重视课文的语言分析。
课文的语言分析包括字词句篇的分析。
先说篇章教学。
讲篇章自然要讲到主题思想、段落层次。现在一讲主题思想、段落大意,有的青年人马上说你是“程式化”。给他这么一“化”,语文教学的归纳主题思想、划分段落层次这些教学环节就都给否定了。似乎读一篇文章无须考虑主题、中心,也不必分析段落层次。但如果读了一篇文章连主题都说不上来,中心都不明白,你能说你把这篇文章读懂了吗?中心思想不能不讲,段落层次也不能不分。但如果拿它们来考学生,考试时要他们背出某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默写出某篇课文的段落大意,那自然是没有必要的,那是毫无意义的。“主题思想”是分析文学作品时的用语,课本里的记叙文、散文、通讯一般叫中心思想即可,在论说文里则叫中心论点。为了论述的方便,我们可以将其统称为文章的中心思想。
在课文讲读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文章阅读的方法,掌握一些阅读可循的规律,以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文章的阅读当从语言入手,由字而词而句而篇。理解每一个词的意义,明白每一句话的意思,读完一段得归纳一下,看看这一段作者讲了些什么。读完全文要思考一下,文章讲了些什么,归纳一下文章的中心。在初步了解了文章的中心以后,回过头来再看看文章的中心是怎样展开的。文章的中心怎样一步一步展开也就是文章的段落层次。这就是划分段落,把握中心。这是文章阅读的一般过程,阅读文章也是有规律可循的。阅读教学重要的是把阅读的规律和方法传授给学生。
把握文章的中心也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论说文的中心论点作者大都是直接告诉读者的。在题目中直接点明的也不少,这就要学生注意论说文的标题。有的是“开门见山”,在开头就提出,有的是在结尾时点明,所以要学生特别注意论说文的开头和结尾。记叙文的主题也有在开头或结尾中表明的,但不像论说文那样直白。不过也有在记叙过程中发表议论提示读者的。这就要学生注意记叙文的议论成分。
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少有作者直接点明的,把握它的难度会大一些。如鲁迅的小说《药》,不要说学生、教师,早年的一些作家、评论家也把握不准。有说表现亲子之爱的,华、夏两家都失去了儿子,两家老人都很伤心;有说是歌颂革命者为革命献身的英勇气概的。提出这些见解的还是几位颇有影响力的作家和评论家。这也可见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的把握并不容易。但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的把握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循的。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应该通过整个作品的分析来把握,应该是在分析全部人物之后得出的。认为《药》是歌颂革命者的英勇斗争精神的,只是根据小说的第三节就下结论;认为《药》是表现亲子之爱的,那么作者花这么多笔墨写康大叔干什么?这就要告诉学生,文学作品的主题分析应该从整个作品,通过全部人物的分析去把握。学生了解了这些规律,阅读分析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段落层次的划分能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脉络,它也有一些可循的规律。如论说文通过梳理论据就可以大致把段落层次分清了。记叙文有以时间为序的,有以地点为序的,这些都是分段的依据。小说或记述事件的作品,开头、发展、高潮、结局就成了段落划分的依据。
课文教学的语言分析,最重要的自然是词语与句子的分析了。词语的分析包括理解词语的本义,体会词语的深意,学习如何抓重点词语等。句子的分析,包括各种句式的表达作用,如何理解结构复杂的长句,如何解析多重复句,还有各种修辞格的运用,标点符号的特殊作用等等。词语、句式、修辞手段,还有标点符号,在文章分析里也可以叫语言因素。教师在与学生一起研读课文时,要仔细研究分析各种语言因素。有些文章的语言运用甚至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也未必是有意识地做过这样那样的比较、斟酌,但语文教师在备课、讲读时得咬文嚼字,推敲琢磨,分析它的修辞作用,研究它的表达效果。分析哪些语言因素需要进行选择,选择要以文章的思想表达为依据,挑选那些能深刻揭示文章思想的,内涵丰富,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语言分析的目的是理解文章的思想,体会作者的感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同时也得到了语言训练。教师在做语言分析时还必须有饱满的热情,倾注自己的感情来阐释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下面我们试以《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一个片段为例,做一分析。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作者在语言运用方面是下了功夫的,语言是经得起推敲的。散文的作者在战地采访时,与战士有这么一段对话:
我接着问:“你们经历了这么多危险,吃了这么多苦,你们对祖国对朝鲜有什么要求吗?”他想了一下,才回答我:“我们什么也不要。可是说心里话,——我这话可不一定恰当啊,我们是想要这么大的一个东西……”他笑着,用手指比个铜子儿大小,怕我不明白,“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我们愿意戴在胸脯上,回到咱们祖国去。”
这段对话的描写我是这样与学生一起分析研读的:
作者问战士对祖国和朝鲜有什么要求,“他想了一下,才回答我”。战士为什么要“想了一下,才回答我”?“对祖国对朝鲜有什么要求”这可从来没有想过呀!我们的战士来到朝鲜,经历了很多危险,吃了很多苦,就是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从没有想过对祖国和朝鲜有什么要求。现在面对记者这突如其来的提问,战士一下子还真的说不上来。所以得想一下。这是引号外面的话,这是人物对话时的神态描写,也可以说是对话的情景描写。这种对话的神态描写也是重要的,它可以把人物写得更加形象生动。这位战士的“想了一下”,时间好像还有点长,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这种感觉怎么来的?这是从作者的语言里感觉出来的。我说的是指哪些个语言因素?有一个字很重要:“才”。还有没有别的语言因素?有。那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常常会被我们忽略的语言因素,就是那个逗号。这个逗号如果不用会不会影响文章基本意思的表达?不会。“他想了一下才回答我”也可以,但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逗号。加了一个逗号,对前面的“想了一下”有强调的作用;加了一个逗号,后面必须有个停顿,再用一个“才”字与它呼应,这就把战士面对这个问题一时语塞答不上来的神态都表现出来了。这个语塞的神态可有丰富的内涵啊!它把战士纯洁高尚的气质和美丽宽广的胸怀生动地表现出来了!朗读的时候要把这个意念上的比较长的停顿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逗号的尾音上扬,稍作停顿。“想”字也要适当夸张,作重音来处理,这个重音处理不是加大音量,而是把节奏放缓,表示在想。现在各人自由朗读体会一下。(学生朗读)好,接下来我们看战士是怎么回答的:“我们什么也不要。”这个回答你感觉怎么样?各人轻轻朗读体会一下。这个回答可以说是很干脆,很坚决吧?我们怎么会感到干脆、坚决的呢?句子很短,短句在这里起了作用。除了短句,还有一个语言因素也起了作用。我们把这个句子分析一下。这个句子的谓语是什么?谓语是“不要”。“不要”的宾语呢?宾语是“什么”,跑到前面去了。这在语法上叫作“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什么”是代表战士可以向祖国和朝鲜提出的要求。荣誉呀,地位呀,工作呀,工资呀,待遇呀,奖金呀,等等,都用“什么”代表了。把它提到前面,它的修辞效果是使语气非常坚决有力。用语法术语说起来有点复杂,听起来也吃力,但实际上平时我们说话,这种句式也是常用的。接下去用“可是”一转,怎么?又要了。要什么呀?“可是说心里话,——我这话可不一定恰当啊,我们是想要这么大的一个东西……”还很说不出口,不知要提什么要求了。这说不出口的神态怎么表现出来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句子。这个句子的主句是哪一句?(学生思考讨论以后认为主句是“我们是想要这么大的一个东西”。)那么主句前面是什么成分,起什么作用?是否还记得我在《语文补充教材》里讲过,句子除了六种成分以外还有一些成分,其中有一种叫插说成分。这个句子的主句前面的两个短句“可是说心里话”“我这话可不一定恰当啊”都是插说成分。还记得插说成分有什么作用吗?插说成分能起缓和语气的作用。“可是说心里话”这个插说成分就起了舒缓语气的作用。前面说过“我们什么也不要”,现在用“可是”一转,要了。要什么呢?不大说得出口,先插说一句缓和语气,使对方有一个心理准备。“心里话”要说出来了,又用一个破折号,这个破折号有两个作用:一是表停顿,欲言又止;二是表转折,刚要说出口又缩回去了。“我这话可不一定恰当啊”,这又是一个插说,怕自己说错了,让对方有一个思想准备。我们的战士可从来没有向组织开过口,伸过手,从没有向祖国要求过什么,现在要提了,真是欲言又止,说不出口呀!所以再插说一句,好让对方有个思想准备。终于要说出来了,“我们是想要这么大的一个东西……”还是说不出口,以“这么大的一个东西”来借代,真是不好意思啊!那省略号又是一个停顿,是欲言又止的停顿,是说不出口的停顿。是什么要求这么难以启齿?“这么大的一个东西”人家怎么明白呢?终究得说呀,“他笑着”,又是笑,这“笑”是羞涩的笑,是难为情——向祖国提要求感到难为情的笑。“用手指比个铜子儿大小”,多么隐晦,希望打个手势能让记者明白。可这“手指比个铜子儿大小”是什么呀?怕人不明白,最后才说出来,是“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是块“纪念章”,不是奖章,更不是功勋章,可战士就是这么说不出口。要一块纪念章干什么,将来可以炫耀炫耀?不,“我们愿意戴在胸脯上,回到咱们祖国去。”“戴在胸脯上,回到咱们祖国去”怎么理解?“戴在胸脯上,回到咱们祖国去”这有多神气啊!可不可以这么理解?不能吧。那怎么理解?这得想一想,要与战士前面讲过的话联系起来想一想。(经过启发,有的学生可能领悟了。)这块“朝鲜解放纪念章”“戴在胸脯上”只是向祖国人民报告:朝鲜解放了!你们托付给我们的任务完成了!我们的战士啊,我们怎么来评价你们呢?还是用魏巍同志自己的话来说吧:我们的战士,“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我认为,这可以说是课文讲读中比较典型的语言分析。所谓文章的语言分析,就是根据文章的中心,选择富有表现力、有丰富内涵的词语、修辞方式揭示文章的思想内涵、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使学生认识语言的表现力,通过语言的分析训练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与此同时,在语言分析、语言训练的同时,深入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受到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的教育和熏陶。上面这段课文分析能使学生学到丰富的语言知识:标点符号的作用,包括逗号的停顿作用,破折号的转折作用,省略号表达的欲言又止的思想感情;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的强调作用;插说成分的缓和语气的作用,难以启齿、对方难以接受的话语在说出来之前用插入语可以缓和语气,使对方有一个心理准备;写人物对话时人物神态描写的作用,等等。在课文教学中,通过这样的语言分析和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而在语言分析的同时,学生对课文的思想感情也就有了深刻的理解。我可以说,如果离开这些课文语言,任凭你花再多时间,讲再多道理,再是联系学生思想实际,恐怕也不可能有比通过深入的语言分析所收到的思想教育效果更好的了。以上的语言分析再次说明语言与思维、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是统一的,是密切不可分的。加强讲读教学的语言分析不但不会削弱思想教育,还会使语文课的思想教育进行得更自然,更真切,更深入,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对于上述观点,有些教师在表示认同的同时也许会感到操作的为难。这么一段文字的讲读,少说也得花半节课,哪有这么多时间?是的。课文教学不可能篇篇精读,没必要也不可能篇篇都做这样的语言分析。但这样的精读,这样精致的分析还是需要的,不可能篇篇做这样的分析,但一个单元有一篇让学生精读还是可能的。还有,是不是每篇课文都能做这样的分析,都经得起这样的推敲呢?不是。只有经典作品,语言大师的作品,素有定评的作品,才有可能让人去细琢细磨,那样的作品不是很多的。从这一点来说,语文课本的选文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