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论

理论的研究源于对问题的关注。在当今信息化、网络化浪潮的推动下,“大众化”是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的新使命,如何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国进入网络时代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性课题。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发展,要求我们在进一步认识网络社会的发展、网络传播现象和规律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后继者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术思想和科学体系,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指导思想,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在网络传播视域下,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实现路径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保持生命力和战斗力的内在诉求和现实需要,是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举措和关键环节,是不断拓展和持续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力与说服力的科学路径和必然选择。[1]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关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意识形态领域中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从历史和现实角度研究网络传播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一)选题缘由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让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使之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的过程。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由国家意识形态转变为人民大众信仰、由少数人掌握变为多数人掌握、由抽象深奥的理论变为通俗易懂的理论的过程。从内容上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普及马克思主义时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通过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使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从形式上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时要通俗化、形象化、生动化,便于人民乐于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代表人民群众利益和愿望的理论,它来自人民大众的实践活动,又服务于人民大众的实践活动,按其本性来说,是必须实现而且能够实现大众化的理论。如果马克思主义不能大众化,就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其结果不是沦为书斋内的自我遐想,就是变为脱离时代发展的无病呻吟,最终难免走上边缘化和自我放逐的道路。可见,大众化是关系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的一个重大问题。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和本质要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毛泽东也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3]在这里马克思强调了理论被群众掌握能够变成的巨大力量,毛泽东强调了理论怎样才能够被群众掌握,以及怎样发挥其巨大作用。由此看出,理论对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但是理论怎样发挥其巨大作用,或者说这个作用发挥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人们对理论的掌握情况。哪些人需要掌握理论,掌握什么理论,怎样才能掌握理论,对于当前的中国而言,这便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4]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恩格斯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又是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先行者。他们在启蒙思想家思想的影响下,自觉地站在德国民众的立场上,强调构建一种面向人民大众的理论,使人民群众摆脱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过上一种幸福和自由的生活。这种理论与“书斋里的学问”和“抽象思辨的观念”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质的区别,强调的是功能的实践性和表达的通俗性。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各种形式向工人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他们掌握科学的思想武器,以便更好地推进争取自身解放的运动。恩格斯曾说过:“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我们有义务科学地论证我们的观点,但是,对我们来说同样重要的是:争取欧洲无产阶级,首先是争取德国无产阶级拥护我们的信念。我们明确了这一点以后,就立即着手工作了。”[5]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理论必须掌握群众并能说服人、工人群众应当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持正确的思想理论教育立场、采取正确的思想理论教育方式等一系列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并付诸实践,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6]这对于我们在网络传播视域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列宁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的实际相结合、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和进行苏维埃俄国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也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与俄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过程中,主张把马克思主义由抽象深奥的理论转变为简单明了的知识,方便俄国人民群众接受,并提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7]。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列宁把大众化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主张马克思主义研究要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章在表达上必须通俗易懂和简洁明了,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树立光辉的典范。列宁阐明了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高工农群众思想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的必要性,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工人阶级运动的旗帜、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和引导群众、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要把马克思主义“灌输”到工人群众中去等一系列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并付诸实践。列宁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和实践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进程,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民众现实生活中的宣传与普及。从五四运动到民主革命,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无不体现出“大众化”的重要性。毛泽东主张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反对纯学术的书斋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理路,始终强调马克思主义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变为解决中国人民实际问题的理论武器,努力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统一中推进大众化。毛泽东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在把马克思主义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使马克思主义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特性、用“挤”与“钻”的办法攻读马克思主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等方面作过精辟论述和积极实践,这是当前值得认真研究并努力践行的宝贵经验。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邓小平善于用朴实睿智的语言表达深刻复杂的道理,他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8],还提出了“摸着石头过河”“发展才是硬道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论断,这种朴实深刻的文风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江泽民根据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时代特点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根据时代特征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同时强调理论宣传要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胡锦涛同志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战略任务,要求把国际视野和国内发展统筹起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尤其是提出了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任务,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的战略构想,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对当今中国的共同愿景作出大众阐述,具有浓厚的大众情怀和大众品格,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家非凡的理论勇气和高超的政治智慧,成为当今中国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强大正能量。[9]

上述分析可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取得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动力,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迫切要求。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括经典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前者的理论和实践为后者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启示,值得我们研究和深刻把握。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现阶段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确保党的先进性的现实需要,也是确保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必然举措。本书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是从广义上理解的,即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在我国文化领域各种思想激烈碰撞、整合,呈现多元文化并存的态势,这种多元文化夹杂着许多非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已经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产生了冲击,并成为理论与实践中不可回避的难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面临这样的新形势和新变化,如何既能更好地满足中国社会民众多元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又能始终让社会各阶层人群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精神追求,无不要求我们必须理性地认识到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从而拓展我们做好这项工作的新思维、新视域。

当前,网络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存在图景和发展方式;网络也渗透到人们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改变了现代社会人们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提出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时,强调要“发展现代传播体系”、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这就掀起了有关网络传播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热潮。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10]。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要“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形势,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11]。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68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894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8.8%,较2014年底提升了0.9个百分点。[12]可见,我国网络的覆盖面日益增大,受众人数日益增多,网络的使用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较传统信息传播载体而言,网络信息传播具有新的巨大优势,它大大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效率,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开辟了新的传播路径。因此,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工作者就必须把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置于网络环境之中,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为民众所理解、掌握、认同和运用。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观念、内容、方法、体制、载体和管理等方面都要创新。就载体创新来讲,要充分利用网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国际背景来看,一些西方国家凭借绝对的网络技术优势和网络文化优势,向世界各国大力兜售其价值观念、民主制度和生活方式,对世界各国的文化主权和政治稳定构成重大威胁,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带来严峻挑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构成潜在干扰和破坏。如果我们忽视或削弱了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研究,就会失去网络这个可以大有作为的新兴传播阵地,从而丧失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产生不利影响。就国内背景来看,网络的蓬勃发展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网络传播视域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信息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就文化建设来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传播是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网络文化的应有之义,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要求,也是构建人民群众共有美好精神家园的必然要求。因此,加强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实现路径的研究,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构建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意义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各种意识形态传播和争夺的主阵地。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13]。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深入探讨“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研究”这一课题,对于我们抓住机遇,开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在借鉴传播学、信息学、新闻学理论的基础上,开展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研究,在学术层面上可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研究的创新;在理论层面上可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的学科理论;在应用层面上可以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向操作层面深入发展,确保马克思主义在网络传播视域下的话语权,从而不断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努力维护我国网络文化安全。因此,加强“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研究”,是一个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和新颖性的重大研究课题。

1.研究的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更是社会主义实践取得成功的关键。具体来说,本书研究的理论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从多元学科、多元视角对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进行研究,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拓展到多学科的“综合性”与“总体性”的层面和更为宏大的视角上,进而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学科的研究取向。第二,系统、全面、科学地总结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经验和启示,分析网络传播视域下推进马克思主义面临的问题,揭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结构及其运行规律,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理论视野,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理论层次。第三,从理论上探讨网络传播视域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问题,有利于透过大众化传播过程中的现象揭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内在规律,提高对理论传播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学理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2.研究的实践意义

作为信息传播的新载体,网络的大众化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信息时代,马克思主义必须借助网络这一重要的信息传播载体才能实现大众化。具体来说,本书研究的实践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研究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有利于以科学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实践。第二,本书可以启迪人们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支持,为实际传播者的实施行为提供智慧指引。第三,对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力、影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马克思主义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实践操作意义。

二 目前的研究现状与评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通信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新媒体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将深入地影响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相比较传统的传播媒介,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呈现出多样化、便携化、大众化的发展趋势。以互联网为传播介质,信息可以通过网站、论坛、贴吧、邮箱、微博、微信以及即时聊天软件等渠道传递,这使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更加便捷,使用群体也大幅度增长,这也使网络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信息获取和信息交流的重要阵地。网络信息传播大大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效率,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开辟了新的传播路径。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中都明确提出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这是党在理论建设领域矢志不渝的主旋律和总要求。目前,许多学者对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积极探讨,这些研究成果对我们的研究十分有益,现把已有的研究成果梳理如下。

(一)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机遇研究

网络作为高覆盖性的信息交流媒介和资源共享平台,对大众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影响日趋明显,成为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和交流工具,同时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新的机遇。理论界将网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的机遇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网络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渠道。依托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博客、论坛、微博、微信等新型交流平台的出现和运用,使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能够有效地改变大众被动接受的局面,为大众学习和反馈信息提供了全新的交流渠道。第二,网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形式。网络信息多元化的特性,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等立体化呈现,枯燥的理论能够变得生动和富有趣味性。第三,网络增加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受众的数量和范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民规模的日益增大,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即时性,使网民学习和接受理论更加便捷,这无疑将会大大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者的数量和范围。第四,网络开阔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视野。网络信息的海量存储,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文章、著作通过网络的快速传播,打破了国家间的地域壁垒局限,全球范围内交流互动的形成,开阔了理论工作者的视野,为马克思主义学者站在更高的高度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14]

有学者从微观的视角对网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带来的机遇进行了研究。现今,网络的影响力已经介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与新闻舆论界的联系日益紧密,成为引领舆论导向的决定因素。网络信息时代,党和国家必须借助网络传媒加强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与引导。网络传媒为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宣传、教育及动员提供了新模式。通过占领和巩固网络传媒这块宣传阵地,党和国家可以最快捷、最深刻地把大政方针、路线、政策传达贯彻到大众的认知中,并能够通过网络传媒获取有深度、有代表性的群众意见、呼声、意志、愿望等反馈性信息,从而在互动中有效影响大众的思想、行动、立场和政治主张。

另有学者认为:“利用网络媒介的综合力,可以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演绎为亲民性的读本,使广大民众乐于接受。”[15]网络环境为马克思主义生动化、具象化、典型化传播提供了充分的可能。现实生活中生动的、具体的、典型的案例依托网络平台为民众所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摆脱了停留在空洞泛谈的尴尬层面,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使广大民众更易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

还有些学者从网络载体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沿阵地角度进行阐述,主要观点如下:第一,网络媒体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需要建立相关理论网站辅助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阵地的宣传使信息传播更具实效性,也使理论传播的信息量扩大化。[16]第二,网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搭建了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和实践平台。网络信息的广泛传播可以有效打破国家和地区间的壁垒,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同时,网络载体使人的实践活动延伸为虚拟实践,较之现实实践具有便捷性、廉价性和超现实性的特点。[17]第三,有效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站这类宣传平台,有利于及时将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上传下达和权威解读,有效地缩短了理论与受众间的距离,提高了其时效性和针对性。[18]

(二)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研究

网络信息的海量化、多元化、开放性、共享性,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广泛的信息素材。网络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充分结合顺应了时代要求,为其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带来了新契机。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利用网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理论界主要从意识形态领域、理论教育层面和参与主体等维度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

1.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指出:“对一个传统社会的稳定来说,构成主要威胁的,并非来自外国军队和坦克进攻,而是来自外国观念的侵入,印刷品比军队和坦克推进得更快、更深入。”[19]理论界一致认为,网络在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迅捷的理论传播方式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和谐、不健康的因素,将给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带来不容小觑的消极影响,甚至是冲击和削弱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致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遭受严峻的挑战。

(1)网络多元文化结构削弱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为社会信息和思想观念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人们以往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认知发生改变,社会意识形态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趋势。不同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的冲突、融合与互相渗透加剧,使处于社会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无法涵盖和替代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进而导致其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下降。[20]

(2)网络信息自由化传播冲击着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网络信息传播的全球性和便捷性,使信息突破了时间、空间和地域的局限,网络政治文化也借助这一平台自由传播,然而政府对网络体制缺乏有效的监管,为西方的“霸权主义”以及所谓的自由民主理论也提供了传播空间。网络环境固有的隐蔽性和信息发布的不对称性,为虚假信息和错误舆论提供了滋生的空间,网民易受其蒙蔽而诱发错误政治认知和价值判断,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遭到冲击,广大网民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降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必然受到阻碍。[21]

(3)网络负面文化影响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阵地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站的建设,是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一环。当前,由于网络技术的限制和政府网络监管体制的不健全,导致网络负面文化得以传播,一些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相悖的低俗文化通过一些非法的网络论坛、匿名电子邮件等方式传播,造成网民政治素质的下降。煽动性的政治宣传和政治谣言企图通过网络媒体混淆网民视听,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传播阵地建设不容忽视的阻碍因素。[22]

2.理论教育面临的挑战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革命的日新月异,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3]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文化教育领域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育事业可以依托网络媒介获取大量信息和开展多样化的活动,网络教育已成为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依托网络平台,可以发布更具全面性、时效性、多样性的理论教育信息,为广大受众群体获取理论知识和提升自身道德素质提供了便利。然而,事物的两面性决定了网络同时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动的开展产生一定的阻力。学者们对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教育面临挑战的认识相对统一,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环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统环境的挑战。有些学者认为,与传统封闭式和低信息流动性的教育环境相比,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信息高速流动,这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开放性的新型理论教育环境。基于此种论点,有学者更进一步指出,开放性的网络教育环境要求平等、民主与创新并重,最新的理论成果要及时得以传播。同时,要及时地对网络文化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调整,创新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改变其相对滞后的状况是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亟待解决的问题。[24]

(2)网络环境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教育内容的挑战。有学者对比了传统理论教育内容的“重理想轻利益”特征,指出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具有具象化的新特色,因此理论教育内容面临着要与时俱进、满足个性化需求和现实需要的挑战。这要求理论教育从“现实人”角度出发取代“政治人”,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全面而自由地发展。此外,有学者从教育内容的语言表达角度指出,深奥难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严肃性的话语表达使理论信息难以融入大众,内容也难以被大众深刻领悟、接受。[25]

(3)网络环境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教育管理模式的挑战。网络环境的动态性和开放性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管理模式是人性化与制度化兼备,这就要求打破落后的无视现实生活变化的静态封闭性知识管理体制,这无疑给传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教育管理模式带来了挑战。[26]

(4)网络环境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教育模式的挑战。网络环境的互动性和平等性特征,要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打破“单向灌输”的模式,实现两者间的“双向互动”,这就要求将以单向性和强制性为特征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以积极探索民主、平等、和谐、对话为特征的新型教育模式,使受教育者参与到教学之中,进而激起其对理论产生共鸣。

3.参与主体的挑战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参与主体是指理论的传播者和受众。网络视域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具有互动性,传播者和受众可以互换角色。然而,参与主体身份的随意互换致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挑战。

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提出:“把关人在向受众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有权控制信息的流量和流向,影响着对信息的理解,把关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起着过滤、筛选的作用。”[27]根据上述理论观点,有学者指出,网络媒体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模糊,他们都获得了话语权,都可以执行把关人的权力,因此原本舆论权威的话语权分散。[28]此种现状,引发了一些学者的担忧,指出:网络受众的低学历化可能会扭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舆论导向。[29]由于网络对受众的文化素养并未设限,网民的低学历化现象日益明显,低学历化的网民在网络生活中缺乏处理和制造信息的能力,却拥有话语权,其错误的言论和价值导向可能会歪曲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舆论导向。因此,我们面临着提高网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和引导其正确判断舆论导向的挑战。

另有学者对网络舆论所衍生的负面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网络舆论易导致公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主体性的丧失。一部分公众在舆论中扮演‘意见领袖’,另一部分成为‘追随者’,盲目地追随不具备权威性意见领袖,丧失其主体性”[30]。目前,网络传播视域下把关人的泛滥以及公众主体性的丧失,导致舆论权威减弱,对主流思想和主流话语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社会舆论导向多样化产生的多元价值观共同存在,必定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一定的排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在网络媒介中,每个参与主体都有采集信息和信息发布的权力,信息发布的随意性和个性的过分张扬造成了公共舆论空间的混乱。公共舆论空间信息的混乱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导地位造成干扰。

4.机制缺失的挑战

健全的体制机制为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体制机制存在着诸多方面的不完善,网络体制机制的缺失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面临着挑战,学术界从不同的视角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有学者认为监管机制存在缺失,原因在于:一是新媒体呈现出的新特征和变化,致使理论监管机制无法与之匹配;二是由于实践经验的欠缺,已定的规程在实践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不适应性,弱化了现实的可操作性。[31]有学者从网络舆情监管机制不健全的角度指出:第一,网络舆情监管机构不健全,没有明确分工,未能有效的各司其职。第二,网络舆情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一些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不能依据法律得到应有的制裁。[32]

另有学者从网络虚假信息缺乏规制的角度指出:“首先,网络虚假信息规制的缺失使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无法得到验证。网络平台易被居心不良者利用,散布虚假信息,扭曲事实真相,致使一些对虚假信息缺乏鉴别力和判断力的网民误入歧途。其次,网络信息的可操纵性强,为一些商业网站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虚假信息提高网络热度和点击率,赚取商业利润。网络虚假信息规制的不完善,降低了信息的公信力,也势必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造成威胁。”[33]

(三)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针对网络媒体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理论界普遍认为,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按照“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原则,加强对网络传播视域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研究,为充分发挥网络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增添动力。

1.从保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出发探讨路径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必要前提,也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4]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再次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当前,网络成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新工具,网络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面临着多元文化结构冲击、认同感降低以及低俗网络文化渗透等方面的挑战,威胁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因此,要有效地应对挑战,确保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有学者指出要最大限度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体从以下几点着手:一要让传统媒体继续发挥其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普及中的强大推动力;二要高度重视网络在理论大众化过程中的作用;三要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者的队伍建设。[35]

另有学者概述了网络信息时代保障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具体路径,主要包括:“第一,建立政府主导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网络宣传阵地,确保网络舆论导向体现执政党的意志;第二,正确对待社会意识形态的多元化格局,增强处于一元化指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包容性;第三,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宣扬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第四,完善网络管理体制,保证传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平台安全。”[36]

还有学者认为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就要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这就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首先,通过多样化网络渠道,构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舆论氛围;其次,采用显性与隐性传播相结合的方式,丰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平台;再次,转变公众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形式,引领公众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主体意识,使公众接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形式由被动转主动。”[37]

2.从转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出发探讨路径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传播方式更具多元化,灵活性。传统的理论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新境况,转变理论教育的模式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有学者从建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体系的角度出发,指出:“一要重构教育主题,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宗旨;二要以人为本,重塑理论教育目标;三要优化管理模式,创新适应网络环境下理论宣传管理模式;四要创新理论教育方法,采取多向或双向互动新教法,积极开发理论教育管理软件。”[38]

另有学者从整合教育资源维度分析该问题,提出:“一要凭借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红色网站’,增强理论宣传力度;二要建构活泼生动、亲民化的马克思主义网络教育语言,促使受众深层次理解教育内容;三要增强马克思主义专业理论者的责任感,掌控网络阵地主导权,确保以正确舆论引导受教育者。”[39]

还有学者探讨了优化教育效果的可行路径,提出要从构建马克思主义的“网络话语体系”出发优化教育的效果:“首先,转化语言表达方式,将学术性语言转变为易被网民接受的网络语言;其次,网络话语要秉承‘三贴近’的原则,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理论得以真正融入大众的认知之中;再次,根据受众的不同层次设定与其接受能力相符的话语表达,从而拓宽马克思主义的网络话语场域,使更多受众易于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40]网络语言构建了理论与大众之间的桥梁,亲民性的语言增强了理论的吸引力,优化了理论教育的效果。

3.从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主客体出发探讨路径

网络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体现了一定的主客体关系,网络的交互性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客体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特征,采取一定措施优化理论传播的主客体关系对于及时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传播者是网络视域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链条中的第一个环节,掌握着信息的呈现形式,把持着信息的流向、性质以及覆盖范围。作为信息传播的推动者,传播者的传播方式得当与否会直接对后续的传播和受众的认知造成不同的影响。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主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引导分散化的受众团体化,缩小不同社会阶层和地区间的差异;第二,明晰受众个体认知习惯差异,创建多元化的传播形式;第三,利用媒介舆论宣传使媒介话语表达与价值载负可以引领公众意见。”[41]有学者认为,传播主体要发挥其创造力,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理论赋予日常性意义,就要避免理论说教过于死板、枯燥,语言要通俗化,理论的内容要由一般性原理的空洞说教转向切实地应对民众日常生活的困境,理论的表述要摒弃过于烦琐的逻辑论证。[42]另有学者指出,传播主体要充分调动受众的学习自觉性。一方面要设计符合受众心理特点的理论内容形式;另一方面要完善受众信息反馈系统,根据反馈情况改变理论宣传模式;同时开设相关网站平台,保持沟通畅通。[43]

网民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受众体,其对理论的接受、理解和认知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目的。有学者认为,提高受众群体自身的素质,一方面,受众自身要对媒介的性质和功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认清媒介背后隐含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并作出正确选择;另一方面,要提升受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尽量避免对网络“碎片化”信息断章取义的整合,激发自身的学习热情,把硬性灌输转变为主动接受。[44]网络媒介中信息的海量化,要求受众必须在错综复杂的各种理论思潮和观念中做出选择,只有认同和接受那些适合自身发展且能促进国家和社会进步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4.从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传播机制出发探讨路径

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中指出:“网络安全事关国家安全与发展,确保网络安全要抓紧制定立法规划,依法治理网络空间。”[45]同时也强调:“做好网上舆论工作,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46]安全的网络平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传播的重要保障,完善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机制需要从健全网络监管机制、舆论引导机制和宣传机制方面做出努力,学者们对此展开过深入的探讨,基于以上三个维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首先,要健全网络监管机制。有学者提出完善网络监管机制:“一要加快完善网络立法,提高网络监管透明度和有效性;二要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增强网络安全性;三要加强行业内自律,营造健康网络环境。”[47]也有学者从加强网络监管保障网络安全的角度指出:“要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科技创新力、完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机制保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互联网传播平台的安全。”[48]

其次,要规范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网络舆论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要规范网络舆论阵地,建立健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网络交流机制和网络媒介传播反馈机制。建立马克思主义网络交流机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民意表达机制;第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吸引机制;第三,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互动机制。[49]学者提出的优化网络媒介传播机制包括:“首先,要加强受众的参与意识;其次,保障反馈渠道畅通和多元化;再次,加强和完善反馈信息的回应和评估机制。受众通过网络平台反馈信息给发布者,为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提供基本素材和智力支持。”[50]也有学者指出要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网络教育机制,使受众通过网络即时获取教育资讯,发挥网络舆论的正面效应。[51]

最后,要完善网络宣传机制。做好马克思主义的网络宣传工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推动力量。网络信息时代,宣传机制的革新需要实现网站、手机互联网、微博、微信等的一体化,更需要建立专业化的网络宣传团队。有学者认为:“一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者的专业素养;二要构建常态化的长效网络技术培训机制;三要开设相关交叉课程,培育专业化、复合型人才。”[52]也有学者直接指出,组建宣传队伍形成宣传机制,需要高学历、多学科背景的人才积极参与。[53]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网络建设者自身不仅要具备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要兼备创新意识,与时俱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54]

(四)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评析

网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拓了新阵地。目前学术界理论界对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实现路径这一课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于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应对策略已经做出了多角度和多方位的分析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传播马克思主义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但是,当前学术界对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研究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归纳分析现有相关研究文献,学术界对于面临机遇和挑战及其解决路径的分析研究大部分停留在理论分析的层次,而对其实践效果的考察和对大众反馈的理性思考较少;相关研究所涉及的内容仅是从宏观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没有从网络传播视域的角度来深入系统地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实现路径。然而,借助网络平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的是要看其实施的效果,即受众群体对理论的认知、理解程度和能否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为此,在网络传播视域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理论工作者应该从两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方面,要实现由理论式的分析到实践路径的转变,将研究的侧重点转向实践领域,尤其是要重视受众从互联网上学习理论的反馈情况,以此来检验受众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由规范性研究转向实证性研究,不能仅仅从理论层次分析应该怎样依靠网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要重视考察实际。比如在现实生活中理论传播是否达到预期效果、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和运用、网络舆论是否发挥正确引导作用等等。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并推广到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过程中,这对当前和今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见,开展并加强对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进入信息网络时代和处于社会转型期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现实课题。

本书试图在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网络传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和挑战,提出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实现路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第一,进一步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以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有更全面的认识,纠正人们可能在认识上出现的偏差。第二,结合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调研现状,分析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主体、传播环境、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效果,阐述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的基本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结合网络传播的特性、受众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探讨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与形式、原则与机制、传播模式、有效途径等具体实现路径。第四,概括和提炼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与启示。

三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本书属于传播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之间的一个交叉性课题,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方面均有一定难度。本书的研究重点是通过对网络传播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分析,提出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与形式、原则与机制、传播模式、有效途径等具体实现路径,以总结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启示,构建网络传播视域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从而提高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实效性。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哲学层面厘清网络传播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理论,为探讨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提供理论基础。二是通过实证调查,具体分析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为应用层面的对策研究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料。三是重视应用层面的研究,探讨如何借助网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向社会大众,使社会大众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本书的研究难点在于:一是如何结合实际对现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细致的梳理,分析并提出对现实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策。二是根据网络传播的特性和优势,结合当代中国实际提出符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体实现路径,并使之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实际的指导作用。三是努力构建网络传播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确保马克思主义在网络阵地的主导地位,维护我国网络文化安全。

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一是立意新,角度新。国内外对网络社会、网络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比较多,但从网络传播的维度系统而深入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的成果却鲜有所见。因此,从网络传播的视角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这一课题有较强的创新性。二是观点创新。本书对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与形式、原则与机制、传播模式、有效途径、经验启示等进行详细阐述,对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提出操作性较强的对策。三是方法创新。本书注重以实证分析、图表分析、定量分析去探讨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增强论证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准确性。

四 研究方法

本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坚持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等方法论基础上,运用系统论、信息论、传播学和管理学的基本原理,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网络调研法、案例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等方法展开研究,旨在通过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研究,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层面,提高信息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实效性,并为概括和提炼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启示、构建网络传播视域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做出一定的贡献。本书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洞察更深、思虑更远。文献是最具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在本书的研究中,通过检索学术期刊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数据库等资源,详细查阅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文章,同时通过手工查阅相关书籍、文件、统计资料和课题报告等文献,系统了解国外传播学著作、经典作家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论述,客观地分析了网络传播视域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就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思路和对策。

(二)问卷调查法

为了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情况,在研究中采用问卷调查法来收集第一手资料。此次调查主要采取网上发放问卷和实物发放问卷相结合的方法,配合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当前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总体情况,分析网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当前网络传播马克思主义面临的各种挑战、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多方面不和谐因素的干扰和阻碍,从而进一步总结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的基本经验,并提出相应的完善举措。本书在研究中,关于网上调查这部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主要是以问卷星网站(http:// www.sojump.com/)为平台,通过在线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调查和收集。在此基础上,科学地结合发放问卷的调查数据,进而主要是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概括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对所获取的调查数据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分析,这为本书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可靠的论据和严谨的论证,以实现本书研究的初衷和目标。

(三)网络调研法

本书的研究内容与网络密切相关,需要从互联网上获取相关的统计数据,需要随时从国内各大网站上收集一些最新资料,让事实、数据说话,对事物本身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与判断。在本书研究过程中,我们对各类网站提供的信息进行了广泛的信息筛选工作,查阅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统计报告,收集了大量的互联网信息资料、专家访谈、电子信息、网络传播案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传播等资料,对我国相关的网站建设的规定以及关于网络法律法规都做了详细的调研。这种调查研究法既增强了研究的科学性、说服力和可信度,也保证提出的对策不脱离网络发展的实际。

(四)案例分析法

在分析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调研现状时,在阐述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与形式、原则与机制、传播模式、有效途径时,在概括和提炼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启示时,运用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重大社会事件和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阐述和说明。

(五)跨学科综合研究法

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研究是一个跨学科、多视角的综合性研究课题。为使本书达到既定的研究目标和取得理想的研究效果,在实际研究中运用了跨学科综合研究法,把传播学、信息学、文化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整合起来,对本书研究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也就是说,从交叉学科、跨学科的研究视角来探讨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的相关内容。

除了以上几种研究方法外,本研究还综合运用了其他多种研究方法,如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个案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

五 研究思路和框架

本书坚持理论与现实相统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从分析网络传播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理论入手,紧密结合网络传播的特征和功能,注重对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主体、传播受众、传播效果进行调查与分析,了解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的基本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再对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与形式、原则与机制、传播模式、有效途径、经验启示等进行系统、全面的探讨,从而为网络传播视域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借鉴与参考。

具体来说,本书的研究思路和框架是:

导论介绍了本书的选题缘由和意义、目前的研究现状与评析、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等内容。

第一章探讨网络传播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理论。相比较传统的传播媒介,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呈现出多样化、便携化、大众化的发展趋势。网络传播视域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前沿阵地和重要载体,以扩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覆盖面,增强其影响力。本章主要分析了网络传播的特征与优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进而阐述了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生态和传播优势,以及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立论依据。

第二章探讨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调研现状。主要选取了主流的新闻网站、政府网站、教育网站、商业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移动电视、数字电影等新媒体为例,以部分人群为调查研究对象而设计调查问卷,了解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主体、传播环境、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效果,掌握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的基本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这部分从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调研的总体概况、现状分析、成效探索等方面展开研究。

第三章探讨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与形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与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核心和重点。在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传播不断发展的今天,网络传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与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部分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与形式的丰富和发展、网络传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与形式的新要求、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与形式的新发展等方面展开研究。

第四章探讨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则与机制。网络传播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坚持一定的原则与机制,通过丰富多样的传播形式、传播途径、传播方法,才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进步。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主要原则包括主导与主体相结合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内容与形式相结合原则和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制包括目标、动力机制;教育、学习机制;政策、管理机制和考核、评估机制。

第五章探讨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模式构建。研究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模式构建,要求我们结合互联网传播时代的新情况新特点,科学地探寻如何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网络传播视域下良性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模式,为合理创新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路径提供思路和支撑。结合以往相关研究经验以及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实际,可以从传播者、传播介质和传播内容三个方面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模式。

第六章探讨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当前,对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探讨不应仅停留在网络传播方式的层面上,还应关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环境等方面的新变化,以动态化的视角研究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自身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特性,又符合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诉求。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设置网络传播议程、提升网络主体素质、优化网络传播环境、改进网络传播教育方式等方面。

第七章探讨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启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结合传播新趋势,总结传播新经验,拓展传播新渠道。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包括:宣传引导,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路径意识;改革创新,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传播阵地;活力精干,打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专业网络队伍;新旧融合,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互动配合机制。


[1]高洪力、李秀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及实现方式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3]《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58—659页。

[4]参见马传谊《网络境遇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邮电大学,2013年,第1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7页。

[6]商志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98页。

[7]《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67页。

[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9]韩庆祥、陈远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典范》,《光明日报》2013年8月19日。

[10]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3页。

[11]《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光明日报》2013年12月24日。

[1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5年7月),http://www.cnnic.net.cn。

[1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3页。

[14]程国庆、吴锦程:《网络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探索》,《政治研究》2012年第7期。

[15]张祖洲、徐彬:《网络传媒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挑战和机遇探究》,《中国报业》2012年第1期。

[16]王太钧:《网络大众化背景下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求实》2010年第4期。

[17]吴毅君:《网络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光明日报》2010年12月29日。

[18]李强、邓湖川:《网络视域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光明日报》2013年1月22日。

[19][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41页。

[20]魏泳安、王学俭:《新形势下优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媒介路径探究》,《理论导刊》2012年第5期。

[21]邹新:《网络社会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现实境遇与路径选择》,《理论界》2013年第10期。

[22]宗成峰:《网络媒体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报业》2012年第5期。

[23]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14年2月28日。

[24]苏星鸿:《网络文化境遇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25]姚红艳:《论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建设》,《理论学刊》2012年第11期。

[26]苏星鸿:《网络文化境遇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27]转引自董璐《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28]余保刚:《网络传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挑战及其对策》,《长白学刊》2012年第2期。

[29]程国庆、吴锦程:《网络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探索》,《政治研究》2012年第7期。

[30]彭琳、邓国锋、李巧玲:《网络舆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双向性问题研究》,《社科纵横》2010年第1期。

[31]吕治国:《略论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路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第9期。

[32]肖仵秦、任世强:《网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光明日报》2013年5月1日。

[33]邹新:《网络社会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现实境遇与路径选择》,《理论界》2013年第10期。

[34]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人民日报》2013年8月20日。

[35]于喜廷:《网络文化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36]郑洁、刘超:《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综述》,《大连干部学刊》2010年第109期。

[37]彭琳、邓国锋、李巧玲:《网络舆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双向性问题研究》,《社科纵横》2010年第2期。

[38]苏星鸿:《网络文化境遇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39]宗成峰:《网络媒体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探讨》2012年第5期。

[40]吴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策略》,《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6月19日。

[41]魏泳安、王学俭:《新形势下优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媒介路径探究》,《理论导刊》2012年第5期。

[42]谢春红、曾令辉:《网络文化传播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43]李逢铃:《网络境遇中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44]苗苗:《网络大众化时代看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45]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2月28日。

[46]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14年2月28日。

[47]于喜廷:《网络文化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48]邹新:《网络社会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现实境遇与路径选择》,《理论界》2013年第10期。

[49]孙曼华:《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燕山大学,2012年。

[50]魏泳安、王学俭:《新形势下优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媒介路径探究》,《理论导刊》2012年第5期。

[51]李逢铃:《网络境遇中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52]肖仵秦、任世强:《网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光明日报》2013年5月1日。

[53]刘立丰、陶成玉:《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探索》,《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54]宗成峰:《网络媒体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报业》2012年第5期,第1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