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秋夕的文化展演与功能呈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一 选题的缘起

岁时节日是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1]岁时节日是民众生活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一个民族历史和文明的产物和象征,也是观察民族文化流变、理解社会变迁的一个窗口。节日民俗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它除了在表象上体现出客观自然条件的变化和极强的时序性之外,在其本质内容上,具有强烈的人文色彩。通常来说,节日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生活、生产方式和精神信仰等文化之精华的综合和集中展示。韩国岁时节日同样也是其民族文化的典型表现,是认识和了解其民族和社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视角。

农历八月十五,中国称为中秋节,在韩国即为秋夕。本书之所以在众多韩国节日中选取秋夕,主要是因为,秋夕是韩国岁时节日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韩国,秋夕与春节、寒食、端午并称为“四大名节”,但从大众的关注程度以及在民俗方面的重要性来讲,还是以春节与秋夕为重。韩国著名民俗学家张筹根在1974年以“最为重视的节日是什么”为内容对庆尚北道的238个地区进行了一项调查,其结果是140个地区选秋夕,远高于春节、端午以及其他节日。此外,在《东国岁时记》“八月秋夕条”里还有这样的记载:八月十五,东俗称秋夕,又曰嘉俳,肇自新罗俗,乡里田家为一年最重之名节。可以说,秋夕在韩国自古以来就是最具有广泛民族认同的节日,它涵盖了民族性、历史性、社会性,集信仰、生产、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堪称是一年当中最为重要的节日,其民族民俗历史文化的积淀最为深厚。而且,在当代韩国,秋夕也被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之中,是祭拜祖先、家人团聚的重要时刻,是韩国民众在血缘关系及地缘关系方面感情交往、建立新人伦观的纽带,兼具世俗意义和神圣意义。随着时代的变化,地域、家族范围的固定性发生松动,民族文化的稳定性面临全球化的冲击,在这样的前提下,象征团聚、感恩、祭祖并因此而承载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秋夕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在历史发展及变迁过程中,秋夕的节日仪式在传承过程中也存在着对传统的改造,出现了新的意义内涵、新的发展方向,体现出鲜明的适应性与时代性。可见,秋夕的历史和现在,文化展演及仪式变迁,都体现着独特的文化品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集中展现韩国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道德价值观念及更为广阔的社会现象。

此外,农历八月十五在整个东亚国家都是节日,尽管称呼有所不同。在东亚这一空间视野中去审视韩国秋夕,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本书以韩国秋夕为个案,从秋夕的本体研究入手,通过节俗仪式的文化展演,解读其背后深层的信仰观念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进而将秋夕置于官民互动、现代变迁以及东亚空间的横向比较等语境中,探讨其在不同语境中所呈现出的主要功能,借此了解更为广阔的历史文化社会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书对秋夕进行的是历时性叙述,故本书所论对象,既指现代民族国家韩国,亦指从古代直至现代民族国家建立之前的朝鲜半岛。

二 选题的研究意义

(一)学术价值

首先,从学术研究的积累来看,“岁时节日”一直是中国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拥有较为完整的学术话语的流脉。但是,目前中国以包括韩国在内的外国岁时节日研究为主题的学术著作是相对缺乏的。而在为数不多的关于韩国秋夕的研究中,或者以节日事象描述与介绍性的普及读物为主,或者将其作为韩国传统节日研究的组成部分而出现,总体而言,以韩国秋夕为专题进行研究或深入分析的学术性著作几乎没有。本书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充实节日文化研究。

其次,从方法论的创新性尝试来看,本书引入区域的视角,认为秋夕体现了东亚区域共有的文化,除了以民族国家为本位对其审视之外,不能忽视其区域性的一面。本书立足于节日文化资源,阐明其在东亚各国的共性与个性及其关联,认为东亚共同体的建设应从文化共同体开始,而东亚民众共同浸淫其中的民俗文化,则是塑造东亚区域认同的基盘和建构文化共同体的推力。这是在民间层面的民俗学研究和国家、区域层面的政治学研究之间架起跨学科桥梁的一种尝试。

(二)现实意义

其一,2005年11月,在韩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学界的长期努力下,江陵端午祭作为韩国申报世界非物质遗产的项目,被定名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这一事件在中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中韩两国民间舆论在这一问题上出现争议。以此为开端,两国民间舆论又在汉字、中医药、儒家文化等多个问题上产生论争。在中韩两国一方面政治经贸往来越发密切而另一方面又历史文化纠葛不断的语境下,本书或能对双方的文化理解产生些微助益。中韩之间的文化之争多半是由于纵向历史问题未梳理清楚。如果不对中韩之间纵向的历史认识问题形成相互的理解和基本的共识,那么当今和未来中韩之间就很难展开横向的坦诚合作。如能通过廓清对韩国秋夕这一典型节日的认识的研究,对困扰两国的其他一些历史文化关系等纠结在一起的问题能有所启示,则笔者之大幸矣。但中韩历史上关系密切,很多问题远非以现代的民族国家框架进行切割所能解决。本书选取东亚空间作为研究视角之一,阐明韩国秋夕的来龙去脉,廓清东亚各国秋夕的共性与个性及文化上的联系,进而寻求化解文化民族主义之争的途径。本书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东亚人必须从区域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在此语境下,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中韩之间以及东亚各国间相互理解的精神桥梁,更是经济发展的契机和塑造地区认同感乃至构建东亚共同体的基础。

其二,自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和保护工作开展以来,中国也由上至下地着手实施国家级的保护项目,对本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做名录收集、整理、申报和认定等工作,并思考国民对待传统节日的态度,学术界、媒体和政府也将对传统节日的关注提上了日程。《南方周末》2005年11月26日报道评论:“韩国申报端午节为文化遗产,真正意义国人难理解。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国家政治变革和经济现代化发展,我国全国性民俗节日文化遗产却在某些方面受到一定的损害,有的被人为淡化,有的被扭曲变形,使人们对全民族民俗佳节失去了‘文化记忆’,使当代青少年转而热衷于欢度西方节日,这是一个优秀文化遗产的危险信号。长期以来,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佳节,没有被列入国家的法定节日加以保护。例如端午节就被片面割裂,并淡化成支离破碎的节日,或多或少失去了原貌。”可见,中国已经意识到,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作为民众最直接感知、最易于产生文化能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精神动力,在传承民族文化、保持文化认同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当下,传统往往成为民族国家文化建设的根基。在这种情境中,传统节日文化不仅是文化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是民族文化身份的标识之一,更是民族情感承载的容器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工具。因此,2008年1月1日,中国将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中秋列入法定假日,既顺应了广大国民的意愿,也体现了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而韩国面临过相似的情形,有着相似的经历。本书以韩国秋夕为个案,将秋夕置于整个社会历史的大视野中,置于韩国自身与他者的关系中,置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中,通过考察其在不同语境下的文化样态及功能,来探寻国家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重塑,去呈现秋夕对于国家治理、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现实意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代中国正处在文化大转型的历史时期,几千年来农耕社会所形成的生活习惯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异,从社会经济的角度看,这种社会历史文化的变异是必然的。而作为民众生活重要内容的岁时节日如何更为有效地保存自己的文化传统,民族国家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传统节日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国家的文化建设与认同建构提供时机与条件,这些既是现实问题,又是理论问题,也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