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与红楼论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哪些是他的作品

罗贯中有哪些著作?除了《三国》,他还写过哪些小说?

罗贯中的著作,主要是小说和杂剧。另外,还有散曲和“隐语”。

贾仲明的《录鬼簿续编》中,罗贯中小传提到了他的“乐府”和“隐语”。按照当时的习惯用法,乐府指的就是散曲。隐语何所指,则不详,或许是谜语之类?

罗贯中小传还著录了他撰写的三部杂剧作品:《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和《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其中,《连环谏》和《蜚虎子》两部佚失不传,它们的内容已无法详知。只有一部《风云会》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风云会》见于抄本《古名家杂剧》,现有《古本戏曲丛刊》四集影印本、《元曲选外编》排印本(中华书局1959年版)。它的“题目正名”乃是:“伏降四国咨谋议,雪夜亲临赵普第,君相当时一梦中,今朝龙虎风云会。”全剧共四折一楔子。第一折至第三折,正末扮赵匡胤;第四折,正末扮赵普。在作者的安排下,赵匡胤、赵普二人成为全剧的中心人物,故事情节正是围绕着他们二人展开的。

罗贯中的《风云会》杂剧和他的《三国》小说有着若干相似之处。它们都同样歌颂了贤明的、时刻以社稷与苍生为念的君主,也同样歌颂了那些忠心耿耿、建功立业的将相王侯。赵匡胤不就是刘备的影子吗?赵普、苗训不就是诸葛亮的影子吗?赵匡胤和曹彬、郑恩等人的结义兄弟关系,不就是桃园三兄弟的写照吗?

在《风云会》和《三国》之间,从主题思想到人物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人们都能发现有趣的、巧妙的重合。它们是出于同一个作家笔下的两部作品。因之,这种重合的呈现绝不是偶然的。也就是说,《风云会》不但有助于我们对罗贯中这位伟大作家的思想、艺术成就的认识和评价,而且还有助于我们对《三国》这部伟大作品的思想、艺术特征的认识和发掘。

罗贯中是伟大的小说家。他的代表作当然是小说《三国》。据明人说,罗贯中编撰的小说竟有“数十种”[17]。数量之多,令人惊讶。惜乎我们今天无缘目睹全豹。我相信,这恐怕是一种张大其词的妄说。我们能看到的被说成是罗贯中作品的小说,实际上只有下列四种:

1.《隋唐两朝志传》

2.《残唐五代史演义传》

3.《三遂平妖传》

4.《水浒传》

它们到底是不是罗贯中的作品呢?

《隋唐两朝志传》,12卷,122回。现存万历四十七年(1619)龚绍山刊本,题“东原贯中罗本编辑”“西蜀升庵杨慎批评”。

《残唐五代史演义传》,60则。刻本甚多,其最早者刊行于明末。题“贯中罗本编辑”。有八卷本、六卷本、十二卷本之分。八卷本题“李卓吾批点”。六卷本、十二卷本题“玉茗堂批点”。

《三遂平妖传》,4卷,20回。题“东原罗贯中编次”。现存两种:一为残存两卷本,刊行于万历年间;一为完整本,第一卷至第三卷题“钱塘王慎修校梓”,第四卷题“金陵世德堂校梓”。完整本,孙楷第判断说,“书刻在万历二十几年”[18]。但此本封面题“冯犹龙先生增定”。而冯梦龙生于万历二年(1574),至万历二十五年(1597)时,年方24岁。此时前后,他似无可能去做“增定”的工作。冯梦龙增补40回本刊行于泰昌元年(1620)之后。故知以“冯犹龙先生增定”为号召的王慎修·世德堂刊本的刻印、销售不可能早于此一年。

《水浒传》,署名罗贯中的刊本,主要有三种。(一)北京图书馆藏白棉纸残本。残存八回,其中五回系郑振铎旧藏,三回为敝帚斋旧藏,据说是“嘉靖间刻本”或“嘉靖间武定侯郭勋刻本”。[19](二)天都外臣序本。序文撰写于万历十七年(1589),现存清代石渠阁补刊本。(三)袁无涯刊本。约刊行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这三种刊本均题“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同时,嘉靖年间的《百川书志》所著录的《忠义水浒传》也说是“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

怎样判断这四部小说是不是罗贯中的作品呢?

不妨分两步走。先立下一个判断真伪的标准,再来讨论某些细节。

在没有确凿可靠的文献资料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历史的实际进程,根据中国古代小说刊本的演变规律,在年代上寻找出一条分界线来。

我们注意到,在明代,在小说刊本上,伪托作者的姓名或者乱题作者的姓名,这种现象是从万历年间(1573—1620)开始流行的,因此,分界线便可划在万历之前的隆庆年间(1567—1572)。在这之前,包括嘉靖年间(1522—1566),这种风气还没有出现。其时,小说刊本上关于作者的题署,书目上关于小说作者的著录,应该承认,是比较可靠的。

这个标准如果能被大家接受、同意,那么,就可以用它对上述四部小说进行初步的判断了。显然,只有《水浒传》在这个分界线之前,其余三部小说都在分界线之后。也就是说,需要把《水浒传》单独地脱离出来,它的作者之一非常可能是罗贯中,而现存的《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和《三遂平妖传》倒不一定是罗贯中的作品。

试从三个方面来做进一步的分析。

第一,现存最早的《三国》刊本分则而不分回,由此不难推知,《三国》原本必然也是如此。《隋唐两朝志传》、《三遂平妖传》正和这一点抵触。它们分回而不分则。这遂成为它们晚出的一个标识。

第二,刻印小说而配以名人的评点,也是万历以迄明末的风气。较早的李贽(1527—1602)评本出现于万历年间。其后,陆续有“李卓吾”、“钟伯敬”、“汤显祖”、“杨升庵”、“陈眉公”等人的评本应市。其中绝大部分是书商玩弄的伪托作者、评者或乱题作者、评者的把戏。《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和《三遂平妖传》等书的先后问世,正反映了这种风气的传播之广。

第三,上文业已指出,关于罗贯中的籍贯,“太原”是记载年代最早的、最可靠的说法,“东平”(“东原”)则是后起的、舛误的说法,其始作俑者为《三国》嘉靖本所刊载的蒋大器的序文。某些书商蹈袭蒋氏的说法,把“东原”二字题署在某些《三国》或其他小说的刊本上,则始于万历年间。《隋唐两朝志传》、《三遂平妖传》二书以“东原”充为罗贯中的籍贯,恰好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它们的底本可能不是罗贯中的原本,甚至可能与罗贯中了无关涉。

这三部小说是否罗贯中的作品,大体上是比较一致的,但仍有细微的差别。在我看来,《隋唐两朝志传》和《三遂平妖传》的不可靠性更甚于《残唐五代史演义传》。

那么,《水浒传》是不是罗贯中的作品呢?

从刊本的题署和书目的著录看,在施耐庵名下的是“集撰”和“的本”,在罗贯中名下的却是“纂修”和“编次”。两者迥然不同。从语义上分析,这两组词意有明显的区别。仔细比较一下,即可看出:施耐庵是作者、执笔者,而罗贯中只不过是整理者、编者而已。

因此,从狭义上说,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从广义上说,《水浒传》是施耐庵、罗贯中二人合作的产物。

《三国》和《水浒传》的语言形式不同,前者是浅近的文言,后者却是通俗的白话。这就很难令人相信,它们竟会出于同一人罗贯中的笔下。

有人坐实了施、罗二人具体的分工,把前70回的著作权给予施耐庵,而把后50回的著作权给予罗贯中[20]。不言而喻,这仅仅是一种凭空的猜度。它出现的时间太晚,不足为据:只有在明末清初之后,在120回本、70回本流行之后,它才可能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