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与军功爵制的确立
顾炎武在《日知录》的“周末风俗”条中,谈到了春秋、战国是个社会巨变的时期。他说:“春秋时犹遵礼重信,而七国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享宴赋诗,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我们要问: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为什么出现如此巨大的变化?顾炎武所概括的几点重大变化,虽然都是事实,那也只是表面现象,他没有也不可能指出其变化的实质。从社会性质的角度来观察,春秋、战国时期的巨变,折射出中国已由奴隶制社会进到了封建制社会。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周天子,已完全失去了过去的政治地位和影响,而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诸侯已经掌权,改变了春秋以前的政治局面。
从军功爵制与五等爵的兴衰交替情况来考察,春秋、战国之际也有了巨大的变化。前已说明,在春秋时期已有很多国家建立了军功爵制,或称因功赐爵制,但与此同时,从西周延续下来的五等爵制并没有完全废除。周天子的势力虽已衰微,然而从宗法角度看,他仍然是天下的“大宗”;从政治角度看,他还是天下的“共主”。因此,在诸侯争霸时,仍然不得不打着周王的旗号,即以“尊王”为手段,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这就说明,包括霸主在内的各国诸侯,在法律上,或者说在形式上,仍然承认与周天子有隶属关系。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诸侯伐楚,楚国派使臣质问齐军为什么进攻楚国?管仲回答说:“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苞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寡人是征。”管仲的答话所以理直气壮,其实他的历史根据就是西周的分封制,也就是根据周初五等爵制所规定的权力与义务,来讨伐楚国,当然这也只是一种借口。楚国一向桀骜不驯,但是,在齐军压境的情况下,也承认了“苞茅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贡给”,表示承担对周天子应尽的义务。甚至到了战国初年,田氏已经代齐,三家已经分晋,田氏和韩、赵、魏三家的诸侯地位,在名义上还要得到有名无实的周天子的承认和封赐。这些事例都说明了五等爵制在道义和政治方面,还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及至战国中期,五等爵制就遭到彻底的清算。魏、赵、韩、秦、宋……等国相继称王,这是对五等爵制的公开否定。在五等爵制下,只有周天子才能称王,诸侯的爵位必须由周天子封赐。现在诸侯国都已称王,五等爵制和诸侯称王的形势已不相适应。因此,可以这样说:诸侯称王之日,也正是五等爵制退出历史舞台之时。这一点,从北宫琦和孟子的对话中,可以找到明确答案。北宫琦问:“周室班爵禄也,如之何?”孟子答:“其详不可得而闻也,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注:“诸侯恣行,憎恶其法度(指五等爵制下的法度),妨害己之所为,故灭去其典籍。”孟子的这段话是可信的,注文的解释也很准确,说清了五等爵制被废除的原因。五等爵制本来是保护奴隶主贵族世袭政治特权的,现在新兴地主阶级已经掌权,所以五等爵制就变成了赘瘤,成为新兴地主阶级扩大权势的障碍,因此,必须把它废除,并且还要毁掉它的典籍,以免影响诸侯国君称王的尊严,从而使五等爵制不再有死灰复燃的机会。
在战国时代,随着五等爵制的废除,军功爵制在政治生活中,更进一步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在春秋时代,如果说军功爵制在一些国家中,对地主阶级势力的发展、壮大以及在向奴隶主贵族的夺权斗争中,起过一定作用的话,那么到战国时代,军功爵就成了新兴地主阶级巩固封建地主政权,打击奴隶主贵族残余势力的武器。这就是当新的上层建筑出现后,就要成为极大的力量,帮助自己的基础形成和巩固,采取一切办法帮助新制度来摧毁和消灭旧基础与旧阶级。军功爵制作为封建社会新的上层建筑,对于摧毁和消灭奴隶制社会的旧基础和旧阶级,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战国时代,新兴地主阶级已在很多国家掌握了政权,并且都进行了有利于巩固新兴地主政权的政治改革。在各国的改革运动中,普遍提出以有无军功决定政治上进退的口号和各种措施。
在魏国,李悝主持了政治改革,他坚决反对奴隶主贵族的宗法世袭制,建立了“食有劳而禄有功”的任官制度,主张“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就是剥夺腐朽奴隶主贵族的世袭参政权,而把爵禄赐给有功于国的人。魏还在吴起的主持下,建立了一支新型军队,号称武卒。武卒的选拔条件比较严格。规定:“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魏国的武卒不仅在选拔合格时,免除其全家的徭役和赐给田宅,而且在战争中建立军功后,还要赐给官爵和上等田宅。这种因军功赐爵、赐田宅制,与李悝的“尽地力之教”的经济政策相辅相成,有力地培植了地主阶级势力,促进了魏国封建政治、经济的发展。
另外,据《汉书·叙传》注引师古的话说,魏文侯时有“公乘不仁举白(杯)浮君”的事例,说明魏文侯时已有公乘的爵称。《吴子兵法·励士》还记有魏武侯时,“设坐庙廷,为三行,飨士大夫”的办法,规定“上功坐前行……次功坐中行……无功坐后行”,并颁赐“有功者父母妻子于庙门外,亦以功为差”。这与军功爵制规定的按功行赏的精神是一致的。它说明在魏文侯、魏武侯的政治改革中,建立以功行赏的军功爵制是其主要内容。
在韩国,申不害也进行了政治改革,建立了“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或叫作“循功劳,视次第”的任官制度。《韩非子·诡使》说:“陈善田利宅,所以励战士也。”这说明对立有军功者可以赏赐田宅,与赐爵制的精神也是一致的。这种根据功劳和才能的大小不同,而赐给不同官爵和不同数量田宅的办法,有利于培植新兴地主阶级的成长、壮大,而对腐朽的奴隶主贵族则是个沉重的打击。
在楚国,吴起在楚悼王的支持下施行了变法。他根据楚国“大臣太重,封君太众”,及旧贵族垄断政治所造成的“上逼主而下虐民”的政治形势,提出了“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裁减百吏之禄秩,捐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的改革方案。实质上吴起是再一次重申废除奴隶主贵族的世袭制度,建立了完全以功劳大小为标准的赐爵制度,这是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掌权的新制度。吴起还根据楚国土地有余,劳动力不足,而腐朽的旧贵族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情况,“于是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皆甚苦之”。吴起让旧贵族到边远地区去开荒,主要目的是把旧贵族调离政治中心,减少他进行改革的阻力,从而削弱旧贵族的反抗力量。
在齐国,军功爵制仍然继续推行。《孙膑兵法·杀士》开头第一句就是“明爵禄”,说明爵禄制度在战争中对鼓舞士气、鼓励战士勇猛杀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燕国,也建立了“无功不当封”的制度,这在历史文献中也有明确的记载。《史记·乐毅列传》说:乐毅破齐后,“燕昭王大悦,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于昌国,号昌国君”。因军功而封为君,这是战国时军功爵制的最高爵赏。封乐毅为昌国君,说明燕国确实建立了军功赐爵制度。董说《七国考》引《战国阳秋注》云:“乐毅既破齐,昭王亲至济上劳苦,令军中曰:“将军得齐祭器,谓之下功;得齐城郭,谓之中功;得齐人民心,谓之上功。上功飨太牢,受锐赏。其次中功,中功飨少牢,受钧赏。其次下功,下功飨乡牢(鸡鹜之属——引者注)。无功不飨,赐之壶浆,谓之报次,报劳之谓也。”这种论功行赏的政策,完全符合军功爵赏的精神,甚至可以这样说,燕国施行的“得齐人民心,谓之上功”的政策,比秦国“尚首功”(以敌军人头记功赐爵)的政策要高明,可惜燕国并没有坚持这样的好政策,而导致失败。据《史记·乐毅列传》记载,乐毅因遭到惠王的猜忌,被迫逃到赵国后,在致燕惠王书中还说:“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亲,其功多者赏之,其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说明乐毅逃到赵国后,仍然希望燕惠王能够恢复无功不赏、因能授官的制度。
以上简单地介绍了魏、韩、楚、齐、燕的政治改革情况,它们普遍建立了与推行军功爵制相适应的“食有劳而禄有功”和“循功劳,视次第”的任官制度,对腐朽的奴隶主旧贵族给予了沉重的打击,对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战场上,对于鼓舞士气、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同样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吴起在魏国任官时,镇守河西,与秦军对峙。在他要进攻秦国边境上的一个小亭子(实际是秦国的哨所)时,先发布一道命令:“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任之国大夫,赐之上田上宅。”结果“人争趋之,于是一朝而拔之”。“国大夫”是魏国赐爵制的一个爵名,赐爵位的同时,还要赐予上田上宅,士兵们为了获得爵位和田宅,就一鼓作气攻下了秦的哨所,这说明军功爵制在鼓舞士气方面是很起作用的。在赵国,李牧镇守北边抵御匈奴,由于他掌握了“军功爵赏皆决于外”的大权,得以便宜行事而屡败匈奴。《战国策·赵策一》记载秦攻韩,切断上党与韩的联系。韩上党守冯亭以上党降赵,赵孝成王派赵胜前往受地,并宣布:“以三万户之都封太守,千户封县令,诸吏皆益爵三级,民相集者,赐家六金。”这里所谓封太守三万户,县令千户,都是指军功爵制中的食封制,即可以收三万户或千户的租税,这是军功爵制中高级爵位所能享受的特权。吏皆益爵三级,是指在原有爵位的基础上再加三级,这说明赵国的军功爵制也是有很多级别的。
在楚国,吴起“将尊楚国之爵,而平其禄,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厉甲兵,以时争天下”,说明尊爵平禄是“厉甲兵,以时争天下”的必备条件。在楚国曾经发生这样一件事,将军子发率兵攻蔡,胜利后,楚王只封将领,不赏士兵。子发认为“乘民之穷,而取其爵禄,非仁义也”,因此,辞爵不受,表示抗议。子发所以抵制封爵,是因为这种不公平的封赏,违背了军功爵制因功受赏的原则,会影响以后军队的士气,这从反面说明了军功爵制与鼓舞士气的关系。
必须指出,战争的胜负是由很多条件和因素决定的,但是,当统治者没有正当理由去动员群众参加战争的时候,用军功爵赏作为刺激因素,要比单纯用强制手段迫使人民去卖命,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在这里有必要把《墨子·号令》有关军功爵制的文字介绍一下,因为它是除《商君书·境内篇》以外,很少见的有关军功爵制的资料,它反映了战国时期军功爵制的实行情况。以下先引原文,然后再做分析。
其疾斗却敌于术,敌下终不能复上,疾斗者,队二人赐上奉(俸,禄也)。而胜围,城周里以上,封城将三十里地为关内侯,辅将如令赐上卿,丞及吏比于丞者赐爵五大夫,官吏豪杰与计监守者,十人(疑为士人之讹)及城上吏比五官者,皆赐公乘。男子有守者,爵人二级,女子赐钱五千,男女老少,先(疑为无之讹)分守者,人赐钱千,复之三岁,无有所与,不租税,此所以劝吏民坚守胜围也。
令、丞、尉亡(指令、丞、尉失职而造成逃亡),得入当(以功抵罪);满十人以上,令、丞、尉夺爵各二级;百人以上,令、丞、尉免以卒戍(免官而后遣戍)。诸取当,必取寇虏,乃听之。
收粟米布帛钱金,出内畜产,皆为平直其贾,与主券人书之。事已,皆各以其贾倍偿之,又用其贾贵贱多少赐爵,欲为吏者,许之。其不欲为吏,而欲以受赐赏爵禄,若赎出亲戚所知罪人者,以令许之。其受构赏者,令葆宫见,以与其亲;欲以复佐上者,皆倍其爵赏。
如前候反,相参审,信,厚赐之。候三发三信,重赐之。不欲受赐而欲为吏者,许之二百石之吏……有能入深至主国者,问之审信,赏之倍他候,其不欲受赏,而欲为吏者,许之三百石之吏。
《墨子·号令》是专门记述当城被敌人包围后,在防守战中,对将士吏民的功罪奖惩的政策问题,全文很长,涉及面也广,以上所引四段文字,都是与军功爵制有关系的资料。兹解释如下:
第一段资料是讲在防守战中,对各级有功人员赐爵及奖励政策。功高者可赐爵关内侯,其次赐爵上卿、五大夫,再次赐爵公乘。对一般老百姓立功者,男子赐爵二级,女子赐钱五千,对男女老少无守城任务者,人赐钱千,免除三年徭役,不收租税,以此来鼓舞守城吏民的斗志。
第二段资料是讲在防守战中,对令、丞、尉因失职而造成逃亡的惩罚政策。逃亡人数在十人以下者,可以将功抵罪;逃亡十人以上者,夺爵二级;逃亡百人以上者,令、丞、尉免官遣戍。
第三段资料是讲在防守战中,对以物资支援战争的有功人员的赏赐政策。首先,对以物资支援战争者,要按质计价,并写在主券之上,战后加倍偿还;其次,对以物资支援战争者,按其支援的物资多少、贵贱而赐爵,愿意为吏者,按所赐爵位授予不同的吏职。按法令规定,允许以爵位赎免其亲戚的刑罪。受赐者还可以把爵位转让给亲人,如果愿意把所得到的赏赐再支援给国家者,则加倍封赏。
第四段资料是讲对有功的侦察(斥候)人员的奖赏政策。对斥候的侦察情报,经审查属实,给予厚赏;如果多次侦察所得情报均属实,给予重赏,不欲受赐而欲为吏者,可为二百石之吏;如果侦察能深入敌国的主要区域,审查属实,要加倍赏赐,如不欲受赏而欲为吏者,可任三百石之吏。
以上所引四段资料,文字虽然不多,但是,它说明军功爵制在战争中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墨子·号令》所讲的军功爵制,与《商君书》、《韩非子》所讲的军功爵制非常相似,因此有人推断《墨子·号令》所讲的就是秦的二十级爵制,其实这种推断并不一定准确。固然《墨子·号令》中所讲的关内侯、五大夫、公乘等爵名,确实与秦二十级爵名相一致,但也有不一致者,如“上卿”爵名,秦二十级爵制中就没有。商鞅变法所建立的秦国早期军功爵制有客卿、正卿之名,也不叫上卿。况且关内侯、五大夫、公乘等爵名也并非秦国的爵制所专有。韩、魏、楚等国皆有关内侯,而有五大夫爵名的国家就更多。所以我认为还是把《墨子·号令》所讲的赐爵制,当作战国时代所共有的现象为好,它说明军功爵制在战国时期各国已普遍推行。而且当时的政治家、思想家都非常重视军功爵制在政治上的作用,把它列入立政“三本”和为政“三节”中的重要内容。墨子说:“何谓三本?爵位不高,则民不敬也;蓄禄不厚,则民不信也;政令不断(不果断、不坚决),则民不畏也。”韩非子说:“官袭节而进,以至大任,智也。其任至而任大者,以节持之,曰质,曰镇,曰固。亲戚妻子,质也;爵禄厚而必,镇也;参伍责怒,固也。”还说:“是以君人者,分爵制禄,则法必严以重之。”商鞅对军功爵制的作用提得更高,他说:“行赏而兵强者,爵禄之谓也。爵禄者,兵之实也,是故人君之出爵禄也道明。道明则国日强,道幽则国日削。故爵禄之道,存亡之机也。夫削国亡主非无爵禄也,其所道过也。三王五霸其所道不过爵禄,而功相万者,其所道明也。”商鞅把推行军功爵制是否得当,视为“国家存亡之机”,说明了战国时期人们对军功爵制是何等的重视。《说苑·敬慎》又从相反的方面论证了军功爵制的重要性。“石仇曰:‘春秋有忽然而足以亡者,国君不可以不慎也。’”下面接着列举了九种足以亡国的原因,其中有一条是“国爵不用,足以亡也”。墨子、商鞅、韩非、石仇对军功爵制作用的有关论述,虽不免有夸大之嫌,但它说明,军功爵制在战国的政治生活中,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这一点应该是肯定的。
《盐铁论·险固》说:“庶人之有爵禄……盖自战国始也。”这话虽不完全准确,但在战国时已普遍建立了军功爵制是毫无疑问的。甚至在战国末年已出现了卖爵的情况。《韩非子·五蠹》说:“今世近习之请行,则官爵可买。官爵可买,则工商不卑也。”从韩非这一段话来看,工商业者有可能通过买爵的途径改变自己的卑贱地位,而挤入封建地主行列。而爵位可以买卖,说明军功爵制到战国末期已出现了泛滥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