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道:总经理与员工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充分利用“周报”进行沟通

(2010年3月19日)

GPT公司这些年来形成了一个很好的沟通方式——周报。一开始,周报只是为了公司管理层了解大家的工作情况而规定的一项要求,但随着公司的发展,现在周报已经不仅仅是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的一张报表,它已成为公司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工作与体会的沟通平台。比如在上一期周报中,陈天宝就“导师制”谈了自己的感受与困惑。本期周报中,研发总监矫树春就给予了解答,这种及时的沟通对于我们密切同事关系、改善工作方式都很有好处。下面就是他们的对话:

陈天宝:导师制的好处很多比如,拉近了导师与徒弟之间的关系友谊;导师就有了责任感,徒弟有了归属感;提高了知识传播的效率,面对面的交流是知识传播最快的方式。

导师制我觉得是很好,可如何把它的作用发挥出来,我觉得还存在很多问题。有时我与刘会彦、李银生一起聊天时,都说到了很类似的话“崔哥太忙了,我怕打搅他!王书明太忙了我怕打搅他。”我刚来的时候也有类似的感觉,怕打搅别人。研发部上班时都很安静,哪怕走动下,都怕打破这种平静。研发部太安静,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的交流不够”,我们与其他部门的交流也不够。以前也提到过关于交流,比如李冬梅也说到过老是容易被很多人打断。后来我们规定“最好在下午两点去问问题”。

矫树春:如何充分发挥导师制的作用?

解决方案:

对于新人,我建议你们最好能和导师更多接触,不要放不开,也不要怕麻烦。有问题要问!当然问问题,也不能对导师的工作有太大影响,可这样有策略地进行询问:

• 最好能和导师约定一个固定的时间进行问题询问。

• 把几个问题集中到一起咨询,效果更好。

• 不要指望太具体的指导,我认为导师要授之以渔,而非鱼。新人要注重方法的积累。

• 多在非工作时间进行交流,比如吃饭时间、下班时间,可以深入某一话题。

对于导师,建议如下:

• 了解徒弟的当下水平,是导师的第一步。

• 多提建议和改进方法,对其进行严格要求。

• 不保守,多关怀,积极主动,了解思想动态。

• 建立融洽的师徒关系,多进行非工作接触。

我想发挥导师制的关键是“主动”,学生要主动,老师要主动,都要放得开!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每个人的性格差异很大,有人活泼,有人沉稳,只有深入交流,才能找到契合点!愿研发部所有的导师和学生共同成长!

我想正是这种师徒的互相帮助、同事的互相关心,才使得刚来公司两个月的张福亮有了下面的感受:

张福亮:刚来的时候就感到GPT这个大家庭有浓厚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工作氛围,两个月后的今天依然有此感觉,现在可以确认并不是当初的错觉。

GPT要发展,GPT队伍必然壮大,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非常重要,而营造这种氛围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沟通,周报是我们的有效沟通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