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洋人婚礼夺眼球
洋人在外滩举办的室外婚礼,曾迷住不少观礼的国人。中国人把洋人的婚礼视作“西洋时装秀”,大开了眼界。
1868年中秋前后,黄浦江边的外滩公园刚刚对外开放不久,就成了在沪洋人开展各类娱乐活动的最佳场所。当时怡和洋行一名高管的儿子和英国领事馆一位外交官的女儿要在上海举行婚礼,而此时的上海正是秋高气爽,最适合在户外举办各种活动。
某日下午,外滩出现了一群洋人。队伍的前面是三辆漂亮的敞开式马车,头车上坐着二男二女,分别是新郎新娘和男女傧相。新娘身穿洁白的礼服,头披有白色花朵的长长的白纱,手捧一束怒放的鲜花。她的脸上涂着胭脂,双眼皮上抹着粉红色的眼影,嘴唇上擦着口红,那神态、模样真如彩云间飘然而下的仙女,华美惊艳。而坐在新娘对面的新郎身穿黑色西装领燕尾服,内搭白色衬衣,领口处戴着黑色的领结,衬衣外面穿着一件黑色的马甲,头上戴着黑色礼帽,脚穿一双锃亮的黑皮鞋。另外两辆马车上的人和跟在马车后面的人也个个衣着正式。男士身着全套礼服,大气、俊美,尽显英国绅士的气派。女士有的身穿绣花翻襟紧腰身的白色晚礼服,手捧花束或手提花篮,头戴西式镶花的圆形大礼帽;有的身穿新颖别致的吊带晚礼服或白衬衣,胸前别着一朵鲜花,头戴一顶花帽。婚礼队伍中的小孩也打扮得非常漂亮,和成人一样一丝不苟,模样特别讨人喜欢。

西式婚礼服

外国军官的婚礼合影

婚礼上的小花童

洋人婚礼中的宾主合影
整个婚礼队伍庄重大方、衣冠华丽,在国人的眼里,仿佛是一场高档的服装秀,使身穿长袍、大棉袄的国人大开眼界。
当缓缓行至外滩公园附近的树林旁时,婚礼队伍停了下来。只见新郎挽着新娘的手小心地从马车上走下,参加婚礼的众人一下子朝新人簇拥过去,再次表示祝贺。片刻之后,众人开始自行排队站立,新郎新娘站在最前面,两边是男女傧相、父母及至亲,后面是其他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这是要拍摄婚礼集体照。而这时周围已聚集了许多围观的华人,他们站在附近又说又笑地看着洋人们的所作所为,个个脸上都露出了惊奇的表情。当时有人看了这场婚礼后曾非常感慨地写道:“洋人婚礼之奇特,与吾族之异样,洋人衣冠之娇丽,吾族差距之甚,华洋之风气则不可同日而语也。”
这些洋人的穿着打扮,确实展示出了西方人特有的品位,给那时的国人上了一堂“美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