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mpirical Study on Face and the Functional Usage of Smartphone in the Chinese Cultural Context
Abstract China has been the largest smartphone market in the world. However, previous studies on smartphone have mainly focused on smartphone adoption, few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usage of specific smartphone functions. In China, a typical collectivistic eastern country, face and social group pressure can be peculiar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behavior of Chinese. In this study, we attempt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face, social group pressure, social and other factors on different smartphone usage in China from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It is found that social succes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and entertainment functions of smartphone, but the fear of missing out doesn'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function. Moreover, face gain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use of entertainment function, but face loss avoidance has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use of information obtaining and online trading functions. Group pressure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use of both communication and online trading functions.
Key words Smartphone usage, Face, Social, Social group pressure
一 引言
随着中国手机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和4G网络的普及,中国智能手机的生产市场和消费市场都在迅速发展。根据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统计,中国的智能手机保有量近6年来持续快速增长,从2010年的0.8亿台增长到2016年的10.3亿台。[1]智能手机的使用率也在迅速提高,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和手机网民规模分别达7.31亿和6.95亿,中国网民手机上网使用率为95.1%。[2]中国人对智能手机的应用已经趋近饱和,但是对智能手机的具体功能使用还有待深入研究。
智能手机消费市场的需求膨胀随之带来的就是手机应用程序(APP)市场的兴起,智能手机APP的多样化带来的便利性也让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低头族”。eMarketer的最新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人平均每天花1小时38分钟使用智能手机。[3]人们在如此庞杂的智能手机功能中会因为不同因素的影响选择性地使用不同功能,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手机网民手机的各类应用的使用率最高的四类依次为信息获取类应用(手机网络新闻、手机搜索)、沟通交流类应用(手机即时通信)、商务交易类应用(手机网上支付、手机网络购物)、娱乐类应用(手机网络视频、手机网络游戏、手机网络音乐)。[2]
有学者对互联网的采纳和互联网的功能使用进行了研究,发现互联网的采纳和互联网的功能使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受到的影响因素也不一样。[4]同样的,随着智能手机在中国的普及,由于时间和注意力的限制,受众对智能手机功能的使用也是有差异的,智能手机的采纳和智能手机的使用已经不是同一个概念,而过去的研究大多只关注智能手机的采纳,把智能手机的采纳作为一个笼统的概念进行研究,忽略智能手机不同功能使用的差异。在少量对智能手机的某一特定功能使用的研究中,缺乏对于中国这一庞大的智能手机使用群体的关注。同时,在很多用户看来,用最新最酷的智能手机显得有面子,如“果粉”们为追逐最新款iPhone等产品不惜代价,有报道称,大二女生为了买苹果手机借校园贷。[5]可见面子作为中国文化语境下的特有因素,在智能手机的使用中会产生重要影响。过去也有研究发现,在像中国这样的集体社会中,面子是影响人们关系和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6]除了中国特有的面子因素,在研究智能手机使用的影响因素中,既有研究还考察了与社会关系相关的变量[7]和群体压力[8]。因此本文也把社交和群体压力因素纳入对智能手机功能使用影响的研究。
二 文献综述
(一)智能手机不同功能的使用
既有关于智能手机使用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角度,第一种是把手机使用作为一个笼统的概念进行研究,在创新与扩散的理论框架下关注手机是否采纳及其影响因素,[9]随着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有学者对手机使用的情境包括使用时间、空间、媒介形式进行研究;[10] [11]当智能手机功能逐步多样化,由于使用方便可移动性强等特点,手机已经不只是用来打电话发短信,微信等社交产品的强大功能甚至使得人们很少用付费短信去进行交流,游戏、社交、网购等功能成为人们使用智能手机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学者开始关注智能手机某一特定功能的使用及其影响因素,比如手机社交功能、游戏功能的使用。[12] [24] [25]另外,国内目前已有的关于智能手机功能使用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大学生群体得出结论,[13]一定程度上缺乏广泛的代表性。因此本文将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中国网民使用率最高的八类应用(实时通信、网络新闻、在线搜索、在线音乐、在线视频、网上支付、网络购物和网络游戏),针对手机用户(不局限于大学生用户)进行研究,分析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用户使用智能手机功能的差异性。
(二)社会交往与智能手机使用
过去关于智能手机使用的研究都会把跟社会交往、社会关系等相关的变量纳入进去,比如,有研究发现智能手机不同需求的使用和社会资本的建立是相关的。[15]本研究根据过去的研究将社会交往分为社交焦虑[16]和社交喜爱度[17] [18]两个方面。
关于社交焦虑,有调查发现超过一半(56%)的社交网络使用者正在经历社交焦虑,他们随时都在关注他们的社交网络的更新情况,害怕错过朋友的状态更新、新闻事件的更新等。[19]过去对于社交焦虑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的研究较多,研究表明社交焦虑与手机依赖呈显著正相关,社交焦虑严重的个体害怕交往且非常敏感,他们可能更愿意将手机作为面对面情境的一种替代品,通过即时通信功能来减少人际交往的焦虑,提供更好的交往控制感。[20-22]因此,社交焦虑症越严重越容易使用智能手机的社交功能来减少焦虑感。另外,也有学者研究认为生活在网络时代的青少年是因为担心被社会隔离,无法得知朋友们和社会活动的消息而使用智能手机来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12]因此,社交焦虑越严重的人,可能也越需要使用智能手机的信息获取功能来保证自己可以即时获取朋友们的动态、新闻事件的更新以获取和朋友们的谈资,和自己所在的社会群体保持一致。
关于社交喜爱度,研究发现性格外向的人都比较重视社交和人际关系,[23]有研究表示外向型性格与游戏应用程序的使用[24]和通信功能的使用[25]呈正相关。因此性格外向的人会更热衷于社交,从而会更倾向于使用智能手机的沟通交流功能和娱乐功能。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1a:社交焦虑越严重的人,越经常使用智能手机的信息获取功能。
H1b:越喜欢社交的人,越经常使用智能手机的沟通交流功能和娱乐功能。
(三)面子与智能手机使用
根据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的理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维度之一是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中国是一个典型的集体主义国家,而面子是中国这一关系型社会中的特有的影响因素。有学者认为面子包括两个方面:要面子和避免丢面子。[26]要面子意味着人们希望被别人尊重和欣赏;避免丢面子意味着怕有损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27]本研究也将面子分成要面子和避免丢面子两个变量。既有研究都表明要面子与创新的采纳呈正相关,[28]先于别人采纳创新会被认为是一种有面子的方式。[29]而如果人们没能和他们的社会群体保持一致采纳创新,他们会觉得在他们的同龄人面前很丢面子。[30]具体到关于面子和智能手机的使用研究,主要是研究面子与智能手机的采纳的关系,而对于面子和智能手机具体功能使用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大部分研究发现要面子、避免丢面子与智能手机的采纳呈显著正相关。[31-33]本研究将进一步探究面子这一中国语境下的特殊因素对于智能手机不同功能的使用的影响。基于以上研究,可以认为越重视面子的人,越重视社会地位,越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和欣赏,因此可能会越容易使用沟通交流功能、娱乐功能在社交生活中表现自己。而越要避免丢面子的人,越怕有损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相对而言保守性更强,因此会越容易使用智能手机的信息获取功能和商务交易功能来满足个人需求。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2a:越要面子的人,越经常使用智能手机的沟通交流功能和娱乐功能。
H2b:越要避免丢面子的人,越经常使用智能手机的信息获取功能和商务交易功能。
(四)群体压力与智能手机使用
群体压力是指其他人对一个人的信念、感觉和行为的影响,[34]有学者将其他人更具体地定义为使用者认为对他们来说重要的人。[35]群体压力通常会被作为一个智能手机使用的重要研究变量。[36]因此,在本研究中,群体压力主要包括重视他们意见的人、周围的人、与自己有类似社会经济地位的人、对自己很重要的人对于他们使用智能手机功能的影响。既有研究发现,来自同龄人、长者、家庭成员的群体压力会影响信息技术的采纳,[37] [38]而智能手机作为一项新的信息技术,大部分研究表示群体压力与智能手机的采纳呈正相关。[39] [40]另外,社会群体压力和不同国家文化因素有很大相关性,因此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研究结论也不一致。在欧洲,外界压力对智能手机使用的影响并不显著;[41]在马来西亚[42]和西班牙[43],群体压力对智能手机的使用都有显著影响;在中国,大部分研究表示群体压力对手机使用是有显著影响的,[44] [45]但是也有因为地域差异而导致研究结论不一致。[46]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近两年有学者对群体压力对手机功能的使用进行研究,比如有研究表明群体压力正向影响智能手机商务交易功能(移动网购、在线支付)的使用的。[8]同时,越容易受群体压力影响的人,社交功能使用可能也越频繁。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3:越容易受群体压力影响的人,越经常使用智能手机的沟通交流功能和商务交易功能。
三 研究方法
(一)样本来源
本研究采用全国性的线上问卷调查,调查是由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的市场调查公司全球抽样调查公司(Survey Sampling International, SSI)执行。在进行正式调查之前进行了两次试调查,第一次是对20名北京某高校的研究生进行了试调查,第二次是对76名线上随机抽取的人进行了试调查。为确保调查真实可靠,在所有样本开始参加调查前,要进行质量检测,在95%置信区间,推论误差在± 3%内。调查由SSI随机向目标样本发送问卷链接进行在线填写邀请,完成问卷被访者平均获得不同的奖励。正式调查针对18周岁以上的中国成年人,最终获取896个有效样本。
(二)研究设计
本文的因变量为智能手机的功能使用,采用问卷中的一组问题“日常生活中,您是否使用智能手机的如下功能?”来测量,包括实时通信(如短信、微信等)、网络新闻、在线搜索、在线音乐、在线视频、网上支付、网络购物和网络游戏八种功能,问题选项都设置为“从不使用”“较少使用”“一般”“比较常用”“经常使用”。本调查根据《中国互联网络状况统计报告》将智能手机功能使用分为四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信息获取维度,包含网络新闻和在线搜索功能,信度分析得到α系数为0.785;第二个维度为沟通交流维度,包含实时通信功能;第三个维度为商务交易维度,包含手机网上支付和手机网络购物功能,信度分析得到 α 系数为0.807;第四个维度为娱乐功能维度,包含手机在线视频、手机网络游戏和手机在线音乐功能,信度分析得到α系数为0.896。α系数均高于0.7,因此该分析结果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可通过各项功能得分加总求均值来测量智能手机的四大类功能。
自变量包括社交焦虑、社交喜爱度、要面子、避免丢面子、群体压力。
社交焦虑变量是通过过去研究[18]改编而成的量表来测量的。包括以下问题“如果我一堆朋友玩耍不叫我,我会感到很伤心”,“如果我不知道身边的朋友状态,我会很焦急”,“如果我错过一次与朋友见面的机会,我心里会很难受”,“当我遇到一件好事,我会迫不及待地通过微博、微信等在网上分享”,“如果我错过一个计划好的聚会,我会很难过”“即使在休假期间,我也密切通过网络(如微信、QQ、微博等)关注我的好友状态”。量表的信度分析结果较为可信(Cronbach's α= 0.875),因此可通过将这六个问题的回答得分加总求均值来测量智能手机使用者的社交焦虑程度。
社交喜爱度变量也是由过去媒介多任务研究中的量表[16] [17]根据智能手机在中国使用的情境改编而成来进行测量的。包含以下五项:“我有很多机会与别人交流”,“我喜欢和其他人(如家人和朋友)一起看电视”,“我觉得我有很多要好的朋友”,“我觉得我在朋友心目中挺重要”,“我发现结交好朋友其实很简单”。该量表的信度分析结果较为可信(Cronbach's α= 0.853),因此可通过将五个问题的回答得分加总求均值来测量智能手机使用者的社交喜爱度。
面子变量是由要面子和避免丢面子两个维度组成。[26]要面子变量是由过去研究[4] [32]改编而成的一个包含了四个问题的量表来进行测量的,即“使用3G/4G将会提升我的个人形象”,“使用3G/4G有助于提升我的个人社会地位”,“如果我使用3G/4G,我的同事/同学将会高看我”,“使用3G/4G会让我在他人面前觉得有面子”。避免丢面子变量也是由既有研究[4] [32]改编而成的一个包含了四个问题的量表来测量的,即“使用最新科技产品不会丢面子”,“使用过时的科技产品将会有损我的社会形象”,“如果我认识的人大多数在用3G/4G手机,而我没有,那我会很没面子”,“为了不丢面子,我会使用3G/4G手机”。要面子和避免丢面子两个变量的量表的信度分析结果都较为可信,α系数分别为0.915和0.863,因此可分别通过将量表中四个问题的回答得分加总求均值来测量面子(要面子和避免丢面子)对于智能手机使用者使用不同功能的影响。
群体压力在本研究中主要是指智能手机使用者周围的人或是比较重要的人对智能手机不同功能使用的影响。该变量是由既有研究[32]改编而成的一个包含四个问题的量表来进行测量的,即“那些我重视他们意见的人大多认为使用3G/4G手机是个明智的选择”,“我周围的人大多希望我用3G/4G手机”,“许多和我有类似社会、经济地位的人将会或已经在用3G/4G手机”,“对我很重要的人大多认为我应该使用3G/4G手机”。该量表的信度分析结果比较可信(Cronbach's α = 0.893),因此可通过将四个问题的回答得分加总求均值来测量社会外界对智能手机不同功能使用的影响。
为了研究社交、面子、社会规范、媒体报道对于智能手机使用者使用不同功能的真实影响,本研究还将一些人口控制变量纳入进来,包括年龄、性别、收入、受教育水平。
四 研究结果
本研究样本中,智能手机使用者中男性占52.4%,女性占47.6%;在年龄方面,18~40岁的年轻人居多,占77.3%, 40~60岁的中年人占20.8%, 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少,只占1.9%;在收入方面,低收入水平(月收入3999元以下)的有将近一半,占47.7%,中等收入水平(月收入4000~9999元)和高收入水平(月收入10000元及以上)的分别占27.4%和24.9%。在受教育水平方面,大学教育水平的最多,占75.4%,高中及以下教育水平的占18%,研究生及以上教育水平的只占6.6%。
为了检验研究假设,文章采取多元线性回归统计模型来进行分析。将智能手机使用率最高的四种功能分别作为四个回归模型的因变量,将社交焦虑、社交喜爱度、有面子、避免丢面子、群体压力作为自变量,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作为控制变量。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智能手机功能使用的线性回归模型
注:∗p<0.10, ∗∗p<0.05, ∗∗∗p<0.01。
统计结果检验显示,社交焦虑与智能手机信息获取功能的使用呈正相关,但对沟通交流功能的使用没有显著性影响。即社交焦虑感越强的人,越容易使用智能手机的信息获取功能,因此H1a部分获得支持。社交喜爱度与智能手机的沟通交流功能和娱乐功能的使用呈正相关,即越喜欢社交的人,越容易使用智能手机的沟通交流功能和娱乐功能,因此H1b全部获得支持。
要面子与智能手机的沟通交流功能的使用呈显著负相关,与智能手机的娱乐功能的使用呈正相关。而避免丢面子和智能手机的信息获取功能、商务交易功能使用都不具有显著性影响。因此H2a部分获得支持,H2b全部不被支持。
群体压力与智能手机的沟通交流功能和商务交易功能的使用呈正相关,即越容易受群体压力影响的人,越容易使用智能手机的沟通交流功能和商务交易功能。因此H3全部获得支持。
人口学变量对于智能手机功能使用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小。性别仅显著影响智能手机的商务交易功能的使用;年龄对信息获取、商务交易和娱乐功能的使用具有显著负相关;教育水平几乎和智能手机功能使用不具有显著相关性,只有硕/博士研究生对娱乐功能的使用呈负相关。中等收入水平(月收入4000~9999元)与影响智能手机的信息获取功能、商务交易功能、娱乐功能的使用呈负相关,高等收入水平(月收入10000元以上)对信息获取功能的使用呈正相关。
五 讨论
本研究发现,越喜欢社交的人越容易使用智能手机的沟通交流功能和娱乐功能,但社交焦虑对沟通交流功能的使用不具有显著影响;要面子对智能手机的娱乐功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避免丢面子对于智能手机的功能使用都不具有显著性影响;越容易受群体压力影响的人,越容易使用智能手机的商务交易功能和沟通交流功能。
越喜欢社交的人越容易使用智能手机的沟通交流功能和娱乐功能,这和过去的研究结果[25]是一致的,社交成功的人往往都性格外向且比较自信,所以他们擅长且能够自如地处理好社交关系,因此也越倾向于使用智能手机的沟通交流功能和娱乐功能。比较异常的是,社交焦虑显著影响信息获取功能的使用,但对沟通交流功能的使用不具有显著影响。这可能是由于社交焦虑感越强的人,性格相对而言比较内向和不自信,而内向和不自信的人往往实际生活中朋友会较少,所以使用实时通信功能的频率会相对较少,但是内心又极度缺乏安全感,而在线搜索、看新闻等功能更多的是个人使用行为,因此可能会使用这些功能来逃避社交。
研究还发现,要面子对智能手机的沟通交流、娱乐功能都具有显著性影响,而避免丢面子对于智能手机的功能使用都不具有显著性影响。过去研究也出现了类似的结果,即面子获得比面子丢失对于智能手机使用的影响更显著。[32]这说明,在现代中国,对于新鲜事物的采纳更多的是为了使自己有面子,而不是避免丢面子。智能手机最广泛的使用群体主要是年轻群体,根据《2016年微信数据报告》,微信的典型活跃用户就是“80后”和“90后”[47],作为网络的原住民,他们从小受到西方文化以及现代文化影响,已经不同于传统的保守的老一辈了,所以他们使用智能手机进行娱乐更多的是为了让自己在社交生活中有所谈资获得面子,而不是怕丢面子。
越容易受群体压力影响的人,越容易使用智能手机的商务交易功能即支付和网购功能。这和过去研究结果[8]是一致的。如果周围的人都在使用手机支付功能,比如微信支付、支付宝等,那么迫于压力人们也会不得不使用手机支付功能去进行交易,这从近两年微信支付用户和支付宝用户的增长速度和数量也可窥见一斑。购物网站淘宝、京东等和微商带动了移动购物的发展,2016年11日24时,天猫“双十一”全天交易额超1207亿元,其中移动端的比例约82%。[48]群体压力对智能手机的沟通交流功能也具有显著性影响,社交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使用社交功能主要就是为了和社会外界进行沟通交流,因此越容易受群体压力影响的人,会更频繁地使用智能手机的社交功能。
在人口学变量和智能手机功能使用的关系中,比较值得关注的就是年龄和沟通交流功能不具有显著相关性,这可能是因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即时通信功能比如微信的使用是最为普遍的,不再具有年龄差异。其次,性别只和商务交易功能的使用具有显著相关性,即女性会更倾向于使用网购功能,《2016年中国网购用户行为及偏好研究报告》也表明女性比男性网购更频繁。[49]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研究使用的是全国范围的线上调查,因此抽样不一定具有代表性。其次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迅速增加,因变量智能手机的功能使用分类还有待细化,生活方式、性格等对于智能手机的功能使用可能都具有很重要的影响,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从而增强研究的价值。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传播学系)
[本文为2015年度北京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与首都经济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5WYA003)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2016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产品市场研究》,2016年8月16日,http://www.199it.com/archives/507655.html。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1/P020170123364672657408.pdf。
[3]《今年中国成年人每天花1小时38分钟使用智能手机》,2017年5月7日,http://www.199it.com/archives/585522.html。
[4] Zhu, J. J. H. , He, Z. , Perceived Characteristics, Perceived Needs, and Perceived Popularity: Adoption and use of the Internet in China,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02, 29(4):466-495.
[5]《大二女生为买iPhone借校园贷8个月“滚”成23万》,2017年7月10日,http://tech.163.com/17/0710/11/COVTBB5900097U7R.html。
[6] Wong, A. , Tjosvold, D. , Su, F. , Social Face for Innovation in Strategic Alliances in China: The Mediating Roles of Resource Exchange and Reflexivity,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7, 28(8):961-978.
[7] Wei, R. , Lo, V. H. Staying Connected While on the Move: Cell Phone Use and Social Connectedness, New Media & Society, 2006, 8(1):53-72.
[8] Chong, A. Y. L. , Chan, F. T. S. , Ooi, K. B. , Predicting Consumer Decisions to Adopt Mobile Commerce: Cross Country Empirical Examination between China and Malaysi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12, 53(1):34-43.
[9] Joo, J. , Sang, Y. , Exploring Koreans'smartphone Usage: An Integrated Model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ory,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3, 29(6):2512-2518.
[10] Böhmer, M. , Hecht, B. , Schöning, J. , et al. , Falling Asleep with Angry Birds, Facebook and Kindle: a Large Scale Study on Mobile Application Usage, Proceedings of 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with Mobile Devices and Services, ACM, 2011: 47-56.
[11] Do, T. M. T. , Blom, J. , Gatica-Perez, D. , Smartphone usage in the wild: a large-scale analysis of applications and context, Proceedings of 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odal Interfaces. ACM, 2011: 353-360.
[12] Hundley, H. L. , Shyles, L. , US teenagers' perceptions and awareness of digital technology: a focus group approach, New Media & Society, 2010, 12(3):417-433.
[13] 马超:《大学生手机功能使用行为的实证研究》,《东南传播》2015年第6期,第67~69页。
[14] 潘晓慧:《用户特质与满足度——香港手机功能使用的决定因素》,《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72~74页。
[15] Bian, M. , Leung, L. , Linking Loneliness, Shyness, Smartphone Addiction Symptoms, and Patterns of Smartphone Use to Social Capital,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2015, 33(1):61-79.
[16] Przybylski, A. K. , Murayama, K. , DeHaan, C. R. , et al. , Motivational,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rrelates of Fear of Missing Ou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3, 29(4):1841-1848.
[17] Pea, R. , Nass, C. , Meheula, L. , et al. , Media Use,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 Media Multitasking, and Social Well-being among 8 to 12-year-old Girl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12, 48(2):327.
[18] Xu, S. , Wang Z. J. , David, P. , Media Multitasking and Well-being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6, 55: 242-250.
[19]《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2013年7月12日,http://www.199it.com/archives/131615.html。
[20] 李波、钟杰、钱铭怡:《大学生社交焦虑易感性的回归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第17卷第2期,第109~112页。
[21] 王欢、黄海、吴和鸣:《大学生人格特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年第22卷第3期,第447~450页。
[22] Joinson, A. N. , Self-esteem, Interpersonal Risk, and Preference for e-mail to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 CyberPsychology&Behavior, 2004, 7(4):472-478.
[23] Watson, D. , Clark L. A. , Extraversion and its Positive Emotional Core,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y, 1997: 767-793.
[24] Lane, W. , Manner, C. , 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ity Traits on Mobile Phone Application Preferences, Journal of Economics & Behavioral Studies, 2012, 4(5):252-260.
[25] Lane, W. , Manner, C. , The Impact of Personality Traits on Smartphone Ownership and U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Social Science, 2011, 2(17):22-28.
[26] Ho, D. Y. , On the Concept of Fac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6, 81(4):867-884.
[27] Hwang, K. , Face and Favor: The Chinese Power Gam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7, 92(4):944-974.
[28] Revels, J. , Tojib, D. , Tsarenko, Y. , Understanding Consumer Intention to Use Mobile Services, Australasian Marketing Journal(AMJ), 2010, 18(2):74-80.
[29] Song, J. , Drennan, J. C. , Andrews, L. M. , Exploring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Chinese Consumer Acceptance of New Mobile Technology: A Qualitative Study, Australasian Marketing Journal(AMJ), 2012, 20(1):80-88.
[30] Chu, W. R. , The Dynamics of Cyber Chin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ICT Use, Knowledge, Technology & Policy, 2008, 21(1):29-35.
[31] Bao, Y. , Zhou, K. Z. , Su, C.,“Face Consciousness and Risk Aversion: do They Affect Consumer Decision-making? ”,Psychology & Marketing, 2003, 20(8):733-755.
[32] Song, J. , Understanding the Adoption of Mobile Innovation in China,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4, 38: 339-348.
[33] Liao, J. , Wang, L. , Face as a Mediator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erial Value and Brand Consciousness, Psychology&Marketing, 2009, 26(11):987-1001.
[34] Mason, W. A. , Conrey, F. R. , Smith E. R. , Situating Social Influence Processes:Dynamic, Multidirectional Flows of Influence within Social Network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2007, 11(3):279-300.
[35] Ajzen, I. ,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u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1: 509-526.
[36] Auter, P. J. , Portable Social Groups: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Gratifications, and Cell Phone Use among Young Adul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2006, 5(2):139-156.
[37] Venkatesh, V. , Brown S. A. , A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of Personal Computers in Homes: Adoption Determinants and Emerging Challenges, MIS Quarterly, 2001: 71-102.
[38] Mao, E. , Palvia, P. , Testing an Extended Model of IT Acceptance in the Chinese Cultural Context, ACM SIGMIS Database,2006, 37(2-3):20-32.
[39] Bauer, H. H. , Reichardt, T. , Barnes, S. J. , et al. , Driving Consumer Acceptance of Mobile Marketing: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Study,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2005, 6(3):181.
[40] 姜凌、陈雅静:《消费者智能手机使用意愿之影响因素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第32卷第21期,第242~246页。
[41] Carlsson, C. , Carlsson, J. , Hyvonen, K. , et al. , Adoption of Mobile Devices/services—Searching for Answers with the UTAUT, System Sciences, 2006. HICSS' 06. Proceedings of the 39th Annual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6(6):132a-132a.
[42] Zendehdel, M. , Paim, L. H. , Delafrooz, N. , Understanding User Intention Toward 4G Mobile Service Adoption: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Theo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ademic Research,2015(7).
[43] Calvo-Porral, C. , Lévy-Mangin, J. P. , Switching Behavior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 Mobile Services: Analyzing Virtual and Traditional Operator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5, 49: 532-540.
[44] Hooi, Ting D. , Fong, Lim S. , Siuly Patanmacia, T. , et al. , Dependency on Smartphone and the Impact on Purchase Behaviour, Young consumers, 2011, 12(3):193-203.
[45] Zhang, X. , Prybutok, V. R. , How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Markets Differ in China, the US, and Europe,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05, 48(3):111-114.
[46] Park, J. K. , Yang, S. J. , Lehto, X. , Adoption of Mobile Technologies for Chinese Consumers,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2007, 8(3):196.
[47]《2016微信数据报告发布》,2016年12月28日,http://tech.qq.com/a/20161228/018057.htm#p=4。
[48]《2016天猫双十一当天交易额超1207亿元 无线成交占比近82%》,2016年11月12日,http://news.xinhuanet.com/info/2016-11/12/c_135824263.htm。
[49]《2016年中国网购用户行为及偏好研究报告》,2016年5月13日,http://www.199it.com/archives/471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