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葱葱的岁月](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949/23209949/b_23209949.jpg)
第60章 金工实习
学习完代码,很快另一门实践课袭来,这个课叫金工实习。
大家听到这个名字后都是一头雾水,又是金,又是工,到底是什么意思,让人捉摸不透。
一个周一的早晨,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走在学校的大路上,走向金工实习的教学场地。
路上大家有说有笑,猜测这门课到底是做什么的,有的同学脑洞大开,猜测每人发块黄金,然后学习如何把它打造成金戒指。
王军摇了摇头,说:“还金戒指呢,能给它做成个球就不错了,要真是每人发块黄金的话,那这门课就得收几千块的学费。”
听到这里,大家立即刹住了车,不再朝这方面胡思乱想。
毕竟那时候,一个月的生活费也就几百块,一年不吃不喝去上一门课,肯定是不行的。
走到一个厂房附近,老师的脚步停了下来,他率先进入厂房进行了简单的沟通,然后示意大家进入。
我们进去后,才发现外边看着很陈旧的厂房,里边却是别有洞天,厂房空间很大,很敞亮,放置了各式各样的设备,几位穿着蓝色工作服的老师傅笔直的站在各个设备旁边。
老师开始了讲解:“金工实习主要是让大家学习机械制造的基本知识,包括:车、铣、刨、磨、钳、铸、锻、焊8个工种,每个工种由一位师傅给大家讲解,然后再带领大家实际操作,最终让你们掌握这个工种的基本操作技巧,大家一定要严格遵守师傅们讲的操作步骤,不会了就问,千万不要擅自乱动,这些机器用好了,可以加工出来漂亮的产品,用不好,不仅加工不出来,甚至会发生危险,所以一定要仔细听,仔细看,多问。”
他说的会发生危险,听着挺吓人的,但是我们实在想象不出来,这些安静的坐在地上的机器设备会产生什么样的危险,难道能吃人不成。
看我们一副不屑的样子,老师补充说道:“注意了,之前有个女生没有遵守规矩,头发被卷到了机器里,扯掉了很多头发。还有个男生没遵守规矩,衣服被卷到了机器里,差点酿成事故。”
听完这些,我们还是无法想象出那是怎样的场面,但是当我们学会了这些机器的操作方法以后,彻底明白了那是多么恐怖的事件。
第一位师傅缓步向我们走来,带着我们走到了几台设备旁边,他介绍的是车工,当他介绍完车床的用途后,开始了实际操作,他把要加工的工件和车刀安装完毕后,启动车床,旋转的工件和移动的车刀完美的配合在一起,顺利的实现了工件的加工,这个过程中,师傅也不停的讲解着注意事项,他讲解完毕后。
我们被划分为十个小组,每组三人,每组分配了一台设备和工件、车刀,然后我们开始实际操作。
起初大家面对冰冷的设备不知所措,进入了观望模式,有的同学胆子大,直接有模有样的开始了操作,师傅则是不停的穿梭在各个组,不停的指导着大家,当来到我们组时,发现我们三人呆若木鸡的站着,便催促道:“别光看啊,动起来。”
我们这才把工件放到了设备上,然后另外两人开始研究如何安装车刀,而我负责固定工件,折腾了半个小时,总算是完成了安装工作,迅速吃了个午饭,准备下午加工出来完美的工件。
谁知道下午来到厂房后,发现安装好的工件和车刀全被师傅卸了下来,师傅说道:“你们没记住规矩啊,人离开了,就一定要把设备上的东西取下来,万一你没固定好,而其他人不小心操作了,损坏了刀头,损坏了作品,甚至是发生危险,那都是不行的。”
我们心中虽然有些抱怨,但是细想一下,师傅说的有道理,尤其是自己的作品如果损坏了,那实在是太可惜了。
看了看手里的工件,依然是原形,没有经过任何打造,有些着急的把它放到了车床上。
可能是中午没休息好的缘故,也可能是做重复劳动,心中不悦的缘故,反正工件是没有固定好。
另外一个同学迅速启动了机器,马上就听到了咣当咣当的震耳剧响,听到这么响的声音后,开机的同学迅速关闭了机器,之后我们三人就晕菜了,僵在那里,像是被点了穴一样。
师傅眼疾手快,迅速跑了过来,他查看了一下机器,叹了口气,说:“差点就酿成了事故,工件没有卡紧,就启动机器,幸亏固定住了一部分,要不然就飞出来了,那就真出事了。”
说完,他耐心的给我们演示了如何固定工件,又让我们三人轮流操作了一次,才放心的离开了。
有了这次教训,我们变得异常谨慎,我仍然负责固定工件,但是我固定以后,他们两人都要检查一遍,才算完成,所以我们组的效率很低,其他小组陆续完成了加工,交了作品,有说有笑的离开了厂房。
周鸣宇、郝广所在的组早早就完成了任务。
汪晓和刘小天分到了一组,刘小天的小眼睛跟随着工件的转动,也不停地旋转着,简直快赶上了工件的旋转速度,加工完毕后,拿出来工件,他就得意的啧啧两声,然后笑着对汪晓说:“哥的手艺简直是巧夺天工,太完美了。”
汪晓一边远距离的观看,一边附和道:“不错,不错,这任务就交给你了。”
就这样,在刘小天一次次的自我夸奖下,他们的作品完成了,最终交到师傅手上,师傅端详了一会,表扬道:“这个平整度,是整个班里最好的。”
刘小天得意的笑了起来,揉了揉眼睛对着汪晓自夸道:“咋样,跟着哥有好处吧,我靠,就是有点用眼过度了。”
汪晓一听顺利过关了,没等刘小天说完,就用最快的速度窜回了宿舍。
刘小天慢悠悠的走到我附近,看了一会,学着师傅的语气,说道:“太差了,你就是加工到晚上,也做不出来。”
我赶快挥了挥手,说:“哪凉快去哪,乌鸦嘴。”
刘小天嬉笑着走出了厂房。
不知道是因为他的乌鸦嘴的缘故,还是我们三人仍然处于惊魂未定的状态,反正我们的工件就是加工不好,重复的拆下、安装刀具和工件,反复的启动机器、关闭机器,不管如何折腾,感觉机器就是不给力,工件一直打磨不好,最后只能是倒数第一的速度完成了加工。
师傅看着我们交的工件,说道:“还行,不算最差的,虽然慢了一点,但是你们三人熟练的掌握了车床的用法。”
听了师傅的评价,我们三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总算是没白忙活。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学习了铣、刨、磨、钳这几个工种,前边四个工种都是操作机器设备去加工,最后的钳工,要完全手工打造。
一把锉刀拿在手上,对一个金属块加工,最终让它变成一个锤子头。
师傅演示了锉刀的用法,在他的犀利操作下,金属屑雪花般落下。
看着师傅打磨的非常顺畅,我们全都跃跃欲试,但是当我们真正自己动手的时候,才发现金属块纹丝不动,碎屑掉落的极少,师傅依次走到每个人的旁边,直接拿过去锉刀,再次进行现场教学,看着迅速掉落的金属屑。
大家心中非常高兴,心里默默的念叨着:“师傅加油,加工完吧。”
其实师傅只是为了演示,所以他只是操作一小会,就把锉刀还给了我们,然后还是我们自己加工。
女生会受到优待,毕竟她们的力气小一些,所以师傅会帮她们多打磨一会。
经过一天的努力打磨,锤子头终于像模像样了,欣赏着自己的作品,心里是美滋滋的,但是发现双手在微微的颤抖。
打造完毕的锤子头整齐的摆放到一起,给人的感觉还是挺震撼的。
第二周学习的是铸、锻、焊,由于这三个工种操作比较复杂,所以学校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师傅演示,我们围观。
只有最后的焊工,允许大家自愿报名,可以实际操作一下,但是师傅反复强调,操作不当会伤眼,所以大家都是敬而远之,谁也没去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