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的唯物史观逻辑: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视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内涵和结构

邓小平指出,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因此,改革和生产力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毫无疑问,中国的改革不是单纯某一个部门的改革,它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同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的不适应,是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原因。改革就是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不断调整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

一 生产力的内涵和结构

1.生产力的内涵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而生产力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因此,明确生产力的具体内涵是本书研究的基础。《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早期的一部较为成熟的哲学著作,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在此书中有了相当完整的表述。马克思在阐述唯物史观的同时,对生产力的两种表现形式作了阐述。一方面它是一种力量;另一方面它具有物的外壳或形式,并着重指出了生产力的量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生产力质的变化,即新的生产方式的诞生。由于注重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力的量的考察,对量的考察就不能离开生产力的物的外壳或形式。马克思明确指出,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形态。进而,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又指出,物质条件是生产力,机器是生产力,并第一次指出了由人组成的阶级,确切地说即革命阶级,也是一种生产力。有学者指出:“生产力是人的一种生产能力,它不是外在于人的物质躯体,它是人的本质力量,通过生产或劳动把人在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从而满足人自身的存在、延续、发展的需要。”王复三、曹维源:《生产力因素研究与开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第40~41页。

就像上文所引马克思所指出的,生产力既然是人的一种生产能力,那么这种生产能力并不是先于人的存在而独立存在的,它必然是随着人的实践发展而不断进步的。因此,生产力具有历史性。同时,生产力又不是作为意念存在的,在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生产力是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所以,生产力也是实实在在的,客观现实性是它的另外一个特质。完整地理解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就必须深入理解其性质、水平、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生产力发展的量是指其在一定时期的发展程度,一定时期被人用来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水平。从质的方面来说,劳动资料被谁控制和掌握决定了生产力的性质。上述两者的结合就形成了某一个时期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即量的规定性与质的规定性的统一。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的量、质和状况基础之上的,这三者也正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2.生产力的结构

马克思讲,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正是劳动促使了人的产生,也即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自从人类诞生以后,无论是人自身的生存还是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都与劳动息息相关。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实际上是人不断开展生产劳动实践的过程。所以,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208页。此时,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就构成了生产力的三个最核心的要素。

第一,劳动者。任何劳动的开展都必须由劳动者来完成,毫无疑问,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决定性要素。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等生产要素必须同劳动者结合起来,才能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劳动者可以提供的劳动的质量和水平决定着其他生产要素作用的发挥,同理,劳动者能力的弱化也会制约社会的发展。至此我们不难看出,一方面,只有具备直接或间接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这种劳动能力的人才是生产力中的基本要素;另一方面,劳动者必须同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结合才能真正成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第二,劳动对象。劳动对象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实践中运用生产工具作用其上的一切东西,它是生产力诸要素中的实体要素。劳动对象是生产力运行的基础,没有劳动对象就没有效果,更无效益,劳动者的劳动作业就不存在意义,劳动工具也无用武之地。劳动对象质量的高低对劳动产品的质量有很大影响。

第三,劳动工具。劳动工具是生产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实体性因素,它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劳动对象的中介,也是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手段,是人类自身肉体器官的延长,劳动工具解放了人手和人脑,使人获得更大的能力。劳动工具是人类借助将自身的能量转移到劳动对象上去的中介,它是人类自身的创造。在生产实践中,人类借助它才能够提高生产能力。同时,劳动工具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也在推动着劳动对象的延展,从而更多地提升生产使用价值的效益。

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力要素的外延在扩大,教育、科学技术、管理、信息、环境等已经被纳入生产力的要素体系中来。生产力的诸多要素需要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孤立的生产力要素不是现实的生产力,现实的生产力必须是诸要素的结合。这个结合就是要素间质的适应性和量的比例性。一定质的生产工具是由一定量的原材料构成的,并由一定质(劳动技能、技术水平)的劳动者来使用的。一定质的劳动对象需要一定质的开采加工工具和劳动者来作用,而且必须在量上相适应,以免造成某个要素闲置。认识这个规律的作用在于解释生产力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展现生产力的内部矛盾运动,使我们能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对生产力进行合理的组织。

二 生产关系的内涵及结构

1.生产关系的内涵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探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有助于深入探索不同社会形态中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性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着的。马克思指出:“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724页。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历史上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性质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其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共同占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产品分配上不存在剥削。另一种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其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少数非劳动者占有,劳动者占有很少或根本没有生产资料并在生产中处于被支配地位”, 余斌:《准确表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术评论》2014年第6期,第13~19页。人与人的关系包含剥削关系。生产关系在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具体表现形式。人类历史上从低级到高级依次经历原始共产主义、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五种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的结构

生产关系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经济结构,是内部各环节或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统一体。它包括三个基本要素。

第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一切生产实践的进行必须以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为前提,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不同结合方式就构成了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中,最核心的就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以及由谁支配的问题。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石,因为它决定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而正是不同的结合方式,才形成了不同的生产关系的类型,也从根本上锁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因此,历史上产生了两种根本对立的生产关系类型,即生产者与自己拥有的生产资料相结合构成的生产关系和生产者与别人拥有的生产资料相结合构成的生产关系。我们称前者为公有制社会生产方式,后者为私有制社会生产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也因此成为区分社会经济结构或经济形态的基本标志。它决定生产关系的其他环节或方面。具体包括,决定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如何交换自己的活动;决定并制约着产品的分配关系或分配方式;最终决定并制约着社会的消费关系或人们的消费形式。

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主要指人们分别处于什么样的生产地位,以及他们之间怎样相互交换彼此的活动这样一种关系。当一部分人为别人提供自己的劳动而不能换取等量劳动产品的时候,他们之间就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如果等量劳动能够换取等量报酬,他们就形成了平等的关系。

第三,产品的分配方式。指生产的成品如何进行分配,即按什么原则和标准进行分配,它反映出人们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还是平均主义、按劳分配以及按需要分配的关系。产品的分配方式直接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体现了生产资料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整个社会关系的直接表现。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决定着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交换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方式,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其他方面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起重大影响作用,从不同的角度和程度表现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因此,决不能把几个方面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生产关系割裂开来。生产关系有两个基本特点。其一是客观性。这种客观性首先体现在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时,也体现在社会生活中,不管人们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每一个人生下来就得接受现成的生产关系作为自己生活的起点。其二是相对稳定性。这种相对稳定性也有两层含义:第一,当一种新生产关系刚刚建立以及在它取得统治地位以后的一个时期内,它是基本上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这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性,如果过早地破坏这种稳定,势必会阻碍或者破坏生产力的发展;第二,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当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时,反动阶级为了维护其既得利益,总会尽力甚至拼死维护这种反动的生产关系,极力阻碍生产关系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