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学的创建——历史、现状与发展
我国少数民族历史悠久,在历史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探讨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学形成的社会背景,及其学科的产生、构建与发展问题,可引起学术界与社会对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重视与关注,更好地保护、发掘与利用这一珍贵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
一 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学创建的背景及其概念的提出
(一)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学创建的背景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在其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形成了极其丰富的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新中国成立后各少数民族地区遗存有大量的少数民族历史档案,遗存现状如下:
1.种类繁多。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种类丰富,按载体形式可划分为纸质档案、金石档案、竹木档案、布帛档案、羊皮档案、兽骨档案、陶片档案、贝叶档案、照片档案和口碑档案;按内容性质可划分为政治、历史、经济、军事、天文、历法、医药、文艺、哲学、伦理、宗教、民俗、译著和语言文字等;按文件名称可划分为诏、诰、谕、题、奏、疏、法规、令、条例、布告、公约、呈文、书、移、咨、信、账簿、契约、家谱、盟约、碑文、金文、印章、照片等类型。
2.数量丰富。各民族地区保存下来的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量极为丰富。以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为例,其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有清代上至入关前天命九年(公元1607年)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中央各部门的满文档案200余万件,辽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各保存有满文和满汉合璧的档案2万余件(卷);藏文历史档案仅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珍藏的就有90个全宗300多万册(份);东巴经约有4万余册;彝文纸质档案20万余(件)册;傣文纸质档案8万余(件)册;少数民族文字碑刻有数千余方,仅彝文碑刻就有近千块;少数民族文字摩崖有数百处;各种少数民族文字印章有数千方,这些档案文献亟待进行收集、整理与研究。
3.保管机构众多。民族地区保存下来的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各文化机构都有收藏,主要分布在寺院、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文物馆、文物室、群艺馆、政协机构和民族研究机构,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仅西双版纳各个寺庙保存的傣文经卷就有5万多册。此外,尚有大量的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散存民间,由于保存条件恶劣,许多珍贵的档案文件都已遭受到严重的损毁。
4.档案损毁严重。新中国成立后遗存下来的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损毁极为严重。以文化机构保存的少数民族历史档案为例,据1981年调查,北京现存所编目的659部古彝书中,完好的只有248部,占37%;边残的有168部,占26%,半残的有123部,占19%;全残的难以整理的120部,占18%。更为严重的是大量散存民间的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大多年代久远,保管条件差、发霉、受潮、粘连、虫蛀、风化、破碎现象极为普遍,如不进行及时抢救与保护,随时都有毁坏丧失的危险。
5.大量档案流失国外。少数民族档案在历史上曾大量流失。如19世纪以来,沙皇俄国先后从外蒙古、北京、拉萨、新疆等地运走了《甘珠尔》、《丹珠尔》和若干吐蕃木牍。此后,美、英、法、日等又掠走了许多敦煌藏文档案和11世纪以后的藏文档案。流失藏文历史档案多为国外文化机构收藏,如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珍藏敦煌藏文档案约2000卷、法国国立图书馆藏有2500卷,日本除藏有藏文大藏经的所有版本外,还有大批敦煌藏文档案和11世纪以后的藏文档案。1959年西藏叛乱时达赖集团把大批藏文历史档案带到印度,存放在所谓的西藏文献图书馆内。东巴经的流失也极为严重,如美国的约瑟夫·洛克于1921年2月起在滇西北等地区收集东巴经典,历时28年,共购买到38000多册东巴经典。据初步统计,收藏于国外有关图书馆、博物馆、研究机构及个人手中的东巴经有10000余册,遍及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奥地利、澳大利亚、加拿大、西班牙、俄国、英国。
上述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地区遗存的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极为丰富,对少数民族历史档案进行研究,并进行保护与抢救工作已经成为档案工作所面临解决的紧迫问题。
(二)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概念的提出及完善
为了保护与抢救少数民族历史档案,1960年8月,国家档案局在呼和浩特召开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档案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的问题。其后,档案学界对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内涵外延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云南大学张鑫昌、张昌山教授等提出的:所谓民族档案,是指各个时期的一切社会组织及其成员关于各少数民族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符号的原始记录。民族档案工作就是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民族档案的活动[1]。
1987年11月,中国档案学会在昆明召开少数民族档案史料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对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内涵外延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中,青海省档案局牛创平认为:凡是反映少数民族的历史、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等方面的档案文件,都是少数民族档案史料;云南省档案局杨集龙认为:凡是少数民族地区机关、社会组织以及土司、家属和个人在从事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反映了少数民族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军事、社会生活、民情习俗等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及各种载体和各种形式的文字材料都是少数民族档案[2]。其后,档案学界对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研究更趋成熟,综合各家观点,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概念可以归纳为:
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土官、个人和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反映少数民族政治、历史、经济、军事、天文、历法、医药、教育、文艺、哲学、伦理、宗教和民俗等方面情况,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画、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纪录。
二 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学的形成、构建与完善
1987年11月,中国档案学会在昆明召开少数民族档案史料学术研讨会之后,对于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研究已经进入到学科体系的构建阶段,这一时期,档案学界着重解决了以下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学学科建设中的重要理论问题:
(一)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学的研究实体问题
对于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内涵外延问题学术界经过有益的争论与探讨,已经达成了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应包括反映少数民族问题的各种档案文件的共识。从档案形成主体来看,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实体包括以下两大类型:
1.少数民族原生历史档案。即各少数民族在其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自身产生的档案文件,具体又包括三种类型:
(1)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这是指少数民族以古突厥文、满文、蒙古文、藏文、彝文、傣文、东巴文、白文、壮文和水书等本民族文字产生形成的档案文件材料,按其存在方式又可分为古籍、文书、印章、碑刻、摩崖、石经墙、石经片、石经墩、金文、竹简、木刻、骨文、皮书、布书、瓦书、陶书等类型。
(2)少数民族汉文历史档案。这部分档案指少数民族土官和群众使用汉文形成的档案文件。主要有文书、碑刻、摩崖、金文、印章等类型。
(3)少数民族图像历史档案。少数民族产生的图像历史档案十分丰富,主要有岩画、木画、古画册和照片诸多类型,这些少数民族图像历史档案是研究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发展情况的珍贵文献材料。
(4)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即各少数民族在其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由土司、喇嘛、毕摩、东巴、和尚、巫师、长老、民间艺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群众口耳相传的原始口碑历史记录。
2.官方汉文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即历代封建中央政府和地方官吏在统治少数民族地区的过程中形成的档案文件,主要有:
(1)文书。包括统治政策文书,封授、袭替文书,经济事务文书,改土归流文书,反叛、纷争、征剿文书,教化、儒学文书,交通驿站文书等类别。
(2)石刻。有碑刻,包括墓碑、儒学碑、水利碑、告示碑、戡扶碑、德政碑等;摩崖,如云南的《袁滋题名摩崖》《达崎开塞石刻》,广西的《韩云卿平蛮颂并序》《余靖大宋平蛮碑》等。
(3)印章。传世官方汉文少数民族古印章有《“滇王之印”金印》《建伶道宰印》《哀牢王章》《汉叟邑长印》《“越归汗蜻蛉长”印》《“南夷长吏”铜印》等类型。
此外还有部分官方汉文少数民族金文历史档案,以及图像和口述历史档案等。
(二)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学学科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应包括两大方面,即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和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管理,具体研究内容构成如下:
1.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少数民族历史档案主要研究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产生形成、内涵外延、范围种类、档案特点和利用价值问题。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是各少数民族在其历史活动中产生形成的,记载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古代文明和光辉成果,研究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有利于揭示其本质属性,展示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珍贵价值。
2.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管理工作。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管理工作包括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微观管理工作和宏观管理工作两个领域。其中,微观管理工作探讨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实体管理问题,即如何对少数民族历史档案进行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编研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宏观管理工作则是研究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事业发展与管理问题,即在档案机构的设置、行政管理、法制建设、宣传教育、标准化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对少数民族历史档案进行宏观管理。
三 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学创建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1.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学创建的理论价值。档案学的学科理论体系有一个创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0世纪50年代,人们以文书档案为研究重点,并借鉴了苏联档案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创建了以文书档案为研究对象的档案管理学。60年代,我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产生形成了大量的科技文件材料,从而建立了科技档案管理学。其后,又创建了文书学、档案保护技术学、档案文献编纂学、中国档案史等多门档案学下位学科,形成了档案学学科体系的基本雏形。80年代以来,我国档案事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档案学研究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日趋扩大,建立各种专门档案管理学已成为档案学学科体系建设与拓展的新趋势。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学正是适应了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这一新趋势而创建形成的,这一学科的建立,无疑对科学管理和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历史档案,丰富档案学的学科体系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2.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学创建的实践价值。主要实践价值如下:
(1)有利于保护与抢救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受历史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各民族地区保存下来的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现状不容乐观,由于保存机构众多、许多档案文件散存民间,加之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许多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如不及时进行保护与抢救,这些珍贵的档案文献随时都有毁坏丧失的危险。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学的建立可全面展示民族历史档案的珍贵价值,进而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政府的重视,更好地保护与抢救这一珍贵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
(2)有利于少数民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发掘利用。现今,各民族地区的档案机构收集到的少数民族历史档案为数不多,许多重要的档案文件亦未分类整理,这就极大地限制了社会各界对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认识与利用。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学的研究结合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实际状况,探讨其科学管理和开发利用问题,从档案实体管理到编制目录、译注出版、文献编研和文化交流等方面提出了系统开发少数民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科学方法,这对发掘利用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 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学的发展
(一)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学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
自1960年8月国家档案局在呼和浩特召开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档案工作会议以后,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成果有张鑫昌、张昌山教授等撰写的《关于民族档案学的几个问题》,该论文对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内含外延以及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学的框架结构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与探讨。1987年11月,中国档案学会在昆明召开少数民族档案史料学术研讨会,编辑出版了《少数民族档案史料评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所收录的论文涉及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概念、种类、特点、功能作用及其科学管理的各个方面。1993年11月,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了杨中一编著的《中国少数民族档案及其管理》,全书对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产生发展、内含外延、内容构成、档案特点、功能作用以及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作了系统的研究与阐述。其后,云南大学情报与档案学系华林出版了《西南彝族历史档案》《傣族历史档案研究》《西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管理学》《藏文历史档案研究》,陈子丹出版了《云南少数民族金石档案研究》《民族档案史料编纂学概要》《民族档案学专题研究》《元代文书档案工作研究》;广西民族大学麻新纯出版了《广西壮族历史记录生态型保护研究》,郑惠出版了《瑶族文书档案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档案文献珍品研究》;辽宁大学赵彦昌出版了《满文档案研究》;山东大学仝艳锋出版了《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研究》等学术专著,在档案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学发展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1.少数民族历史档案与少数民族古籍的理论界定问题。在我国文献发展史上,古籍与档案有共同的历史渊源。古籍是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用各种零散文献资料按照一定的规律加工、整理、汇集成册的书籍”[3]。我国最早的古籍文献始于何时学术界尚无定论。唐张怀瓘《书断》说:“大道衰而有书,利害萌而有其契。”这说明书契(既是一种古籍,也是一种文书档案)是在原始公社衰亡、私有制出现时产生的。《吕氏春秋·先识览》记载,在桀时,夏代处于危亡之际,太史令曾拿出典籍文献向夏桀哭谏,夏桀荒淫无道更甚,太史令终古愤而投奔商朝。商代,《尚书·多士篇》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礼记·中庸》说:“文、武之政,布在方、策。”这里的“册、典”、“方、策”系竹简文献,既是古籍又是文书。狭义的少数民族古籍指民族纸质古书,这些古籍多为刻本、写本、稿本和抄本,从档案学的角度划分,他们是一种极其珍贵的手稿档案,具有档案和图书的双重属性。
2.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管理的标准化问题。国家标准《标准化基本术语第一部分》(GB3935.1—83)规定: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工作的标准化是对其管理工作中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作出的统一的规定,以便在工作中有共同遵守的统一准则和依据。要实现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必须统一制订标准,作为制定质量要求、管理制度、部门和岗位职责等共同的行动准则。因此,推行标准化对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科学管理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数字化管理问题。首先要解决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的数字化问题。现今,各民族地区的文化机构和相关科研机构在少数民族文字处理技术及应用系统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开发出了藏文、蒙古文,维、哈、柯文,朝鲜文,锡伯文,满文,彝文,傣文,壮文,苗文输入系统,这些输入系统有待于从档案管理的标准化方面进行规范和完善,以实现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其次,要开发数字化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管理系统。这是一类可扩展的知识网络系统,可采集、加工、处理、存储、组织、发布和利用数字化少数民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为此,各个档案管理部门,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实力较强的国家、省市级档案馆应该进行多馆合作,共同开发研制数字化少数民族历史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
4.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学的大学科体系建设问题。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学是档案学学科体系之下的一个分支学科,而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学本身又可构建一个自身的学科体系,这一学科体系由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学、少数民族历史文书学、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管理学、少数民族历史档案保护学、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文献编纂学等诸多学科构成。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学大学科体系的建立,从理论上可丰富完善档案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在实践上除加强对我国少数民族历史档案事业的宏观管理外,还可从各个方面对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实体进行科学管理,以更好地保护、抢救与发掘利用少数民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1]张鑫昌教授等所撰《关于民族档案学的几个问题》,载于尤中、方铁主编《西南民族史研究·1987》,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参见中国档案学会编《少数民族档案史料评述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
[3]乌谷:《民族古籍学》,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