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波未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8章 沉默的大多数

我到底属于沉默的大多数还是不沉默的少数,活到这个年纪了,我竟然犹豫再三不知如何界定。按常理来说,别人眼中我当然属于不沉默的少数。过去四年出过三本书,六年来微博发了两万六千多条,平均每天十条微博,这不仅不沉默,都有些话唠了!可是我怎么还是觉得我属于沉默的大多数呢?这种自我认知和表象之间的反差是怎么来的呢?

要说清楚这件事情,我们首先要确定概念,什么是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在他的《沉默的大多数》里是这样界定的:“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就是因为这些话没有说出来,所以很多人以为他们不存在或者很遥远……然后我又猛省到自己也属于古往今来最大的一个弱势群体,就是沉默的大多数。这些人保持沉默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些人没能力,或者没有机会说话;还有人有些隐情不便说话;还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对于话语的世界有某种厌恶之情。我就属于这最后一种。”

如前所述,这几年我话没有少说,表面看我应该属于不沉默的少数,但内心里,我仍然想把自己归为弱势群体,实在是因为我也有很多话想说没有说出来,所以以畅所欲言为标准的话,我仍然属于沉默的大多数。

和王小波所在的时代相比,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自媒体发达到已经到泛滥的程度了,以数亿的微博用户,数千万的公众号来看是大多数不再沉默,但实际情况呢?从2012年开始,以微博为例,除了被禁言的,自动禁言的都不少,活跃度大大降低,是喜新厌旧都到微信公众号去发言了吗?显然不完全是,微信上的十万加长文都是些什么文章?稍微统计总结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其议题的局限性显而易见,比如如何养生长寿,比如谁谁谁开了间美好的小店,比如谁的创业项目一年竟然估值上亿了,反反复复,如此而已。

再拿我自己的微博来说,从2013年开始,除了咖啡,旅行一类的话题,我自动在很多社会议题上禁言了,为什么?你懂的。当公共知识分子简称“公知”都成了贬义词的时候,我一个胆小如鼠的咖啡人除了沉默还能怎样。何况我找到了自圆其说的理由,那就是在行动面前,语言是苍白的,我不说只做。不管社会怎样,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好了,安心经营好小咖啡馆,让更多人看到凭着技术就能过上独立自主的小日子的可能性,也是意义非凡的。这真是很好的自我安慰。

至此,我的观感是,社会依然是小的,在议题的发起上是局限的,弱势的,被动的,大多数人在很多话题上依然是沉默的。比如,前文说的动辄数万条同仇敌忾的评论,这样一边倒的网络舆论真的是大多数吗,真的是社会共识吗,我是存疑的,至少我每次明明持有不同意见,但我从来没有在网上站出来提出反对意见,因为我不想被群起而攻之,虽然我自始至终怀疑那一群真的是大多数,但在每个议题平台上他们的总能聚而成群,看起来人多势众且攻击性极强。

而像我这样没有发言的人到底有多少,我无法考证,但以王小波的逻辑来分析,沉默的反而是大多数的可能性很大,因为外部环境和二十年前并没有根本的改变,在一些无关痛痒的领域,可以肆意狂欢,而在某些领域,人们都早已有了默契,还得继续沉默。

写到这儿,本文的基调看起来有些阴郁,有点扭扭捏捏,有点欲说还休。那就算了吧,在词穷的时候,行动是最好的解决之道。不论在网络上还是人与人之间的话语中,论是非总是看起来容易的,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让自己找到自己认为合理的事情一直做下去其实是难上加难的。好在我已经找到了自己觉得合理的事情在做,言语上沉默的负罪感就相对降低了。试想那些沉默的大多数如果都仅仅是不屑于发声,都在默默地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而努力着,其实土壤已经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生态的改变还会远吗!虽然,我还是拿不出什么强有力的证据,但希望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