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行天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无为才是大有可为(1)

尘事瞬间万变,又被功利、道义、法律等牵引着,所以在选择的岔口,我们纠结于为还是不为以及如何为之,劳心劳力,往往空手而回。心动则为,心空则无为,为大为小,追根溯源都是空,唯有无为才是真正的大有可为啊!

1.为与不为烦身心

老子曾说:“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意在告诫世人,在不好的事情还未发生时,就要采取措施,杜绝不好的事情发生。这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做法,能使人们有效地避免灾祸。

古时,有一个极懒的人盖房子,为了省事,他并没有像别人家那样把烟筒做成弯的,而是做成了直的。后来,房子盖好之后,他便在烟筒的附近堆了一堆干草,以方便日后使用。

邻居看到之后,告诉他说:“你的这个房子盖得很好,但是烟筒太直了,这样容易引发火灾。况且,你怎么还将干草堆在烟筒边上呢,这样太危险了,你还是把烟筒重新改建一下,把干草移走吧。”

懒人听了之后,满脸不高兴地瞪了邻居一眼:“真是讨厌,如果按照你说的做,我岂不是又要辛苦好几天。”说完,扬长而去,不去理会邻居了。

邻居无奈地摇了摇头。

果不其然,没过几天,懒人家发生了火灾。尽管乡亲们拼命救火,无奈火势太大,懒人家还是被烧得片瓦不留。看着刚刚建好的新房被一场火烧成了灰烬,懒人边哭边说:“都怨我,一时偷懒,把烟筒建成了直的,还把干草放在边上。”

例子中的这名懒人就是因为不想作为,才导致家园被毁。在现今这个信息全球化的时代,机会瞬息万变,稍纵即逝,因而我们更应及时作为。

但是,老子也提倡“无为”呀,他认为,“无为”不仅不仅仅是世人“立身处世”的思维,也是帝王将相不可缺少的治国良策。老子有言:“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历史上,汉唐初期的统治者都是受到了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影响,强调清静无为,主张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从而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两大盛世。

可见,这“无为”也是顺应天道的做法呀。可是,老子一会儿主张“为”,一会儿又主张“无为”。这到底是该“为”还是“无为”呢?

为与不为皆无为

估计大家都听过拔苗助长的故事。

从前,有个农夫总是觉得自己地里的庄稼长得慢,所以他就动手逐个地把庄稼往上拔一拔,希望尽快长高点。这样几天下来,他的庄稼确实看着高了,但是他违背了庄稼生长的规律,以致庄稼全都死了。

相对于农夫的为,圣人会选择不为,让庄稼顺其自然长下去,虽然看上去没有农夫勤劳,但是这反而让庄稼得到了最好的生长。可见,这样顺道的“不为”实则是无所不为,符合老子的“无为”思想。

清王朝后期,以载沣为首的那帮无知的王公贵族想要“有所作为”,而多次拖延君主立宪时机,以致最后清王朝灭亡了。曾经名噪一时的巨人集团,也是因为太过急于求成,想要有一番大作为,盲目扩张而走向崩溃的。对应前面的例子,此处的“为”没有顺应天道,是背道而行的“为”,是不正确的“为”,不符合老子提倡的“无为”,自然也不会产生好的结果。

事实上,老子提倡的“无为”其真正的实质并非是无所不为,而是要遵循大道,不可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样表面看似是无为,其实是无所不为呀。故而,顺道的为,与老子提倡的“无为”其本质是一样的,并不矛盾。

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和鲍叔牙是知交的典范,后来人们总是用“管鲍之交”来称赞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管仲与鲍叔牙两个人都非常有才华,但是他们跟随的并不是一个人,鲍叔牙跟随的是公子小白,而管仲则在公子纠的手下任职。当时在位的齐襄公,昏庸残暴,这让齐国的政治局面黑暗混乱。为了躲避祸害,公子小白奔走莒国,公子纠则逃到了鲁国。后来,齐襄公被人所杀,公子纠与公子小白,纷纷赶回国内,争夺王位。

为了让公子纠夺得王位,管仲带人守住莒国通往齐国的要道。在公子小白路过时,管仲便用利箭向小白射去,只听公子小白大叫一声,便仰面倒地。

公子纠以为公子小白死了,自己没有了竞争对手,便不再急着赶路。但是当他们回到齐国时,公子小白已经登基为王了。原来,管仲的那一箭只是射中了公子小白的带钩,公子小白将计就计,并快马加鞭赶回了齐国。公子小白即位,是为齐桓公。

齐桓公对管仲的一箭,耿耿于怀,恨不得将管仲碎尸万段。但就在这时,鲍叔牙阻止了他。齐桓公登基为王后,想要封鲍叔牙为相,鲍叔牙却极力向齐桓公推荐管仲,他对齐桓公说:“管仲之才,胜我百倍,君若欲大展宏图,非管仲莫属。”

管仲被押回齐国后,以为自己必定会被齐桓公处死。但是,当他被押到大殿上的时候,齐桓公快步走下座位,亲自为他松绑。通过与管仲的交谈,齐桓公便得知其是旷世奇才,于是决定不计前嫌,当即拜他为宰相。

齐桓公的大度深深地感动了管仲,从此他尽心尽力辅佐齐桓公,并制定有效的改革措施,使齐国国力大增,繁荣稳定。管仲为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齐桓公正是采取了顺道的“为”与“不为”,让他得到了一个难得的贤臣。面对一箭之仇,他原本十分生气,但是他听从了鲍叔牙的建议,决定“不为”——不杀管仲,同时又决定“为”——重用管仲。正是齐桓公的这种“为”和“不为”的行为,使他得到了良臣,顺应了天道,成为“大有作为”的春秋一霸。

由此可见,“为”与“不为”确实很令人烦心,但是只要我们真正理解“为”与“不为”的真谛,无论是顺从大道的“为”或是“不为”,都符合老子提倡的“无为”思想。

平和不为静身心

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大事小事。面临着这许许多多的选择,是“为”还是“不为”,我们该何去何从,如何决定呢?

老子认为,“为”要顺应天道的“为”,“不为”要顺应天道的“不为”,面对天道要顺其自然,做出“无为”的决定。具体方法如下:

(1)倾诉法。

生活中,会有一些让我们感到彷徨、不知所措的事情。有时候,这些事情会让我们感到身心疲惫、烦躁不安。这时,我们可以将自己的烦心事向朋友和亲人们倾诉一下,或是到郊外散散心,向大自然倾诉一下。

倾诉完之后,你会发现心情舒畅了许多,原本混乱不堪的大脑也变得灵活起来了。这时,再回过头来,思考一下刚才的烦心事,一定会有事半功倍之效,一下子就理清了思绪,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2)广纳意见法。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个人的智慧再无穷也是有限的,多听取一下别人的意见弥补自身的不足,做出的决定会更加理智一些的。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特点:有的人可能经验多一些;有的人可能创新思维多一些;有的可能思考问题比较保守;而有的思路则比较开阔。如果一件事情由很多人思考,彼此之间取长补短,那么方方面面的考虑也就周全了。这时,做出的决定和选择客观性会比较强。

(3)宽以待人。

在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摩擦和矛盾,也难免会有争吵和纠葛。面对矛盾,我们需要尽量选择“无为”,放宽心境,宽以待人,不要让矛盾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恣意生长。

如果这些矛盾不涉及什么大的原则问题,我们就可以与人为善,宽容对待别人。生活中,我们绝对不能够得理不饶人,无理还强辩。这样不仅不会化解存在的矛盾,反而还会激化矛盾,令事情不好收拾。

(4)忆乐忘忧。

在漫漫人生路上,有时会荆棘密布,有时是鲜花遍地。人们心情也是有时阴雨有时晴。其实,生活中的很多烦恼都是人们自身不能顺其自然的“为”和“不为”引起的,所以老子提倡“无为”,告诫世人要顺其自然。

快乐和烦恼总会伴随着每个人,忘却忧愁,牢记欢乐,也是一种“无为”。顺应自己的心,去想起或回忆那些欢乐的,让那些不快乐的随着时间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

“无为”就是放下我们心中的不快乐,让烦恼远离我们;“无为”就是顺应事物的客观发展,我们不加阻碍;“无为”就是我们要平和地看待这个世界,心中充满宁静。

不一样的道家思维

老子告诫世人要“无为”,要顺其自然,其本人在两千年前也是如此做的,故而才能青史留名。生活中充满坎坷,人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面对世事,“为”还是“不为”做选择的永远是我们自己。

2.多做多错,不如不做

曾经有这样的一个公司,他们每年会选出几个最懒的员工,并给予他们奖励。这是为什么呢?这家公司的老板说了:“你看着他们懒,实际上并不是,你看着他们总是悠闲得很,是因为他们从不多做,做什么事情都不会重做第二遍。”实际上,不做也是一种无为。

“不如不做”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有选择地做,对那些会阻碍事情发展的事情尽量不做。事做得太多,就会出现更多的可能性,也会因此出现许多偏差;不如不做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要谨言慎行,如果做得太多,错的也会比较多,做得再多你也不会成为智者。

“不为而成”,不做之道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人无意间得到一只小鹿,甚是喜欢,于是便抱回家里抚养。但是,这个人的家中还养着几只狼狗,狼狗见主人抱回一只小鹿,不禁兴奋起来,对着小鹿狂吠不已。面对一只只凶狠的狼狗,小鹿吓得浑身哆嗦。这时主人喝退了狼狗,并当着狼狗的面,将小鹿抱在怀里,做出亲昵的动作,以示自己很喜欢这只小鹿,警告狼狗不得伤害小鹿。

就这样,狼狗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美食整日里在眼前晃来晃去,却不能吃,还要假装对小鹿友好,以讨得主人欢心。慢慢地,小鹿渐渐长大,和狼狗们的感情也很深厚,甚至,它都忘记自己是谁了,以为自己和狼狗们是一样的。

这一天,小鹿离开家园,到田野里散步,只见迎面走来了一只大狼狗。小鹿以为遇到了同类,竟欢天喜地地奔了过去。结果可想而知,面对主动送上门的美食,狼狗岂能放过,就这样小鹿惨死在血泊之中,只是,那两只水汪汪的眼睛充满了不解……

故事中小鹿的主人,由于宠爱小鹿,担心小鹿被家中的狼狗伤害,于是,做了很多工作,如:抱起小鹿,喝退狼狗……这些做法确实在短期见到了成效:狼狗们不敢欺负小鹿了,小鹿无忧无虑地与狼狗们一同生活。可是,这只天真可爱的小鹿最后也是由于主人的这一多做,而命丧黄泉了。假如,这位主人从一开始就放开手,顺其自然地任凭狼狗们对小鹿狂吠,那么小鹿就一定能分清狼狗是敌还是友,最后也不会自投罗网,主动向敌人奔去了。

由此,联想起现在社会上一个常见的现象——家长为孩子们做得太多了。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里只有一个孩子,于是家长们宠爱得不得了。如果说,孩子们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一点也不言过其实。家长们恨不得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帮孩子处理好。每当孩子受到一点的委屈,经历一丝的苦难,家长们就做出一副痛不欲生的样子。这种宠爱孩子的做法与前面那位主人宠爱小鹿的做法如出一辙呀,自然,结果也就不难猜测了。

很多时候,多做事未必是好事,老子推崇“无为”思想,意在告诫世人要顺其自然,一个聪明人该做的事必须做,不该做的事一定不会做的,因为他们深知,不该做的事,做得越多,错也会越多的,如此一来还不如不做。

做事也是一门艺术,有它的技巧、经验和诀窍。真正懂得做事的人,行为干净利落,往往能够切入要点。相反,有的人不懂做事之道,原本不该做的事,却做了一遍又一遍,不仅让自己精疲力竭,白受累了,还给自己找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王良是春秋时期驾驶车骑的能手,他驾起车来能够和马形神合一,马特别听他的话,他驾驭的马步伐均匀,身体轻松自然。

为此,晋国的赵襄子想要学习驾驭之术,便找到王良,并拜他为师。为了不惹恼这位达官贵族,王良在教授其驭马之术时,可谓尽心尽力,不敢有一点怠慢。没过几天,王良就把所有的驾驶马车的技术教给了赵襄子。赵襄子为人自大还爱逞能,他总是觉得自己很厉害,已经学会了所有的驾驶技术。于是一天他一个人驾着马车跑出去了,一去就是好几天,好像他已经掌握了所有的驾车本领。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赵襄子觉得自己的驾驶技术已经炉火纯青了,决定与王良进行一次驾驶马车的比赛。

但是比赛刚一开始,赵襄子就被王良远远地甩在了后边。赵襄子看着前边的王良很是不服气,觉得一定是王良的马比他的马好,所以才能跑得比较快。于是,他要求王良和自己把马换一换。王良听了之后,不以为然地笑了笑,便把自己的马给了他,重新开始比赛。赵襄子想这次必定比王良快了,但是事实正好相反,他这次反而被甩得更远。

王良心里就犯嘀咕了,难道这匹马还不如我的马,我还是在把我的马换回来吧。对于赵襄子的无礼要求,王良依旧是笑而不语,一声不吭地把马解下来套到了赵襄子的车上,然后继续比赛。这次赵襄子输得更惨。王良驾着的马车像风一样疾驰而去,而赵襄子的马则不太听他的使唤,总是走走停停,可把他给急坏了。这匹马好像存心和他过不去,气得他狠狠地用鞭子打了马一顿,第三次要求与王良换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