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有淡定,就会有活在当下的幸福(1)
在不同人的眼中,幸福的定义是有差异的。坐拥巨额的财富是一种幸福,享有显赫的权势也是一种幸福,内心得到满足更是一种幸福。只不过,有的幸福转瞬即逝,而有的幸福却能够历久弥新。我们只有淡定从容,好好地珍惜眼前的幸福,才能够让爱情更美,让亲情更浓,让友情更醇。
幸福是一种秘密
林语堂先生说:“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幸福都是一种秘密。”这句话,确实值得深思。
关于什么是幸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拥有权势就是幸福,有人认为拥有很多财富就是幸福,有人认为毕生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就是幸福,也有人认为有房有车拥有奢华的生活就是幸福……
其实,幸福只是一种感觉罢了。鞋子是否合适,只有自己的脚最清楚。幸福与否都是自己内心的感觉,别人无从知道,自然可以称为秘密了。
幸福是一个人的内心感受,是人们自己的体会。一个身居高位的人或许会觉得天天受制于人;一个空虚寂寞的富翁或许会感叹“穷得只剩下钱了”;一个工作生活顺利的人也会觉得不能同时拥有多种东西而高喊“活得太辛苦”;那些丧失了生活信心的人,就算每天锦衣玉食,过着安逸的生活,也常发出“活得真无聊”的叹息;那些经常在情场游荡的人,也会叫嚷“没有真爱啊”……这些人都拥有幸福的生活,但他们自己却不一定觉得幸福。
怪不得有一位学者说:“幸福和幸福感并不能等同。”浑身流着汗的挑夫在山间歇息,拿草帽做扇,饮一口小酒,吃几粒花生,倒也悠然自得。乡下的教师,住在破旧的房子里,可是明月当空,手里拿着书,任思想畅游,同古今名士交谈,欣赏古人的妙笔如花,其中的乐趣又有谁知道呢?
法国哲学家、文学家萨特,是一位智者。他长期生活在一个简陋的环境里,却创作了数不清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法兰西的自由精神。萨特拥有巨大的财富,然而他从未想过用钱来改变一下自己艰苦的生活,也从未想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
萨特完全不理会外界的一切,政治、权贵、战争,丝毫不能影响他。他活在自己丰富而高贵的精神世界里。萨特死后,来为他送葬的巴黎市民站满了街道。人们说:“天空中一颗智慧之星陨落了。”
或许你觉得自己不能与萨特相提并论。但是,你也可以拥有自己的淡定。何谓淡定?淡定就是淡然、超脱。
有一位中年妇女,她始终未能从婚姻失败的痛苦中走出来。在一次例行的医疗检查中,她被查出身上长了肿瘤,医生认为可能是恶性的。她惊呆了。
在最后结果就要出来的前一晚,她辗转反侧,后来她起身来到客厅,看到摆放在客厅里的家具、音响。她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注视着眼前这些陪她一路走来的东西,忽然觉得心里平静了很多。她想,假如自己有一天离开了,可以把这些东西赠送给她的朋友、家人。她在心里默默为这些东西找到了归宿。
做完了这一切,她觉得自己很轻松,再没有任何牵挂。第二天,她被告知肿瘤是良性的,可以通过手术切除。
这个人就是歌星蔡琴。她说,那晚的经历深深地影响了她。她明白,一个人是为了什么而生存,又应当如何活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身外物都不重要,关键是自己的身体和精神,是自己淡定而充实的生活。
的确,身外之物是次要的,只有那幸福的生活、淡定的心态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钱钟书曾说:“一切快乐的享受都是属于精神的。”“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的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于是,因为有了对淡定而充实生活的满足,才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才有了“一箪食,一瓢饮而不改其乐”的颜回……
幸福不一定握在那些掌握权力、地位、财富的人手里,它只青睐那些内心单纯的人。
在小孩子看来,看半个小时的动画片就是幸福,无论是富人家还是穷人家的孩子,脸上的笑容都同样灿烂;在那些饥肠辘辘的旅人——不管是高官厚禄的官员还是生活清贫的农夫看来,半碗粥、一块烤红薯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了。
幸福的内容要视具体的生存环境而定,因此,从古到今的智者,都懂得以不变应万变来守住自身的幸福。
“不变”,这里就是指不贪、不奢、不迷惑、不忘根本,对一切事物皆采取通达、明智的态度,坚守为人处世的原则,保持淡定的心,从而真正享受“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界。
幸福确实是一种秘密,越品味越能发现其中滋味。
【淡定术】
其实,幸福就是可以令我们的灵魂感到充实与喜悦的东西,像静静地开放在草丛中的小花,皓月之下,偶然使我们嗅到一股清香的味道。幸福是一种秘密,只要我们变换一下视角,那闪闪发光的秘密便会豁然明朗。
追求人生的真性情
尘世中,每个人都像一缕清风。我们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走过太多的坎坷路,就连居住地也换了又换。我们曾和爱人花前月下,跟家人共享天伦,同朋友开怀畅饮,与一些人有过或友善或不愉快的接触,也曾经与一些人擦肩而过,然后各奔东西。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你能否始终坚持自我?我国东晋时期的诗人、文学家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位能始终坚守自己节操的人。隐藏在他淡定坦然的生活态度之下的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面对他,我们不得不深深佩服他的真性情。
在美国通行的教科书里,有很多涉及中国的内容,对于人物,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三位中国人,其中之一就是陶渊明。在美国人眼中,陶渊明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他可以与掌权者饮酒作诗,却拒绝与他们谈论时政。他的作品中透露着平静淡然的田园生活理想,甚至描绘出自己理想中的“世外桃源”的情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社会风气败坏,陶渊明却特立独行,始终保持着本性追求。
“仁者乐山山如画,智者乐水水无涯。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陶渊明追求的就是一种淡定从容的生活。
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曾经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的确如此,陶渊明搭建了通往自然与哲理之间的通道,找到了困苦的生活与自然旨趣之间的共同点。在他的描绘中,即使再平常不过的农村生活也透出了一种悠长深远的美。
在陶渊明很小的时候,他的家族就已经衰败,甚至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保证。青年时期,陶渊明就曾犹豫“仕与隐”的问题。在当时,仕途是所有读书人的最大追求,正所谓“学而优则仕”。然而,陶渊明对仕途并不感兴趣。29岁时,他曾在江州担任祭酒的小官,但不久就“不堪吏职”辞官了。从那以后他一直隐居,中年时出于生活的压力又不得不再次做官。他在担任彭泽令期间,因拒绝“束带”去见督邮,说了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此后又再次辞官。这一次,他彻底地归隐田园,从此再没有踏入仕途。
从陶渊明的人生经历中我们不难看出:陶渊明天性热爱自然、不喜欢被束缚。于是他在《归田园居》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样的人踏入官场,每天面对官场的尔虞我诈,岂不难受?当他彻底地放下“功名利禄”之后,一个无限舒展的世界向他打开了。他的精神世界升华到了更高的境界:“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随口念来,令人心生羡慕。
东晋时期,正值乱世;佛教盛行,崇尚名士。因此,才产生了陶渊明这样一批“田园诗人”。唐以来的许多大诗人,像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都非常欣赏陶渊明,在艺术创作和生活态度上也都受到了他的感染。
陶渊明的诗文是“人的觉醒”主题的代表,也就是说,人仅仅有物质生活是不够的,精神生活也一样重要。当我们再次温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诗句时,体会到的便是那种淡定悠然的舒适。
【淡定术】
所谓真性情,一方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方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有很多人并不把成功和拥有财富当作自己人生的主要目标,而是觉得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没有虚度人生。
珍惜眼前的幸福
美籍华人崔琦曾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的老家在河南农村,父母都是没上过学的普通农民。但是他的母亲懂得知识的重要性,她省吃俭用供崔琦读书。12岁时,母亲送他到外地求学,这竟是他和父母的诀别。后来,他辗转我国香港和美国,成了世界名人。
曾有人问崔琦:“假如12岁那年你没有去外地读书,情况又会如何呢?”
崔琦的回答令人们很惊讶。他哭着说:“假如我没有外出求学,三年困难时期我的父母就不会死。”
在崔琦拼搏奋斗的路上,他一定无数次地想念自己的父母,也想着有一天可以守护在父母身边。但世事难料,当他功成名就时,父母却无福享受。就算他的人生再辉煌,也弥补不了父母不在的遗憾。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不孝敬父母。但我们常常自私地想:等挣够了钱再好好孝敬他们,等买了大房子就把他们接到自己的身边,等过段时间有空了就回去,可是父母还有多少时间等我们?要知道,父母在一天天地变老。
对父母来说,最幸福的莫过于子女在身边。而对子女来说,可以陪伴父母度过生命的最后时间,岂不也是幸福的吗?我们可以避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常回家看看,维系这份亲情;常回家看看,体现这份孝心;常回家看看,延续这份无止无尽的爱。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才后悔莫及,空留遗憾。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住着一对母女。母亲担心小偷光顾,一到晚上总是在门上连锁三道锁。后来女儿对这种小村庄的重复的、单调的生活失去了兴趣,她想去大都市,想走出去看看外面繁华的世界。一天清晨,女儿为了去寻找自己的梦想偷偷离开了家,她甚至没有和母亲告别。
然而,这个世界并没有表面看来那样美丽。不知不觉中,她学坏了,堕落了,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时,她追悔莫及,开始思念自己的母亲。
10年过去了,长大成人的女儿满身疲倦地回到了家乡。
当她到家时夜已深了,门缝里透出微弱的灯光。她轻轻叩响了门,脑子里闪过一个不祥的念头。推开门时女儿吓了一跳。“奇怪,母亲之前从来不会忘记锁门的。”看到冰冷的地板上母亲瘦弱的身躯,她心里一阵酸楚。
女儿的哭泣声惊醒了母亲。睁开眼,母亲什么也没说,只是一把将疲惫的女儿搂在怀里。一番大哭之后,女儿突然好奇地问道:“妈,你今天怎么忘记锁门了?”
母亲回答说:“不光是今天,自从你离家出走后,我担心你晚上回来进不了门,因此十年来门从没锁过。”
十年如一日,母亲苦苦等着女儿回来,女儿的房间依然保持着当年的样子。这天晚上,临睡之前,母亲紧紧锁上了房门。
家是我们永远休憩的港湾,我们要珍惜家的温暖,它赋予我们成长的动力。亲人的怀抱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亲人的臂膀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珍惜眼前的幸福亲情,我们才能够避免缺憾与懊悔,才能够收获内心的温暖与感动。
【淡定术】
有时候,我们真的希望时光可以倒流,那样我们就可以重新进行选择,避免曾经做出的错误决定,这样就不会留下遗憾。可你是否想过,如果不曾经历遗憾,又怎么会懂得珍惜?假如没有遗憾,又如何能够那么刻骨铭心、无怨无悔地将一个人、一些事牢记在内心呢?
幸福是一种态度
早晨睁开眼睛看到床边的一缕阳光,闻到了清凉新鲜的空气,享受着清晨的美好,你是幸福的。在单位积极努力地工作,赢得老板的赏识和同事的尊重,享受着工作带来的喜悦,你是幸福的。下班回到家中,看到桌上香喷喷热乎乎的饭菜和旁边正在画画的孩子,享受着家庭的和睦与温馨,你是幸福的。晚饭后陪同爱人和孩子在公园中散散步,谈谈心,逗逗孩子,享受着天伦之乐,你是幸福的。周末去看望一下父母,陪他们吃吃饭,聊聊天,帮妈妈洗洗碗,看看父母脸上的笑容,你是幸福的。偶尔与朋友小聚一下,聊聊近况,谈谈生活,拥有朋友,你是幸福的……其实,生活中有太多令你幸福的事情,只要稍稍留意一下,稍稍用心去体味一下,幸福就这么简单。也许有人会说,难道这就是人们每天渴望的幸福吗?中国著名作家毕淑敏的《提醒幸福》里有这么一段话,为幸福做了很好的诠释。“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它不会像信号弹似的,在很高的天空闪烁红色的光芒。它披着本色的外衣,亲切温暖地包裹着我们。”
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它出现的频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少。当一个小朋友享受自己喜爱的动画片时,他是幸福的。当一名学生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受到大家表扬时,他是幸福的。当一位父亲拥有贤惠的妻子和懂事的孩子时,他是幸福的。当一位母亲有爱她的丈夫和听话的孩子时,她是幸福的。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只要细心观察,幸福的方式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