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什么人可以称为“读书种子”?
关于“读书种子”,应该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意思。
广义上讲,那些有上进心、志于读书又表现出一定灵性的青少年均可称为“读书种子”,相当于现在的中小学里成绩好的学生。如宋代周密的《齐东野语·书种文种》中言:“山谷云:‘士大夫子弟,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当名世矣。’”关于“读书种子”的说法,最早的文字记载也只能追溯到宋代。可见,“读书种子”刚产生时便是指这种广义上的意思。
而狭义上来讲,“读书种子”指的是在文化上能够承先启后的读书人。这比广义的“读书种子”的标准可就高多了,恐怕只有历代顶尖级的文人学者才能担得起这种称呼。这种狭义的“读书种子”的意思,产生于明朝,其具体来源还有个相当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其孙建文帝继位,而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因为不满建文帝的削藩政策而起兵造反。朱棣在军事上取得优势,准备南下进攻南京。军师姚广孝向朱棣谏言道:“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意思是攻破南京后,方孝孺肯定不会投降,但是你不要杀他,杀了他,天下读书种子就绝了。但最终朱棣还是杀了方孝孺,并且是以“诛十族”的残酷方式。显然,这里的“读书种子”,就非一般意义上的志于学习的年轻人了。方孝孺乃明代名儒宋濂得意门生,为当时名流大家。《明史》记载:“孝孺工文章,醇深雄迈,每一篇出,海内争相传诵。”自此,“读书种子”便具有了新的更高标准的含义,指那些在学问上能够继往开来的大学问家。